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115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docx

毕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

神华准能公司WK-55挖掘机的运行及维护

 

摘要:

WK-55挖掘机是太原重工新近开发的大型矿用机械正铲式挖掘机。

它可与载重量为220t~363t的矿用自卸汽车相配套,适用于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的大型露天矿山的岩石剥离和物料采装作业。

WK-55型大型矿用挖掘机的机械部分包括:

铲斗、斗杆、起重臂与推压机构、开斗机构、提升机构、回转机构、回转平台、中央枢轴、辊盘、底架、行走机构、履带装置、压气操纵系统、润滑系统及润滑室、机棚及其通风除尘装置、司机室及其空调、梯子、栏杆、走台、配重、活地板、附件等主要部分。

关键词:

挖掘机;露天煤矿;起重臂;回转机构;润滑系统。

前言

1、本文叙述了设计WK-55型挖掘机主机及主要配套件的技术参数、结构原理和维护方法,内容比较详尽,可作为WK-55型挖掘机的使用、维护、修理和安装调试的指导文件,也可作为WK-55型挖掘机操作及维修人员技术培训时的参考。

2、本文根据在原WK-55型挖掘机基础上并作了进一步改进的WK-55型挖掘机设计图纸及文件编写而成。

编写中还参考了各主要配套件的相应技术文件。

3、本文可与太重编制的《WK-55型挖掘机机械维修手册》配合使用,作为用户编制WK-55型挖掘机配件计划的依据。

4、由于产品的不断改进,因此钻机的实际状况与本文所述有所差异。

前言………………………………………………………………………………2

一、设备总体说明……………………………………………………………4

二、铲斗………………………………………………………………………9

三、起重臂与推压机构………………………………………………………18

四、开斗机构…………………………………………………………………36

五、提升机构…………………………………………………………………39

六、回转机构…………………………………………………………………55

七、行走机构…………………………………………………………………71

八、润滑系统…………………………………………………………………75

九、附录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参数………………………………79

一十、参考文献…………………………………………………………………82

一十一、致谢词…………………………………………………………………83

一、设备总体说明

WK-55型矿用机械正铲式挖掘机依靠提升、推压、回转、行走和开斗五大传动机构协同作业,完成了挖掘机对挖掘对象的切入(推压)、装满铲斗(提升)、转移(回转)、卸载(开斗)和纵深挖掘(行走)等工作。

该机具有铲斗容量大、工作范围大、生产效率高、主要结构件和易损件寿命长、易于维护保养、故障率低等特点。

WK-55型大型矿用挖掘机的机械部分包括:

铲斗、斗杆、起重臂与推压机构、开斗机构、提升机构、回转机构、回转平台、中央枢轴、辊盘、底架、行走机构、履带装置、压气操纵系统、润滑系统及润滑室、机棚及其通风除尘装置、司机室及其空调、梯子、栏杆、走台、配重、活地板、附件等主要部分(参见图1-1)。

挖掘机电气部分包括:

供电、高压集电环、避雷器、高压开关柜、主变压器、辅助变压器、低压集电环、变频驱动电机、AFE变频驱动系统、PLC控制及综合监控系统、辅助电气系统、加热及通风装置、限位保护、照明系统、电缆等。

干油润滑采用集中润滑加手动润滑方式,减速箱内齿轮采用稀油油池润滑和飞溅润滑,气路系统自带有空气干燥装置,保证寒冷地区正常工作。

机棚的左右都有登机梯及互锁开关,方便人员上下机器。

内部除高压柜、主辅变压器、辅助柜放置在机棚后部的配重箱上,其余精密电气控制柜均布置在平台的中部右走台上,并设有单独的房间保护以及专门的散热风机。

 

 

图1-1-1WK-55型挖掘机总图(K1901.00第一张)

 

 

图1-1-2WK-55型挖掘机总图(K1901.00第二张)

 

 

图1-1-3WK-55型挖掘机总图(K1901.00第三张)

 

1-铲斗2-斗杆3-起重臂与推压机构4-开斗机构

5-提升机构6-回转机构7-回转平台8-A形架

9-机棚10-中央枢轴装置11-辊盘装置12--底架梁装置

13-行走装置14-履带装置15-司机室16-通风除尘装置

17-附件18-平衡重19-集中润滑系统20-提升润滑系统

21-压气操作系统22-回转润滑系统23-推压润滑系统24-电气系统

25-铭牌26-自动灭火系统

 

