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698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9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docx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料汇编

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编制:

苏祥厅

审核:

王小强

批准:

张海潮

2017年12月20日批准2017年12月30日实施

1特种设备名词术语

2特种设备使用责任制度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4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5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6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7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8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9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10记录表卡

11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目录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手册

1特种设备名词术语

特种设备的定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特种设备的具体含义

1.2.1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通过对外输出介质的形式提供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正常水位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的承压热水锅炉;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1.2.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

1.2.3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

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其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监督管理还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

1.2.4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除外。

1.2.5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

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1.2.6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

非公用客运索道和专用于单位内部通勤的客运索道除外。

1.2.7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用于体育运动、文艺演出和非经营活动的大型游乐设施除外。

1.2.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2特种设备使用责任制度

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情况表

使用单位名称

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使用单位地址

温岭市滨海镇长新塘

安全管理负责人及电话

设备管理员及电话

特种设备台数

26(台)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21(人)

锅炉2台

压力容器14台

压力管道200米

电梯1台

起重机械7台

叉车2台

最近五年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情况

特种设备分布图

参考:

特种设备平面示意图

特种设备档案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汇总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档案号

备注

1

电梯

2

1#蒸汽锅炉

35192

锅10浙JC0058(16)

3

2#蒸汽锅炉

35193

锅10浙JC0059(16)

4

1#垃圾行车

SN-WL-15-016

5

2#垃圾行车

SN-WL-15-017

6

汽机行车

2014-031

7

渣库行车

2014-097

8

煤库行车

2014-032

9

污泥干化行车

1511127

10

综合泵房行车

2014-033

11

1#空气储罐

15AJB127

容17浙JCB016(17)

12

2#空气储罐

15ARB11

容17浙JCB015(17)

13

污泥空气储罐

Y18M50041

容17浙JCA909(17)

14

污泥空气储罐

Y10A50123

容17浙JCA910(17)

15

输灰储气罐

14-3-124

容17浙JCA911(17)

16

除尘器储气罐

15-8-19

容17浙JCA915(17)

17

锅炉仪用储气罐

15-8-20

容17浙JCA912(17)

18

灰库储气罐

15-3-64

容17浙JCA916(17)

19

1#仓泵

13-11-47

容17浙JCA918(17)

20

2#仓泵

13-11-45

容17浙JCA917(17)

21

3#仓泵

13-7-92

容17浙JCA914(17)

22

4#仓泵

13-7-90

容17浙JCA913(17)

23

空压机后

15ARB13

容17浙JCB017(17)

每台特种设备应该单独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安全使用主要义务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主要义务

1、建立并且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

2、采购、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下同),并且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采购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3、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建立人员管理台帐,开展安全与节能培训教育,保存人员培训记录;

4、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设备注销时交回使用登记证;

5、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及技术档案;

6、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

7、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验(检定、校准,下同)、检修,及时提出定期检验和能效测试申请,接收定期检验和能效测试,并且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8、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发生事故及时上报,配合事故调查处理等;

9、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节能必要的投入;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11、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2.5.1成立文件

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文件

安环〔2017〕第09号

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决定

公司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落实企业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由总经理张海潮任组长,副总经理王小强任副组长,何龙、苏祥厅、江俊杰、陈宣桦、张五一为组员。

下设特种设备安全办公室,苏祥厅任特种设备安全办公室主任。

望公司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和本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

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7年5月20日

2.5.2安全管理机构人员情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基本情况

管理机构职务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行政职务

受过何种安全培训

组长

张海潮

47

大学本科

总经理

安全管理员培训

副组长

王小强

43

大学本科

总工助理

安全管理员培训

组员

苏祥厅

49

大专在读

安全员

安全员培训

组员

何龙

42

大专在读

运管部经理

组员

陈宣桦

38

大专在读

锅炉专工

组员

张五一

31

大专

汽机专工

组员

江俊杰

27

大专

环保专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员

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文件

安环(2017)第010号

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员任命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经研究,决定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作如下任命:

一、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

王小强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

江俊杰

三、特种设备档案管理责任人:

