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660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8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docx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

项目策划书(矫正社工)

 

 

————————————————————————————————作者:

————————————————————————————————日期:

 

重生小组

 

策划书

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1、小组背景

2、服务对象的问题

3、服务对象的需求

4、理论框架

5、支持政策

6、介入身份

7、目标和目的

8、进行方式

9、服务对象

10、小组特征

11、小组活动设计

12、招募方法

13、应变计划

14、评估方法

15、附件

 

一、小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因各种社会问题而引发的犯罪人员越来越多,同样,刑满释放人员也会有所增加,据了解,自2009年来湖南省每年有2万左右的刑满释放人员,在“社区矫正”出现之前,他们由于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大多数刑满释放人员难以很快适应和融入社会,特别是其中10%属于“三无”人员等重点帮教对象。

如果衔接不到位、安置不到位、安置帮教不好,这些人很容易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国家也根据刑满释放人员的特点,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因为刑满释放人员比较多,政府管理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近年来就出现了“社区矫正”这个新名词,(社区矫正对象为:

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并在全国推广。

自2009年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在矫人员为230人左右一定程度上地防止了社区矫正人员的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但还是有很多的刑满释放人员没有接收社区矫正服务,他们在生活上、情感上、事业上都遭受着极大的挫折,亲人的看不起、人际关系恶劣、社会的不接纳……他们面对着种种困难,在无奈之下,也许会重新走上犯罪之路,扰乱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刑满释放人员家庭亲属应尽的社会责任。

做好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预防工作,需要监狱、社会及刑满释放人员亲属的共同努力。

二、服务对象的问题

(一)受到社会的歧视。

(二)遭到家庭与同伴的拒绝疏远。

(三)就业困难。

(四)再社会化困难。

(五)维持基本生活困难。

三、服务对象的需求

(一)社会接纳的需要。

(二)家庭接纳的需要。

(三)就业的需要。

(四)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五)基本生活的需要。

四、理论框架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30至40岁的刑满释放人员,这个阶段的人群,大部分、是事业、家庭都拥有的,而这些刑释人员,也许什么都没有。

生活困难、失业状态、没人理解、人际关系差等等因素会导致他们的内心极度自卑或仇恨社会。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以为,人人都是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需要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需要,否则,将使人类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要求更高一级的需求,比如环境安全、人际关系、被尊重、实现人生价值等需求,此次小组也就给组员提供了一个互助的支持系统,在这里,任何人都能得到尊重,通过一些能力或技巧的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以便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符号互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刑满释放人员都生活在那面镜子之中,别人对于刑满释放人员的评价,刑满释放人员特别看重,因此社会应给予刑满释放人员一定的鼓励和评价,以增强刑满释放人员的自信心。

同时,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一些自我的认识,来让组员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自己,而减少被外界影响的程度。

从而改变自我标签的状态。

(三)活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活动是生活的基础,人们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是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活动是刑满释放人员认识自我、获得社会角色、寻找生活的意义的主要途径。

与不同的人交流,可以降低组员内心的封闭感,与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交流让组员感到更加亲切,有归属感,并会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还是有人能理解他的。

五、支持政策

(一)生活问题。

刑满释放人员回归后立即到户籍地司法所报到,经过登记核实可按月领取基本生活费,发放期限六个月。

六个月以后生活确有困难无生活费来源的可向民政部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司法所给予协助。

(二)工作问题。

政府鼓励和支持自主择业,个体经营,创办经济实体。

对有就业要求,又无法找到就业单位的无业人员帮助安排到安置帮教基地就业。

(三)个体经营小额贷款和办证问题。

可以到金融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但必须符合金融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信贷政策和条件,才能贷款,对符合贷款条件者,相关部门必须办理贷款。

相关部门不得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

工商部门免费个体经营的证照。

(四)就业培训问题。

政策规定,要求刑释解教人员参加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享受下岗职工同等待遇,不受岐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放待业证,享受公民同等待遇。

相关政策

(一)《我国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措施》;

(二)1992年,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司法部、公安部、劳动和社会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

(三)2003年3月《长沙出台多项刑满释放、劳教人员安置新举措》

(四)2011年8月2日《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6、介入身份:

