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326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说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第一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第二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从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能力目标:

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钱学森曾经说过:

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

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

为了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在教学中我营造的是一种平和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把数学教学定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创设超市“社会小调查”情境

多媒体展示:

超市调查情境图

师:

昨天,郑老师去超市购物,看见两个小朋友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着什么。

出于好奇,我就上前询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

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多媒体展示:

两张记录单

师:

看得懂吗?

(懂)你更喜欢哪张记录单?

说说你的看法。

师:

是呀,这两种记录各有所长,不过小女孩的这样记录单更简单、明了、方便,很值得我们来研究。

多媒体展示:

突显以“元”为单位的记录单

2、初识小数,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5.98、0.85和2.60这三个小数

师:

老师把这些数提了出来,像(5.98、0.85、2.60)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小数)

师: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

小数点变红

师:

“.”叫做小数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

板书:

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

因此,教学设计以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

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

《认识小数》】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小数读写学习

(1)读小数

师:

这些小数你会读吗?

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指名读,再读的同时指导要注意的地方)

多媒体展示:

即时展示三个小数的读法

(2)写小数

师:

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

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

5.98元、0.85元、2.60元

设计意图: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比较简单的,这里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直接解决。

不拖泥带水,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下面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上。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

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

5元9角8分、0元8角5分、2元6角0分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

这里不要求学生尽全尽美地回答,只要学生能提到点自上,就说明他对于小数价格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结:

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

3.小练

师:

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得出来你们已经懂得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那我要考考你们了。

你能把下面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吗?

多媒体展示:

几元几角几分的题目,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答案

4.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构建

(1)生活例举

师:

通过钢材的研究,小朋友们对价格的小数记法已经很清楚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小数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哪里见过小数,老师加以肯定)

师:

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界的小数信息,一起来读一读吧。

多媒体展示:

书上第91页的第2题

师:

看来,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身高、体重、速度、路程……生活中的小数真实无处不在!

说到身高,你们了解自己的身高吗?

想知道郑老师的身高吗?

(想)我的身高是1米82厘米。

板书:

1米82厘米

师:

猜猜郑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师:

小朋友们猜得非常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郑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为什么能用1.82米来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引出猜想老师身高用小数表示的方法,从而过度到本节课的另一核心环节——以米、分米、厘米为素材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

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多媒体展示:

标有1—10的米尺

师:

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多媒体展示:

1分米长的线段和1分米字样

师:

1分米师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师:

对了,1分米是1米的

,也就是

米。

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多媒体展示:

1分米=

米=0.1米

多媒体展示:

3分米长的线段

师:

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多媒体展示:

3分米=

米=0.3米师:

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0.7米吗?

上来指一指。

设计意图:

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

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和7分米的不同呈现方式,可以避免课堂的单一枯燥,也为下一环节过渡提供铺垫。

(3)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师:

小朋友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

多媒体展示:

标有1—100的米尺

师:

现在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每份的长度是多少?

(1厘米)

师:

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0.01米)

多媒体展示:

1厘米=

米=0.01米

师:

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用小数表示呢?

(0.03米)

多媒体展示:

3厘米=

米=0.03米

师:

那18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

(0.18米)

板书:

18厘米=0.18米

师: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

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多少分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

板书:

米、分米、厘米

5.巩固小练

师:

现在知道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为什么能写成1.82米了吗?

多媒体展示:

丽丽测量身高的情境

师:

有位小朋友在测量身高,我们去看看。

师:

丽丽的身高是1米20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是多少米?

师:

如果有位小朋友的身高是1.42米,那是几米几厘米?

(1米42厘米)

设计意图:

本环节回应前面的猜想,可以使课堂结构更富整体性。

通过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的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让学生反过来思考“1.42米是几米几厘米?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三)、运用拓展

1.小数的古今表示法比较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么表示的吗?

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

p94的古今小数

师:

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表示小数点比较好?

2.价格竞猜游戏

师:

下面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小数计数法来玩一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多媒体展示:

玩具汽车师:

玩具汽车的价格在100元——120元之间,有小数的。

设计意图:

这两个拓展的应用,第一个是让学生了解古今的小数的表示方法和小数点的设计者,让学生在学习构建小数的意义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文化。

第二个价格精彩游戏设计是为了综合运用小数的知识,不仅设计了小数的读法,还间接拓展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打下伏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延伸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师:

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元角分

5.98元5元9角8分1米82厘米=1.82米

0.85元0元8角5分米分米厘米

2.60元2元6角0分18厘米=0.18米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指出:

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

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反思与点评:

 1、由于整节课的容量较大,在教学中我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后面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是在教授学生较难理解的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环节时,学生思考内化知识不够充分,以至于学生在后来的练习题中完成的不够好。

2、对学生“放”的力度还不够,其实很多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可以自学完成的,但是我却总感觉不放心。

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出预想的答案就忙于提示或总认为说的不如自己叙述的明白就重复解释,以至于太注重预设而忽视了生成。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法

2、 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整数加减意义、法则已经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刚刚学完,为解决本课整数减小数做了有力的铺垫。

本课内容为学习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等打下基础。

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

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3、    教学目标:

1、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

2、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4、 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

小数的计算法则。

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

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教学切入点:

整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

教法和学法设计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

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

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

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程序:

1、 导入。

直奔主题。

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

生: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

它是我们知识树的哪颗果实呢?

