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知识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935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瘟知识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猪瘟知识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猪瘟知识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猪瘟知识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猪瘟知识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瘟知识大全.docx

《猪瘟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瘟知识大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猪瘟知识大全.docx

猪瘟知识大全

一、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为区别非洲猪瘟又称古典猪瘟。

猪瘟在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本病仍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

我国将其定为一类烈性传染病。

目前,其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等类型,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

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

传染性极强,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

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而弱毒感染常因其不表现临床症状则可能不被觉察。

1、病原:

猪瘟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与牛粘膜病病毒、马动脉炎病毒有共同抗原性.HCV与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之间,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关系密切,既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又有交叉保护作用。

2、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各种猪对猪瘟病毒都有易感性。

3、发病机理:

猪瘟病毒进入靶器官扁桃体后,在其中增殖,16-18h血液中病毒浓度达到致病程度,15-24h病毒出现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壁,48h出现于各实质器官。

病毒主要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致使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血管闭锁、小血管周围发生细胞浸润,导致各器官和组织充血、出血、坏死和梗死,并引起败血症,体温升高。

最急性病例,往往发生循环障碍.

在急性感染猪中,由于HCV损害造血系统和网状内皮,引起血液中白细胞减少、网状细胞逐渐消失,免疫应答发生改变,对溶菌酶的继发性抗体应答能力减弱,这样机体内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容易引起多种病原继发混合感染,使猪瘟病程复杂化。

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多由低毒力毒株感染引起慢性型和迟发型猪瘟两种。

前者猪瘟传播较慢、血液和器官中病毒滴度较低,病毒存在于扁桃体、唾液腺、回肠和肾脏的上皮细胞.循环病毒抗原和抗体可导致应答物在肾沉着,引起肾小球肾炎。

后者在病猪一生都有高滴度的病毒血症,病毒在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及网状内皮组织中广泛存在。

先天性持续感染猪对HCV不产生中和抗体应答,形成免疫耐性。

4、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5-7d,长的21d.人工感染强毒株,一般在3-6天体温升高。

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猪瘟可分为急性(最急性、急性及亚急性)、慢性、迟发性和非典型性(温和型)或不明显型等类型。

急性型猪瘟:

由HCV强毒引起,开始时猪群内仅几头显示临床症状,表现呆滞,被驱赶时站立一旁,呈弓背或怕冷状,或低头垂尾。

同时食欲减少,进而停食。

病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高的可达42℃以上。

体温上升的同时白细胞数减少,约为9000/mm3,甚至低达3000/mm3。

少数病猪可发生惊厥,常在几小时内,至多几天内死亡。

随着病情的发展,群内更多的猪发病,最初的病猪出现步态不稳等衰弱症状,随后通常发生后肢麻痹。

病初的皮肤充血,到病的后期变为紫绀或出血,以腹下、鼻端、耳根和四肢内侧等部位为常见。

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高热达41℃左右,可视粘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病程l-3天,死亡率达100%。

较为少见,多发于新疫区或未经免疫的猪群。

急性型:

病猪精神沉郁,减食或厌食,伏卧嗜睡,常堆睡一起,呈怕冷状。

全身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

体温达41℃以上稽留不退,死前降至常温以下。

初期眼结膜潮红,后期苍白,眼角处初期有多量粘液,后期转为脓性分泌物,呈褐色而粘着两眼,严重时眼睑完全被封。

体温升高之初,病猪便秘,排出粪球状,附有带血的粘液或粘膜,发病5-7天后腹泻,一直到死。

有的病猪初期即可出现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有的发生呕吐。

在外阴部、腹下、四肢内侧薄皮部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程长的出血斑互相融合形成较大的出血坏死区。

在公猪包皮内常积有尿液,排尿时流出异臭浑浊且有沉淀物的尿液。

大多数病猪在感染后10-20d之间死亡。

亚急性型:

病程长,可达21-30d.症状与急性型相似,皮肤有明显的出血点,耳、腹下、四肢、会阴等可见陈旧性出血点,或新旧交替出血点,扁桃体肿胀溃疡,舌、唇、齿龈结膜有时也可见到.病猪行走摇晃,后躯无力,站立困难,以死亡转归。

慢性型猪瘟:

多出现在猪瘟流行的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幸存病猪,也可能发生在猪瘟免疫接种制度不健全的农村散养猪。

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青年猪和肥育猪较为多见。

病程长达1-2个月。

病程可以分为3期。

早期即急性期,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减少等症状。

几周后食欲和一般状况显著改善,体温降至正常或略高于正常,但仍有白细胞减少,此时为第二期。

后期病猪重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顿症状,体温再次升高直,至临死前不久才下降.病猪生长迟缓,常有皮肤损害。

慢性猪瘟部分病猪可存活100d以上.

