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383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docx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碳酸锰是制取其他含锰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作脱硫的催化剂等。

一种焙烧氯化铵和菱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菱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有少量的Fe、Al、Ca、Mg等元素

②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在浓度为0.1mol/L时形成M(OH)n沉淀的pH范围如表

金属离子

Al3+

Fe3+

Fe2+

Ca2+

Mn2+

Mg2+

开始沉淀的pH

3.8

1.5

6.3

10.6

8.8

9.6

沉淀完全的pH

5.2

2.8

8.3

12.6

10.8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研磨”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1、图2,焙烧氯化铵、菱锰矿粉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净化除杂流程如下

①已知几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NH4)2S2O8>KMnO4>MnO2>Fe3+,则氧化剂X宜选择__________

A.(NH4)2S2O8B.MnO2C.KMnO4

②调节pH时,pH可取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5)“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代替碳酸氢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快反应速率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温度为500℃,且m(MnCO3):

m(NH4Cl)=1.10B5.2≤pH<8.8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解析】

【分析】

菱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CO3,加入氯化铵焙烧发生MnCO3+2NH4Cl

MnCl2+CO2↑+2NH3↑+H2O↑,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氨气、水蒸气,浸出液中含MnCl2、FeCl2、CaCl2、MgCl2、AlCl3等,结合表中离子的沉淀pH及信息可知,浸取液净化除杂时加入少量MnO2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氨水调pH,生成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NH4F,除去Ca2+、Mg2+,净化液加入碳酸氢铵碳化结晶过滤得到碳酸锰,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1)“混合研磨”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根据流程,菱镁矿粉与氯化铵混合研磨后焙烧得到氨气、二氧化碳和Mn2+,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nCO3+2NH4Cl

MnCl2+2NH3↑+CO2↑+H2O;

(3)由图可知,锰的浸出率随着焙烧温度、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增大而提高,到500℃、1.10达到最高,再增大锰的浸出率变化不明显,故氯化铵焙烧菱镁矿的最佳条件是焙烧温度500℃,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为1.10;

(4)净化过程:

加入少量MnO2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氨水调pH,生成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NH4F,除去Ca2+、Mg2+;

①最合适的试剂为MnO2,氧化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2Fe2++4H+=Mn2++2Fe3++2H2O,且不引入新杂质,故答案为B;

②调节溶液pH使Fe3+,A13+沉淀完全,同时不使Mn2+沉淀,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调节溶液pH范围5.2≤pH<8.8;

(5)碳化结晶中生成MnCO3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CO3-+NH3═MnCO3↓+NH4+,不用碳酸铵溶液替代NH4HCO3溶液,可能的原因是碳酸铵溶液中的c(OH-)较大,会产生Mn(OH)2沉淀。

【点睛】

考查物质制备流程和方案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题干信息的分析理解,结合题目信息对流程的分析是本题的解题关键,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有处理信息应用的能力,注意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灵活运用,综合性强。

2.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

若排放的尾气中NO含量升高,则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若产品Ca(NO2)2中Ca(NO3)3含量升高,则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填写序号)

①=1∶1②>1∶1③<1∶1④无法判断

(3)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据此信息,某同学所写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2+NO↑+H2O,你同意吗?

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如不同意,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Ca(OH)2②③不同意二氧化氮能与水会发生反应,产物中不可能生成二氧化氮

【解析】

【分析】

由流程可知,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生成Ca(NO2)2,过量的石灰乳以滤渣存在,碱性溶液中尾气处理较好;

(1)使尾气中NO、NO2与石灰乳充分接触;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OH)2;

(2)若n(NO):

n(NO2)>1:

1,则一氧化氮过量,若<1:

1,则二氧化氮过量;

(3)二氧化氮能与水会发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由流程可知,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生成Ca(NO2)2,过量的石灰乳以滤渣存在,

(1)使尾气中NO、NO2与石灰乳充分接触,NO、NO2被充分吸收,滤渣主要成分是Ca(OH)2;

(2)若n(NO):

n(NO2)>1:

1,则一氧化氮过量,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若n(NO):

n(NO2)<1:

1,则二氧化氮过量,二氧化氮可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3)2,产品中Ca(NO3)2含量升高;

(3)若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2+NO↑+H2O,二氧化氮能与水会发生反应,产物中不可能生成二氧化氮,则不同意该同学书写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

(1)普钙是磷肥,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尿素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生产尿素是将氨气与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H2NCOONH4),再使氨基甲酸铵脱水得到尿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

请你说明其中的化学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氨是生产氮肥的重要环节。

合成氨生产简易流程示意图如下:

从示意图可知其存在循环操作。

简要说明为什么在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循环操作?