请大家来看看。

(课件出示知识树)

师:

小数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的代数部分中代数的知识。

它分为意义、法则、顺序和性质四个部分。

本节课我们研究意义和法则。

(导入部分明确本部分内容在小学段的地位,使学生纵览全局。

2、目标。

了解小数加减意义;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灵活运用法则计算;

养成仔细读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设计意图: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应达到的要求,适宜教师思考、理解。

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象是学生。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制目标也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定制的目标适于大多数学生接受。

不过学生定制的目标有局限性,高度、深度达不到要求。

本节课的目标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的,说明教师的调控课堂能力不强,放不开手。

(3)点拨

1、回忆。

师:

整数加减的法则是什么?

指名汇报。

(复旧迎新,做好铺垫。

找准本课学习的切入点。

2、推测。

师:

你收集了哪些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题,展示给大家看。

生举例,教师使用暗示语言引导学生举出不同类型题目。

如:

生:

0.3+0.4

师:

1位小数加1位小数。

生:

0.23+0.12……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体验加减法计算的不同类型,突出难点:

整数减小数,为点拨规律做好伏笔。

3、尝试。

师:

任选你喜欢的2题尝试解答。

生板演。

生1:

20—0.98=20.98

生2:

生1错了,我来改正。

20—0.98=19.02

生3:

不对,我来改。

20.00—0.98=19.02

讨论:

谁的方法好?

小结:

生2简单,生3严谨。

开始学习时提倡生3做法,熟练后提倡生2做法。

设计意图:

把握动态生成资源,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性,互助合作解决问题。

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4)、探究。

师:

观察这些算式的解答方法,尝试总结解答方法。

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课件出示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5)、验证。

用小数计算方法检验刚才计算的题目是否正确。

(养成验算习惯)

(6)、延伸。

师:

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是以整数加减做铺垫的,那小数加减是为学习什么做铺垫的呢?

生:

分数加减法。

(突现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师:

小数加减法也为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整数、小数加减混合、四则运算等做了铺垫。

我们不仅学习中要用到,生活中也要用到。

(点明知识的作用,明确了学习目的。

(7)、回归。

师:

你学习到了什么?

想一想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和同桌谈谈

师:

看看你摘到了智慧的果实没有?

(出示知识树)

(8)、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作业本73页

推荐作业:

假期中调查在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小数加减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家长、同学

或老师交流。

附:

课件。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1、引导抓本质。

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法的备课思路是从整体入手,抓住一点,辐射多点,用方法线引导学生学习多个同类知识。

数的加减法在小学内就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区别,中学后还有其它的数。

小数的加减只是一个小支流。

用哪根线才能把所有的加减法的这些“珍珠”穿起来呢?

这是备课时我思索的重点。

我仔细想了想整数加减法则、小数加减法则、分数加减法则,联系生活中的计算情况,感觉到加减计算的本质是单位相同。

因此,本节课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单位相同”进行。

我的理解对不对呢?

我设计了拓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目的有二,一是考察有多少的学生真正具备了40分钟培养的“能力”;二是考验教师的设计意图是否能成功实现。

二者是统一的。

2、举例选典型。

学生举例验证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活动的环节。

合理调控尤为重要。

学生举例往往带有盲目性,重复举例,一味求难、偏等情况可能会发生,达不到教师预期教学目标的事情屡见不鲜。

怎样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几率的发生呢?

我决定给学生这样的提示:

题型不同,计算步骤不同。

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内容是简单的,但错误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小数加减毕竟是新知识,要求学生从对小数的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准确、清楚的理性认识,还有一定的难度。

在课堂调控中,我抓住位数不同相加减这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举出这种典型题目,教学针对性强,使平淡的课堂有挑战性。

3、艺术的语言。

一、鼓励性的语言。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我对此话深信不已。

每个成功的人生都是自信的人生,自信无不来自周围的人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夸其实就是教师用积极的、富有鼓舞性的语言引领孩子,不论他们的表现如何,都能得到激励,都能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精练性的语言。

“言多必失。

”教学也是一样。

教师过多的言语令学生厌烦。

细细思考,每堂课的知识是很少的,需要老师讲的只有关键的几句罢了,哪里用唾星漫天飞呢?

教师语言越少越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课堂的空间会越大,学生用来思考的空间越大,自主的空间也就越大。

三、人文性语言。

良好的学习状态应是快乐、轻松的。

达到这种状态需要教师采取民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

如推荐作业时,我是这样做的:

这个作业送给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孩子。

也有教师布置课堂任务时喜欢这样说:

“选你喜欢的题目做。

”这种语言有利于学生接受,感觉是自己学习,不是教师强迫学习的。

4、实用的课件。

能持久吸引人们眼球的东西永远是新的东西,意料外的东西。

当信息技术风靡一时的今天,有许多人一味沉浸其中,似乎不在多媒体中搞点名堂,就不是一节好课。

任何事物刚诞生时,新鲜的,被人们喜爱。

当普及后,新鲜的感觉自然渐渐淡化,引不起人的兴趣了。

多媒体也是如此。

过多的课件页面妨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的发展。

因此,我对课件的要求是服从于教学的需要,课件的好坏关键看教师设计内容不是外表。

改进之处:

1、导入不流畅。

教学伊始,怎样安排导入语言和学习目标,犹豫不决,导致这一情况的发生。

这也是我对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法理解不深刻的外在表现,需要继续深入学习,以抓住精髓,屏弃外在的东西。

2、暗线语言不明确。

整体建构提倡暗线语言的使用,以达到化零为整、多而合一的目的。

即:

“这样的题目有多少道?

无数道。

最终就是几道?

一道。

”怎样灵活运用到本节课中,我思考不成熟,课堂没有能较好体现。

3、难点不深入。

整数减小数是教学难点,学生解答后应多出几题强化训练更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

课堂教学中,练习单一,没及时强化。

提到分数加减与小数加减的联系时,可以顺手牵羊,举出事例,使全体学生信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