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305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属于意识形态。

2、超阶级的哲学从来是不存在的。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是哲学中的最高问题,是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哲学家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整个哲学的基本方向;对这个问题第一个方面的回答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实事求是和主观主义两条思想路线、两种思想方法的斗争。

5、朴素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基本特点)。

6、马哲的基本立足点——唯物主义一元论思想

7、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8、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同时也承认相对静止状态的存在。

9、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

相对静止实际上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0、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空间反映了事物的广延性、结构性和并存性;时间反映了事物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整个物质世界的空间和时间是无限的;每一个事物只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其空间和时间又是有限的。

11、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具有客观性(最基本特点)、普遍性、稳定性、重复性等特点。

12、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出发点。

13、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包括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认识,以及情感、信仰、意志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

14、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15、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于通过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意识能够反映外部世界,具有认识作用,这是意识最根本的作用;表现出预见的作用;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实施方案的作用;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动的作用;规范和调整社会成员关系和行动的作用。

这些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调整着全部复杂的社会生活过程,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成为改造客观世界,反作用于物质发展过程的强大力量。

16、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外部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基本特点是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有变革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变革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探索外部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实验活动。

17、实践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其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并运用一定物质和精神手段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

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主体是能动的、主导的方面,客体是受动的、基础的方面。

18、实践主体的能动性(认识理性、实践理性、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客体对主体活动的制约性。

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19、联系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坚持辩证法联系观点的唯物主义前提。

20、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事物外部的、现象的、偶然的联系,发现其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1、系统:

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并同周围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22、条件:

指在事物之外制约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由一定的条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决反对无条件论和机械决定论。

23、运动是一切物质的根本存在方式,是指一般的变化,是宇宙中一切变化过程中所共有的东西。

24、发展是上升的运动或前进的变化。

唯物辩证法把发展的前进的方向性作为自己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

25、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是决定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变动性和稳定性的统一;过程是指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26、过程论:

对过去,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对现在,要立足现实;对未来,要有预见性。

27、决定论——是一种肯定事物具有客观的、普遍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哲学理论。

历经自发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三种历史形态。

28、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统一物中总包含着对立的因素,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这种对立的统一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

29、矛盾两个基本属性:

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性质)和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分离的倾向)。

同一性的相对性——条件性,斗争性的绝对性——无条件性。

30、事物发展的内部根据和外部条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

31、矛盾的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和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认识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的认识事物和正确的解决矛盾的基础。

事物的本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矛盾的斗争是无条件的、普遍的、绝对的;矛盾的斗争形式是有条件的、特殊的、相对的。

斗争形式取决于矛盾的性质和矛盾所处的具体条件。

3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二者互相联结、互相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

33、唯物辩证法两个基本原则: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三条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一系列基本范畴:

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34、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最本质的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因;矛盾观点提供了理解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的钥匙;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

35、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矛盾运动,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的统一,表现为度,即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量在度的范围内的增加或减少。

质变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是对原有度的突破和超越。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6、否定之否定规律:

阐明了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是一事物向他事物的转化,是质的飞跃(一切事物最终都要被否定,永世长存的东西是没有的)。

37、扬弃,新旧事物之间这种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的关系,哲学上成为扬弃。

38、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的一个周期。

事物的发展呈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事物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上升性与回复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取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不是简单抛弃,而是扬弃;取决于否定之否定是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39、新事物——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必然性的、进步的,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和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的判断标准:

一是看它是否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二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40、基本范畴之一:

本质和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隐蔽的、比较一般的、相对稳定的,靠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是表面的、丰富多彩的、变动不居的,事物的现象靠人的感官去感知。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种种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是本质某一方面的显现。

真相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也是。

现象有真假之分,本质有层次之分。

41、基本范畴之二:

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形式有内在的,有外在的,同事物特定的内容有必然联系的形式是内在形式,无必然联系的形式是外在形式。

二者是相对的。

内容居于主导地位,内容决定形式,一定的内容要求与它相适合的形式;内容的变化决定形式的更替。

42、基本范畴之三:

原因和结果。

因果联系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一种情形。

原因和结果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是先行现象引起后续现象的必然联系。

引起被引起是构成因果联系的关键。

二者是对立面的统一。

原因不能同时是结果,结果也不能同时是原因。

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宇宙间的一切无一例外受因果必然性的支配。

43、基本范畴之四:

必然性和偶然性。

这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联系和非确定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确定不移的必然性联系是由事物的内部根据即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一定如此的趋向;偶然性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或许此时出现,或许彼时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

两者并非彼此孤立互不相干,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的。

两者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偶然性则会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

44、基本范畴之五: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事物内部潜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实现了的可能性。

可能性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是可能性的实现。

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是由事物的内部根据和外部条件决定的,是根据和条件的统一。

现实性是可能性充分发展的结果,比可能性更高。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有利的与不利的可能性。

区分各种可能性,均需人的经验、智慧和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关键在于条件。

45、认识和实践: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物质世界的反映。

反映是意识的一种功能,即认识主体以一定形式、一定准确程度复制与再现意识之外的认识客体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功能。

反映的物质承担者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人脑,反映对象是外部世界。

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反映论的基本前提。

46、是否承认反映论,是认识论上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条根本分界线。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可知论。

世界上只有人们尚未认识之物,而根本不存在什么不可认识之物。

4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由于主体具有能动反映的能力,主体的认识便不会停留在客观事物的表面,而是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把握对象的本质,从而使得认识具有超前性、预见性。