图1-1WK-55挖掘总图(K1901.00)

 

二、铲斗

2.1概述

铲斗的组成见图2-1所示。

本章叙述铲斗及介绍检查和修理方法,在修理方法中包括斗栓和斗底缓冲装置的调整、拆卸、组装及装配。

 

 

 

1-斗体组件2-缓冲装置3-提梁4-斗底

5-滑轮组件6-滑轮组件7-提梁销8-斗齿

9-楔子10-C型卡板11-护套12-C型卡板

13-楔子14-侧护套15-C型卡板16-楔子

17-右侧护套18-左侧护套19-斗栓20-调整垫

21-固定座22-螺栓M30X49723-开槽螺母M3024-开口销5X56

25-销D5026-垫圈5027-开口销12X8028-缓冲块

29-支架30-销轴36X90(B型)31-垫圈3632-开口销6.3X50

33-楔形接头34-缓冲器35-螺母M2436-垫圈24

37-开斗杠杆38--20X166X58439-螺钉M12X4540-螺母M12

41-垫圈1242--102X356X35843-螺栓M30X45044-护板

45-固定板46-螺栓M52X18047-螺母M5248-垫圈

49-销50-开口销10X12551-垫圈52-隔环

53-销54--25X25X19055-螺栓M20X13056-螺母M20

57-开口销4X4058-垫片组59-拉杆60-铲斗销轴挡板

61-拉杆销62-垫片组63-弯梁销64-铲斗销轴挡板

65-拉杆销

图2-1铲斗组件(K1901.01.00)

WK-55挖掘机的标准铲斗容量(挖掘松散容重为1.8t/mP3P的物料)为55mP3P。

该两台WK-55挖掘机实际配置的铲斗容量为58mP3P。

铲斗的斗体由耐磨损的高强度钢板组焊而成。

如果采用标准的焊接工艺,对于现场修理来说,铲斗斗体具有非常好的焊接性能。

铲斗包括8个整体斗齿和铲斗保护装置,铲斗保护装置包括斗唇角护套、斗唇侧护套、斗唇中间护套和耐磨钢板防护组件。

斗齿组件由一系列相互配合和相互关联的零件组成,包括斗齿、楔子、“C”形卡板或销轴等(如图2-1所示)。

铲斗斗唇与斗齿之间要求较精确配合的目的是尽量减小铲斗斗唇的修磨工作量。

如果斗齿与斗唇的配合太松,导致斗齿松动将损坏铲斗斗唇配合面并使斗齿过早地损坏。

铲斗斗齿可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和长度。

一般用途的铲斗斗齿通常具有细长且穿透性极强的外形,在挖掘过程中斗齿的设计具有自动磨尖功能。

用于挖掘岩石的铲斗斗齿,在设计时通过选择合理的材料、结构和规格形状,使其具有强度高、耐磨损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以适应特定的工况条件。

铲斗斗齿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使用工况条件和被挖掘物料的硬度。

例如:

同一种斗齿用在铜矿可能能够使用几周,而用在铁矿时可能只能使用8个小时。

2.2斗齿组件

斗齿的拆卸和安装工作必须遵守所有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必须穿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钢防护头工作鞋和工作手套,执行工作前的工具检查工作,使用相关操作程序的专用工具,并使与工作无关的人员离开工作场地。

斗齿和楔子

安装斗齿时,连接用的楔子必须用锤子楔紧。

电铲正常工作大约6~12小时之后,应检查并重新楔紧楔子;电铲再正常工作48~72小时之后,应再次检查并重新楔紧楔子,或者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正常维护,并确认所有的间隙值和支承表面均在制造商规定的要求范围(极限值)之内。

当楔子被敲进时,底部的楔子端头将突出斗唇底部表面。

在每一次重新楔紧后,必须用火焰吹掉楔子超出的部分,或者加热并将楔子端部弯曲回来以确保其牢固就位。

如果楔子顶端与斗唇顶部平齐,则必须使用更大规格的楔子。

注意:

掉进铲斗内的断裂的斗齿进入破碎机后能够对破碎机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避免在恶劣工作条件下发生斗齿丢失现象,楔子的规格和型式必须与斗齿相匹配,通常新更换的斗齿必须使用新更换的楔子。

