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373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docx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5.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的、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6.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二.简答题

3.古德莱德[美]五层次课程

①观念的课程——理想的课程

②社会的课程——正式的课程

③学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

④教学的课程——运作的课程

⑤体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4.简述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一)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

一般认为,课程是科目和学科的代名词,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

也有人把课程与教材合而为一,视教材为课程的具体体现。

这使得通过课程而进行的教育被简化为“教书”(教教材、教课本)。

于是,教师就成为“教书匠”,学生也就成为“读书郎”。

(二)课程就是儿童获得的学习经验

这种课程定义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课程观念以及它所导致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弊端,从学习者的角度而提出来的。

由于这一课程定义强调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它始终成为20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一面旗帜。

※课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从渊源来讲,它与第二种定义都是产生于进步主义教育对第一种概念的反思和批判。

由于学习经验的主观性、个人性及模糊性,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所以,一些研究者将视角转向产生这一学习经验的“母体”——学习活动来寻求支持。

(三)课程就是教学计划

把课程看作培养人的蓝图和计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

这一定义的提出,是在力图纠正前面定义中的一些问题,如“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活动说”的失之浅表。

(四)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关注的重心应该是希望学习者通过课程而获得的学习结果,即教学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所以,应选择和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系统在整个课程中占中心位置,既是选择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南,又是监控、评价教育过程的标准。

所以,整个课程的运行都应围绕目标体系进行。

5.二三十年代,我国的幼教先驱对课程及幼儿园课程的解释.

1、张雪门的观点

《幼儿园的课程》一书中指出:

“课程是什么?

课程是经验和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是什么?

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他采用了经验活动的观点。

2、张宗麟的观点

“幼儿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

他强调幼儿园课程是有助于儿童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陈鹤琴的观点

陈鹤琴一再强调:

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课程。

这表明陈鹤琴强调了儿童的经验、环境,强调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以上几位幼教先驱对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和解释表明,我国幼教理论界从一开始就是把幼儿的经验、幼儿的活动、幼儿的生活视为课程关注的重点。

三.论述题

2.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特征的比较

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

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3.幼儿园课程与学校课程不同点

幼儿园课程

学校课程

注重个体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

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

间接知识的传授

注重整个儿童、整体的发展

全面发展、但注重认知的发展

四.应用题

1.幼儿教师怎样设计自己的形象?

教师形象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对儿童经常发生作用的因素有:

教师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和方式、个人品质和个性特征等。

首先,要使自己具备人文特征。

其次,教师要增强自己的内在涵养,要具备科学的教育观。

再次,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生活风范,时时处处做幼儿模仿的表率。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课程的基础:

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什么?

他们分别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的什么问题?

哲学基础:

哲学涉及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的问题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涉及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问题

社会学基础:

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的“为什么教”的问题。

2.皮亚杰提出的影响幼儿发展的五个因素

①成熟②环境提供的经验③幼儿的遗传因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④与他人的相互作用⑤幼儿自身的努力

三.论述题

2.论述维果斯基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①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②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

③ 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

④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创造条件。

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教育者不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还要判断儿童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一.名词解释

1.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2.课程开发模式:

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

3.课程设计:

是将课程的四大要素组织起来,转化为相对静态的课程计划或相对动态的教育活动的过程。

二.简答题

1.简介泰勒原理。

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

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

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学习经验

④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评价教育计划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目标:

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是指特定阶段的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二.简答题

1.简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1)对幼儿的研究

(2)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3.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

生活自理能力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的自己的行为能力。

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在生活上能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琐事,比如说做饭吃饭,卫生,购物,学习等等。

  2.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独立处理一些事务。

  3.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

  4.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

三.论述题

1.论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

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对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二)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行为目标取向于“认知理性”

(三)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

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它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四)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多被运用于艺术领域中,它强调的是个性化,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表现出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五)体验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是期待儿童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的体验,是指学习过程中或获得学习结果之后,通过心智结合以及一系列心理活动,内化为自己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思想、品质。

体验:

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内容:

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3.学科课程:

通过论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

强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4.活动课程:

通过心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

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组织课程内容。

5.核心课程:

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课程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对生活的适应性。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1)课程内容即教材。

这种取向将课程内容作为是预设的的知识和技能。

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这种取向把其关注点放在儿童做些什么方面,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

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注重设计和安排大量的儿童主动参与的活动,会注重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

(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这种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

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会注重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

2.简述幼儿园课程计划的类型。

P71

三年计划、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具体坑课程目标

三.论述题

1.论述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包括的三方面内容

1.儿童发展的基本知识

2.儿童发展的基本态度

3.儿童发展的基本行为

2.论述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围绕目标来选择。

第一,要有目标意识。

第二,同一目标由多种内容完成。

第三,同一内容指向多个目标。

第四,情感态度类目标要通过给予幼儿相应的经验来达成。

2、适宜性原则

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概括来说,就是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就课程内容而言,在“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是适宜的。