______。

【答案】Ca(H2PO4)2·H2O2NH3+CO2

H2NCOONH4H2NCOONH4

H2NCONH2+H2O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从原因来讲,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结果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设计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排放

【解析】

【分析】

(1)普钙的有效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2)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

(4)可从生产成本(原料的利用率)、生产原理、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等角度综合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设计循环操作的目的、作用。

【详解】

(1)普钙的成分为Ca(H2PO4)2·H2O与CaSO4,其有效成分为Ca(H2PO4)2·H2O。

故答案为:

Ca(H2PO4)2·H2O;

(2)由题中信息,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利用原子守恒可直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NH3+CO2

H2NCOONH4,H2NCOONH4

H2NCONH2+H2O。

故答案为:

2NH3+CO2

H2NCOONH4,H2NCOONH4

H2NCONH2+H2O;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故答案为:

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

(4)从反应特点来说,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能源利用及经济方法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流程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故答案为:

从反应特点来说,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能源利用及经济方法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流程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工生产等知识点,注意(3)中运用盐水解知识进行解释。

难点(4)可从生产成本(原料的利用率)、生产原理、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等角度综合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设计循环操作的目的、作用。

4.某同学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目的是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装置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若将KOH溶液换成硫酸溶液,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乙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中Na+向C极移动

②从C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通入适量HCl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若标准状况下Fe极产生2.24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

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反应一段时间后交换膜左侧溶液中pH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用饱和MgCl2溶液代替饱和氯化钠溶液,则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4)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精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负极H2-2e-+2OH-=2H2OO2+4e-+4H+=2H2O②③2Cl-+2H2O

2OH-+H2↑+Cl2↑增大改变减小Cu2++2e-=Cu

【解析】

【分析】

甲池为原电池,氧气发生还原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氢气发生还原反应,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乙池中Fe电极与负极相连为阴极,石墨电极为阳极;丙池中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

【详解】

(1)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所以电极方程式为H2-2e-+2OH-=2H2O;正极为通入氧气的一极,若电解质为硫酸,氧气得电子后会生成水,电极方程式为:

O2+4e-+4H+=2H2O;

(2)①C极为阳极,电解池中阳离子流向阴极,故错误;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可以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故正确;

③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生成氯气,阴极生成氢气,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通入适量HCl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故正确;

④电子不能在溶液中转移,故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②③;

乙装置中右侧阳极反应为:

2Cl--2e-=Cl2↑,左侧阴极反应为水电离的氢离子放电:

2H++2e-=H2↑,总反应为2Cl-+2H2O

2OH-+H2↑+Cl2↑;

(3)乙装置中右侧阳极反应为:

2Cl--2e-=Cl2↑,左侧阴极反应为水电离的氢离子放电:

2H++2e-=H2↑,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电离出更多的氢氧根,X为阳离子交换膜,所以生成的OH-无法迁移到阳极,所以左侧溶液中pH增大;由于Mg2+会与OH-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总反应发生改变;

(4)丙池中阴极即精铜上发生反应:

Cu2++2e-=Cu,而阳极即粗铜上由于由比铜活泼的金属杂质放电,所以转移相同电子数目时,阳极不能生成与阴极消耗的等量的铜离子,所以硫酸铜溶液浓度减小。

【点睛】

第2题第4个选项为易错点,学生要注意审题,电子并不能在溶液中进行专业,不要盲目计算,

5.请根据化学反应与热能的有关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在Ba(OH)2·8H2O和NH4Cl晶体反应的演示实验中:

反应物混合后需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体现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的现象是烧杯变凉和________。

(2)下列过程中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____(请填编号)。

A.形成化学键B.燃料燃烧C.化合反应D.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反应

E.酸碱中和F.炸药爆炸

(3)已知:

通常条件下,酸碱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稀溶液中1molH2SO4和NaOH恰好反应时放出QkJ热量,则其中和热为____kJ/mol。

(4)已知H2和O2反应放热,且断开1molH-H、1molO=O、1mol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正确的是___(填编号)。

A.Q1+Q2>Q3B.Q1+Q2>2Q3C.2Q1+Q2<4Q3D.2Q1+Q2<2Q3

【答案】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促进反应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烧杯粘在一起C

C

【解析】

【分析】

(1)通过玻璃棒的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而促进反应进行;烧杯和玻璃片之间的水结冰会将二者粘在一起;