斗唇耐磨护套

斗唇耐磨护套用于保护前斗唇和侧斗唇本体不受过度磨损,斗唇侧护套(如图2-1所示)分为上部护套、中部护套和下部角护套等三部分。

常用斗唇护套的连接结构型式包括“C”形卡板和“销轴-插销式”设计。

在斗唇耐磨护套(图2-1中的件11、14、17、18)磨损至不足以保护前斗唇和侧斗唇本体接触面之前应当进行更换。

当更换斗唇耐磨护套时,所有的护套连接和锁紧装置(包括耐磨“C”形卡板和楔子等)也应当同时更换。

2.3无销轴的斗栓机构

当斗拴不能适当插入且所有的垫片已经用完时,表明斗拴杠杆在其铰点和杠杆支点处发生了磨损现象。

采用堆焊和打磨方法可以恢复斗拴适当插入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拴杠杆端部连接开斗钢丝绳的圆孔将被拉长,可以通过修理而恢复。

注意:

当沿着斗拴杠杆的边缘出现裂纹时,应当及时更换斗拴杠杆。

斗拴:

通过焊接(堆焊)并打磨光滑的手段可以对磨损后的高锰钢斗拴端部进行修理和恢复。

合金钢斗拴也可以采用焊接(堆焊)的方法修复。

为了圆满完成斗拴的焊修工作,需要严格控制预热温度、焊接工艺,并要求操作工人具有较高的焊接技术。

斗拴耐磨块(K1901.01.04.01.02.00)是可更换的;支承板(参见图2-1中的件42)可以通过焊接(堆焊)并打磨光滑的手段来修复。

斗拴孔铸件:

斗拴孔铸件用于将斗拴固定板(参见图2-1中的件45)支承并固定就位。

当斗拴孔铸件与履带板发生碰撞时大多数斗拴孔铸件将发生破损;当用铲斗清理电铲周围的凹陷地面时,如果司机频繁撞击较大块的岩石,则斗拴孔铸件也可能出现损坏的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种类的被采掘物料,斗拴孔铸件区域通常采用整体淬硬的合金钢板进行防护。

斗拴固定板必须保持直角边缘(90°)以始终符合斗拴正常操作的要求。

当斗拴正常插入斗拴孔铸件时,必须保持斗底和铲斗底部之间的间隙以确保斗拴机构工作正常。

斗拴固定板:

斗拴固定板(参见图2-1中的件45)由两组螺栓、锁紧垫圈和螺母固定就位,连接螺栓的预紧力矩推荐值3715Nm。

螺栓必须拧紧牢固,并随时保存备用的连接螺栓以备经常更换用。

当斗拴固定板发生单侧磨损时,可将其拆下,旋转180°后,将未磨损的一侧朝上重新安装,可为斗拴插入提供一个全新的配合表面。

斗拴固定板必须在与斗拴接触面相对的两一面(即底面)具有可靠的支承,否则,斗拴固定板将由于与斗拴频繁撞击

而发生断裂。

注意:

当更换(或改变方向)斗拴固定板时,必须将其各个表面清理干净并将连接螺栓预紧力矩值拧紧到位。

当更换(或改变方向)斗拴支承嵌块时,必须同时更换连接螺栓。

斗拴机构的调整:

铲斗斗拴机构组件的定期调整要求经常补偿磨损,调整工作可以通过从斗拴机构上拆下斗拴调整垫片组(也叫斗拴垫片组)来实现(参见图2-1所示)。

当斗拴磨损后,斗拴调整垫片必须从斗拴机构组件中拆下以允许斗拴插入斗拴孔铸件内的长度控制在20mm~30mm之间。

较小的插入深度可能导致斗拴从斗拴孔铸件中滑出;较多的插入深度可能对调整和维护斗底和开斗机构带来困难。

按照下列所述步骤拆卸斗拴调整垫片组:

将铲斗放置在地面上,使斗底装置垂直于地面以使维护人员能够接近铲斗斗底。

警告:

未被销紧的铲斗底板可能产生移动或轻微打开,导致人身伤害事故。

在移动斗拴杠杆之前,必须确认所有人员与铲斗底板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尽最大的可能将斗拴杠杆提至最高位置,此时斗拴将从斗拴孔铸件中脱离,并使斗拴杠杆与斗拴调整垫片组分离。