二要在基于幼儿的水平、着眼于其发展的前提下,确定课程内容。

3、生活化原则

◆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目标的内容。

但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要注意课程内容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原则要求。

◆课程内容源于、高于和回归幼儿的生活。

4、兴趣性原则

◆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

幼儿感兴趣的且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自然就是课程的内容。

◆借助内容、材料等转化兴趣。

5、基础性原则

6、逻辑性原则

◆幼儿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规律。

要从逻辑上关照不同年龄幼儿的课程内容。

◆数学学科逻辑性最强.

3.论述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课程目标缺失

2、课程内容超载:

量的超载与质的超载。

3、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

4、课程内容偏向本本

5、课程内容缺乏提升

四.应用题

1..对学科课程、核心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比较(作图)。

P91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核心课程

特点

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

幼儿、活动、经验

为中心

社会活动中心

内容

围绕学科

围绕幼儿的兴趣、需要动机

围绕社会生活

安排

教师事先确定计划,严格按计划

进行

没有事先确定的活动

教师事先确定主题,执行过程

有弹性

形式

方法

分科教学

显性指导

活动区活动

隐性指导

多种形式

显性与隐性指导结合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实施

一.名词解释

1.课程实施:

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情境生活化: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

二.简答题

1.简述课程实施的取向。

忠实取向:

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喻为“建筑施工”。

教师是课程被动的消费者。

相互适应取向:

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喻为“球赛”教师是课程主动、积极的消费者。

课程创生取向:

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喻为“作品的演奏”。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2.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有几种?

1、平行式介入法:

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

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

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

2、交叉式介入法:

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可扮演配角。

3、垂直介入法:

是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显性的。

如在游戏当中,幼儿因争抢具而发生打骂,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内容的游戏时,教应直接干预,加以引导,但这种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3.幼儿游戏的准备阶段的实践要点是什么?

时间准备:

幼儿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游戏,如果时间太短,幼儿就无法做好准备,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这种游戏的兴趣。

空间准备:

宽阔的空间是高质量的游戏所必需的,它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材料准备:

丰富而准确的材料投放是高质量的游戏所需要的。

经验准备:

各类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与建构游戏游戏,幼儿是依赖头脑中对所要模拟的角色或所要搭建的实物的表象来进行操作的。

4.幼儿园教学活动容易出现的偏差是什么?

①把教学活动完全演变为以语言为媒介的讲授活动,即把教师的讲解、提问、解释等语言活动变成幼儿获得知识、理解知识的唯一途径。

②把集体教学活动方式作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唯一途径。

③让幼儿长时期静坐听讲,并把这种不太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为称为“守纪律”。

三.论述题

1.如何组织好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过程操作化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3.举例说明西方社会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①自我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福禄贝尔的教育活动、蒙台梭利的教育活动

②区域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美国“自我概念”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

③考察、探究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项目活动

四.应用题

1.制作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流程图。

第八章幼儿园园本课程

一.名词解释

1.园本课程:

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园本课程开发:

广义的幼儿园课程开发指的是幼儿园及教师对现有课程的处理及决策。

狭义的幼儿园课程开发则是指在课程专家指导下各方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园本课程的特点

1.在课程特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特色性

园本课程虽然不能等同于幼儿园特色或办园特色,但应该体现一定的特色性。

2.在课程权力方面,园本课程具有自主性

园本课程是课程权力重新分配的产物,其前提是课程权力下放给幼儿园,使个体幼儿园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力。

园本课程在实施时,包含了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活动,其中无一不体现幼儿园本身的主体性。

3.在课程民主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民主参与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园本课程开发者既有幼儿园教育人员,也有幼儿及其家长、专家与社区人员。

如此众多的人员参与其中,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融入自己的声音,能充分体现园本课程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4.在课程开发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

园本课程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回应幼儿的需求;园本课程结合社区资源和幼儿园环境,能充分体现由“课程创设环境、环境生成课程”的理念。

园本课程也不只意味着一个课程方案,它还意味着一个逐步建设、逐步完善的过程,幼儿园的基础、现状、条件会随着幼儿园课程的研究不断发生变化。

2.简述园本课程的功能

1.园本课程是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保证

2.园本课程建设是有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体现在:

态度的变化、幼儿教师内在需要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反思能力的变化与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

3.园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是幼儿园课程理论的重要生长点(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能引发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上新的突破,并能大大地丰富和发展幼儿园课程理论。

4.园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幼教政策、法规的要求

《规程》、《纲要》从政策、法规层面上不仅为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障,也为园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3.简述园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①办园理念

②幼儿园背景

③发展机制

④师资建设

⑤课程研究

⑥课程内容

4.园本课程开发的流程是怎样?