48、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制约。

认识是观念性活动,实践是物质性活动,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认识的归宿。

认识的任务不在于正确解释世界,更为重要的是运用正确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任何实践都是在既有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在越来越丰富的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升华而形成的,理论依赖于实践,同时对实践具有相对独立性)。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集中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9、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主观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作为认识范畴的真理,其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客观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一致。

对客观真理或真理客观性的承认,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真理只能是一元的,真理的客观来源只有一个即物质世界。

获得真理的根本途径只能是联结主体和物质对象的社会实践。

5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指的是实践标准的至上性和权威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由于现实的实践活动总是具体地、历史的,总是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即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把握和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从实践发展的过程看,是历史的实践和当前的实践的关系;二是从实践的范围说,是全局的实践和局部的实践的关系;三是从实践的主体看,是群众的实践和个人的实践的关系。

51、逻辑证明:

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来论证另一些判断的正确性的一种逻辑方法,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52、真理既具有客观性这一根本属性,又具有价值属性。

价值是一定事物或现象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对个人、群体或社会具有积极主义的属性,由事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和人们对事物的主观需要两个因素构成,具有客观性、主体性。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原则。

53、认识的辩证过程和主体的认识能力:

认识的任务在于透过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了解其本质和内部联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人类认识运动独具的特点和优点。

理性认识是在拥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主体头脑借助逻辑思维的力量加工制作而形成的。

理性认识借助于理性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抽象,具有间接性、抽象性,基本形式包括概念(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判断(运用概念对事物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推理(以已知的判断为前提,遵循逻辑规则,引出新的判断)。

54、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是认识过程的飞跃。

这种飞跃不可能自发实现,而是要依赖于认识主体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

理性认识绝不是认识的终点,它必须继续向前推进,即向实践转化。

认识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反复性和前进性,曲折反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5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谬误是贯穿于认识过程的一对矛盾,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界限在于是否正确反映。

二者界限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真理开始只为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所掌握的问题。

要正确对待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失误。

说错误难免,是从认识的总体,认识的过程来说的,对此不能加以绝对化,不能把任何错误的产生都当成不可避免的。

56、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中和认识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认识主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现实的人,包含了作为认识主体的物质性、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多重规定。

认识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认识活动范围的客观对象,它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又是与人的认识活动发生关系的客观世界的那一部分。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因而认识的主体客体同样也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57、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具有能动的认识作用,客体对主体具有制约作用,客体的状态和过程制约着主体的状态和过程,影响着认识主体认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认识主体层次或分类包括个人认识主体、群体认识主体、人类认识主体。

58、主体的认识能力,是指主体在认识过程中能正确发挥出来的自觉的能动性。

构成包括:

主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体的知识经验,主体的情感、意志和性格。

59、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是一切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基础。

6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范畴。

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标志着哲学基本问题(存在与思维关系)问题的彻底解决。

61、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上的根本变革,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划时代标志。

意义:

一是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的独立统治;二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三是为各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62、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客观条件,是指不依赖于主体并存在于主体之外的那些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自然条件,是决定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主观条件是指主观本身方面的条件,集中表现为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社会条件对人的活动的制约(受到经济条件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政治条件即政治制度和社会形式的制约,思想条件的制约)。

63、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是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为社会历史过程就是人们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构成的。

人的活动的能动性表现在主动性、目的性、创造性和选择性。

社会历史规律存在和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是内含人的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在内的。

64、人们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侧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65、生产力:

是人们改造自然地物质力量,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作用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它表示的是人对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力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66、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一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技能和知识的劳动者;二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三是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因素,具有能动性;劳动资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也是区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劳动资料进行加工改造的一切物质对象。

这三个基本要素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部分,系统还包括体现这些基本要求间相互关系的技术结构以及其他非实体性的重要因素。

非实体性要素包括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管理、科学技术等。

6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推动作用;二是科学成为生产发展的先导,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形成双向循环运动,并愈益一体化;三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民经济增长诸要素中的首要因素。

68、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这三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之中。

69、生产关系不是一种主观的意志关系,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关系,这种物质关系并不是物质实体,而是一种客观实在的关系。

7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是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的生产,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二是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三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7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基本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2)矛盾运动。

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根本规律),二者从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无限运动的过程。

72、经济基础:

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二者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对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二者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73、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是生产方式发展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生产力是检验党的工作、政策乃至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或最高标准,不是唯一标准,也不是直接衡量各领域、各部门的具体工作的标准。

7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内涵:

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而不是泛指任何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因而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其解决的方法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调节能力,自觉的不断得到调整解决。

75、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76、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形成。

阶级本质上是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只能以经济为标准,不能以政治、思想为标准。

7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源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经济利益而引起,围绕着经济利益而展开的。

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的根本质变和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用先进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社会制度,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新的生产力与腐朽的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是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

78、国家: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社会内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联合力量及其整体利益的代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以巩固自己的经济政治地位,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本质)。

军队、警察是国家权力的基本成分和主要工具。

国体表明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国家的对内职能:

专政、经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对外职能:

处理国家间关系、进行经济政治往来、开展科技文化交流、抵御外部入侵、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剥削阶级还有对外侵略扩张职能)。

7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特点:

(1)物质利益矛盾大量化;

(2)领导和群众矛盾突出化(3)矛盾表现形式多样化、复杂化。

坚持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来解决的原则:

是非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体制原因造成的矛盾用改革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矛盾用综合的方法去解决。

80、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的总和。

最大的特点是它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以具体的历史的形式反映变化着的社会存在,抽象的、超历史的、一成不变的社会意识是不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