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430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docx

国学经典古代诗词篇导读

古代诗词篇

垓下歌

(秦末汉初)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释】

垓下 :

古地名。

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

汉高祖刘邦围困项羽于此。

拔:

摇撼。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呀”。

骓:

毛色呈青白相间的马

逝:

行。

虞(yú):

姓:

这里指项羽宠爱的侍姬。

【今译】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可比。

可是这时代对我不利,我的乌骓马再也跑不起来了。

乌骓马不前进我能怎么办?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呢?

【导读】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

《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注释】

南山:

指庐山。

 

  兴:

起床。

 

  荒秽:

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

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

扛着锄头。

荷,扛着。

 

  狭:

狭窄。

 

  但:

只. 

  愿: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愿无违:

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今译】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导读】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为潜,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他不愿在黑暗的官场上生活,回到了农村田园。

这首诗便描写了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的生活。

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

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

人聚居的地方。

 2.君:

陶渊明自谓。

  3.尔:

如此、这样。

  4.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5.欲辨已忘言:

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今译】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导读】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陶渊明借酒为题,写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

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府:

官名。

之:

到,往。

蜀州:

泛指蜀地。

2阙(què):

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

护卫。

三秦:

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3⑶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中。

⑷宦(huàn)游:

出外做官。

⑹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⑺比邻:

并邻,近邻。

⑻无为:

无须、不必。

歧(qí)路:

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今译】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导读】

王勃,(650~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⑴怀远:

怀念远方的亲人。

(2)情人:

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3)遥夜:

长夜。

怨遥夜:

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

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

爱。

滋:

湿润。

怜光满:

爱惜满屋的月光。

4盈手:

双手捧满之意。

盈:

【今译】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导读】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曾担任丞相。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诗人。

这首诗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凉州词》:

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

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3.沙场:

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4.君:

你。

  5.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6.催:

催人出征。

【今译】

 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

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导读】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王翰性格豪爽,恃才不羁,喜好游乐。

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

诗多豪放壮丽之句。

全诗描述了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战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三、四句写战士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的情景。

这两句,后人评曰:

“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⑵。

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⑷。

欲济无舟楫⑸,端居耻圣明⑹。

坐观垂钓者⑺,徒有羡鱼情⑻。

[3]

【注释】

⑴洞庭湖: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

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

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

包容。

虚:

虚空,空间。

混(hùn)太清:

与天混成一体。

太清:

指天空。

⑶云梦泽:

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

一作“动”。

岳阳城:

在洞庭湖东岸。

⑸济:

渡。

楫(jí):

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

闲居。

耻(chǐ)圣明:

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

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

一作“徒怜”。

⑻徒:

只能。

一作“空”。

【今译】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导读】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汉族。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世称"孟襄阳"。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

【注释】

(1)过:

访问。

(2)故人:

老朋友。

庄,村庄。

(3)具:

备办。

(4)鸡黍:

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黍(shǔ):

黍子,去皮称黄黏米。

(5)合:

环绕。

(6)郭:

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7)场圃:

场,打谷场;圃,菜园。

(8)就菊花:

指饮酒赏菊。

古人有重阳节饮酒赏菊的风俗。

就,接近,靠近。

【今译】

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横斜。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赏着菊花饮酒。

【导读】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②欲问边,属国③过居延。

[1]

征蓬④出汉塞,归雁⑤入胡天。

大漠⑥孤烟直,长河⑦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⑨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

奉命出使边塞。

使:

出使。

⑵单车:

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

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

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4)居延:

地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5)征蓬:

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6)归雁:

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

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

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

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⑺长河:

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

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

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⑼都护:

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10)燕然:

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

【今译】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3]

【导读】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01.空山:

幽静的山。

02.新:

刚刚。

03竹喧:

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

04.喧:

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05.浣女:

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

洗。

06.莲动:

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07.随意:

尽管,虽然。

08.春芳歇:

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歇:

消散。

09.王孙:

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10.留:

居。

【今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导读】

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⑴王昌龄:

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左迁:

贬谪,降职。

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龙标:

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

柳絮。

子规:

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⑶龙标: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

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随风:

一作“随君”。

夜郎:

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

【今译】

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我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 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导读】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现四川江油)人,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我国历史上,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

这是李白写给好友“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赠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具体的客观事物之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具有人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切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

1、孟夫子:

指孟浩然。

夫子,一般的尊称。

2、风流:

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3、红颜句:

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白首:

白头,指老年。

  5、醉月句:

月下醉饮。

中圣:

“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

  6、迷花:

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

侍奉皇帝。

  7、高山:

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诗经·小雅·车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徒此揖清芬:

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今译】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令人仰望,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导读】

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

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黄鹤楼

【注释】

1人:

指传说中的仙人。

2黄鹤楼:

旧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处。

③历历:

清楚分明。

④汉阳:

指今武汉市汉阳县一带。

⑥鹦鹉洲:

在今武汉西南长江中。

【今译】

前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飞去后就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拂。

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它们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

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哀愁。

【导读】

崔颢(公元704—754年),汴州(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天宝中任尚书司勋员外郎。

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

《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此诗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即便是大诗人李白也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因为崔颢的诗实在太高妙了。

诗的前四句是叙仙人乘鹤的传说,是虚幻的;而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情怀。

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融为一体,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注释】

1.孤山:

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

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3.水面初平:

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

初:

是指刚刚。

4.云脚低: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5.早莺:

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

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

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

向阳的树。

7.新燕:

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

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9.乱花:

纷繁的花。

渐:

副词,渐渐地。

欲:

将要,就要。

迷人眼:

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

浅绿色的草。

才能:

刚够上。

没:

遮没,盖没。

11.湖东:

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不足:

百游不厌。

足,满足。

13.阴:

同“荫”,指树荫。

14..白沙堤:

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今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导读】

白居易(772年~847年),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他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

这首《钱塘湖春行》写出了作者看见早春风景时的开心和对钱塘江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折戟:

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

损耗腐蚀,消耗一些资源。

  

将:

拿起。

  

磨洗:

磨光洗净。

 

认前朝:

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

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

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

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

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今译】

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

只怕是大乔和小乔就会被深锁铜雀台了。

【导读】

杜牧:

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他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小杜”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3333

 

3

3333++

3

3.0.2023

 

67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