社会工作者

七、目标和目的

目标:

减少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犯罪情况,增加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率,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目的:

(一)消除刑满释放人员对社会的仇恨。

(二)促进刑满释放人员的家庭关系和谐。

(三)培训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的能力。

(四)挖掘刑满释放人员的潜力。

(五)改变刑满释放人员以前的生活环境。

八、进行方式

(一)与组员聊天,了解他们的情绪及变化。

(二)培训就业能力。

(三)做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

(四)家访,了解组员家庭情况及与组员亲人沟通。

九、服务对象

(一)资格:

长沙市雨花区范围内的社区30—40岁的刑满释放人员

(二)特点:

希望改变自己或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刑满释放人员

十、小组特征

(一)性质:

社会化小组

(二)节数:

八节

(三)日期:

2013年7月13日—2013年8月31日

(四)时间:

下午三点至四点半

(五)地点:

雨花区井湾子街道德馨园社区活动室

(六)人数:

8-12人

十一、小组活动设计

(一)第一节缘聚此时,连接你我

抱着同样的目的,参与这个小组活动,有缘认识一场,共同面对我们的困境,合力解决我们的困难。

(二)第二节不一样的你,不一样的世界

每一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分享自己的经历,认识自己,也

认识别人。

(三)第三节认识自我,探索心灵(活动要改)

通过相关活动,来寻找最真实的自己,不管是现在的状况,还是一个梦想,了解的目标,才会拥有前进的动力。

(四)第四节从改变自己做起(活动要改)

要想改变世界,就得从改变自己开始,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

力,周围的环境也许就跟着改变了。

(五)第五节职业测试及就业指导

选择工作之前,需要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喜欢做什么

工作,只有这样,才会找到好的工作,实现自我的价值。

(六)第六节学习简历制作

简历制作是一个技巧,在求职过程中,好的简历可以让你离

成功更进一步,

(七)第七节面试技巧及礼仪

从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面试

过程中的技巧及礼仪是无法忽略的。

(八)第八节我的天空任我翱翔

将时间留给自己和身边的人,用心与心交流,不管是什么,都大胆的去表达和接受。

十二、招募方法

(一)通过社区居委会的帮助,选择适合本小组的人员参加小组。

(二)工作者通过组员介绍,邀请适合人员参加小组。

(三)通过做宣传海报等形式,让社区中合适的居民更加了解们我们的活动,感受我们的活动理念,进而主动参加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十三、应变计划

预计困难

应付办法

(一)活动过程中无法控制局面

稳定组员情绪,针对他们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引导其向计划的方向发展

(二)小组成员间出现矛盾

工作员适时调解,运用积极倾听,尊重和接纳等技巧进行劝解和调和

(三)组员不能长期坚持参加

工作员到组员家庭中了解情况并积极引导

十四、评估方法

前期准备评估:

(一)向社区居委会了解刑满释放人员,家庭概况,以及社区居委会对小组的期望和要求。

(二)通过每次活动前与组员的交流,了解组员对小组的想法与需求。

(三)与组员家人沟通,了解他们对组员的要求和对小组的期望。

过程评估:

(一)随时与社区居委会做好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

(二)及时与组员作好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作好活动。

(三)工作者在小组进行过程中的观察与分析。

(四)活动过程中组员的表现。

结果评估:

(一)在小组每学期的中后期,对组员家庭进行家访,完成问卷,比较组员在参加小组活动前后的变化,并听取组员家人意见。

(二)了解社区居委会及居民的态度和意见。

(三)通过与组员的倾谈来了解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和意见。

(四)从出勤率及参与、投入程度做评估。

 

十五、附:

每期活动具体内容

第一次小组聚会:

缘聚此时,连接你我(2013/7/13)

活动时间

地点

目标

内容

所需材料

10分钟

 

社区

让组员了解开展此小组的目的及意义

小组社工对自己作一个自我介绍以及对此次开展的小组作详细的说明

椅子、茶水

10分钟

 

互相认识

组员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形容自己,并向组员做出解释(要包括名字、哪里人、性格、爱好等等)

