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554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x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

古代文学笔记

1.神话:

关于神的故事,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一般是民间的集体创作,神话都是想象的或是幻想的,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山海经》是保存我国远古神话最多的一部书,共十八篇,分《山经》五篇和《海经》十三篇,内容记载各地的物产风俗等。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初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即国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主要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雅分大小雅,是宴会时所用得乐歌,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祖先、歌功颂德所用的乐歌,有诗四十篇。

《诗经》形式上基本采用的是整齐的四言诗,隔句用韵,常用双声、叠云、叠字来拟生状貌传情。

它是我国文学的起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它创作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推动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而不仅仅把诗歌当成消遣的工具;创作时所采用的赋比兴手法成为后人创作时的典范。

所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即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这些主要的艺术手法为后人所继承发展,在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意境说”的行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经学家过分强调诗歌的政治功利性,把文学当成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抹煞了诗歌对美的表达本质,这种观念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比如说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创作就受影响较大,这种理论推迟了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而诗歌理论者提倡写讽喻诗的目的是帮助统治者治理好国家,所以他们认为是个是“发乎情,止乎礼仪”、“温柔敦厚,怒而不怨”的,这种理论对塑造具有东方色彩的以“含蓄内向、矜持不露”为特征的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不小的作用。

总的来说,《诗经》毕竟是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影响和作用是极其深远的。

《诗经》的思想内容主要分四种:

一、社会政治诗,主要是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的作品。

它们或是下层人民抨击政治,或是官吏对政治表示不满,或是抒发生活郁闷和人生忧伤,或是称颂执政者。

二、情爱诗。

《诗经》的精华在《国风》,而国风中又以情爱诗最为精彩动人,中国诗歌爱情主体的描写传统,正是从《诗经》起源的,情爱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描写也极为生动精彩,反映当时社会和情感生活的恨多侧面。

三、史诗。

《诗经》中的《大雅》中有《生民》等五篇最著名的史诗,轮廓性地勾勒出州民族的发祥、发展、兴旺的历史,无愧为周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诗。

四、农事诗。

最著名的是《七月》,它以相当长的篇幅叙述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汉代传《诗经》有四家:

齐鲁韩赵,齐鲁韩三家汉武帝时就已列为学官,毛诗晚出,未得到皇家承认,而毛家说诗,与其余三家又不同,“训诂多用于尔雅,事实多联系左传”,阐释古怪拗口,崇尚用典,称为古文,其余三家称为今文。

3.楚辞:

一、是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时所用的诗歌体裁,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代表作就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又称骚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地方色彩,语言参差,长短不齐,篇幅一般也比较长,结构跟《诗经》相比更为庞大。

二、是一部诗集名,是西汉刘祥把屈原等十六人的词赋经过编辑而成的一部诗集。

4.《吕氏春秋》是秦朝宰相召集门客集体创作的作品,包括六论、八览、十二纪,后人又称吕览。

它取材很广,包括春秋以来的各派思想,运用和新创了许多语言故事,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不同的思想观点,使行文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又能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有很强的说服力。

代表篇章:

《贵公》、《去私》、《察今》等。

赋:

一种散文和诗交融产生的文体,是受楚辞直接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文学体裁,相对辞来说,它的抒情成分比较少,着重于夸张的铺叙和描写。

代表作品有贾宜《鹏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等。

5.司马迁《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全面记载了三千多年来的政治、文化、经济多方面的发展过程,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它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不虚美,不隐恶。

作者带着先进的历史观和无畏的批判精神,站在一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相对可观的角度上讲述历史,他承认官逼民反,甚至对汉高祖刘邦,他也是功过分明;他还大胆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热情赞扬了劳动人民的反抗,例如《酷吏列传》和《陈涉世家》。

更为难得的是,司马迁并不以等级地位、身份处境作为历史任务的评价标准,这样就使《史记》更加客观。

严格地说司马迁并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他的作品却含有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文学上,《史记》是一部成就很高的作品,作为一部史书,《史记》却成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与作者刻意选用的角度、详略程度的良苦用心是分不开的。

