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751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docx

医药类实验室面试必备常识

过柱子与点板

在实验室的一个多月学习的最多的就是过柱子跟点板了,过柱子与点板其实原理是差不多的,都是根据极性的不同从而达到判别的效果。

过柱子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1、选柱子

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粗长的好。

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而我们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

5-10。

2、拌硅胶

在产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硅胶,在旋转蒸发仪上旋蒸至干

3、装柱子

装柱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法装柱,另一种是湿法装柱。

湿法装柱是先把硅胶用适当的溶剂拌匀后,再填入柱子中,然后再加压用淋洗剂"走柱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一般柱子装的比较结实,没有气泡。

干法装柱则是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胶,然后再轻轻敲打柱子两侧,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再填入硅胶至合适高度,最后再用油泵直接抽,这样就会使得柱子装的很结实。

而我们在实验室一般都是用干法装柱,首先称量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

将硅胶倒入柱子当中,拍打柱子的外壁使硅胶压紧,接着加入拌好的硅胶,同样拍打外壁压紧,其上再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钠(有吸水的作用),再在其上加上一些棉花,防止倒入吸附剂时将柱子冲空。

4、选择吸附剂

一般根据药品点板时选用的溶剂极性的1倍的吸附剂。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

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

二氯甲烷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

水:

正丁醇:

醋酸系统.要使所需点在Rf值在0.2-0.3左右的比较好.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石油醚<环己烷/己烷<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5、压实

装柱完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6、收集及检测

用硅胶作固定相过柱子的原理是一个吸附与解吸的平衡。

所以如果样品与硅胶的吸附比较强的话,就不容易流出。

这样就会发生,后面的点先出,而前面的点后出。

这时可以采用氧化铝作固定相。

另外,收集的试管大小要以样品量而定,特别是小量样品,如果用大试管,可能一根就收到了三个样品。

如果都用小试管那工作量又太大。

在收集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收集来的溶液进行及时的检测,检测的方法就是TCL薄层色谱,一般点3个点,两个收集的溶液的点(不能点的太浓影响观察的效果),这两个点其中一个与原料点的两个点中的一个点重合(这样更有利于对照)。

将点好的板放在合适的展开剂中跑板,在点爬到2--8毫米时,将板放在荧光灯下观察,直到原料点消失,说明收集完成。

7、处理

将收集来的溶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抽滤,烘干,装袋,检测产品纯度。

点板(TCL)

最近刚进实验室,用TLC对反应进行检测,但是关于展开剂的资料不多,我们实验室大多就是两个体系:

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醇,其他的就很少了。

薄层色谱(TLC)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跟踪反应的手段,还可以用于柱色谱分离中合适溶剂的选择。

薄层色谱常用的固定相有氧化铝或硅胶,它们是极性很大(标准)或者是非极性的(反相)。

流动相则是一种极性待选的溶剂。

在大多数实验室实验中,都将使用标准硅胶板。

将溶液中的反应混合物点在薄板上,然后利用毛细作用使溶剂(或混合溶剂)沿板向上移动进行展开。

根据混合物中组分的极性,不同化合物将会在薄板上移动不同的距离。

极性强的化合物会

“粘”在极性的硅胶上,在薄板上移动的距离比较短。

而非极性的物质将会在流动的溶剂相中保留较长的时间从而在板上移动较大的距离。

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大小用Rf值来表达。

这是一个位于0~1之间的数值,它的定义为:

化合物距离基线(最先点样时已经确定)的距离除以溶剂的前锋距离基线的距离。

一般步骤

1、割板

通常,买来的硅胶板都是方形的玻璃板,必需用钻石头玻璃刀按照模板的形状进行切割。

在切割玻璃之前,用尺子和铅笔在薄板的硅胶面上轻轻地标出基线的位置(注意不要损坏硅胶面)。

借助锋利的玻璃切割刀和一把引导尺,你便可方便地进行玻璃切割。

当整块玻璃被切割后,你就可以进一步将其分成若干独立的小块了。

(一开始比较生疏,割坏了好多板。

2、点板

我们在实验时经常是点三个点从左往右依次是原料点,原料点+产物点,产物点。

(这么做是为了更好的判别反应的进程,判别反应是否完成)

3、选择合适展开剂

展开剂的选择通常是要试验好几次,先是大致了解产物的极性,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选择合适的溶剂。

化合物在薄板上移动距离的多少取决于所选取的溶剂不同。

强极性溶剂:

甲醇〉乙醇〉异丙醇

中等极性溶剂:

乙氰〉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乙醚〉甲苯

非极性溶剂:

环己烷,石油醚,己烷,戊烷

常用混合溶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1:

1,2:

1,3:

1,5:

1

二氯甲烷/甲醇1:

1,3:

1,5:

1

有的时候也直接选用乙酸乙酯,或者直接用甲醇

一个好的溶剂体系应该使混合物中所有的化合物都离开基线,但并不使所有化合物都到达溶剂前端,Rf值最好在0.15~0.85之间。

(摆放板时要注意板要摆正,不能歪在试剂瓶中,另外在试剂瓶中放一下片滤纸)

