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702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docx

中国共产党商都历史大事记续七

中国共产党商都县历史大事记(续七)

三、进行“文化大革命”阶段

(1966年6月—1976年10月)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同时,党领导人民继续开展经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

1966年

6月18日受全国第一张大字报的影响,商都中学校园内贴出了大字报,标志着商都县“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始。

6月25日中共商都县委统战部上报《关于小庙子生产大队的调查报告》。

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不断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由解放前的60多名喇嘛,现为40多名;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共有马54匹、牛444头、羊1604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每人年均收入现金150多元,吃肉100多斤,奶230多斤,砖茶10多块,宽大亮堂的房子代替了过去的小板房和蒙古包。

文教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儿童入学率91.6%。

6月商都县公、检、法三机关集中在一起搞革命,日常工作采用联合办案的形式进行。

7月上旬中共商都县委派出由9人组成的工作组进驻商都中学,负责“文化大革命”的指导工作。

7月16~20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第二次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代表会议,438人参加,听取了马良增致的开幕词、李兴邦代表县委作的报告、袁庆山作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报告,学习了又一个欧阳海式的英雄人物、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刘英俊的光辉事迹,推选23名全县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集体和个人、53名出席乌盟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

7月下旬中共商都县委又组织了由17人组成的工作组,由县委代理书记、县长赵琇亲自带队,进驻格化司台、玻璃忽镜、屯垦队、十八顷中学和中心林场中等专业学校,指导“文化大革命”工作。

7月全县各中小学开始成立各种名目的“红卫兵”、“红小兵”学生组织。

8月28~30日中共商都县第四届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主要讨论对当前开展“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和关于如何把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推向新高潮的意见。

9月2日中共乌盟盟委[1966]121号文件通知:

经1966年9月1日盟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赵琇、张致忠、张林元、温连顺、杜元志、马良增、刘庆国、刘永海、袁庆山等9人组成商都县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

赵琇任组长,张致忠任副组长。

9月15日在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义,对一大批老干部、老领导进行批斗、游街、体罚和抄家的形势威逼下,中共商都县委代理书记、县长赵琇上吊自杀。

(1973年县委、盟委先后作出审查意见、结论,恢复党籍,按“病故”对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委为赵琇平反,盟委[1979]79号文件定为“因公死亡”。

9月16日中共乌盟盟委组织部组干字第96号文件通知:

1966年9月16日盟委常委会研究,报请内蒙古党委批准:

冉广启代理中共商都县委书记;李文甫代理商都县县长,参加县委常委。

9月17日中共乌盟盟委组织部组干字第98号文件通知:

经盟委9月16日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撤销县委袁庆山、杜元志、刘庆国、刘永海、马良增、李兴邦、张世昌等7人代理常委委员的职务。

9月22~25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三干会议,传达中央两个文件和自治区十项指示精神,重点讨论农村“文化大革命”暂停的决定和抓革命促生产、大学毛主席著作等。

9月在全国大串联的影响下,商都中学“红卫兵”首先走向社会,开始到呼市、包头、北京等地进行串联。

然后,全县城镇、农村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师生、工作人员和职工也都相继到外地串联。

在各大专院校读书的商都县部分学生也陆续回到家乡进行串联。

10月13日中共商都县委向盟委上报《关于一年来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的初步总结》,全县一年来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从1965年“七一”全盟学习毛主席著作先代会到1966年2月县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为一段。

全县参加学习人数达4万多人,农村俱乐部发展到300多个。

深入农村的千人抗旱大军,发动与领导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

二、从1966年2月县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到县级“文化大革命”的开展(1966年6月)为一段。

以县委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焦裕禄和抗旱播种等三项决议及华北局和内蒙古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指示,推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向前发展,逐步普及。

全县建立大队中心俱乐部161个,生产队俱乐部1200个,建立起学习班、组2761个,选拔学习辅导员2361名,涌现出集体和个人标兵180多个,学习积极分子两千多名。

三、县以下农村“文化大革命”暂停以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进入更加广泛深入的新阶段。

县委9月下旬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县以下农村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和盟委关于掀起大学毛主席著作新高潮的指示,作出具体部署,县、社两级500多名干部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大宣传、大总结、大评比、大动员、大组织,全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出现新形势、新局面、新高潮,办起毛泽东思想大学校832处,学习班组5925个,辅导网站476个,选拔学习辅导员3699名,树起集体和个人学习标兵300多名,学习积极分子万余名,全县学习毛主席著作总人数达到161694人,占总人口的67%。

同时,刷写毛主席语录117291条、革命化标语56884条,制作各种类型语录板179435块,名种车辆上、干部社员身上普遍佩带毛主席语录。

10月22~28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公社社长、大队队长、大队会计和财贸部门负责人,共计750余人。

会议从始至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全县形势,集中精力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给林彪的指示信(即推行工、农、兵、学、商无所不包,农、林、牧、副、渔无所不有的人民公社)和“老三篇”(指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3篇著作),研究解决了大学毛主席著作的认识问题和态度问题,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掀起一个新高潮;讨论安排了今冬明春农牧业生产、粮食征购和收益分配工作。