慢性猪瘟病情发展缓慢,呈散发流行,在一个地区或猪场内不易断根。

病猪的体温稽留在40℃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程较长者,皮肤出现瘀血斑和坏死块,以腹下部为多见。

有时也出现紫耳朵、干尾巴、紫斑蹄。

据报道,这种病猪的皮肤一旦破损或扎针后,局部淌血不止,即血液凝固不良,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病猪日益消瘦,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

部分肥猪经1~2个月后可能耐过,但失去经济价值.慢性猪瘟的主要病变与典型猪瘟接近,但较为轻微,如淋巴结呈轻度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

肾、喉及膀胱粘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边缘有l~2处小梗死灶。

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坏死,但难得见到扣状溃疡的病变.用多种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可查出猪瘟抗原。

迟发性(late-onset)猪瘟:

是先天性HCV感染的结果。

胚胎感染低毒HCV,如产下正常仔猪,则终生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而不能产生对HCV的中和抗体,这是典型的免疫耐受现象。

感染猪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可表现正常,随后发生轻度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和运动失调.病猪体温正常,大多数能存活6个月以上,但最终不免死亡,妊娠猪先天性HCV感染可导致流产、胎儿木乃伊、畸形、死产、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或外表健康的感染仔猪。

子宫内感染的仔猪常见皮肤出血,且初生仔猪死亡率高。

非典型猪瘟:

近年在我国一些地区散发,又称为"温和型猪瘟”。

发病率不高,病势较为缓和,潜伏期和病程延长,成年猪发病较轻或不表现症状。

多呈隐性带毒,经调查,带毒率范围一般为3%~20%,高者可达33%以上,且多数猪场还存在着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

死亡率低,有调查显示成年猪的死亡率为2.1%~2.4%,有时还发生在通过疫苗免疫过的猪群中。

多呈散发性,很少成片发生,流行速度缓慢,但是由于我国养猪饲养量巨大,其经济损失依然十分严重。

中小猪及哺乳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病毒带毒率为66%~100%不等,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

病理上,大多无典型的肾脏、膀胱小点出血等病变,大理石状淋巴结病变和脾出血性梗死等典型特征也少见,有时可见淋巴结水肿或点状出血。

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性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瓣、脾脏、胃胆囊等,几乎所有人工病例的扁桃体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轻者充血水肿,病程5d以上者,大多出现坏死、溃疡、化脓,个别呈扣状溃疡.切片已不见扁桃腺结构,发生大量白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盲肠与回肠交界处附近,可见个别雏形溃疡,病程长的可见钮扣状溃疡。

胆囊多胀大,胆汁浓稠,幼猪还常见蛔虫钻胆,胃底区往往呈片状充血或出血乃至溃疡.

临床上病猪症状轻且不典型,缺乏典型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微热或中热,通常体温仅升高0.5~l℃,一般在40℃左右。

潜伏期可达20~30天以上,有的病程长达几个月都不发病,但表现为僵猪,发育停滞。

有的病猪耳、尾、四肢末端皮肤坏死,僵猪多伴有干耳、干尾、甚至耳壳脱落,皮肤干性坏疽脱落后新生瘢痕无色素而呈现“花皮猪”;到后期行走不稳、后肢瘫痪,部分附关节肿大。

发病期伴有精神不振,口渴,喜喝脏水、泥浆等。

在发病前、中期白细胞总数稍有下降,但不明显,降至4000/毫米3以下者几乎没有,仅比正常值略低,淋巴球增多在人工病例第8天较明显(8l%),自然病例后期可达79%,中期不明显。

有的感染带毒者几乎就没有临床症状.从这类病猪可分离到毒力弱的猪瘟病毒,但经易感猪传几代后,则毒力增强,经ELISA、荧光抗体、交互免疫、中和保护试验及病原特性分析证明与石门系猪瘟强毒为同一血清型。

持续感染猪瘟病毒的仔猪出生后头几周与健康仔猪相比,外表上无差异,并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患病仔猪不表现症状,又带毒排毒,是最危险的传染来源,可以把猪瘟病毒传染给同窝的健康仔猪。

繁殖障碍型主要发生于生产种猪,其本身虽呈隐性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的成活率下降。

