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380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docx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

政治学名著读后感

【篇一:

政治学名著读书笔记】

读《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札记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是边沁于1789年出版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详细阐释法律和立法制度的逻辑结构。

本书重点阐述了功利原理的内容及其运用,介绍其法律思想,并分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与及刑法的立法基础。

而我主要表达的是边沁对功利原理的分析与及对快乐和痛苦之间的关系问题。

杰里米.边沁(1748-1832)是英国著名的法理学家和哲学家,功利主义的创始人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奠基人,19世纪初英国哲学激进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他倡导法律改革和社会改革,认为必须借助彻底的法律改革才能建立真正的法律秩序,他的这些思想及其倡导的法律改革和政治改革运动,极大的促进了英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制度与及民主政治制度的变革与进步。

本书以站在道德〔伦理〕的角度分析其立法思想,致力于刑法典梗概的介绍,同时也表达了民法的相关内容。

我读此书主要是为了加深对边沁功利原理的理解与及了解他对人的情感如快乐与痛苦的阐述。

边沁的功利原理认为“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的原理”,并将之当作评判个人行为和社会立法的唯一可接受的终极标准。

是如他后来所说“一般道德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中评判是非的标准”。

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

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所有这些在此含意相同),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这些也含意相同);如果利益有关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

边沁把人们的幸福当作衡量个人及政府〔社会〕的行为是否有利的标准,如果个人或政府的某项行动、某种行为有利于增大人们〔利益有关者〕的幸福,则认为这是正确的、适当的、有效的,就赞成它,反之则无效,也就无法得到认可。

由此可见,边沁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联系,将个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相挂钩,意在阐明追求快乐与幸福,躲避风险与损害,个人要重视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要关注其他利益有关者的利益,政府的某项措施的实施要从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为争取共同体的幸福而努力,这样就符合了功利原理。

边沁认为活生生的人,不管多么愚蠢或堕落,并非或未曾在一生的许多、或许绝大多数场合不遵从这个原理。

人类身心的天然素质,决定人们在一生的绝大

多数场合一般都信奉这个原理而无此知觉。

这即使不是为了标准他们自己的行动,也是为了评判他们自己的以及别人的行动。

在我看来,这话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我们时常面临着选择,在个人与集体的冲突中作出判断,也在不断的评价着自己与及他人的行为,只是我们没有系统将其归类。

当我们的某种行为、行动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慎思,当此种行为是以伤害他人为代价时,要慎行。

人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无法脱离他人、社会而生存,所以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以个人利益的追求为目的,这是合乎道德的,也是一个社会或团体之所以能够共生共存的根本之所在。

功利原理亦称“最大幸福原理”,然而正如韦德伯恩说,“这是个危险的原理。

”对于将某一人的最大幸福,加上或不加上数目相当小的其他人的最大幸福(这些人是否一个个被恩准作为形形色色的小伙伴分得一杯羹,取决于他的喜乐或笼络考虑),当作自己的实际目的或目标的政府,这个原理毫无疑问是危险的。

对于包括他本人在内所有那些为了从开销中抽取利润而以司法等方面的程序方式最大程度地从事拖延、制造烦恼和增加开支的官员的利益——邪恶的利益——而言,它确实是危险的。

另外,从某种程度而言,功利原理是认可牺牲个人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总的公共福利,在估算福利的结果极有可能造成人与人间的不平等。

功利主义认为,人类的是非标准,因果联系均由快乐和痛苦决定,人们的所言、所行、所思,同样由其支配。

快乐和痛苦被功利主义者当作旨在依靠法律和理性来建造福乐大厦的制度的基础。

即快乐和痛苦,是人们行动据以产生的终极原因,是确保人们朝向那个目标去实际行动的有效原因和手段。

而立法者所应追求的是共同体中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就是追求快乐免却痛苦。

一定程度上,人们的行为受情感的支配,痛苦和快乐并非直接基于外部原因的性质,它还取决于个人的影响其敏感性的状况与特性。

比方说面对同样的一个场景,乐观者会往美好的、积极向上的角度去想,从而变得更阳光、自信,而悲观失意者反倒将之当作衬托自己抑郁心情的写照,感慨事事无常,从而更难以释怀,同样的外部环境却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这就在于个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平常我们所了解的快乐与痛苦就是简单意义上的开心、满足或是难过,各种快乐或痛苦无非都是来自于人体感官的感觉和意识的知觉,通过联想再形成各种苦乐的观念。

