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237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docx

湖北省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主要是酒器、乐器、礼器、兵器,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与祖先及神沟通的媒介

B.当时兵器只有青铜兵器

C.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D.商周时不存在青铜农具

2.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

“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

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

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

”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

A.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

B.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

C.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

D.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3.诗人白居易不到而立之年就一举登第,他自豪地写道: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促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观察下图。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地方掌握选官权力,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体

B.中央地方双重考察,中央考试统一儒家经典为测试内容

C.选官制度各朝不同,但是都立足于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选拔人才标准不同,但都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举荐人才

5.张居正一生鞠躬尽瘁,死后却被万历皇帝抄家问罪。

万历皇帝认为其“专权乱政,周上负恩,谋国不忠”。

而清代张廷玉认为其“威柄之操,几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内阁地位日渐衰退

B.皇帝大权旁落

C.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D.大臣专权乱政

6.恩格斯曾这样评价,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这说明古罗马法律

A.与时代内容密不可分

B.仅适用于当时的时代

C.对公有制社会无益处

D.不能被后世充分借鉴

7.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进步。

”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和制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

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

……亦不得强迫任何开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只,驶入或驶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

”上述规定

A.保留了邦联制的某些特征

B.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权

C.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

D.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9.如下图,早在鸦片战争前清军就已大量装备抬枪。

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

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英国议员贝思福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察后表示:

“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

”这说明了

A.清军武器长期领先世界

B.因循守旧加深民族危机

C.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D.战术运用决定战争成败

10.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

A.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D.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

1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沿长江航线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最远可达

A.江西省

B.湖北省

C.陕西省

D.四川省

12.“辛亥革命后,称中国为‘中华民国’,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说明自此后,‘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

材料认为辛亥革命

A.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累积性B.有利于近代政治观念形成

C.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国家认同D.部分地完成了反封建任务

13.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

本宪法所未授子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这项规定

A.完善了国家权力制度

B.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C.有利于平衡各州关系

D.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

14.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

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上井冈山

C.长征

D.重庆谈判

15.1927年8月,毛泽东指出:

“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

”该思想

A.否定了八七会议做出的决定

B.改变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

C.是国共对峙局面形成的结果

D.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16.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

A.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B.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17.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

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

这部影片反映了

A.“文革”后在全国平反冤假错案

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C.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D.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

18.《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的士大夫对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不易防范,现在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

这反映了

A.通商会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B.通商会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C.五口通商可以有效抵御侵略D.体制的不同导致观念的差异

19.近日,一部关于两岸题材的军事长篇小说《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书写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文学作品。

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79年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1987年实现历史性变化

C.1992年出现历史性突破

D.2008年“三通”变成了现实

20.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

与此同时,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

这些做法

A.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

B.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是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尝试

D.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

21.1969年7月和9月,根据毛泽东提议,陈毅等人研究后向中央送交“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和“对目前形势的看法”两份研究报告,提出:

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

据此可推断

A.中国意欲改善中美关系

B.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局面

C.苏联阻挠中美关系发展

D.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2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苏联推行多党制

②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③“八一九”事件

④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

23.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并不局限于国内问题,也适应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目前世界存在着许多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按照“一国两制”的精神来处理,就可以消除许多争端和冲突。

使各个地区和全世界得到和平、稳定与发展。

这表明,邓小平认为“一国两制”

A.具有国内和国际意义

B.利于消除国际争端

C.主要为解决台湾问题

D.得到所有国家认可

24.下图反映

A.二战后初期欧洲经济格局一角

B.“马歇尔计划”受援国家分布

C.冷战时期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

D.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分布

25.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指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历史时期,“人们很容易把全球政治理解为包含了美国及其盟国,苏联及其盟国,以及在其中发生了大量冷战斗争的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这种理解

A.夸大了美苏两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B.认为国际体系向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C.是依据意识形态的范式来界定

D.认为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稳定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三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分)

材料一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的牵制机制。

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

唐初三省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唐高宗以后三品、四品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中枢政要,有时宰相达20多人。

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待秉承太监代皇帝“批红”。

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如同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充任“军机上行走”,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

——摘编自陆杰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面对经济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

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地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实施的同时牵制总统权力。

如《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可关停私营银行,参议院迅速成立“金融银行委员会”,负责召开被整顿银行的听证会,听取业主的申诉,判别其重新开业的可能。

《联邦紧急救济法》的实施需耗资30亿美元,参众两院相应成立了3个委员会进行数十次听证,保障了法案的实效性。

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共成立各类委员会50多个,有效发挥了“国会决策中枢”的功能,为美国渡过难关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魏汝明《浅析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

(1)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并未弹劾总统的原因。

(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不同历史时期牵制制度的差异。

(12分)

27.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一个民族前行的道路;70年前成立新中国,则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

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选自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胜利20周年时对青年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事记(20世纪50年代中期部分)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1954年9月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3—1957年

中央人民政府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6年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2月

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1955年

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分别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

——编自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民版)必修1、

(1)根据材料一,归纳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8分)

(2)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各方面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根据材料二表格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重大变化。

(9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下面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

材料二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

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

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

忆录》节选

(1)材料一中的美国宣传海报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4分)

(2)据材料二,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2分)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精编仿真金卷

历史(B)答案

第Ⅰ卷

1.【答案】C

【解析】从材料“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主要是酒器、乐器、礼器、兵器”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是传统礼仪制度的代表,因此青铜器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青铜器是与祖先及神沟通的媒介,故A项正确;青铜兵器是当时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故B项排除;商周时期已有少量的青铜农具,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之道”指的是分封制。