根据感染仔猪日龄的不同可分为2种类型:

1)带毒母猪综合征:

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

在小猪的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

种猪虽然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引起生殖系统病理变化,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导致繁殖障碍。

2)后期侵袭性猪瘟:

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

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

表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

特征性的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

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

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瘀血。

治疗无效,病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

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例(约占1/lO)肾、膀胱粘膜呈现小点出血。

部分猪皮肤发绀,有的不显症状,病程长多半在1月左右,自愈后易成僵猪,哺乳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死亡率低。

本病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后才能确诊。

无论是隐性感染的母猪,还是其所产的带毒仔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血清中猪瘟抗体的效价低于保护值.同时带毒猪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很弱,虽经多次接种疫苗,其抗体效价仍不能上升到应有的水平。

此外还可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从病死仔猪的脾、淋巴结等脏器中,可检出猪瘟病原.

5、病变:

急性和亚急性猪瘟呈现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此外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有卡他性、纤维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反应.淋巴结和肾脏是病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位。

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或红黑色外观.所有淋巴结均可受害。

组织学变化表现为淋巴细胞缺乏和网状细胞增生。

肾脏的出血差异很大,从小到很难发现的针尖状到大的出血斑。

出血部位以皮质表面最常见.除肾脏和淋巴结以外,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肺、膀胱、胆囊均可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脾脏的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它由毛细血管栓塞所致,稍高于周围的表面,以边缘多见,呈紫黑色。

胆囊、扁桃体发生梗死。

口腔黏膜、齿根有出血点或坏死灶,胃肠黏膜充血、小点出血,回盲瓣附近淋巴滤泡有出血和坏死.会厌软骨有不同程度出血。

大多数猪瘟病猪都有脑炎,其主要病变是血管周围袖套,也可见到内皮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多和局灶坏死。

慢性猪瘟的出血和梗死变化相对来说较不明显或完全缺失,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坏死和溃疡变化,呈钮扣状。

肋骨病变也很常见,表现为突然钙化,从肋骨、肋软骨联合到肋骨近端有半硬的骨结构形成的明显横切线。

迟发性猪瘟的突出变化是胸腺萎缩和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和生发滤泡。

在慢性猪瘟可看到的浆细胞增多症和肾小球性肾炎在迟发性猪瘟则没有.

先天性HCV感染可引起胎儿木乃伊化、死产和畸形。

死产的胎儿最显著的病变是全身性皮下水肿,腹水和胸水.胎儿畸形包括头和四股变形,小脑和肺发育不良,肌肉发育不良。

在出生后不久死亡的子宫内感染仔猪,皮肤和内脏器官常有出血点。

组织学变化以淋巴结和血管变化具有特征意义。

淋巴结包膜、小梁、透明区和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体积增大,在透明区可见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有的见到淋巴滤泡萎缩和淋巴结实质严重浸润及出血,红细胞充塞整个淋巴组织中,淋巴滤泡消失,淋巴组织萎缩。

毛细血管、小血管壁呈均匀一致玻璃样变性,病程长的可见小血管内皮高度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

6、防治:

猪瘟的免疫:

从理论上讲,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有效地控制猪瘟的发生与流行,但是近年来免疫失败的现象逐渐增多,究其原因有很多。

疫苗质量:

如有些疫苗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或者疫苗未经严格检验就出厂,这样疫苗达不到规定的效价;此外疫苗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稀释液中含有影响疫苗的活性物质,稀释后的疫苗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都会降低疫苗效价,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操作不规范:

如使用失真空的疫苗或超过有效期的疫苗,消毒不严造成潜伏期病毒的传播等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猪瘟的流行特点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而疫苗免疫效果通常是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时,常有部分猪免疫后抗体水平不能达到防止亚临床感染的水平,这部分猪感染了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感染猪虽无明显症状,但在其存活期终生带毒、散毒,为猪瘟病毒主要宿主。

再者是由于长期使用这类疫苗免疫后并没有彻底阻断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猪瘟病毒野毒仍然存在,并以低水平传播,致使弱疫苗毒也存在基因突变或与野毒发生重组而造成毒力返强的几率。

另一方面,弱毒疫苗的普遍应用也促使猪瘟病毒发生了变异。

由于以上几个因素的存在,便可形成猪瘟常发区,临床症状也以温和型猪瘟为主。

猪群中只要存在带毒母猪(猪瘟传染源)和易感猪群,通过传染途径,猪瘟就会流行。

其它疾病的影响:

某些传染病的发生,也可使动物机体对其他病源的易感性增强,对多种疫苗免疫力反应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有些病毒直接侵袭猪的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诱导某些细胞因子的释放,激活抑制性细胞,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药物及应激等:

一些药物也会影响免疫效果,研究表明,四环素、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泰乐菌素、支原净、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动物体内的抗体形成有抑制作用或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用抗病毒药物会直接对疫苗造成破坏。

还有饲养管理不善和饲料质量等问题,如饲料霉变、营养物质的不足或缺乏,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等等都会抑制免疫应答,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数量,从而导致免疫滞后或失败,以致影响免疫效果。

防治对策:

合理选择和使用疫苗是防制治猪瘟唯一有效的方法。

目前我国猪瘟的疫苗主要有组织冻干疫苗(I)(有乳兔苗与淋脾苗)和细胞冻干疫苗(II)两大类,因为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只存在毒力的差别,所以选择猪瘟疫苗时最应该注意的是该疫苗的抗原含量和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能保证以上这两点就可以放心地使用。

对猪群抗体状况进行监测:

目前的各种疾病相互感染,使得抗体水平已经不能用过去的经验进行检测,为了能更好地掌握猪群的抗体水平,所以必须对猪群的抗体水平进行定期的检测,然后设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合适的免疫剂量:

目前疫苗的广泛使用,使猪群的免疫压力过大,同时疫苗的广泛使用也改变了病毒的生存环境,过去的免疫剂量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需要,所以为了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必须对防疫剂量进行改变,适当增加免疫剂量。

一般对于外购猪群(30公斤)应在6头份以上,对于自繁自养的应根据母源抗体的水平确定,一般在4头份以上。

为了能更好地使疫苗产生效力,可以在疫苗使用的同时应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及佐剂,如猪用转移因子等。

防止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

目前我国猪群的传染病种类繁多,不仅有许多原有的疾病,而且还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新病,如蓝耳病、伪狂犬、猪流感等,而且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极高的猪附红细胞体病对猪群的免疫也有一定的影响,蓝耳病、园环病毒等可造成较为严重的免疫抑制问题。

所以减少猪瘟发病的前提是一定要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推荐免疫程序:

现提供两个免疫程序供养殖者参考

(1)本场及周边地区无疫情

种猪:

20日龄首免,60日龄左右二免,注射4头剂。

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母猪可按胎次免疫,在仔猪断奶时注射一次,但要注意其空怀母猪不能漏注),每头注射5~6头剂。

一般种公猪投产前进行5~6头份猪瘟苗注射;生产公猪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常规免疫;种母猪在每次配种前使用5~6头份疫苗注射免疫。

商品猪:

20日龄首免,60日龄左右二免,注射4头剂。

直至出栏不再免疫。

(2)本场及周边地区经常发生猪瘟

种猪:

仔猪乳前超免(即仔猪出生进行免疫接种,免疫1小时后再吃乳),35日龄、70日龄3次进行免疫,即采取超前免疫1~2头剂猪瘟兔化弱毒苗后,于35日龄和70日龄左右再分别注射4头剂的同类疫苗,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

商品猪:

0日龄、35日龄、70日龄3次进行免疫,即采取超前免疫1~2头剂猪瘟兔化弱毒苗后,于35日龄和70日龄左右再分别注射4头剂的同类疫苗,直到出栏。

猪瘟污染猪场的处理

处理原则:

对病猪或可疑病猪应立即隔离或扑杀,同群猪就地观察,严禁扩散。

疫区或受威胁区域立即进行猪瘟疫苗紧急接种,但必须做好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防止人为传播。

发病猪舍的用具、垫草、粪水、剩余的饲料应做好消毒处理工作。

消毒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福尔马林,20%-30%热草木灰水或5%—10%漂白粉液等可很快杀死病毒。

带猪消毒可用过氧乙酸(过醋酸),次氯酸钠,百毒杀,漂白粉,威力碘,菌毒敌(毒菌净、农乐),农福等。

工作人员严禁串岗,特别防止疫区的饲养和防疫人员往来。

备有抗猪瘟血清的单位可用于治疗,对早期病猪有一定疗效。

注重饲料营养,特别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

防治措施:

对于猪瘟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合理选取和使用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防制方法。

疫苗的使用方法和猪瘟免疫要根据猪场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猪场规模、群体免疫状态以及该病历年来发生情况综合考虑.