边沁把快乐和痛苦分为简单苦乐和复杂苦乐,简单苦乐是较容易理

解的,复杂苦乐则是简单苦乐的混合物,而本书侧重于分析简单苦乐。

人性能感觉到的简单快乐有感官、财富、名誉、技能、回忆、作恶、想象等14种快乐;简单的痛苦有匮乏之苦〔渴求之苦〕、感官、棘手、恶名、作恶、期望、基于联系之苦等12种痛苦。

在这些简单苦乐中,我感受颇深的便是回忆之苦乐、想象之苦乐与及基于联系之苦乐,好些时候当下的不如意及力不从心容易唤起旧时的美好回忆,在记忆中寻找抚慰,将自己的愤懑、压抑寄托于过往,从中得到释怀;同时旧时的伤痛使自己更加享受如今的这份喜悦,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荣耀或是满足会让回忆变成一个刺激自己前进的钥匙;也许因为我是感性的,所以爱梦想、爱做梦,将期望寄托于想象中,感受其间的快乐,但基于这只是梦想不是现实又会有些伤感;基于联系之苦乐指某些对象或事件可能恰巧提供的快乐,这快乐并非出自它们自身,而是仅仅由于在心里它们同某些本身是可悦的对象或事件结成了某种联系,拿我自己来说,当我看到身边的朋友那么能干、那么自信的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时,我不禁感到自己的脆弱与无知,感到自己还是一个尚未独立,还企图依赖于父母的庇护,朋友的帮助下成长的大小孩;有时候我看到父母在整日的奔波劳碌时,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自己又是如何去对待父母、对待学习的,总是自然而然的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学习,这也许是我自己也在不自知的运用功利原理评价自己与他人吧!

“组成共同体的个人的幸福,或曰其快乐和安全,是立法者应当记住的目的,而且是唯一的目的。

它是唯一的标准,依此应当在立法者确定的程度上,使得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行为标准得符合该标准。

然而,不管要干何事,除痛苦或快乐外,没有什么能够最终使得一个人去干。

”为此边沁将快乐和痛苦的来源阐述为四个方面:

自然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

他认为只要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来源的快乐和痛苦能够产生束缚任何法律和或行为规则的力量,它们就可全称为约束力。

自然的约束力是指快乐和痛苦来自任何寻常的自然过程,而非任何个人的干预;政治的约束力是指共同体内一个或一群特殊的人掌握快乐与痛苦,这样的人以相当于法官的头衔,被选出来专门按照国家主权即最高统治权的意志职司其分配;道德的约束力是指共同体内偶然的人依据自己的意向掌握快乐与痛苦;宗教的约束力则是指无论是在现世还是在来世,快乐与痛苦直接来自一个超然玄虚的最高存在。

假设一个人的财产或身体被火吞噬。

如果他遭此厄运是由于

所谓事故,那就是灾祸;如果是由于他自己不慎(例如忘了熄灭蜡烛),便可称为自然约束力的惩罚;如果是政治官员的判决使他如此,那就是属于政治约束力的惩罚,即通常所谓的惩罚;如果是由于他的邻人对他的道德品格有所不悦而不给任何帮助,那么他蒙受火难便是道德约束力的惩罚;如果是由于他犯下某种罪孽,或因惧怕天谴而心烦意乱,以致招来由直接责罚表现的神怒,那便是宗教约束力的惩罚。

边沁用例子形象的阐明了这四种约束力的特点。

而我认为人们的生活总在这四种约束力中生存,但自然的约束力会逐渐减弱,倾向于道德的、宗教的与及政治的约束力会明显增强,在一个现代化的民主政治制度下的社会,人们的行为会更多的受社会舆论、宗教信仰与及国家制度与及社会标准的制约,人们的自我约束意识的增强也会促使人们对快乐与痛苦的衡量发生变化。

小结:

我之所以读边沁的这本书是因为它是道德哲学方面的书籍,有许多与道德、情感相关的内容,它能够对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进行分析,如约束力的来源与及情感的表现,罪过的动机与及意图,由此引发了我的兴趣。

它通过把个人、政府的行为与及立法的必要性及其合理性相联系,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功利原理,本书是不容易读懂的,但是其内涵却是非常深邃的。

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对读政治学名著多了点体会与兴趣,对哲人、名人思想的解读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是产生共鸣,将自己以往不曾觉察的事情加以概括,也可以是启发我对某一问题的联想与兴趣。

为此我写这篇札记记录我真正读政治学名著的开端。

【篇二:

《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

该书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教育,教育作为连接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纽带,被认为是培养公民、实现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径。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教育与政制、公民职业和伦理关系的探讨,从而与柏拉图等一起将教育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认识也成为西方重视教育这一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此可见,在古希腊时期,政治、教育和道德伦理被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考虑,它们共同构成整体城邦乃至共同生活方式的基础,并一同致力于追寻理想社会与人的发展。

《政治学》共有八卷。

第一卷和第二卷从家庭、国家的形成和前人关于理想城邦的论述入手,形成一个思想“爬高”的缓坡。

第三卷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作为政治基础的公民的自然本性,从而确立其政治哲学的基础,到达第一个思想顶点。

随后,论述具体政体的第四至第六卷成为第一个思想顶点之后的“高原区”。

第七卷一开始即进入第二个思想顶点,论述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问题即个人幸福,并将其与理想城邦即城邦幸福紧紧关联在一起。

第七卷后半部分至第八卷则是第二个思想顶点之后的又一个“高原区”,探讨实现个人和城邦共同目的的途径,也即公民灵魂教育和政治德性的培养问题。

在探讨体育和音乐教育之后,该书的论述戛然而止,但其论述的内在逻辑则引向伦理学主题,进而引导到《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而《尼各马科伦理学》在结尾也将对德性的讨论引向政体和立法,从而与《政治学》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结构。

这也是一种整体视野的表达。

“这意味着,没有关于灵魂与德性问题的研究的‘政治学问’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学问,同样的道理,对于公民灵魂德性之塑造无动于衷的政治体制可能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政治体制。

政治技艺的本职就是教养灵魂。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芒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书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问题处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

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作者对“公民“的定义是:

“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

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到达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关键,而这三

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到达“至善”的目的“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

”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别离便不可能存在。

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

而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为了保存而建立了联合体。

这样两种结合体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

由此得出家庭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

接着,一个家庭通过繁衍,就形成村落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

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作者对政体的定义是:

“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

”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一种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

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

另一种是按照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人数的多寡:

一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

还有以上两个标准综合起来划分:

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个。

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变态政体。

尽管作者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哪个一定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

最主要是怎么坚持“中庸”原则。

作者批判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

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

理想城邦的建设还离不开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和治国人才,而且要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年轻一代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

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他主张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的教育。

关于体育,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

在三个方面的教育中,体育应放在首先的位置,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

关于德育,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的美德。

当人的各种天赋职能都得到满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领导下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时,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

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感情、欲望为理性所控制时,人就产生美德。

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

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

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

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不仅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且是为了使人善于利用闲暇。

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

这个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颇像,就是一种不为功力,实用的原则的自然发展状态的追求。

“但凡属于最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关注的事物”。

人类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年轮也深深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了,但是这样一个思想的现象在当代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的,人类的一个观念的转变的真实渐进是转变,但一定不是到最后完全的没有以前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想象一下一

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就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影响都给准备的把握到了。

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更是从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篇三:

《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读后感

12届陈海钦

在开始阅读《政治学》之前,我先去查阅了一些资料试着先了解《政治学》的作者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三段论〕,并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他的思想对西方的文化取向和内容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还是现实主义的鼻祖。

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学术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他所在时代已有的全部学科,并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主要有:

《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

结合《政治》这门课程的学习,我选取了《政治学》这本书进行阅读,我阅读《政治学》的第一目标是争取能够大概了解这本书的字面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其次是深刻领会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

但是当我开始读第一卷时就觉察自己的学习还远远不够,感觉比较艰难,但我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阅读,结合网络查找的资料辅助阅读。

那么接下来我想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总结和感受。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

这是古希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

述政治问题的著作,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十分广泛,涉及了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

首先我就本书的总体结构做一下梳理:

全文共有八卷,写作分为两个表达层次,分别为探讨理想国家并涉及以往理想国家的探讨和研究现实国家,现实政府的形式,探讨民主制国家和寡头制国家衰落的原因以及安定的最好方法。

每卷分别表达的主题如下:

卷一:

论家庭,指出城邦的来源组成及重要性。

城邦其实就是某一种社会团体,而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

按照时间的次序,最先有家庭;家庭结合成村落,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为了生活得美好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于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

城邦虽然在时间上慢于个人和家庭出现,但就其本性而言,要先进于个人和家庭。

关于家庭本文就奴隶制度展开了讨论。

接着对贸易进行了讨论。

最后讲到统治者应当具有完美的伦理德性。

总之,每一个家庭都是构成城邦的一部分,而成员的组合是构成家庭的各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善德必须符合整体的善德。