4、读板

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一些点,那是由于各个物品在溶剂中的极性不同,它跑的位置也不相同,打击性的物质一般在下面,小极性的一般在上面。

如果产品点与原料点对照产生了新点,那么那个点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生成的杂质,再通过比较从而确定产物的性质。

有的板在荧光灯下没有反应,这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染色剂,如将板放进碘缸里面熏一会在观察

抽滤抽滤有双重含义,物理术语中抽滤(Leaching)指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达到

固液分离的目的方法。

游戏王术语中的抽滤简单地说来就是一类可以替换手牌的卡片。

大多数抽滤都具有压缩卡组的能力,比如常见的各种抽——光抽暗抽D抽八抽龙抽等。

所需装置

布氏漏斗(buchnerfunnel),抽滤瓶(suctionflask),

抽滤

胶管,抽气泵,滤纸过程

1、安装仪器,检查布氏漏斗与抽滤瓶之间连接是否紧密,抽气泵连接口是否漏气;

抽滤瓶上配一单孔塞,布氏漏斗安装在塞孔内。

漏斗管下端的斜面朝向抽气嘴。

但不可靠得太近,以免使滤液从抽气嘴抽走。

2、修剪滤纸,使其略小于布式漏斗,但要把所有的孔都覆盖住,并滴加蒸馏水使滤纸与漏斗连接紧密;

往滤纸上加少量水或溶剂,轻轻开启水龙头,吸去抽滤瓶中部分空气,以使滤纸紧贴于漏斗底上,免得在过滤进有固体从滤纸边沿进入滤液中。

3、打开抽气泵开关,开始抽滤

在抽滤过程中,当漏斗里的固体层出现裂纹时,应用玻璃塞之类的东西将其压紧,堵塞裂纹。

如不压紧也会降低抽滤效率;

若固体需要洗涤时,可将少量溶剂洒到固体上,静置片刻,再将其抽干。

从漏斗中取出固体时,应将漏斗从抽滤瓶上取下,左手握漏斗管,倒转,用右手“拍击”左手,使固体连同滤纸一起落入洁净的纸片或表面皿上。

揭去滤纸,再对固体做干燥处理。

溶液应从抽滤瓶上口倒出。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停止抽滤时先旋开安全瓶上的旋塞恢复常压然后关闭抽气泵

2、当过滤的溶液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要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3、不宜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萃取(Extraction)指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

液液萃取(以区别于固液萃取,即浸取),亦称抽提(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是一种用液态的萃取剂处理与之不互溶的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萃取有两种方式:

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溶剂必须与被萃取的混合物液体不相溶,具有选择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须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蚀性。

如用苯分离煤焦油中的酚;用有机溶剂分离石油馏分中的烯烃;用CCl4萃取水中的Br2.

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叫“渗沥”或“浸沥”。

虽然萃取经常被用在化学试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并不造成被萃取物质化学成分的改变(或说化学反应),所以萃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

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

编辑本段原理

原理示意图

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

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

同时,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该化合物与此两种溶剂不发生分解、电解、缔合和溶剂化等作用时,此化合物在两液层中之比是一个定值。

不论所加物质的量是多少,都是如此。

属于物理变化

红外光谱仪(InfraredSpectroscopy,IR)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

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1],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

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

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

[1]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被称为第三代红外光谱仪,利用麦克尔逊干涉仪将两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变化的复色红外光相互干涉,形成干涉光,再与样品作用。

探测器将得到的干涉信号送入

到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化的数学处理,把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andVisibleSpectroscopy,UV-VIS)仪是紫外可见光谱仪中的用途较广的一种,其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以及数据处理及记录(计算机)等部分组成。

紫外/可见光谱仪主要用于化合物的鉴定、纯度检查、异构物的确定、位阻作用的测定、氢键强度的测定以及其他相关的定量分析之中,但通常只是一种辅助分析手段,还需借助其他分析方法,例如红外、核磁、EPR等综合方法对待测物进行分析,以得到精准的数据。

核磁共振仪(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meter;NMRspectrometer)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特征峰的数目反映了有机分子中氢原子化学环境的种类;不同特征峰的强度比(及特征峰的高度比)反映了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数目比

化学位移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吸收峰,峰与峰之间的差距被称作化学位移;化学位移的大小,可采用一个标准化合物为原点,测出峰与原点的距离,就是该峰的化学位移,现在一般采用(CH3)4Si(四甲基硅烷TMS)为标准化合物,其化学位移值为0ppm。

裂分由于相邻碳上质子之间的自旋偶合,因此能够引起吸收峰裂分。

例如,一个质子共振峰不受相邻的另一个质子的自旋偶合影响,则表现为一个单峰,如果受其影响,就表现为一个二重峰,该二重峰强度相等,其总面积正好和未分裂的单峰面积相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