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8514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docx

100418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概述

汇率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内外均衡的杠杆,汇率是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政策工具。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汇率决定是否合理关系到其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关系到国际收支能否保持平衡,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一、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汇率实质上是两国货币的比价,它以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

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也不同。

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是以铸币平价为基础,因供求关系而围绕其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公式为:

汇价=铸币平价+/-黄金运送费。

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以法定平价为基础,因供求关系而围绕其上下波动。

相对于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稳定程度下降,政府需要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维护汇率的稳定。

纸币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以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受国际收支、资本流动、心理预期、内外均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汇率决定理论的演进

(一)铸币平价理论(20世纪前)

汇率理论的产生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

在中世纪,各国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货币制度也比较健全,货币兑换开始经常化,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汇率问题。

早期各国普遍实行贵金属本位制,这一时期的汇率理论几乎就是铸币平价论,各理论派别之间的差异,仅仅表现在对汇率变动的解释上。

14世纪初,法国学者伦巴多认为汇率的变动主要受风险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罗道尔波利斯(1403)提出了公共评价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供求。

纳瓦罗(1566)认为汇率偏离铸币平价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货币供求。

贝纳兹认为两国货币可以根据购买同样的一揽子商品所需要的各自货币的比率进行兑换,该思想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萌芽。

卢果(1642)提出,汇率是由货币内在价值即含金量决定,而其变动则受外在价值影响,外在价值主要取决于货币供求。

17世纪重商主义者马林斯、米塞尔顿、托马斯孟之间展开了“三M之争”。

马林斯认为汇率波动的原因是由于非法汇兑的日益增加,损害了真实平价,主张管制汇兑。

米塞尔顿认为汇兑波动取决于商品贸易的平衡。

托马斯孟认为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是货币供求和对外贸易差额,主张保持币值稳定。

17世纪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洛克认为决定汇率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两国各自拥有的贵金属(白银)的多少;二是贸易差额。

这一理论建立在他的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给出了货币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概念。

瑞典的克里斯蒂宁认为如果货币发行过多,其中一部分形成的需求压力,落在国内市场上引起物价上涨;另一部分流向国外市场,形成对外币的过度需求引起本币汇率下跌,但汇率变动并不受国内物价变动影响。

18世纪中晚期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和康替龙提出“铸币点机制理论”。

其含义是:

汇率取决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会使一国货币汇率下跌,超过一定限度(铸币点)时则会引起黄金输出,从而诱发国际收支调节的铸币-物价流动机制,使物价降低,刺激出口。

当汇率上升超过某一高度时,则会引起黄金输入,使国内物价上升,刺激进口。

斯密认为汇率对进出口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1801年开始,围绕英镑贬值的原因展开了“金块论战”。

金块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有波伊得、桑顿、霍纳、威特利以及李嘉图等,他们认为英国的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导致了英镑贬值及其汇率下降;反金块主义者则认为英镑汇率下跌主要由于贸易收支的逆差造成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巴林、克密斯等。

穆勒(1876)认为,在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变动可调节贸易收支的小额不平衡,但当两国之间出现大的不平衡时,汇率变动只有间接地通过影响国际铸币流动和国内价格水平,才能使均衡得以恢复。

同时他还认为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是同时出现的,并且方向一致,所以汇率贬值既不能刺激出口,也不能抑制进口。

马克思(1867)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汇率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与货币平价一致,而是围绕货币平价波动。

货币平价本身变动也会引起汇率变化:

一种情况是一国的货币贬值;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国家分别使用银和金作为货币,这两种金属价值的相对变化会影响两国货币的平价,从而影响汇率。

(二)早期汇率决定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

从19世纪后期到二战结束,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各国货币制度也从金本位制逐渐转变为不兑换纸币制度。

针对纸币本位下的汇率决定,产生了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汇兑心理说。

1、国际借贷说

戈森在1861年出版的《外汇理论》一书中指出:

汇率取决于对外币的需求和外币的供给的比例关系。

如果一国对外收入增加,对外支出减少,那么外币的供给将超过对外币的需求,本国货币将升值;反之则贬值。

外币的供给和对外币的需求都受到两国的国际借贷关系支配。

因而国际借贷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

这种借贷关系可以由商品输入输出引起,也可以由股票、债券买卖、利润和捐赠的支付及资本交易引起。

只有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才对汇率变动有直接影响。

2、购买力平价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1922年在《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系统阐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一价定律,认为一国汇率水平和变化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来决定的。

卡塞尔最初把汇率表述为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这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一战以后由于各国在战争期间滥发不兑现的银行券导致了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卡塞尔把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看成是汇率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产生了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上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分析汇率决定的,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面。

但却把物价水平作为购买力的决定基础,后续一些学者如布里思曼、汉森、霍萨克、沃佛斯施瓦次以及弗里德曼对此进行了批判,主张以成本平价取代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另一个缺陷是过于侧重贸易关系而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决定的影响,这就促进了利率平价理论的发展。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萌芽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贝纳兹,但真正形成是由凯恩斯在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一书中完成的。

凯恩斯把汇率本质看成是由两国货币(资产)的相对价格,认为远期汇率取决于短期存款利差,并围绕利率平价上下波动。

实际的远期汇率和预期的远期汇率可分别由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来决定。

利率平价理论的研究角度从商品流动转移到资本流动,在资本流动非常迅速、频繁的外汇市场上,利率平价始终能够较好地成立。

但它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没有考虑资本流动的交易成本、资本流动障碍、套利资金规模的有限性等。

4、汇兑心理说

1927年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在《货币、物价与汇兑》一书中提出了汇兑心理说,根据边际效用价值论观点对汇率决定及其变动原因作了解释。

他认为,汇率取决于外币的供求,而个人对外币的需求则出于对国外商品和劳务的某种欲望,而这种欲望又是由个人主观评价决定的。

市场评价是个人评价的综合,能够影响外汇的均衡价格。

因而欲望是外币具有价值的基础,主观评价是外币价值高低的决定因素。

(三)国际收支理论(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二战后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实行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

这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一种价格,而外汇的供求是由国际收支引起的,因此汇率实际取决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这与戈森的国际借贷说异曲同工,称为国际收支说。

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局部均衡分析的弹性论、一般均衡分析的吸收论、内外均衡分析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以及注重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中重要作用的货币论。

1、局部均衡分析的弹性论

最早的经常账户和汇率的模型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弹性论,主要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研究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梅茨勒(1948)发展了罗宾逊的贬值对一国贸易收支影响的观点,提出了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密切相关的理论,被称为罗宾逊-梅茨勒条件。

2、一般均衡分析的吸收论

由于弹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亚历山大(1952)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吸收论,该理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人手,着重考察总收入和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3、内外均衡分析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963)研究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效果,强调一国怎样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来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这一思想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米德的政策搭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是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资产市场三个市场的均衡。

4、货币论

建立在货币主义学说和购买力平价基础上的货币论,最早是由卡甘(1956)提出。

他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强调货币供求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货币的供求状况是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它把货币供给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在货币需求稳定的条件下,国际收支的逆差就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货币的需求量,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均衡可以通过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

5、新凯恩斯主义的汇率理论

阿尔吉(1981)对原凯斯主义的理论加以改进和深化,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的汇率理论。

他认为,经常项目的变动受两国的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及汇率的影响;出口主要取决于汇率、两国的相对价格水平、外国国民收入的影响;国外资产的积累主要受两国的利率差及对未来汇率变化预期的影响。

因此,均衡汇率水平是由本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工资率、外国的国民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水平以及对两国货币汇率预期等因素决定的。

国际收支说从宏观经济角度而不是货币数量角度(价格、利率)研究汇率,是现代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供求流量决定了汇率水平及其变动,但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哪些因素决定了这一流量。

(四)资产市场分析理论(20世纪70年代)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此后的汇率决定理论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1、弹性货币分析法

弹性的货币分析法的代表人物有弗兰克、穆萨、卡尔瑞、比尔森等,该模型由卡甘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及购买力平价理论三者导出。

