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632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学科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A.0.5千克B.5千克C.50千克D.500千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可知,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估测,根据对质量的掌握及对中学生体重的认识进行分析.

【详解】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80斤到120斤之间,即约为40kg到60kg之间,故C符合题意.

2.在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缓慢接触用细线挂起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利用这一实验可以研究

A.固体是否能传播声波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回声是怎么形成的D.声波传播的快慢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所以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该实验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选B。

3.如图所示标志主要是为了控制发声体的

A.频率B.音调C.音色D.振幅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示标志是为了减小声音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主要是为了控制声源的振幅.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可能为

A.50°B.30°C.20°D.0°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大于30°,故BCD错误,A符合题意,故选A。

5.下列各种颜色中,不属于光的三原色的是

A.红B.黄C.蓝D.绿

【答案】B

【解析】

【详解】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可以产生其它任何色光,故黄光不是三原色的一种,故选B。

6.下列几个实例中,能够减少摩擦的是

A.举重时举重运动员一般都需要在手掌上搓一些白粉。

B.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

C.拉杆式书包底下装有轮子。

D.在皮带传动中把皮带张紧。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举重运动员在抓杠前在手上涂些白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不符合题意;

B.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不符合题意;

C.拉杆式书包底下装有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故符合题意;

D.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一些,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不符合题意。

7.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拉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苹果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苹果上的力,苹果对树的拉力是作用在树上的力.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也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也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

D.苹果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苹果上的力,树对苹果的拉力也是作用在苹果上的力,并且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方向上.所以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D.

8.一个重为150牛的物体,当它受到150牛的拉力时,这个物体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一定处于匀速直线状态

C.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150N,与大小为F=150N的拉力作用;

①如果拉力F竖直向上,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如果拉力F竖直向下,则物体所受合力

F合=G+F=150N+150N=300N,

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综上分析可知,由于所给条件不足,无法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D;

9.甲、乙两个重物(G甲=G乙)在起重机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

A.物体甲的惯性可能大于物体乙的的惯性

B.甲受到的合力可能大于乙受到的合力

C.F甲一定等于F乙

D.F甲一定大于F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为G甲=G乙,因此两物体质量相等,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两物体惯性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CD.由图像可知两物的s-t图像均为过原点的直线,因此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力和运动的关系可知,受到的合力为零,即F甲=G甲,F乙=G乙,又因为G甲=G乙,所以F甲=F乙,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0.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10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

A.倒立的像B.正立的像

C.放大的像D.缩小的像

【答案】C

【解析】

【详解】透镜另一侧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所以

2f>20cm>f,

解得

20cm>f>10cm,

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10cm处,有两种可能:

①当物体放在透镜和焦点之间,距离凸透镜的焦点是10cm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距离凸透镜的焦点是10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综上所述所成的一定是放大的像,故选C。

二、填空题

11.图中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可以_____________;图(b)主要表示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形变

【解析】

【详解】[1]图a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图b在力的作用下使气球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2.如图所示,a、b学生面对面地坐在相同椅子上保持静止,一会儿,a学生用双脚推b学生,这时a、b都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起来。

a、b学生都运动而不仅仅是b运动的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_。

【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详解】学生a用双脚推b,对b施加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同时对a施加反作用力,所以两张椅子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1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__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有快慢之分的,物理上用________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

(1).位置变化

(2).速度

【解析】

【详解】[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2]物理学中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4.上海至杭州的高铁速度为90米/秒,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某飞机的速度为320千米/小时,两者相比,高铁的速度较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

(1).每秒钟高铁通过的路程为90米

(2).大

【解析】

【详解】[1]90m/s的物理意义为每秒钟高铁通过的路程为90米;

[2]单位换算可得

因此高铁的速度较大。

15.弹吉他时,演奏者要将手指按在弦的不同位置,这是通过改变弦的振动长度,从而达到改变声音的_______。

演奏者用吉他和钢琴弹同一首曲子,吉他和钢琴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

(以上两空均从声音的三个特性中选填)。

【答案】

(1).音调

(2).音色

【解析】

【详解】[1]将手指按在弦的不同位置,通过改变弦的振动长度改变了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了音调;

[2]吉他和钢琴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6.在地球上发射同步卫星,在卫星离开地球的过程中,其携带的立体照相机的质量__,卫星飞行过程中这个照相机的惯性将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当同步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可绕地球同步运动,则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

(1).不变

(2).不变(3).静止

【解析】

【详解】[1]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卫星离开地球的过程中,其携带的立体照相机的质量不变;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3]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与地面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17.一个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则镜子中的像高_____米,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米。

【答案】

(1).1.6

(2).6

【解析】

【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因此镜子中的像高1.6m;

[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2m+1m=3m

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m。

18.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___为入射光线;折射角为____度,界面的____边是空气。

(选填“上”、“下”、“左”或“右”)

【答案】

(1).FO

(2).30(3).左

【解析】

【详解】[1][2]根据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FOE为入射角,FO为入射光线,∠DOE为反射角,∠AOB为折射角,由图像可知EA为法线CG为界面,因为界面与法线垂直,因此可得反射角∠DOE等于入射角∠FOE等于45°,折射角∠AOB等于30°;

[3]由图像可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界面的左边是空气。

19.小斌、小瑛同学去世纪公园拍摄照片,他们用一架焦距为10厘米的照相机照相时,要拍到清晰的照片,被拍摄的景物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小斌同学在为小瑛同学拍了一张半身照后,再为她拍一张全身照,这时小斌同学应______照相机与小瑛同学的距离。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1).大于20厘米

(2).增大

【解析】

【详解】[1]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因此被拍摄的景物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大于20cm;

[2]拍了一张半身照后,再拍一张全身照,即像的大小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小斌同学应增大照相机与小瑛同学的距离。

20.将一邮票放在离凸透镜为8厘米的下方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可以推断凸透镜的焦距______8厘米(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

(1).大于

(2).虚

【解析】

【详解】[1][2]由图像可知成正立放大的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即凸透镜的焦距大于8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1.如图,人用20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800牛的箱子在水平面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重力方向为_____________,地板与箱子之间的摩擦属于___摩擦,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牛。

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牛,则箱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牛

【答案】

(1).竖直向下

(2).滑动(3).200(4).100

【解析】

【详解】[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地板与箱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因此是滑动摩擦;

[3]因为箱子在水平面地板上作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