猪场出现猪瘟时,对全场2周龄以上的仔猪、育肥猪、种猪实行紧急强化免疫,健康猪群每头5头份,免疫按离疫群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疑似猪群进行超大剂量的强化免疫,以形成群体分离,剂量为每头20头份,注射后群体很快会出现群体分离,将分离群隔离,分别管理;病猪群可用血清治疗并用抗菌素等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或进行淘汰,做无害化处理;健康猪消毒并隔离饲养.

对持续感染或可疑的出生仔猪仍进行乳前免疫,第2天,再皮下注射抗猪瘟高免血清,每头2毫升,以增强血中抗体浓度来对抗强毒。

对病猪、体温升高猪以及与病猪同栏但未发病的猪,一律用猪瘟高免血清被动免疫,紧急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

5毫升,每天一次,连用3天.其中同栏尚未发病的猪注射血清21天后,再注苗一次。

同时,连续数天注射庆大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以防继发感染。

另外,采取消毒、隔离、封锁、重病和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经采取上述综合性措施,几天后,猪场疫情逐渐平息,可挽救大部分潜伏期猪和早期病猪,仔猪存活率明显提高。

在预防和控制方面,猪场应采用ELISA技术对母猪开展猪瘟抗体检测,抗体效价偏低的可用5头份疫苗再次加强免疫,直到抗体效价达标为止。

如反复免疫注射疫苗后抗体效价仍然达不到合格时,应将带毒母猪坚决淘汰。

后备母猪配种前也要用5~6头剂疫苗加强免疫,经抗体检测合格后才可以配种.

8、关于超免:

超前免疫:

也称零时免疫或乳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不让其吃初乳,注射疫苗后隔一定时间再吃初乳.经试验及广泛运用证明,猪瘟的超前免疫是有效的,可以避开母源抗体对主动免疫的干扰,能产生可靠的免疫力,免疫保护期长。

尤其是在猪瘟污染区,与母猪分娩同步进行,能有效预防猪瘟的发生,尽快控制疫情。

猪瘟超前免疫的关键点

确保仔猪免疫前不吃初乳。

由于母源抗体会对主动免疫产生明显干扰,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因此,操作人员应准确掌握母猪受孕、分娩时间,产仔前后要有专人值班。

在进行超前免疫时一定要真正做到仔猪不吃初乳,实现完全“超前”免疫。

具体做法是仔猪一经产出,断脐后立即进行猪瘟超前免疫注射,并与母猪隔离,间隔一定时间后,再让其吃初乳。

间隔时间以1小时为宜,时间太长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

实验证明,仔猪注射猪瘟疫苗后1小时再吃初乳,其保护力可达到100%。

注射部位最好是颈侧肌肉丰满处,选用12号针头,不宜用过长过粗针头。

冬季要注意仔猪保温,防止受冻.“超前免疫”时只能注射1头份,不能加量,发生严重过敏时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急救脱敏,以防死亡,且应严格逐头注射疫苗。

切实做好强化免疫。

在实验室条件下,一次有效的超前免疫可确保免疫猪最少一年的时间免受猪瘟的袭击。

然而,生产中条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猪仅做一次超前免疫,其抗体大约只能维持到70日龄左右。

如果在70日龄左右不做加强免疫,很容易出现猪瘟感染.因此,建议在非猪瘟猪场,可采用超前免疫1~2头剂猪瘟兔化弱毒苗(细胞苗)后,于70日龄左右再注射2~4头剂的同类疫苗,以后不必再免疫,直到出栏。

后备种猪,则在配种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按种猪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如果在猪瘟污染猪场,则应采用0日龄、35日龄、70日龄3次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即采取超前免疫1~2头剂猪瘟兔化弱毒苗(细胞苗)后,于35日龄和70日龄左右再分别注射4头剂的同类疫苗,直到出栏。

避免交叉感染。

进行超前免疫时,每窝仔猪可共用一支注射器,但不能共用一根针头,这是因为如果母猪感染了猪瘟,则猪瘟病毒会通过胎盘屏障传染给部分胎儿,仔猪共用一根针头则很可能造成仔猪间的人工交叉感染。

在具体操作时,建议用5毫升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以达到精确的目的,针头用不锈钢针头,以便回收使用.

9、猪瘟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检验和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判断猪只死因是否由猪瘟病毒所致。

从免疫荧光试验仔猪的肾脏扁桃体、淋巴结、胰脏是否呈阳性,可初步认为是否由母猪感染带毒并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仔猪。

确诊猪瘟可采集病猪扁桃体做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病毒,或采集病猪血清用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做酶联免疫吸咐试验检测猪瘟强毒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