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592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docx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

一年级下新疆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新课程)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墩阔坦镇小学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按照空间上的分布来划分,主要有:

学校内部资源。

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

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

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

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让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探究过程,在动手中解决问题,亲近和改造社区环境,促进自我发展。

难点: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殊性,本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难点是保证时间,投入足够的精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知道这是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

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2、通过观察,访问,认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自然。

教学进度表

第1-周第1课:

我长大了

第2周第2课:

我来认地图

第3周第3课:

土的乐趣

第4周第4课:

小草青青

第5-6周第5课:

蚯蚓本领大

第7周第6课:

认识蔬菜

第8-9周第7课:

食盐用处多

第10周第8课:

轻巧灵活的筷子

第11周第9课:

美丽的艾得来丝绸

第12周第10课:

迷路了怎么办

第13周第11课:

小小旅行家

第14周第12课:

智慧泉

第15周第13课:

编织美丽

第16周第14课:

有趣的连接

第17周第15课:

我来“造”座“桥”

第18周第16课:

新疆干果

第19周复习考试

 

第周月日-----月日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第一部分探究与实践

第1课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课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看教材第1页的故事《柯里亚的宝盒》。

教学方法:

指导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通过学生看故事《柯里亚的宝盒》,引导学生看图把故事讲一讲。

二、各小组交流

1.想一想。

提问:

柯里亚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宝盒”了?

你能帮助他吗?

2.看一看。

一个学期过去了,你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

同学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身体、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3.写写画画。

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变化,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画)下来。

4.说一说。

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想和体

会,这里是让学生说说上一学期在学校生活中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教师要注意点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成长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5.做一做。

这个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记录成长快乐的各种方法。

三、汇报预设

1.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变化,对于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增加其自信心。

对于不太明白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帮助。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在身体、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教师应正确的予以引导。

3.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记录成长快乐的各种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办法。

对于比较有创新的回答,应给予鼓励。

四、小结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只有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我们才可能培育出心智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勇于创新的人才。

只有内心的快乐,才有真正的坚强。

板书设计:

第1课我长大了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五、作业:

请你把自己最想对家人、老师或同学说的话写在框里。

教研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第周月日-----月日

第2课我来认地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智能:

.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图例和实物的关系;学习看地图的方法,培养读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简单的图例、方向;初步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简单的图例、方向;初步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课时建议本活动建议1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中国行政地图及所在地区省市行政地图。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

探究法,指导法

活动过程

(一)、看地图,说家乡

1.导入: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

学生说说家乡的所在地

2.知道了家乡的地址,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学生在书中的地图上把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说说它在祖国的哪个位置。

 

3.师出示中国行政地图,说说它像什么。

 复习地图上的东西南北和上下左右的关系,认认“雄鸡”的头、胸、背、尾、脚各是祖国的哪些省份。

 学生说说涂色的图形像什么(认认自己所在省的图形特征)。

 4.说说写写你家乡的地址。

 

(二)、认识地图标识 

1.出示家乡(省市)地图。

 

2.学习图例。

(1)讨论问题:

地图上为什么要有图例?

图例和实物有什么关系?

我们看地图的时候,这些图例可帮我们哪些忙?

(2)根据各自家乡的地图特征,添加个别图例,加深印象。

 

3.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图例,在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

 4.上台交流,说说我是怎样找到家乡的。

 

1.汇报内容:

选择地图、地图差异、看图收获、看图疑问等。

2.汇报程序:

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推选一名同学上台向全班交流汇报。

  

(三)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 

(四)做一做   绘制一幅从自己家到学校的简要线路图。

板书设计:

第2课我来认地图

地图上为什么要有图例

图例和实物有什么关系?

作业设计:

做一做   绘制一幅从自己家到学校的简要线路图。

教研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第周月日-----月日

第3课小小旅行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智能;巩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增进爱家乡的情感。

2、过情与方法;增进爱家乡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教学难点:

增进爱家乡的情感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课。

课前准备:

五一三天假,请你和你的家长去库尔勒周边(可以是龙山、铁门关、莲花湖、太阳岛……)去玩耍,拍一些照片带来。

如果五一不打算出游的同学,你们可以带上你们以前出去玩时拍的照片。

教学方法;探究法,指导法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五一过得开心吗?

老师这次也出去玩了。

(教师展示照片,讲出游时遇到的有趣的事。

二、小组讨论

1、各小组成员将自己的照片拿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向同学们介绍你的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出游时让你感受最深的事情给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2、小组讨论P33的“议一议”说说这三个小朋友谁做得对?

为什么?

(各小组积极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加入学生的活动中。

三、汇报预设

1、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选出你们组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在这时往往是很积极,每个学生都想要有表现的机会,尽可能的叫不同的学生进行回答,多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

2、学生独立完成P32的“画一画”,然后请学生回答你准备带些什么?

为什么?

四、小结

同学们当我们去亲近大自然时,你开心吗?

那同学们看看P33“评一评”中的两个小朋友做的对吗?

在我们校园里,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如果你看见有同学踩草坪,你会怎么做?

看见地面有纸屑你会怎么做?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的校园会更加美丽!

我们的世界也会更美丽!

板书设计

第3课小小旅行家

小组讨论P33的“议一议”说说这三个

小朋友谁做得对?

为什么?

 

作业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P32的“画一画”。

教研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第周月日-----月日

第4课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智能:

通过玩泥巴,发现土的乐趣,并初步感知了解事物的方法。

2.过情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泥土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泥土的作用。

教学难点:

得到科学素养的培养,进而产生对土地的情感。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课

课前准备:

带上小铲子,和家长一起去认识一下周围的泥土。

收集你喜欢的泥土,带给同学看。

教学方法:

探究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各小组的同学把你们收集的泥土展示给你的组员看看,并向他们介绍你对你收集的泥土的认识。

这个环节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泥土。

二、小组合作交流

1.土为什么有不同的种类和颜色?

(教师不必讲得十分细致、专业,只要让学生明白:

因为各地环境不同,所以土壤的颜色不同。

2.各小组合作一起闻闻泥土的气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泥土的表面;用手拍一拍泥土,听听发出的声音;向泥土里倒一点水,看看水去了哪里。

三、汇报预设

1.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交流对泥土的认识。

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自由畅谈。

只要学生回答了,就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学生对泥土应该很感兴趣,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玩土时不用手揉眼,游戏后洗手。

四、小结

幼儿阶段是最接近自然本性的时期,他们眼中的世界美好、灿烂,他们对任何事物、现象都感兴趣,他们喜欢新鲜的、自然的事物。

泥土当然也是他们的好朋友、好玩伴了。

2.试一试。

(教材第9页)教师可以就种植的方法和浇水的时间等问题作必要的指导,但要提出明确要求,种植、养护等活动学生必须亲历亲为。

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成果”带到学校来,让大家欣赏。

教学设计:

第4课土的乐趣

土为什么有不同的种类和颜色?

(教师不必讲得十分细致、专业,只要让学生明白:

因为各地环境不同,所以土壤的颜色不同。

作业设计: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泥土和着水捏泥玩具,或者是滚泥球,挖泥洞。

教研组长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第周月日-----月日

第5课小草青青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智能学习观察的方法,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了解小草,和小草做朋友,并了解小草在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小草对于自然界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了解小草,和小草做朋友,并了解小草在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小草对于自然界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课时:

共两课时,这节第一课时。

课型:

新课

课前准备:

现在天气还冷小草还没有发芽,请你回家和家长交流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