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对地方统治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征服其他部落,让其臣服;一种是更换原有首领,进行分封;一种是开辟荒地后进行分封,再分封的过程中,分封的诸侯将周朝的典章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等带到地方,进而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力,D选项符合题意。

分封制与周朝的内外服制度不一样,A选项说法错误。

材料未体现分封的诸侯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B选项错误。

诸侯等级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级,C选项说法错误。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诗人白居易”可知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唐朝,再结合所学可知诗人笔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制度应该是科举制,D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不是唐朝,A项错误;察举制是两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诗人所处时间不符,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也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根据题干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虽各朝不同,选官标准不同,但都是立足于选贤任能,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故选C项。

中国古代真正掌握选官权力的是中央,并不是地方,故排除A项;中国古代选官考试不一定都是以儒家经典贯穿始终,还有其他的考试内容,故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但科举制不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故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君主专制制度。

材料中的现象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对权臣的功名等可任意予夺,C项正确。

明代皇权不断强化,绝非大权旁落,B项错误;明朝内阁自明中期以后,职权不断加强,A项错误;张居正在后期权倾一时,但未乱政,D项不符合史实。

6.【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来看,恩格斯认为古罗马法律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说明古罗马法律与时代内容密不可分。

故答案为A项。

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仅适用于当时的时代”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罗马法对公有制社会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排除C项;当代许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英国有着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其发展过程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也是温和渐进的过程,选项A正确;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确立起来的,而且保留了大量封建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与材料中“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不符,排除B;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蕴含了美国开国者的睿智,与材料中“较少的深思高论”不符,排除C;法国共和制经历了多次革命后才确立,与材料中“较少的腥风血雨”不符,排除D。

8.【答案】B

【解析】材料中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说明中央政府只能按照宪法征税,这有利于维护了地方自主性,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非各州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贸易争端问题,故排除C项;1787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就是改邦联为联邦,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

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并结合1899年前后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可以看出,清政府因循守旧而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B符合题意。

根据题干中“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可知,清朝抬枪落后于欧美,A项不符合题意。

题干反映的金陵机器制造局生产的抬枪基本上无法抗击侵略,C项不符合题意。

题干提及的是抬枪这种武器落后于欧美,不是战术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1875至1911年,晚清驻外公使的知识结构中来自新式学堂和留学生出身的人数越来越多,这表明外交官越来越需要一批识西学,懂外语的新式人才来顺应近代社会的变化,突显出外交官群体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明显,逐渐走向近代化,故选D项;本表主要是外交官的出身情况,而非晚清所有的官吏,故A项排除;材料中不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也不能体现天朝上国心态的变化,故排除BC。

11.【答案】D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势力沿长江航线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最远可达四川省,故D正确;江西省、湖北省都不符合“最远”,排除AB;陕西省属于黄河流域,不符合“长江航线”,排除C。

12.【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题中诠释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名称的变化,从材料中的“国家和民族……具体化……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增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感,更加强化了国家的政治意义,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正确;题中国家名称有很大变化,故A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材料重在解释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并未强调政治观念的形成,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错误。

13.【答案】A

【解析】材料“本宪法所未授子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强调的是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国家权力制度的完善,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体现联邦政府权力扩大,B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C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D选项排除。

14.【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断定此事件介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1936年西安事变两个历史名词中间的事件应该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长征,故C项正确;A项是1919年,排除;B项是1927年底,排除;D项是1945年8月,排除。

15.【答案】D

【解析】根据“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可知该思想符合八七会议做出的进行土地革命的决定,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毛泽东的这个主张属于他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根据“1927年8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该主张还没有改变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故排除B项;该思想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结果,而非国共对峙局面形成的结果,故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是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故选D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银行数量北方在减少,南方在增加,1925年至1928年国民政府与北洋政府对峙,1928年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是全国唯一合法政府,其政治中心在南京,故C项符合题意。

A项,世界经济危机与银行向南方发展的趋势无直接关联,故排除。

B项,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发生在宋代,故排除。

D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于1937年,时间不符,故排除。

17.【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主要反映的是人民法制意识增强,我国法制建设也不断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这是村民和村长之间的矛盾,是一般的案件,不是“文革”期间因“左”倾错误而造成的冤假错案;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该事件与村民自治制度无关;D选项错误,“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制度”的表述错误,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8.【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不易防范,现在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并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这是自然经济的产物,目的是抵御外国的入侵;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后,引起了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恐慌,害怕威胁清政府的统治,这是不同的体制导致观念的差异,D正确;据材料“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不易防范,现在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可知,封建士大夫害怕的是“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而不是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和司法主权,A、B错误;据材料“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不易防范,现在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可知,封建士大夫害怕的是“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C说法与材料不符。

1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但两岸交往还没有开启,1980年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故B项正确,排除;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即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故C项正确,排除;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故D项正确,排除。

20.【答案】A

【解析】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施展了杰出的外交才能,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终于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有利于为中国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减少了与周边国家的矛盾。

综上,这些措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故A项正确;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提出,故B项错误;这些做法是中国政府的主动作为,不是与其他大国的协商的结果,排除C;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大会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权利的决议,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1.【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69年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对中国北方构成巨大威胁,再结合材料可知,当时中国领导人认为苏联既是中国的主要威胁,也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因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