10月31日中共乌盟盟委组织部组干字第114号文件通知,1966年10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第153次会议决定:

李文甫任商都县县长。

11月8~11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救灾工作会议。

11月13~22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1149人参加,听取大会报告、讨论交流经验,推选先进集体和个人标兵,发出“倡议书”。

11月25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公社书记会议,布置公社整风、冬春生产工作。

张林元、温连顺、袁庆山、宗丕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11月28日~12月5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全县工交会议,108人参加,传达了盟工交会议精神,集中学习讨论毛主席“五·七”指示,联系实际检查总结工作,寻找差距问题,明确今冬明春工作任务。

11月商都县各学校、机关、厂矿、农村社队,迅速成立起名目繁多的群众组织。

一部分红卫兵和群众组织在响应号召的盲目政治热情支配下,在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煽动蛊惑下,到处“炮打”党政领导机关,开始了揪斗所谓“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的运动。

12月7~17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两个通知,讨论通过当前着重解决的问题,中共商都县委书记冉广歧作了重要讲话。

这次全会着重要解决以下六个问题:

一、今冬明春三项工作;二、农牧业生产五年设想;三、把全县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设想;四、补选县委监委委员;五、关于筹备自治区成立20周年展览问题;六、关于抽调“四清”干部问题。

1966年全县共产党员5209人,党组3个、基层委员会24个、总支部5个、支部411个。

本年度据统计,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2496.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60.4万元、农业总产值2136.2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19.8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30.4万元。

财政收入354.1万元,财政支出315.4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4元。

1967年

1月7日中共商都县委被迫作出《关于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检查》,检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具体表现:

1.不相信依靠群众,急忙派工作组;2.不积极热情支持大字报,怕出“乱子”;3.对运动搞法划框框,束缚群众手脚;4.划分左、中、右,内部排队转移运动目标;5.规定比例,限制红卫兵大串连。

并且挖了错误的根源:

1.“怕”字当头,“我”字作怪;2.对于新旧矛盾认识不清;3.官气、暮气、骄气、娇气的表现。

表示坚决改正错误:

1.虚心听取揭露和批判;2.对于整群众的档案材料,宣布无效,全部清除;3.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彻底改造世界观。

1月16日中共商都县委向盟委上报《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组织领导的报告》,县委常委的分工是:

以冉广启、张致忠、李文甫、温连顺4人负责领导文化大革命运动,以张林元为主负责领导生产。

在县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下设两个办公室,一是文革办公室,主任温连顺(兼),副主任宗丕明、张万英、渠振尧、马良增;一是生产办公室,主任杜文士,副主任王瑞祥、伏顺义。

1月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援左派群众的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4990部队派出支左人员到商都县进行“支持左派、支援工业、支援农业”和实行“军事管制、军政训练”的“三支两军”工作,商都县人民武装部也随之派员参加了这一活动。

2~7月在“打倒一切”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横扫”、“火烧”、“罢官”之风刮遍全县,党政机关普遍受到冲击,各级领导干部大批“靠边站”,陆续受审查、挨批斗。

各派群众组织受上海“一月革命”风暴的影响,夺了县委、人委和各机关单位、厂矿以及农村社队的领导权,使各级党政组织陷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4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武装部“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成立,代行原县委、人委的一切权力,于1968年1月撤销。

4月10日中共商都县委被迫作出《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所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错误的补充检查》,补充检查:

一、挑动群众斗群众的问题;二、贯彻中央军委指示的问题;三、调整干部的问题;四、经济主义的问题。

6月14~16日中共商都县委召开两干会议,主要研究当前抗旱工作,既要保证社员劳动,又要解决生活问题。

8月14日在“砸烂公检法”思潮的影响下,商都县公、检、法机关受到红卫兵造反派的冲击,公、检、法失去了职能作用,社会治安秩序无人维护。

8月商都县的群众组织基本形成,分为“商三司”、“红司”两大派。

10月商都县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各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

秋末冬初商都县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按照系统实行革命大联合的通知》,两派群众组织在支左部队的撮合下,实现了所谓“大联合”,陆续解放了一批领导干部。

1967年商都县的局面极为混乱,各级领导干部普遍被当作“走资派”而受到批判和揪斗。

各派群众组织之间互相攻击、斗争,甚至发展成为打砸抢。

特别是各级党政组织受到冲击,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本年度据统计,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3346.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3.5万元、农业总产值3013.2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39.2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37.5万元。

财政收入382.5万元,财政支出341.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62元。

1968年

1月23日商都县成立了由领导干部、解放军代表、群众组织代表组成的“三结合”革命委员会,实行了“一元化”领导,取代了原商都县委、人委的职权。

革命委员会主任刘长胜。

革命委员会下设四个工作组,即政治工作组、抓革命促生产指挥组、人武部保卫组、办事组。

1月杜文士、张林元、李兴邦、宗丕明离任商都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1~3月全县各机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