它依赖于购买力平价条件,假定充分就业,工资、价格及所有商品的价格是完全弹性的,在两国既定的货币需求函数的条件下,只需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汇率由两国货币的相对需求和供给来决定。

即本国与外国之间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对各自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决定汇率水平。

2、粘性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关于汇率在长期内保持稳定性的结论与现实汇率的易变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克服这一缺陷,多恩布什(1976)提出了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即汇率超调模型。

他认为,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的特点,这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

在超调模型中,由于商品市场价格粘性的存在,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的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汇率的超调。

3、货币替代模型

汇率决定的货币模型都假定两国的货币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货币替代现象。

货币替代模型放弃了这一假定,认为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导致货币市场的不断重新调整,进而影响着各国的汇率水平。

最早提出货币替代模型的是卡尔瑞(1976),卡尔沃、罗德盖兹(1977)和吉尔顿、罗普(1981)的研究更具影响力。

他们认为,在货币替代条件下,预期汇率的变动会导致当期名义汇率的更大波动,即货币替代会造成汇率的不稳定性。

4、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货币模型假定,国内外资产具有完全的替代性,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种种导致国内外资产不完全替代的因素。

基于此,七十年代中期布兰森、多恩布什及弗兰克等经济学家创建了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种资产之间(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之间)并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因此,存在着资产收益率的差别。

人们一般最愿意选择的是三种资产:

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外国债券。

当然这三种资产在各投资者财富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则取决于各种资产收益率的大小和财富总量的大小。

汇率是在两国资本相对流动过程中有价证券市场上达到均衡时决定的,一切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都会通过影响证券市场上资产的组合而决定汇率水平及其变动。

(五)非有效市场理论(20世纪80年代)

以往的汇率理论均含有有效市场的假设。

而密斯和罗高夫(1983)使用样本外预测分析的研究中却发现资产市场汇率模型的预测能力并不明显胜过随机游走模型,这一结论对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人们开始对有效市场的假定产生质疑,一部分经济学家对市场有效性被拒绝的原因给出了解释。

1、新闻模型

新闻模型最早由穆萨(1979)提出,他将非预期的并且能够引起人们对汇率的预期值进行修改的新的信息统称为“新闻”,认为“新闻”能够引起未预见到的即期汇率的变化。

由于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的时间内会有“新闻”因素的出现,从而可能导致远期汇率是将来即期汇率的有偏估计。

“新闻”因素不断进入外汇市场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汇率的频繁波动,此外“新闻”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新闻”的出现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因此未预测到的即期汇率的变化也将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

但是新闻模型存在着两个大的缺陷:

一个是忽略了理性投机泡沫,另一个缺陷是没有指明“新闻”的具体内容。

2、理性投机泡沫模型

外汇市场上有时会在基本经济变量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出现暴涨和暴跌,这种现象可以用理性投机泡沫模型来解释。

布兰查得(1979)和多恩布什(1983)认为一个初期的偏离在理性预期的条件下会导致汇率理性泡沫的生成并进一步加速膨胀。

期初的汇率的偏离产生泡沫源头,理性预期下,市场参与者预期汇率将进一步偏离均衡水平。

投资者继续购买被高估的货币,是期望能够获得预期货币进一步升值带来的收益,并且能够赶在汇率最终回到由基本经济变量所决定的均衡值之前将货币卖出。

市场投机的推动下,泡沫随着汇率的快速上升而膨胀,汇率上升越高,泡沫破灭的概率越大,为了补偿增加的泡沫破灭风险,汇率必须以更快的速度上升,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泡沫的膨胀。

3、非理性投机泡沫模型

非理性投机泡沫模型是由弗兰克和弗鲁特(1990)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外汇市场参与者存在异质性,既有基本因素分析者,也有按照历史数据来分析的技术分析者以及按照其他一些噪音信息来预测汇率的噪音交易者,因此存在非理性预期。

非理性预期也能产生投机泡沫。

异质性预期使得有效市场假说不能成立,也是原有汇率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现实汇率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市场参与者及其预期异质性的考虑下,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用噪音交易者模型来代替有效市场假说。