(2)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燃烧放热、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一氧化碳,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氧化反应、酸碱中和、炸药爆炸都是放热反应;

(3)依据中和热的概念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和可溶性盐放出的热量进行分析;

(4)根据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差值即为反应热,结合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解答。

【详解】

(1)固体参加的反应,搅拌可使反应混合物充分接触而促进反应进行,通过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烧杯粘在一起,知道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之间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形成化学键、燃料的燃烧、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炸药的爆炸过程都属于放热反应,而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放热反应,如CO2与C在高温下反应产生CO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所以不一定释放能量的为化合反应,故合理选项是C;

(3)在稀溶液中1mol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H2O,放出QkJ热量,而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

kJ/mol;

(4)1molH2O中含2molH-O键,断开1molH-H、1molO=O、1mol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kJ,则形成1molO-H键放出Q3kJ热量,对于反应H2(g)+

O2(g)=H2O(g),断开1molH-H键和

molO=O键所吸收的能量(Q1+

Q2)kJ,生成2molH-O新键释放的能量2Q3kJ,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2Q3-(Q1+

Q2)>0,2Q1+Q2<4Q3,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注意掌握中和热的概念,反应热为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的差,(4)1molH2O中含2molH-O键为解答易错点。

6.氯化硫酰(SO2Cl2)主要用作氯化剂。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54.1℃,沸点69.1℃。

氯化硫酰可用干燥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在活性炭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取:

SO2(g)+Cl2(g)

SO2Cl2(l)+97.3kJ

(1)试写出常温常压下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此条件下,将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化学反应速率v正也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降低温度b.移走SO2Cl2

c.增加反应物浓度d.无法满足上述条件

(2)为了提高上述反应中Cl2的平衡转化率,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缩小容器体积b.使用催化剂c.增加SO2浓度d.升高温度

(3)在100℃时,往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37Cl2,一段时间后,则平衡体系中含有37Cl的物质有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只有37Cl2b.只有SO237Cl2c.37Cl2和SO237Cl2d.无法判断

(4)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υ(Cl2)=υ(SO2)b.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c(Cl2):

c(SO2)=1:

1d.容器中气体颜色不随时间两变化

(5)300℃时,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6.20gSO2Cl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含SO27.616g.若在上述中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6.20gSO2Cl2,当再次达平衡时,容器中含SO2的质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

daccbd7.616g<m(SO2)<15.232g

【解析】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据此书写;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将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应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应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据此解答;

(2)提高反应中Cl2的平衡转化率,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结合选项分析解答,注意不能只增大氯气的用量;

(3)增大氯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平衡时37Cl存在37Cl2和SO237Cl2 中;

(4)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其它一些物理量不变,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5)再加入16.20g SO2Cl2,平衡向生成二氧化硫的方向移动,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质量增大,可以等效为增大压强,SO2Cl2转化率降低,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质量小于原平衡时的2倍。

【详解】

(1)常温常压下SO2(g)+Cl2(g)

SO2Cl2(l)的平衡常数K=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将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应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应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故不能实现K增大的同时化学反应速率v正增大,故选d;

故答案为:

;d;

(2)提高反应中Cl2的平衡转化率,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不能只增大氯气的用量,a.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l2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影响平衡移动,Cl2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增加SO2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l2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l2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

ac;

(3)增大氯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为可逆反应,氯气不能完全反应,故平衡时37Cl存在37Cl2和SO237Cl2 中,故答案为:

c;

(4)a.v(Cl2)=v(SO2),没有指明正、逆速率,无法判断,故a错误;

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达到平衡,故b正确;

c.平衡时氯气与二氧化硫的浓度与起始浓度有关,起始浓度不同,平衡时二者浓度不同,若二者起始浓度相同,用于二者按1:

1反应,故任意时刻二者的浓度都相同,故c(Cl2):

c(SO2)=1:

1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c错误;

d.容器中气体颜色不随时间两变化,说明氯气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d;

(5)再加入16.20g SO2Cl2,平衡向生成二氧化硫的方向移动,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质量增大,可以等效为增大压强,SO2Cl2转化率降低,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质量小于原平衡时的2倍,故平衡时7.616g<m(SO2)<15.232g;

故答案为:

7.616g<m(SO2)<15.232g。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把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易错点(4)注意平衡状态的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7.I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10mLH2O2制取

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温度、________、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mL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

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MnO2)

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混合不振荡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布条复燃

3.5分钟

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分钟

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g)和1molI2(g),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