阮林燕

四、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责任人:

张威

五、特种设备安全教育责任人:

苏祥厅

六、特种设备节能管理责任人:

何龙

本任命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7年5月20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

参考一:

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

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岗位责任书

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岗位责任书

甲方:

王小强(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负责人)

乙方:

(专业负责人/值长)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内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和资产安全,保障车间生产的正常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由甲方与乙方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双方职责:

一、甲方(安全管理负责人,必须要求和督促企业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甲方对本车间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二、甲方必须带头执行企业制订的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制度及各车间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对本车间使用的所有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求公司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取得合格证才能上岗,并制订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对各设备、容器进行检查,确保能正常运行。

三、按国家有关规定,甲方必须要求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配置适量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安全生产防护装置等,并要定期维修,确保设施器材与装置完好,以确保乙方在生产过程中安全。

四、乙方(班长/车间主任),要在本班(车间)带头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一切的安全规章制度及本车间产品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五、作为安全生产的基层生产者和管理者,乙方必须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每天要定时巡查本班的每一个岗位,督促本班工人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发现违章操作立即指正,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和上报。

六、乙方要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并积极与其他班长交流沟通,互相学习有利安全生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共同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七、乙方绝对不能向上隐瞒本班发生的无论大小事故,否则立即开除出厂。

考核与奖惩:

公司规定一般情况对班长进行季度考核和年考核,若该车间一季度内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对该班长发奖金**元,作为季安全生产奖;一年内未发生安全事故,则奖励**元作为年度安全生产奖。

若一季度内发生一起一般安全事故,扣除班长季度奖并进行检讨总结、留岗试用;发生两起事故,撤除班长职务,扣除年终奖金,并视事故的影响程度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后生效。

甲方:

乙方:

日期:

日期:

特种设备岗位职责

2.9.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1、贯彻执行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负责落实使用单位的主要义务;

2、承担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职责的机构,负责开展日常节能检查,落实节能责任制。

2.9.2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

1、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2、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

3、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员配备;

4、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

5、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6、组织进行隐患排查,并且提出处理意见;

7、当安全管理员报告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用时,立即作出停止使用特种设备的决定,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2.9.3安全管理员职责

1、组织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2、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3、组织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

4、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5、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

6、编制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督促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工作;

7、按照规定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与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8、发现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

9、纠正和制止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

2.9.4作业人员职责

1、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按照规定填写作业、交接班等记录;

3、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4、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作出记录;

5、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6、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0.1公司概况

公司成立时间,2013年,地址,温岭市滨海镇长新塘,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2.10.2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1、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在可能的情况下予以消除。

2、尽量减少或降低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影响。

2.10.3危害的预防

1、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规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3、制定、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保障安全的操作规程。

4、加强安全检查,要坚持日常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专业性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方针,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要高度重视,积极落实整改,预防事故发生。

5、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专业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杜绝、消除错误操作和违章操作,有效避免和防止事故发生。

6、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特种作业的操作工必须做到100%持证上岗。

7、加强设备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完好,对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验、检测,提高预警能力。

8、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每年至少一次,提高实战抢险的能力,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2.10.4事故应急救援抢险系统及现场抢险救援组织

1、指挥系统

总指挥:

王小强副总指挥:

苏祥厅

2、现场抢险救援组织的设置

A、灭火行动组组长:

陈宣桦成员:

江圣恩、缪伟峰、李仁建、钱佳春

B、设备抢修组组长:

张威成员:

杨发展、甘金武、姚国年、梁培峰

C、警戒疏散组组长:

何龙成员:

潘佳林、张美丽、颜小雪、毛杨飞

D、后勤救护组组长:

王军波成员:

林明、牟建萍、王于阳、阮林燕

3、指挥系统的职责

总指挥是事故现场的最高管理者,根据现场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的后果,事故延迟的时间,及时下达对外联系,批准抢险方案,下达救援命令,在危及职工及群众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下达撤退、戒备、紧急疏散的命令。

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履行职责。

2.10.5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模式

1、设定事故

结合行业特点,根据本公司设备存在的弱点或缺点,分析出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形式及事故可达到的严重程度。