用垫木或者其它方法将斗拴和斗拴杠杆支撑在其被举升的位置上。

如果必要的话,将开口销端部搬直并将调整垫片组固定杆拆下。

根据需要从开斗杠杆支架上拆下一定数量的斗拴调整垫片以使斗拴插入斗拴孔铸件内的长度达到要求的20mm~30mm之间。

每拆下一片斗拴调整垫片,则斗拴插入斗拴孔铸件内的长度将增加大约12.7mm。

注意:

不要从开斗杠杆支架上将所有斗拴调整垫片拆下,为了可靠紧固开斗杠杆组件,必须至少留一片斗拴调整垫片。

当需要将所有斗拴调整垫片拆下时,则表明斗栓机构的零部件应当进行更换了。

应当定期检查位于斗底导向区域(参见图2-1)的斗拴耐磨块(K1901.01.04.01.02.00)、支承板(件42)、护板(件44)和固定板(件45)的磨损状况。

如果斗拴直接与斗底本体发生摩擦,则应当对上述零部件进行维护或更换。

2.4耐磨板

铲斗的主要磨损区域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修理或更换。

图5-5显示为一个一般结构的铲斗,其涂色区域为高磨损区域,该区域包括铲斗斗体的前缘、斗唇和铲斗前端的外侧角部以及防护性侧斗唇的前缘。

每一片高磨损区域均可以用耐磨钢板或其它焊接性能好的钢板保护起来。

 

斗底内、外侧耐磨板

 

图2-2铲斗主要耐磨区域及耐磨钢板分布图

通过堆焊耐磨衬垫层来修理和维护斗唇上的护套配合区域,进行焊接修理时应使用特制的模板作为辅助。

通用的外侧耐磨板可更换的耐磨衬板通常加焊在铲斗斗体的角部和上部一个窄带位置上(对于大多数铲斗均位于斗唇下部的箱形梁位置)。

这些耐磨板只需要保护高磨损区域,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从铲斗衬板或修复处延伸至下一个衬板或修复处(参见图2-2所示)。

铲斗根脚处护板用于保护铲斗根脚的角部和中间部分。

在挖掘磨损和冲击严重的物料的工况下,铲斗根脚处覆盖着一层较厚的、可更换的耐磨铸件或钢板。

在高磨损的工况条件下,首选的铲斗根脚处护板的厚度大约为76mm至127mm。

在磨损较小的工况条件下,铲斗根脚处的护板可能从重型的、整体淬硬的铸件或钢板变为普通碳钢板表面覆盖一层堆焊耐磨层的复合耐磨钢板。

在许多使用高冲击强度材料的露天矿山,重型耐磨钢板或整体淬硬铸件制的铲斗根脚处护板是首选。

所有的铲斗根脚处护板均为焊接在铲斗上就位的。

铲斗根脚处的护板应当进行例行检查,并在铲斗前部母材钢板出现磨损之前必须进行更换。

通常将铲斗颠倒过来安装根部护板更快速有效。

不同的工作条件将在铲斗的根脚处产生不同的磨损方式和磨损速度。

在一些挖掘工况条件下,通过在铲斗高磨损区域处增加一块耐磨板可以显著延长铲斗根脚处的使用寿命。

当一个新更换的铲斗投入工作时,如果铲斗根部快速磨损,则必须按照5.3节所叙述的方法调整铲斗拉杆的长度。

内侧耐磨衬板可更换的耐磨衬板通常被装焊在铲斗的内侧下部,但是,根据被开采物料的类型,即它对铲斗的研磨性和冲击程度,覆盖层可能从铲斗的下部1/3处延伸至铲斗的顶部(参见图2-2所示)。

当铲斗离开卡车返回工作掌子面时,铲斗斗底装置通常包括所开采的物料滑过位于斗底板上部区域的防护性耐磨板。

耐磨板通常覆盖斗底板下部1/3的面积,耐磨板只需要有足够的厚度从一个修复处过渡到下一个修复处。

任何多余的重量都将增加斗底缓冲器处的负荷并增加斗底缓冲器处的维护工作量,多余的重量也将增加整机的负荷,降低回转速度。

有几种不同硬度级别的耐磨板可以用于铲斗内侧。

如果耐磨板的研磨性能不是主要因素,而对耐磨板的冲击性能是主要因素,则应当采用硬度为360~500HBN的整体淬硬合金钢板;如果挖掘过程中产生的研磨和冲击均较大时,则最好采用高硬度的整体淬硬合金钢板;如果主要考虑较高的研磨性能,则应当采用硬度大约为600HBN的普通碳钢板表面覆盖一层堆焊耐磨层的复合耐磨钢板。