10分钟

游戏分享

每位组员都讲一下在此次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

30分钟

带动组员的合作能力

每位组员都参与小组契约和目标的制定,社工作指导

纸和彩笔

15分钟

提高参与意识及责任感

组员分享小组的契约

15分钟

 

总结

每位小组组员总结自己在第一次小组开展中的感受并确定好下一次开展小组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次小组聚会:

不一样的你,不一样的世界(2013/7/20)

活动时间

地点

目标

内容

所需材料

5分钟

 

社区

回顾上一次聚会

社工带动组员试着回忆并说出小组组员的名字

椅子、茶水

5分钟

让组员了解这次聚会的内容

社工介绍此次聚会的一个整体内容安排

35分钟

 

促进组员之间的认识

“我是谁”

1、小组组员围成一个圆圈,每个组员想一个能代表自己性格特征的动作

2、一个组员做代表自己的动作时,其他组员也要一起做,例如:

“我叫杜文丽”同时做一个动作,之后,其他组员一起说“我叫杜文丽”同时做动作,以此类推。

3、每个组员做完动作之后,其他组员抽查,如果没记住其他组员代表动作的组员,就要接受“奖励”。

25分钟

 

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凝聚力

“登陆”

所有组员站在一张较大的报纸上,脚不能着地,工作人员要记录坚持的时间;在第一轮后,将报纸缩小一半,也是所有的组员都站在缩小的报纸上,脚同样不能着地,工作人员要记录坚持的时间。

 

报纸

15分钟

总结

每位组员分享和总结,社工说明下次聚会时间及地点

第三次小组聚会:

走近你我——我的梦想(2013/7/27)

活动时间

地点

目标

内容

所需材料

10分钟

 

社区

加强小组活动的记忆

回顾上次聚会的内容

椅子、茶水

15分钟

激起组员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的梦想”

每位组员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也可以画图表示

纸和笔(彩笔)

25分钟

更加增进组员之间的了解

每位组员都将向在座的每一位组员分享自己所写或所画的梦想,并说明原因

15分钟

激发组员对自己梦想的动力

社工放映之前准备好的一部关于梦想的微电影

投影仪、电脑

15分钟

说出组员自己的感受

组员自由发表看完微电影之后的感受以及领悟

纸和笔

10分钟

总结

分享、总结以及社工说明下次聚会时间、地点

第四次聚会——我的理想职业(2013/8/3)

活动时间

地点

目标

内容

所需材料

10分钟

 

社区

回顾上一次聚会

社工带动组员回顾上一次聚会的内容,同时展开这一次聚会的内容

椅子、茶水

 

15分钟

带动气氛

“大风吹”

1、先准备比组员人数少一张的椅子,然后让组员以(争板凳)的方法式围圈坐,未能找到座位的组员站到圆圈中间。

2、站在圆圈中间未能找到座位的组员可以发号施令,说:

“大风吹”,而其他成员则问“吹什么?

3、之后负责发号施令的组员要讲出一种特征,例如:

“大风吹,吹长头发的”,而有长头发特征的组员就要换位。

椅子

5分钟

分享

组员分享活动感受

15分钟

了解组员所向往的职业

每位组员在纸上写下自己理想中的职业

纸和笔

25分钟

从分享中可以了解组员的需求

每位组员都各自分享自己所写的理想职业

10分钟

让组员感觉受到重视

社工将每位组员所写的理想职业收起来保存到一个信箱,待小组将结束的时候再发还给组员

纸质信箱

10分钟

总结

分享、总结和说明下次聚会时间

 

第五次聚会——职业测试及就业指导(2013/8/10)

活动时间

地点

目标

内容

所需材料

10分钟

 

社区

热身游戏,带动气氛

“我可以”

1、先由社工提问“大家觉得自己能够在1分钟内鼓掌多少次?