2、制定技术性措施

针对设定的事故所必须采用的技术方法、手段、设备设施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求等技术性措施。

2.10.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框架图

 

报警

报警报警警告可能

的话

报警警告

警告/疏散疏散

报警

 

2.10.7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各公司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分析出可能存在危险源的场所或设备)例如:

1、着火

处理措施:

应迅速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开启消防水泵,组织消防队员,运行抢险人员切断气源和进行灭火,公司内停止一切生产活动,机动车辆立即撤离到站外,无关人员向站区上风向或侧风向撤离。

2、气体的泄漏:

A、容器产生裂缝引起漏气的应急处理方法。

隔离、泄压、冷却,有毒气体戴防毒面具,水稀释并进行消毒

B、工艺管道破裂引起漏气的应急处理办法。

隔离、泄压、冷却,有毒气体戴防毒面具,水稀释并进行消毒

C、阀门破裂漏气的应急处理方法。

隔离、泄压、冷却,有毒气体戴防毒面具,水稀释并进行消毒

3、爆炸

处理措施:

疏散人员,

2.10.8通讯联络

1、内部通讯联络

公司电话:

总指挥电话:

2、外部通讯联络:

王军波

火警:

119急救:

120报警:

110

滨海镇派出所:

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温岭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1、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天内,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携带有关资料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应携带以下材料:

锅炉、压力容器(气瓶除外)、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按台(套)向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车用气瓶以车为单位进行使用登记: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含有使用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车用气瓶安装合格证明);

(4)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明(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使用前首次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当提交使用前的首次检验报告);

(5)机动车行驶证(适用于与机动车固定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机动车登记证书(适用于与机动车固定的车用气瓶);

(6)锅炉能效证明文件。

气瓶(车用气瓶除外)、工业管道应当以使用单位为对象向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含有使用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明;

(3)监督检验、定期检验证明;

(4)《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工业管道》。

3、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后,应把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标识固定在特种设备显着位置。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1、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工作种设备和所属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限速器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检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2、在定期检验前,生产部要与市特检院协调好检测时间,及时对设备采取措施(如停用)并作好清洁工作,顺利完成设备定验,确保安全。

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时间根据上次的设备检验报告确定。

4、定期检验报告要有专人保管,随时备查。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制度

1、特种设备操作工人要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认真保养好设备。

2、各岗位要实行操作工人为主,“机、电、化、仪”四结合的设备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只只仪表有专人负责,消灭无人负责现象。

3、操作人员对岗位范围内的设备,必须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严格执行岗位的操作规程。

4、严格按操作程序与规定步骤。

设备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要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

5、对岗位范围内设备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切实做到“四勤(勤检查、勤观察、勤联系、勤调节)”。

操作人员发现设备缺陷能处理的应主动进行处理,清除故障,一时处理不了的应及时报告检修。

6、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

各特种设备使用厂应认真进行检查,公司每季度检查一次,使用厂每月检查一次,岗位人员每天应进行检查一次。

7、公司检查内容:

(1)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2)特种设备负责人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落实情况;

(3)特种设备建账情况;

(4)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建立情况。

8、特种设备使用厂和操作人员检查内容:

(1)设备及其部件的性状完好情况

(2)保护装置的完整可用和校准情况;

(3)噪声、磨损、异常振动等运行情况。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后才能独立操作。

2、当班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运行过程中状态监测、日常点检和各项运行记录。

3、在运行中遇到有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规程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运行人中在当班期间,应按规定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5、受压设备不得超压运行、动力设备不得超过击规定负荷运行,不得带病运行,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做好运行和故障排除记录。

6、运行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检修后的试运行记录,填写各种表卡,准确地反映设备运行状态。

7、各班组将运行记录集中整理后报送公司,以便能以运行记录为依据,综合历次检修记录,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是指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现场作业人员自行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以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的行为。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每季度应至少组织一次全单位所有在用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并亲自带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每月组织一次事故隐患集中排查;特种设备现场作业人员每天对所操作特种设备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

3、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