同样,当可以使用的耐磨衬板的数量及其重量受到限制时,则耐磨衬板的硬度越高越好。

被更换下的耐磨衬板上的磨损纹路和状况可以用来指导更换耐磨衬板的安装选择,以使所有的耐磨衬板能够同时磨损(等寿命原理),即磨损严重的部位使用较厚的耐磨衬板;磨损较轻的部位使用较薄的耐磨衬板。

例如,如果铲斗斗底内侧的耐磨衬板磨损较严重,则在该区域采用较厚的耐磨衬板;如果其侧面磨损较小,则该区域耐磨衬板的厚度应当足够薄,以使它能够与其余部位的耐磨衬板同时磨损到限。

尽可能地采用较薄的耐磨衬板将有助于保证悬吊载荷的重量达到最小,以使电铲在工作掌子面上的挖掘操作和回转操作容易,同时,也使耐磨衬板的维护和更换工作效率更高。

耐磨板(插入件)装于斗底的导向孔内,应检查它们是否磨损。

如斗栓已靠住斗底磨擦时则应更换耐磨板。

在每次润滑挖掘机和铲斗时应在两块耐磨板上加润滑剂,以保证机构动作灵活。

2.4.1斗底缓冲装置

斗底缓冲装置有两种调整方法。

一种是在更换摩擦片后的调整,另一种是防止关闭斗底时产生撞击声而需进行的定期调整。

斗底两个缓冲装置上螺母的调节程度必须保持一致。

缓冲装置中的摩擦片磨损到3mm或以上时必须更换,否则会影响缓冲装置的正常工作。

2.4.2提梁

提梁为铲斗组件中的主要受力结构件。

每隔250小时应检查提梁焊接结构件是否有裂纹,如果有裂纹,应当及时修补。

每隔250小时应检查提梁套的磨损状况,必要时应及时更换,以免磨损提梁焊接结构件。

2.5铲斗组件的润滑

铲斗上的下列部位需要进行定期润滑(手工注油),以保证铲斗的正常工作。

1、斗底缓冲器联接销轴,应采用多用途锂基脂,每隔40小时润滑一次;

2、斗栓应采用机油,每隔8小时润滑一次;

3、斗栓杠杆应采用机油,每隔8小时润滑一次;

4、铲斗和提梁的联接销轴,应采用多用途锂基脂,每隔8小时润滑一次;

5、铲斗和斗底的联接销轴,应采用多用途锂基脂,每隔8小时润滑一次;

 

三、起重臂与推压机构

3.1概述

起重臂与推压机构为挖掘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于驱动斗杆前后运动。

本章节中主要介绍了起重臂与推压机构的组成、结构、安装拆卸的方式等,介绍了要求检查、维修的主要零部件。

如图3-1所示,起重臂与推压机构主要包括起重臂组件、推压传动系统组件、起重臂悬吊绷绳组件、提升绳导向架、推压电机风管和起重臂限位传感器组件等。

起重臂组件由起重臂本体、起重臂根脚销轴组件、起重臂走台和梯子组件以及起重臂顶部滑轮组件等组成。

推压系统组件安装在起重臂上。

推压系统组件由推压驱动系统、推压齿轮箱、推压传动机构、推压轴和推压小齿轮、鞍座、推压制动器组件和推压限位开关传感器等组成。

推压驱动系统包括推压电动机、推压电机座、动力联组皮带(多股强力V形皮带)驱动系统和推压皮带张紧系统等。

当电铲操作主令处于推压操作模式时,推压电动机根据推压主令控制器的推动方向实现电动机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由推压电动机发出的驱动力矩通过动力联组皮带驱动系统将驱动力矩传递到推压传动机构,推压传动机构通过两级齿轮减速传动,将驱动力矩传递至推压轴和推压小齿轮,推压小齿轮与斗杆上的推压齿条啮合,驱动斗杆动作,以实现斗杆的伸出(推压)或缩回(回收)功能。

