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68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东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

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

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或者加油机中的飞行员来说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或者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CD错误.故选B.

考点:

参考系

【名师点睛】此题与我国高科技相结合,在解答此题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接受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好题。

2.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美丽的月食景象形成原因时,月球可看作质点

B.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螺旋桨可看作质点

C.研究“天宫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天宫一号”可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凡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动作的问题时,物体都不能看做质点,故D正确;

考点:

考查了质点

3.从第3s初到第4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

A.1sB.2sC.3sD.4s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3s初是指2s这一时刻;而4s末是指4s这一时刻;故从第3s初到第4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2s的时间;故选B。

考点:

时间和时刻

【名师点睛】题考查对坐标轴的认识,要明确各点及各段的正确称呼;在时间轴上,时间是一段线段,时刻是一个点。

4.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答案】A

【解析】小球从高为5m处竖直向下抛出,碰到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故位移为3m,位移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故路程为7m;故A正确.故选A.

【点睛】路程为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5.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根羽毛和一枚铜钱.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如图所示,在玻璃管内是真空和非真空两种情形下,可以观察到羽毛和铜钱(  )

A.都同时落到底部

B.都不同时落到底部

C.只有真空情形下,才同时落到底部

D.只有非真空情形下,才同时落到底部

【答案】C

【解析】有空气时,铜钱和羽毛都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但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和重力相比较大,影响了羽毛的下落,所以羽毛下落的比铜钱慢;真空中羽毛和铜钱都只受重力,下落时加速度相同,都为重力加速度,所以两者同时落地,故C正确;

点睛:

虽然当时伽利略已经意识到空气的阻力将影响物体的下落,但是由于科学发展和仪器设备的限制,当时仍然没有办法用实验手段得到真空,所以并不能真正的完成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伽利略的研究也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部分,直到牛顿的时代,发明了抽气机,才由牛顿设计了钱羽管(又称牛顿管),真正用实验证明在真空中,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无关.于是,伽利略的理论终于从纯理论研究进入实验验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

6.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连续打下两点的时间间隔是(  )

A.0.01sB.0.02sC.0.03sD.0.04s

【答案】B

【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连续打下两点的时间间隔是

,故选B.

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B.路程C.质量D.时间

【答案】A

【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而时间、路程、质量都是标量,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根据有没有方向,确定是矢量还是标量。

8.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70m/s

B.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70km/h

C.第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70m/s

D.前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5m/s

【答案】B

【解析】A、汽车的速度表显示的是瞬时速度,由图可知在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

,故A错误,B正确;

C、10秒内汽车的位移是

,则在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故CD错误。

点睛:

本题应明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汽车的速度表指示的是瞬时速度这是生活常识,所以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是学好物理的必要条件。

9.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C

【解析】A、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斜率不变,表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AB两图均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速度均匀增大,加速度不变,说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故C正确;

D、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点睛:

本题是图象问题,由图线形状直接读出物体速度的变化,关键要抓住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

10.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快捷、方便、舒适的家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若从静止启动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2.5m/sB.5m/sC.4.17m/sD.9m/s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汽车初速度

,末速度

内的加速时间

由加速度定义知:

,故选项A正确。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加速时间及对应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后的末速度大小,然后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解即可。

11.物体以5m/s的初速度下落(忽略空气阻力),那么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自由落体运动B.不是自由落体运动

C.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自由落体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由于该物体的初速度v0≠0,不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故该物体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但该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

1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物体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答案】B

【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则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A错误;在v-t图象中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在0~t0的位移为:

,设t0~2t0时间内,图象与时间轴交点坐标为t,则有:

,解得:

,则有在t0~2t0的位移为:

,所以位移之比:

,故B正确;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C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13.一物体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位移为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它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h等于()

A.H/2B.H/3C.H/4D.H/5

【答案】C

【解析】设落地时的速度为v,则有:

;当速度为

时,则有:

,联立得:

,选C.

14.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t=1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

C.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3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答案】C

【解析】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0~2s的加速度为

,3~7s的加速度为

,故AB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与t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所发生的位移,故第3s内的位移

,故C正确;加速过程的位移

,减速过程的位移

,即

,故D错误;选C.

15.将原长10cm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当下端挂2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约为

A.1N/mB.10N/mC.100N/mD.1000N/m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物体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所悬挂物体的重力,弹簧伸长的长度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根据胡克定律对两种情况分别列方程求解劲度系数k.

解:

重物受力平衡,故F=mg=200×﹣3×10N=2N

由F=k(L﹣L0)得:

k=

故选:

C

【点评】本题是胡克定律的基本应用,抓住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的长度或压缩的长度.

1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2D.F3>F1>F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因小球的质量相等,三图中,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弹簧的弹力与小球的重力相等,故

,故选A。

考点:

物体的平衡条件、胡克定律。

【名师点睛】对胡克定律的理解

(1)胡克定律成立的条件是: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即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F=kx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总长度.

(3)F=kx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

(4)由F=kx可知,弹簧上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关系,即ΔF=kΔx.

1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擦黑板.已知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为8N,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则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

A.2NB.3.2N

C.20ND.32N

【答案】B

【解析】根据滑动摩擦力的求解公式可得,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故选B.

18.苹果从树上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