(六)现代均衡汇率理论(20世纪80、90年代)

均衡汇率理论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4年凯恩斯的《货币改革论》。

纳克斯(1945)认为均衡汇率是在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同时实现时的实际汇率,即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的实际汇率。

较为系统的均衡汇率理论是由斯旺(1963)建立的。

20世纪80年代后,汇率理论研究的重心从名义汇率转向实际汇率,产生了现代均衡汇率理论。

1、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由威廉姆森于1983年提出,该理论将均衡汇率定义为与宏观经济均衡相一致的实际有效汇率。

宏观经济均衡指的是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其中,内部均衡指充分就业与低通货膨胀率,外部均衡指可持续性的经常账户余额。

均衡汇率取决于决定中长期均衡的变量。

该理论也存在一些弊端:

实践中难以合理鉴别出哪些因素为基本经济要素,难以过滤掉短期的周期性因素和暂时性因素;退回到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未能同时考虑到货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均衡;带有典型的经常项目决定特征。

2、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艾德伍兹(1989)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特征提出了均衡实际汇率理论,该理论将实际汇率定义为使得内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

它假定没有资本流动,国际储备变动只来源于经常项目差额,而国内信贷变动和国际储备变动之和构成了国内货币供给变动,这样便在内外部同时均衡状况下,计算出长期中均衡的实际有效汇率。

该模型的缺陷在于:

“发展中国家没有资本流动”的假设过于简单,与现实状况不符;对于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划分存在困难,具有较强的主观判断性;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的特点使某些变量在回归结果中往往出现不显著现象。

3、自然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1994年,斯汀系统地提出了自然均衡实际汇率理论,该理论将自然均衡实际汇率定义为:

在不考虑周期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的情况下,由实际基本经济因素决定的、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中长期均衡汇率。

该理论是一种跨期一般均衡理论,结合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于一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现实汇率向均衡汇率移动的中长期调整过程,具有较大合理性。

该理论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性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决定了其在短期内误差太大,因而失去了政策指导意义。

4、行为均衡汇率理论

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是由克拉克和麦克多纳(1998)提出,该理论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对实际有效汇率与其相关的基本经济变量,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起行为关系而最终得到的汇率估计值。

该理论从纯统计的意义去检验实际汇率和各种中长期汇率决定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并以此作为确定均衡汇率和评估汇率是否失调的基础,既可用于测算均衡汇率,又可以用于解释现实汇率的周期性变动。

缺陷主要在于:

一是基本经济因素选取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二是只考虑到资产市场的均衡;三是该理论严格讲是一种均衡汇率的测算方法,无法把握均衡实际汇率的动态调整过程。

(七)汇率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

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对汇率决定问题的研究开始从宏观分析转向微观分析,同时理性预期假定也开始突破,形成了具有微观基础的开放宏观经济学、汇率决定的微观结构分析和混沌货币模型三个新的发展方向,这三个方向构成了汇率决定理论最新突破和发展的主流。

1、开放宏观经济学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一直建立在宏观经济关系的框架之下,而忽视了微观基础的作用。

史文森和温伯根(1989)率先使用跨时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有微观基础的粘性价格模型。

奥伯斯菲尔德和罗高夫(1995)在《汇率动态学的回归》中引入名义价格刚性和不完全竞争,建立了一个具有坚实微观基础的宏微观一致的汇率模型(OR模型)。

此后,许多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对汇率理论进行了发展。

贝茨和德沃瑞克斯(1996)、奥伯斯菲尔德和罗高夫(2000)分别通过假定进口方货币价格粘性和出口方货币价格粘性改进了OR模型对汇率行为的解释能力;郝(1998)研究了工资粘性对开放经济中汇率的影响。

奥伯斯菲尔德和罗高夫(1998)将货币的不确定性引人了模型中,证明了货币的不确定性冲击会放大汇率变动的幅度,得出高通货膨胀国家同时也会面临汇率的巨幅波动的结论;德沃瑞克斯和恩格尔(1999)进一步加人市场定价因素后分析了货币冲击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克赛迪和派森蒂(1998)对相同偏好条件进行了改进,在假定国内外商品之间单位替代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货币冲击对汇率的影响,贝茨和德沃瑞克斯(1998)则将货币需求的消费弹性作为变量引人OR模型中,得出在市场定价条件下,货币需求的消费弹性与汇率波动呈负相关关系。