卷二:

论理论城邦和优良城邦,对早期理论作历史的研究,主要是对柏拉图的批判。

讲述苏格拉底等思想家们以划一来求完整,实际上不符合城邦的

本质,指出他们理想中的城邦最高成就实际上是城邦的消亡。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城邦由不同种类的人组合而成。

详细阐述了财产共有,妇孺归公的柏拉图式的社会理想将会带来巨大问题和麻烦,必定无法实现和消失。

对柏拉图式的《法律篇》以及政体进行批判和质疑,并证明理想的善政并不是民主政体和君主政体的混合。

卷二还讲了克里特、拉根尼和迦太基三邦的政制,其中讲述克里特政制时提到当城邦面临政治解体的危难境地时,强大有力的邻国就会产生入侵的念头。

联想到我们国家也是如此,目前我们国家国际形式复杂多变,只有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国力,相信很多外交问题会逐步解决。

卷三:

是亚里士多德著名的“政体类型学”部分,研究国家的性质和公民的权利义务,借此阐述公民和政体理论。

亚里士多德沿袭了希罗多德——柏拉图的政体分类理论,并予以展开发扬,构成亚氏政治哲学的中坚部分。

他在书中指出,要想研究“城邦制度”,必须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城邦”。

而本书在第一卷也有讲述到何为城邦。

决定城邦同或异,主要应当是政制的异同。

而种族的异同却不足以成为标准。

卷三除此之外还详细的讲述了公民、德性、政体、政体类型、寡头和平民政体的公正、城邦权力归属问题、官员选任和法律的统治等。

其中表达了五个种属的君主政体分别为史诗时代的古制、蛮族君

王、民选总裁、斯巴达式的诸王和绝对权力的君主。

政体的三个正宗类型分别为君主政体、贵族整体和共和政体,与之相对应的三个变态类型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亚里士多德所指的理想国家实际上是柏拉图的第二等最好国家。

他的理想始终是法律统治而绝非专制统治,即使国王是哲学家。

他接受这个观点,不是作为对人类品德缺点的一个让步,而是作为好政府的固有部分,因而是理想国家的特征和有道德的、文明的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卷四:

对现实中各种政体的建立以及其原则进行研究。

亚里士多德在卷四第一章中就提到,对于政体的研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何者为最优良的政体;其次,应考虑适合于不同种类公民团体的各种不同的政体;再次,还该考虑在某些假设的情况中哪种政体最为相宜,并研究怎么样才能创制这种政体,并且在建构成以后又怎样可使它久远存在;最后,还应懂得最相宜于一般城邦政体的通用形式。

在阅读此书前,对“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不太理解,此书中第四章有介绍,正确地解释“平民政体”一词,应该是由人数多,但自由而贫穷的人控制的政体;类似的,正确地解释“寡头政体”,应该是人数较少但富有而出身较高的人

控制的政体。

卷五、卷六:

论述政变和革命,建立较为稳定的平民和寡头政体的方法。

寡头制和民主制都处于不稳定的均势之中,因此二者都存在向各自极端发展而走向消灭的危险。

寡头制政体可能因群众蒙受不公正待遇或统治集团内部自相倾轧而向极端发展,丧失统治的基础而沦落为专横的小派别的统治;

民主制则可能因党争或对财物、名誉、优越的追求或因不比列的增长而成为暴民的统治。

对此,亚里士多德建议统治者应该保有那种几乎是藐视一切自有行动的权力,尽可能表现得不像是一位专制的君主在统治,防止公开暴露专制统治者的不道德行为。

统治者要确立一系列法律,设法让平民保持富裕,或得中产阶级的忠诚。

卷七、卷八:

理想国家的建设。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有三种途径可以使人变得善良,即本性、习惯和理性。

本性毫无疑问是首要的。

也就是说,他首先必须是人而不是动物。

动物主要靠自然本性生活,很少受习惯的影响,而人的生活除了受本性的影响,还要受习惯和理性的影响。

习惯和理性是人所独有的。

本性、习惯、理性三者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特别是当理性能够统御本性和习惯的时候,人才可以过上至善的生活。

而对于最优良的城邦而言,公民的善和城邦的善是一致的。

所以最优良城邦中的立法者可以通过立法和教育,来培养或培训公民的德性,使公民灵魂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到达和谐一致。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城邦的少年儿童进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