①建立园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

②幼儿园现状分析

③拟定园本课程开发目标

④编制园本课程开发方案

⑤园本课程实施与评价

 

三.论述题

1.论述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存在的问题、误区及园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方向

1、园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②忽视潜在课程的影响;

③流于形式;④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

2、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误区

①把园本课程开发等同于教材编写

②把园本课程等同于创建特色幼儿园

③把园本课程开发等同于自行其是

3、园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方向

①发展性走向;②基础性走向;③前瞻性走向;④补偿性走向

2.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一)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哲学基础

  1、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提升幼儿的主体性

  2、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实现幼儿的和谐发展

(二)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心理学基础

  1、认知发展理论;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社会学基础

3.当前我国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不足

1.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时间不足,理论、技术与智能准备不够,幼儿园在经济上难以承受;

2.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多为教师个别行为,开发的课程也较少,不能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需求;

3.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多是材料的拼凑,导致许多劣质课程以园本课程为冠名,堂而皇之地走上课堂;

4.幼儿的不成熟、家长的不支持、社区的不配合、课程专家不参与都制约着园本课程的发展;

5.园本课程要求注重内部评价,又强调幼儿园之间较少可比性,因而常常导致评价标准难统一,评价标准不严密等问题。

第九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一.名词解释

1.学科活动:

学科活动是以学科为单位组织教育活动。

5.主题网络:

是由许多与主题相关的下位概念或主题编制而成的。

二.简答题

1.学科活动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选择与确定主题

1、影响因素①儿童②主题自身特点③教师④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⑤已经开展过的主题⑥学科知识

2、主题命名

(二)确定单元主题活动目标

1、分析主题的潜在价值

2、思考主题的潜在方案

3、确定适宜的主题方案与目标

(三)设计单元活动内容

(四)设计具体活动方案

2.评价学科活动。

1、学科活动的长处

①操作性强②历史悠久③有助于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

2、学科活动的局限

①弹性不足②根深蒂固③学科之间联系不足④对幼儿关注不够

3.选择与确定主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①儿童②主题自身特点③教师④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⑤已经开展过的主题⑥学科知识

6.确定区域种类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①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②正在开展的区域活动以及其他教育活动

③器材设备、活动材料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④可以利用的空间资源⑤幼儿园教育目标⑥幼儿人数

7.幼儿园区域空间的设置时应主要什么问题?

①动静分开④灵活性

②封闭性与开放性结合⑤空间拓展

③相关邻近⑥避免死角

8.怎样才能制定好区域规则?

①影响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规则,教师在活动前明确规定。

②以解决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线索,师幼共同讨论制定规则。

③一些争执的问题规则,由幼儿自行商讨制定、修改解决。

三.论述题

1.选择与确定单元主题的影响因素

①儿童④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②主题自身特点⑤已经开展过的主题

③教师⑥学科知识

四.应用题

1.制作“玩具”和“风”主题网络

 

第十章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一.名词解释

5.课程模式:

当某种理论,或者几种理论综合成为一种指导思想,被作为制定某一具体的教育计划或者教育方案的基础,并被用于处理该计划或者方案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的总体而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时,这个具体的教育计划或者教育方案就不同于一般的计划或方案,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课程模式了

二.简答题

7.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是什么?

①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

②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③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④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8.蒙台梭利教育方案课程的主要内容

以感官教育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化的读、写、算、文化科学等教育内容,涵盖五个领域。

①感官教育

②日常生活练习

③语言教育

④数学教育

⑤文化科学教育

9.蒙台梭利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

①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②能提供有吸引力的、美观的、实用的生活设备和用具。

③允许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使儿童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④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⑤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⑥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10.海伊斯科普课程提出的十大关键经验是什么?

1、创造性的象征6、分类

2、语言与文字7、排序

3、自主性与社会交往8、数概念

4、运动9、空间关系

5、音乐10、时间关系

11.海伊斯科普课程中一日生活的七个环节是什么?

①计划时间②操作活动时间③整理和打扫时间④回忆时间⑤小组活动时间⑥户外活动时间⑦团体活动时间。

12.你是怎么评价海伊斯科普课程中的教师的工作内容?

 

13.你是怎么评价海伊斯科普课程中的教师的角色理论?

①材料的提供者②观察者③倾听者④环境的创造者⑤记录者

①该课程目标重点指向了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方面没有特别具体明确的目标。

②该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使该课程方案直接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受到限制。

14瑞吉欧的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瑞吉欧的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