在选材上,不自觉地运用典型化的方法,选取众多事件中足以反映人物的本质和个性特征的部分加以叙述和详细描写,详写处近似泼墨,不余其力地描写,略写处,数字一笔带过,甚至不加描写,这样就能突出表现人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可读性强;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人物思想很有起伏,而不像一般的历史作品,很少去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任务也缺少性格变化和发展,他往往采用前后相映的方法,写出了人物的复杂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信,有人评价,即使过了几千年,现在读起《史记》,人物仍然历历在目,清晰可辨,由此可见其成就之高;在描叙上,采用互见法的把某一历史人物的历史材料不在本传中记叙而放在其他人物传记中,这样可以在本传中着力刻画人物的主要特征,也可以做到从多角度去反映人物形象,还使各篇不再是独立分割,而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同《左传》一样,《史记》用小说的笔法来描述历史,有情节,有戏剧冲突,语言富于个性化。

总之,《史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比如对后代散文、咏史诗的影响,而且它也为后代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所以被鲁迅先生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它与后汉书、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6.乐府:

汉代的音乐机关,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采集民歌并制谱、配乐、进行演唱,而后就把汉乐府所采集的民歌成为乐府,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一般都是指民歌,到唐代,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就提倡写新乐府诗,用新体写旧事,这是的乐府就有名无实了,只是单纯作为诗歌的一种题材存在。

7.《孔雀东南飞》: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最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

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家长制的罪恶,热情歌颂了他们勇于斗争的精神,生动刻画出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刘兰芝:

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洁大方、机智勇敢、敢于斗争;焦仲卿:

是非分明、忠于爱情、但性格比较软弱;刘兄和焦母:

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

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人物行为动作的刻画、利用环境作衬托、渲染和抒情性语言的穿插。

语言生动活泼、详略得当,结构严谨完整。

8.建安文学:

指魏朝建安时期的文学,它继承了两汉民歌反映现实的传统,作品主要反映汉末动乱的局面、渴望天下统一的思想,改变了两汉文坛词赋独盛的局面,使诗尤其是五言古诗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样式。

建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他们的风格悲凉慷慨、刚健虬劲,后人又称建安风骨。

9.正始文学:

魏晋易代年间,社会黑暗,国家动乱,于是产生了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学,他们是一些有正义感的文人,由于政治上的高压,作品大多采用一些迂回隐晦的手法来反映黑暗现实,表达渴望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但同时一些作品也带有老庄消极避世的色彩,总的来说,反抗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们作品的主要方面。

10.陶渊明:

东晋著名的大诗人,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名,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生平63年有50年是在农村过隐居生活,作品大多以隐居躬耕生活为题材,描绘农村的优美风光,歌颂隐居生活的种种乐趣,表现了冲淡旷达、安贫乐道的高贵品格。

陶渊明的是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冲淡”,淡的惊人,及近平庸,然而字字句句拾来似乎全不费工夫,吟者自得其乐,听者却坐不住了。

他的诗,内容上主要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两大类,他所开创的田园诗艺术成就较高,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语言质朴无华,不加修饰,不用夸张的铺陈,也不用深僻的典故,比如说写落雪无声,只用“倾耳无希声,在目皎已洁”两句,写风用“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翼字动感十足,写尽新苗的摇曳之态。

11.六朝志怪:

是中国小说的原始形式,主要形成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封建迷信盛行,所以神鬼故事也就流传甚广,代表作品是干宝的《搜神记》,是纪录灵鬼怪异的小说集,主要是为了宣扬封建迷信,满足士大夫逃避现实和麻痹劳动人民的需要,但其中也保存了一些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出来的神异故事,表达了人民反抗暴政、歌颂正义、赞扬坚贞不渝的爱情的思想。

例如《干将莫邪》、《韩贫夫妇》等。

志怪小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传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12.《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刘义庆的作品,是志人小说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作品,代表着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最高成就和基本面貌。

它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士族名士的遗闻轶事,所及事情言行,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不严格符合历史。

在艺术上,笔调含蓄委婉,文字简洁隽永,善于把记言记事结合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人物面目。

13《文心雕龙》:

南北朝刘勰所著,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最严谨、最完整的巨著,共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批评论、创作论四个部分,初步运用历史眼光来分析、评论文学的观念,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质先于文、质文并重的文学主张,说明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文学批评作品,刘勰也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大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14《诗品》:

南北朝钟嵘所著的专门品评五言诗的作品,他的文学观主要有一、反对诗歌用典,认为诗歌当以抒情为主,有自然之美。

二、主张是个应有自然和谐的音律,不必认为得用严格的声病限制,以避免失去诗歌语言的自然美。

三、对玄言诗极其不满,希望复兴建安风力。

15初唐四杰:

唐朝初期四位杰出的诗人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他们都是才大官小、才高位卑的诗人,收浮艳淫糜的宫廷诗风影响较小,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诗风的不良影响,在创作上力图摆脱而有所突破,所以他们的作品重视抒发一己之怀,做不平之鸣,气势轩昂,悲凉慷慨,在他们的努力下,开拓了七言古诗尤其是歌行体的新境界,并且使诗歌开始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最终在唐朝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峰。

16沈宋:

除唐诗人沈辁期和宋之问,他们在律诗形式的完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律诗在他们手中完成了“回忌生病,约句准篇”的人物,五律完全定型,七律也开始规范化,从这以后,诗人创作就有明确的规律可循,而沈宋也成了划分新旧诗体的界碑。

沈的七律和宋的五律成就都比较高。

17新乐府运动:

唐朝中期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是白居易首先提出来的,是指一种用新体写时事的乐府诗的诗,只是在使用了乐府的名字,音乐上已经没有汉乐府的内容,在文学上依然沿袭汉乐府的精神,主张改革诗体,使之更好地反映现实,为政治服务,提倡写新体乐府诗,实质上是继承了杜甫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18《长恨歌》:

分上下两阙,通过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描写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社会的动荡和发生的深刻变化,表达了对开元盛世一去不返的叹息,同时也歌颂了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艺术上,上阙写实,下阙则运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人物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议论浑然天成。

19《琵琶行》:

是白居易被贬江洲司马后的作品,故文中有“江洲司马青衣湿”之句,此时诗人的心境已经有盛气转为消极,对社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比《长恨歌》更有现实意义,感伤氛围也更浓。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容颜已逝的艺妓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妇女社会地位的地下,处于被压迫、被欺压的悲惨境地,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自己被贬江洲,无处施展抱负宏图的凄凉心境,叙述层次分明,描写形象生动,尤其是比喻的应用,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缠绵绯脆的琵琶之音,另外,运用侧面描叙来烘托气氛,也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20.古文运动:

唐朝初期的一场在文体、文风、文学语言上的革新运动,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等。

他们主张单句散行,不拘格式,反对骈文,要求文章要有充实的内容,语法清新,词汇新颖。

经过这场运动,是唐朝的文风为之一变,扫荡了六朝以来浮艳文风的影响。

21.小李杜:

指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他们主要以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自然山水的留恋以及对爱情生活的体验为内容,善于以短小的形式,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琢,用排遣苦闷代替功利的目的集中于感觉和情绪心理的抒发,意境绰约、含蓄,流露出浓重的感伤主义情调,绝句成就很高。

22.唐传奇:

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因裴?

的小说集《传奇》而得名,源于六朝志怪,又融合历代传记文章、词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在内容上更为广泛,情节也更复杂,语言上因为古文运动的推动因而更加生动、流于自然,使我国短篇小说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词:

起于唐,盛于宋,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的文学样式,原先是为配乐而填的唱词,后期才真正形成一种格律诗体,又称长短句,形式多样,一般分上下两阙。

唐朝的词主要有三种:

敦煌民间词、南唐君臣词和西蜀花间词。

民间词一般都已散佚,花间词尊温庭筠为鼻祖,学习他的词风,作品多是代言体,大都描叙淫糜生活的艳事闲愁,尤其是以女子容颜情态为题,抒发离愁别绪,艺术上比较追求藻饰,格调不高。

而南唐君臣词是后唐五代比较重要的一个主要词派,因代表人物李?

、李煜、冯延巳都是南唐君臣而得名,他们虽然没有完全摆脱“花间词派”的影响,但格调已经不同,往往带有颓靡、感伤的味道,又有很多作品直抒胸臆、风格清丽,以李煜成就最高。

李煜:

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中国第一流的大词家,在亡国之后,词作开始书写离愁别恨,流露出对亡国囚居的深切悔恨和刻骨悲哀,如《虞美人》通过触景伤情、悼春悲秋,表达对故国江山的深切怀恋。

词种的时空跨度很大,感慨极深,词的境界也极为深远,从一种个人的感触情怀,升华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悲悯之心,引起历代无数读者的感情共鸣。