目前,具有微观基础的汇率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仍在发展之中,由于这一分析方法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之上,使其成为汇率决定理论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不过,这一方面目前还缺乏成功的经验研究的支撑。

2、微观结构理论

一些学者认为,汇率波动取决于掌握不同信息或是对信息的理解不一样的外汇交易者在特定的交易体系下的相互博弈(莱恩,1998)。

他们从外汇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市场特征等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汇率,形成了汇率决定的微观结构理论。

微观结构理论认为外汇市场的定单流和做市商报出的买卖价差这两个微观金融指标是传递和反映私有信息的核心工具(莱恩,1998)。

私有信息的定单流能够很好地解释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外汇的走势,而外汇市场买卖价差与汇率波动性成直接比例关系。

此外,外汇市场是一个庞大的二层结构的分散市场(银行间的交易市场和银行与客户间的交易市场),外汇市场有效性检验的失败和外汇交易体系的特殊结构有密切关系。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分析在解释汇率变动的机理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对现实的汇率运动和很多宏观结构汇率理论无法解释的汇率现象都能够提供较好的解释,并且在经验分析上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汇率决定的微观结构分析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有待克服,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理论分析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混沌货币模型

最早将混沌理论应用于汇率行为研究的是比利时经济学家德高维和德瓦特(1992,1993),他们给出了具有混沌特征的汇率决定模型。

汇率决定的混沌分析方法改变了人们关于汇率行为的传统观念,它为很多原有理论无法解释的汇率现象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然而现实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从混沌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汇率变动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汇率的混沌模型仍需要进一步的突破;外汇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央银行的干预尚没有被现有的汇率混沌模型所考虑;尽管一些实证检验指出汇率变动有混沌迹象,但是仍然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

用混沌理论来解释汇率是一个崭新的视角,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汇率变动混沌现象的判断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汇率决定的混沌理论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发展方向已经为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分支,成为未来汇率决定理论发展的一个有影响力的流派。

三、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特点

(一)研究视角经过了逐步从以宏观分析为主向以微观分析为主的转变

早期的汇率理论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汇率理论研究在凯恩斯开创宏观经济学之后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范式引导经济学家们从宏观的视角来思考关于汇率的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凯恩斯主义的衰落,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新凯恩斯主义逐步完善和修正着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的缺陷,逐渐把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析引入到汇率理论的研究中来。

汇率理论的研究视角从宏观逐步转向微观,大大提高了汇率理论的应用性。

(二)分析前提从偏重于均衡分析转向偏重于非均衡分析

传统的汇率理论较多采用均衡分析方法,它建立在价格变动能使市场出清的假说之上,例如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等。

非均衡理论认为,完全依靠价格调整使供给和需求在一切市场、一切时间都相等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市场不一定能够瞬时出清。

因此,非均衡分析以价格和数量的混合调整作为其理论分析的基础,更加贴近经济的实际情况。

运用非均衡分析法研究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已成为汇率理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当代汇率理论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建立起一个能同时容纳诸多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的非瓦尔拉斯式的汇率决定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内在逻辑结构相当严密的汇率理论体系。

(三)研究方法从偏重于静态分析转向偏重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是传统汇率理论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分析方法,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说及国际收支说等汇率理论都采用静态分析法,这一分析方法在国际金融环境相对较为稳定的情形下,己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析方法。

7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环境剧烈变动,汇率理论逐步引入了动态分析的研究方法,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汇率超调理论。

该理论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汇率决定与变动的动态模式,分析了外汇汇率从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演变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展示了汇率理论研究由偏重于静态分析转向偏重于动态分析的发展趋向。

(四)从偏重于逻辑实证分析转向偏重于经验实证分析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采用逻辑实证的分析方法,即通过设立一系列假定前提,排除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的因素,保留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