3.2.1概述

参考图3-2,推压驱动系统包括一台水平安装的交流变频电动机和一套动力联组皮带(多股强力V形皮带)传动组件。

推压电动机通过动力联组皮带组件将驱动力矩传递至推压传动机构的第一级减速轴,推压电动机安装在一个可调整的、铰接式的电机座上,通过手动液压泵、液压油缸及锁紧螺母可以调整动力联组皮带的张紧力。

推压电动机采用强制通风冷却,冷却风机及其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棚内部。

正常工作时,由冷却风机从机棚内抽取较清洁的空气,通过通风管道进入推压电机内部,实现推压电动机的通风和冷却功能。

动力联组皮带(多股强力V形皮带)驱动系统包括皮带罩、动力联组皮带和驱动皮带轮。

皮带罩将全部皮带驱动系统封闭在罩内部,并留有用于检查和维护皮带用的视察孔,拆卸推压电动机时,皮带罩能够全部打开。

皮带罩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可以部分拆卸更换皮带,也可以全部拆卸更换皮带轮等。

V型联组皮带分为两组,每五根一组,方便拆卸。

 

图3-1起重臂与推压机构

 

 

1-调整螺杆2-销轴3-销8X804-螺栓M5X16

5-螺母M56-垫圈57-罩8-管夹

9-垫10-连接杆11-螺母M4812-销6.3X80

13-销轴14-调整板15-螺母M2416-螺栓M24X120

17-销轴18-圆钢24X31519-套筒20-销轴

21-调整垫22-螺栓M42X20023-螺母M4224-薄螺母M42

25-垫圈4226-垫圈4227-推压电机座28-皮带轮

29-管D18X3X36030-皮带31-锁紧螺母

图3-2推压驱动装置(K1901.03.02.00)

3.2.2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开展任何维护工作之前,首先应当将电铲停在适当的位置并且关掉电源。

推荐进行如下操作。

※将电铲驶离较高的工作掌子面,开至坚硬的水平地面上;

※将电铲的回转平台与履带装置的相对位置适当放置,以使登机梯子能够正确放下;

※将铲斗正确放下至地面上,将铲斗斗提梁提起并抱住提升制动器,注意避免提升钢丝绳由于铲斗斗提梁下落而被损坏。

※按下司机室操纵控制台上的“停机”按钮,按照当地设备使用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关闭操纵控制器,锁紧并放置明显的“设备检修中”标志;

※沿着工作区域周围设置路障或警戒线,以防止其他无关人员在电铲维护工作进行过程中进入工作区域附近或工作区域的下方;

警告:

任何机械内部能量释放产生的零部件无控制移动均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

在释放(打开)任何制动器进行维护工作之前,必须时刻准备防范那些被各种制动器控制的电铲主要零部件可能发生的移动现象。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与那些被制动器释放(打开)所影响的主要运动零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对有关机械内部储存能量问题有疑问,请不要开始任何工作。

你必须与有资格、有经验和官方权威认可的专业人员进行联系,请他帮助你做有关的决策。

3.2.3推压电动机的检查

每500小时检查一次推压驱动系统组件。

检查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检查推压电动机冷却风机组件的清洁程度;检查各部位连接件是否有松动、断裂或丢失的现象;检查冷却风机叶轮以及通风管道的完整性。

※检查推压电动机的润滑是否是按照供货厂家所述的“电动机润滑工作程序”进行的。

※检查推压电动机的安装和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检查所有连接销轴的就位状态;检查推压传动皮带张紧油缸的安装状况以及其与推压电动机座连接的U形接头和销轴的安装状况。

※检查推压电动机座以及位于起重臂本体焊接件上的安装耳板是否有裂纹出现。

3.2.4推压电动机的修理

推压电机的修理仅限于更换过度磨损或毁坏的零部件。

3.2.5推压电动机的拆卸

1.首先必须确认7.2.2项中所述的维护准备工作已经正确完成。

2.拆下推压传动PowerBandPTMP强力动力联组V形皮带

警告:

接触带电的线路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

在拆下连接电动机的电气接线之前,使用“闭锁/标志”工作程序并进行必要的检测。

1.做好标记并断开电气接线及电线导管。

2.将吊链安装至推压电动机上。

警告:

意想不到的机器移动可能使未受控制的零部件从其安装区域落下,发生碰砸现象,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

在拆下推压电动机与推压电动机座连接的地脚螺栓之前,必须将起吊能力大于推压电动机重量的、适当的起吊设备连接至推压电动机上,推压电动机的重量大约为5670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