他大大丰富了词的表现技巧,将五代香软浓艳的词风转变为清理疏朗,称为宋词的开山祖师。

西昆体:

宋初影响较大的文学流派,因杨亿编著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他们的艺术特征是:

师法李商隐,专攻律诗,诗风精丽繁缛,好用典故,追求对仗的工巧,讲究音节的和婉,然而他们学习李商隐往往是遗其神而袭其形,艺术手法高明却缺乏深刻的内容。

代表作家刘筠、杨亿等。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初期为适应和配合宋朝政治上革新的需要而产生的提倡平易畅达的散体文的运动,主要反对西昆体浮华的文风,确立了散体古文的正宗地位,是宋时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最终开辟出唐时以后诗歌发展的新境界,形成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唐诗宋词双峰并峙的局面。

代表人物欧阳修,到苏轼发展到最高峰。

江西诗派:

苏门诗人黄庭坚,受苏轼影响很大,而后与陈师道等人一起创立了江西诗派,他们主张以学问为诗,提倡用典,“无一字无来处”的风气,务求争新出奇,他们名义上尊杜甫为祖,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反对西昆体陈旧的文风,却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道路。

柳永:

宋朝著名词人,词的发展在他手里经历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他善于吸收民间歌谣的长处,新制慢词长调,便旧曲为新声,为以后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条件,在艺术上,他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词赋的长处,将赋的笔法引入词中,增加了词作的叙事因素,同时,他特别擅长表现不同时空场景中各种人物的不同情感心态,细腻清晰,而且已经开阔,扩展了词叙事言情的空间。

代表作《雨霖灵》。

李清照:

宋朝女词人,她身经南宋、北宋交接,前后遭遇起伏很大,反应在她的词风前后风格迥异,以南渡为界,前期作品热情明快,天真直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后期缠绵凄苦,流露出浓厚的感伤主义情调,代表作:

如梦令、声声慢。

陆游:

南宋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有“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以及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的讽刺,但由于残酷的现实,这些激励斗志的诗篇往往有着壮志难酬的悲愤,又苍凉沉郁的色彩。

陆游诗最大的艺术风格就是现实主义,同时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浪漫主义,语言晓畅平易、精炼自然,后人形容“无一语不天成”,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扫荡了江西诗派的积弊,树立起进步文学的光辉旗帜。

代表作《书愤》、《诉衷情》。

辛弃疾:

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作继承了苏轼词风,又吸收了南渡初期众家的精华,形成了气势磅礴、悲凉慷慨的“辛派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有感于时事的壮怀激烈之作,慷慨淋漓地表现了坚持抗战北伐的英雄气度和磊落胸怀。

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强烈的爱国热情,贯穿在他的言行和所有作品中,但由于政治腐败,使他的爱国抱负和出色才能始终得不到施展。

他的词主要有:

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和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咏春词和艳情词,其中以抒发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的英雄词最为著名,成就也最高。

他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入词,但凡万物,信手拈来,均被词人用作抒发自己感受的材料,并且用词说理,带来的诗体的大解放,极大地开拓了词的新境界。

代表作:

《念奴娇》、《菩萨蛮》。

姜夔:

号白石道人,清雅词派的开山大师,他的词主要艺术特征是清雅,以清刚的诗笔写出空灵高雅的意境,称为南宋雅词的典范。

他的词在音调和已经方面往往具有其越高旷的格调,也能摆脱传统的柔媚轻浮,不加藻饰而风情独绝。

代表作《扬州慢》。

元好问:

金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赋曲各有所长,尤其在诗歌创作、理论上成就很高。

他的作品主要反映战争所造成的山河破碎,以及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背井离乡之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和对国事的忧患。

在艺术上,融合婉约之风韵与豪放之情怀于一体,形成激扬顿挫、委婉明丽,刚健婀娜并重的风格,可谓集苏辛、秦柳两派之长,为词推陈出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话本:

宋元时说话人讲故事的底稿,产生于南宋,流传下来主要是小说和讲史两大类,小说指的是小说家的底本,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新鲜活泼,是艺术上比较成熟的白话短篇小说,讲史是讲史家的底本,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用浅近的文言,初具长篇规模。

话本因为是用口语讲述纪录的,所以被认为是白话通俗小说的开端。

他的出现是小说史的一大飞跃,标志着新的文学样式、新的文学观念的诞生,也就是平民文学的诞生,从宋元话本开始,小说和诗、词、文并行一起发展到现代。

王实甫《西厢记》:

根据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改编而成的戏曲,以张、崔二人相爱并且冲破代表封建势力的老夫人的层层阻挠,在丫鬟红莺的帮助下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男女幸福的摧残,歌颂了对爱情的斗争精神。

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最突出的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对人物的艺术塑造,而且,人物性格和情节展开得到了高度的结合,成功地表现了事件曲折复杂的程度,作者还善于临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还有,作者选取了古代诗词里优美的词句和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使语言自然生动,有古典美。

《西厢记》深刻刻画出人物的形象,莺莺是中国古典戏曲史上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她聪明美丽,含蓄高贵,爱情热烈而奔放却毫不外露,有着美好的生活向往,却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幽闭的环境中,内心产生苦闷,张生的出现,唤起了她的生命激情,于是有了临走时的“秋波一转”,有了月下的隔墙相吟,有了对老夫人赖婚的不满,有了私下传递书简,但她毕竟是大家闺秀,自由的教养使她很难一下子冲破所有的思想束缚,几经曲折,才使她走出决定性的一步。

作者生动细腻地写出了莺莺性格的不同侧面和发展的复杂程度,使她的形象显出了前所未有的丰满动人。

《西厢记》的语言流畅生动,自然华美,首先,人物语言充满戏剧化和个性化,莺莺的清丽含蓄,张生的洒脱热烈,红娘的俏皮爽朗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唱词富有抒情性。

其次,大量采用口语,极具生活气息,同时运用排比、重叠、押韵等传统诗歌的手法,使剧中的唱词和对白音调和谐,婉转流利,形成诗化的美感。

再者,适当融合前人诗词入戏,轻灵自然,情景交融,深刻体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

总之,作品的语言富有文采,诗意浓郁,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汉卿:

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中国戏曲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而且富有反抗意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揭露了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和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代表作《窦娥冤》生动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个善良而坚强的女性形象,窦娥本是一个屈从于命运的弱小女子,逆来顺受,因为不幸被卖作童养媳,她的善良主要体现在对同处在受欺压地位的人的深切关怀上,她对蔡婆轻易答应张驴儿的婚事十分不满,但当蔡婆要被严刑拷打时,就宁愿承认死罪也不让她受刑,她在被押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蔡婆看见了而伤心,她的坚强主要表现在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致死不屈的斗争上,在法场上对天发誓,更加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而且她的性格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她原本心如止水,听凭命运的摆布,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变成了一个敢于抗争的强者,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使她的形象更加丰满动人,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艺术上,作者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他善于把人物放到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表现性格特征,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真实自然。

台阁体:

由明初三位太平宰相杨士奇、杨荣、杨溥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他们凭借他们的身份,把诗文当作维护封建统治和点缀升平盛世的工具,所做诗歌大都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风格上追求词气安闲,雍容典雅,但由于阶级和历史局限,艺术上大都因袭呆板,平庸乏味。

台阁体对明朝诗文的影响很大,统治了文坛一百多年。

茶陵派:

明初文学流派,因代表人物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而得名,从他开始,文坛上开始自觉地出现了纠正台阁体文风的思想,他主张师法杜甫以纠正台阁体平庸呆板的不正文风,但是他主要是从体制、音节、声调等方面着眼,再加上他同样也是台阁大臣,又长期脱离现实生活,思想、生活都很贫乏,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台阁体的束缚。

《三国演义》:

描写了魏、蜀、吴崛起直至三国鼎立的历史故事,又以浓墨重彩渲染曹魏与蜀汉的矛盾斗争,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它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根据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扩展,对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生动地描绘,又在某些人物的传说上加以发挥,使他们的性格更完整、鲜明,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二、艺术结构宏伟壮阔又严密精巧,故事情节井然有序,人物众多,事件复杂,但都有条不紊,而且曲折富有变化,在古典小说里极为罕见。

三、善于通过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表现个集团之间以及集团内部的种种矛盾和斗争,尤其擅长描写战争。

四、通过描写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图卷,丰富了我国艺术的宝库。

五、吸收了传记文学的语言成就并加以适当的通俗化,“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具有简洁、明快而又生动的特色,叙述描写不以工笔见长,而以粗笔勾勒建功。

六、人物性格缺少发展,运用想象夸张略显过分。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对后代的社会生活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

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