2、组员发表自己的见解

3、开始1分钟鼓掌测试,社工要告诉组员这是1分钟的测试,但是实际时间只有30秒,看看组员们在30秒内鼓掌的次数是否达到或超过了组员之前的预计

4、告诉组员们测试的实际时间只用了30秒,告诉组员们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椅子、茶水

5分钟

回顾上次聚会引入本次主题

社工与组员共同回顾上次聚会的内容并讨论本次主题

20分钟

组员职业兴趣测试

由社工将准备好的职业兴趣测试题目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完成职业兴趣测试题目,了解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看到自身的优势

10分钟

组员兴趣职业分享及对职业的看法

组员分享测试后自身的职业兴趣所在,并简单的谈谈自己之前及现在对该类职业的看法。

45分钟

对小组成员进行就业指导,看清优劣势

由外聘的老师进行授课,社工退居一旁

10分钟

分享、总结及提醒下次聚会

组员对本次聚会分享并总结收获,社工提醒下次聚会时间

第六次聚会——学习简历制作(2013/8/17)

活动时间

地点

目标

内容

所需材料

10分钟

 

社区

热身活动,带动气氛,让组员感受自身价值

“我的助人事迹”

由社工带头说自己在上次聚会至本次聚会的时间内有过哪些助人的事迹,然后组员们分别进行分享

椅子、茶水

5分钟

回顾上次聚会引入本次主题

社工与组员共同回顾上次聚会的内容并讨论本次主题

5分钟

让组员了解一份优秀的简历的重要性

社工通过讲述由一份优秀的简历获得工作机会的励志故事(亦可自我披露)让小组成员了解到简历的重要性

45分钟

学习如何制作简历

由社工带领并指导组员学习制作简历,如:

简历中的个人情况,教育背景,实践经历,技能特长......以及简历制作中要尽量避免出现的问题等。

电脑、投影仪

15分钟

简历展示及分享技巧

将组员们自己做出的个人简历进行展示,对比分析和分享制作的技巧,取长补短。

10分钟

分享、总结及提醒下次聚会

组员对本次聚会分享并总结收获,社工提醒下次聚会时间和告知组员小组还有两次聚会就将结束

 

第七次聚会——面试技巧及礼仪(2013/8/24)

活动时间

地点

目标

内容

所需材料

5分钟

 

社区

回顾上次聚会引入本次主题

社工与组员共同回顾上次聚会的内容并讨论本次主题

椅子、茶水

20分钟

直面职场,感受挑战

观看一部关于求职应聘工作的微电影

10分钟

了解组员直面职场后的心理状态

组员分享自己看完电影后的感受和启示,以及对自身的影响。

45分钟

学习面试技巧和面试礼仪

由社工带领并指导组员学习面试时的常用技巧和面试礼仪,如:

个人面试时的着装,仪容仪表,面试常见问题的回答,自我介绍的优势......以及面试中要尽量避免出现的问题等。

15分钟

通过模拟面试,找出常见面试误区

模拟面试:

由社工扮演面试官,随机选取三位组员扮演求职者进行模拟面试,让其他组员观看并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

10分钟

分享、总结及提醒下次聚会

组员对本次聚会分享并总结收获,社工提醒下次聚会时间并告知组员小组即将结束。

 

第八次聚会——我的天空任我翱翔(2013/8/31)

活动时间

地点

目标

内容

所需材料

10分钟

 

社区

回顾小组之前的所有聚会引入本次主题

社工与组员共同回顾小组成立以来的所有聚会的内容并告知组员本次是小组的最后一次聚会

椅子、茶水

10分钟

直面改变和清晰规划

将小组成员在第四次聚会中写下的理想职业纸条发给组员,让小组成员看到自身是否与前期心愿有所改变或者理想更加清晰明了。

40分钟

了解组员的成长情况

社工及小组成员分享自己从小组成立到现在自身的成长情况,自己在小组中收获到了那些东西都有些什么感受等。

15分钟

发泄别离情绪

“你我的烛光,依然照耀彼此”

1、社工分发给小组成员每人一只蜡烛,并让组员将其点燃。

2、让小组成员围成一个同心圆坐下,把各自的蜡烛放在自己前面。

3、社工关灯退出小组,留给组员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结束后开灯并回到小组。

15分钟

寄予期望正式宣布小组结束

由社工对小组成员的成长情况进行点评和给予期望,告知小组成员他们已然成长,未来的天空广阔,他们可以去尝试和开创。

正式宣布小组结束。

 

破晓社工机构服务中心

 

 

二0一三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