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640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docx

文字全部依法治校

[1]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解读

  1.《实施纲要》制定背景和意义

  制定出台《实施纲要》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必由途径。

《实施纲要》共分9个方面,全面涵盖了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对学校按照法治精神与原则,转变管理理念和手段、方式提出了系统要求,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对推动我国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颁布《实施纲要》,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刻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推进依法治校的思路、举措和重点;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实践,加快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管理学校的新格局,使法治成为政府管理学校和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方式。

  2.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理解

  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依法治校的要求,2003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

《实施纲要》根据已有实践和新的形势,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部署。

《实施纲要》抓住了学校办学和管理中核心要素,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了普遍要求,全面推进。

二是全面阐释内涵和要求。

《实施纲要》根据实践发展,全面阐述了依法治校的内涵、意义和指导思想,系统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

三是全面推进实施。

《实施纲要》从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学校依法办学行为、健全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营造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健全依法治校评价考核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等7个方面,对学校办学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将全面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摆上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议事日程。

四是全面动员各方力量。

《实施纲要》明确了政府及学校内部各个主体,以及社会在推进依法治校中的地位、职责及权利义务,构建了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的格局。

  3.《实施纲要》对学校内部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

  《实施纲要》强调学校要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切实推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

《实施纲要》明确,学校章程应当着力规范学校的内部治理机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成为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要求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章程核准机制,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局面。

同时,要求学校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凡制定章程和关系师生权益的重要规章制度,都要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健全师生参与的渠道,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

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要符合法律保留、公平公正等法治原则,不得非法给师生设定义务,如乱设罚款等。

《实施纲要》还要求建立校内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由专门机构依据法律和学校章程对校内规章制度进行审查定期进行清理,保证学校制度体系的合法适当和协调统一。

  4.《实施纲要》对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提出的要求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核心职能和存在根基。

依法办学,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落脚点和具体体现。

《实施纲要》从学校组织和实施办学活动、建设平等校园环境、保护学生和教师权利、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与监督机制、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等几个方面,对学校依法办学提出了全面要求。

明确了学校在招生、教学、评价等活动中依法实施管理行为的基本规则。

要求坚决杜绝教师违反法定义务和国家规定,利用自身特定职权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强调要在校园中大力弘扬平等意识,注重对学生和教师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要求全面加强学校的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建立便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公开社会、师生关注的信息,使师生对学校的意见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5.依法治校把保障学术自由作为其内容的意义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

同时,学术自由也需要在法定限度内行使。

当前出现的学术失范行为等现象,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实施纲要》从保障和监督两个层面对学术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出了要求,要求学校建立公正、公平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健全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6.加强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建设的措施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校长、教师和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是基础。

《实施纲要》进一步强调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群体分别提出了要求。

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带头增强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运用法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学校领导任职前,教育部门以适当方式考察其法律知识和依法治校理念;要求在教师入职、岗位培训和履行职责的全过程都要包含法制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

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开展好"法律进课堂"活动,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7.《实施纲要》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的要求

  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因素。

《实施纲要》提出两个方面要求:

一是切实转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强调依法监管、提供服务,减少过多、过细的直接管理,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为学校解决法律问题,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机制。

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提高执法能力,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建立对公办学校及其负责人的问责机制,健全对违法办学活动的投诉机制,改革和完善行政监管机制,实现对学校的依法管理。

[2]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

  一、什么是依法治校?

为什么要推进依法治校?

  1.依法治校就是学校遵循法制原则和法制精神,在职权范围内,依据《宪法》、法律、规章等规定,管理学校事务,开展办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等活动。

  2.首先,实行依法治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其次,实行依法治校是由学校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再次,依法治校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学校教育事业的一条基本经验。

第四,依法治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治校的内涵有哪些?

  

(一)自主化管理:

  所谓自主化管理,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依法独立行使本校教育决策、组织教育活动的权力,也就是说学校可以自行决定、处理本校事务的权力。

  第一,要积极推进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要致力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治政府。

  第二,要落实学校法人地位。

  第三,学校要建立起自主化管理的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的民主监督机制。

  学校章程是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的"母法"。

章程的制定,是学校成为法人组织的必备要件,是学校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的前提。

  

(二)制度化管理

所谓制度化管理,是指学校的办学、管理及教育教学等一切行为都要遵循既定的制度和规定,避免临时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决策。

  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合法和完善。

  制度的民主性;制度的程序性;制度的针对性;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的时效性。

  (三)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就是指对我们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个岗位和这些岗位工作中的常规性要素,提出一个标准、一个范式,并且还要研究制定达到这些标准和范式的目标成果(最后要做到怎样才符合一种标准的要求)、技术路线(达到最后成果的一个标准的路径)、组织方案(怎样来通过规范的运作达到目标成果的)、工作程序(必须通过的几个步骤)以及具体方法等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四)民主化管理

  民主化管理,就是指学校管理应当广泛吸纳校内、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体现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意志和利益。

  第一,要把握好决策环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党委或党支部领导下,组织全校教职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构。

其主要职权是代表教职工行使学校重大的和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研究、决策和管理权利,并对学校校长及决策机构的全体成员进行民主监督,是广大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执行与教职工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依法治校、实行民主化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内容。

  第二,要把握好决策执行环节。

  校务公开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民主政治建设举措,是实现学校民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三,要把握好决策执行结果的评估环节。

  (五)权益化管理

  所谓权益化管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学校要依法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二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方面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和谐的发展。

  建立教师和学生的申诉制度:

  听证权;知情权;申辩权;申诉权。

  三、当前依法治校应把握好哪几个结合?

  依法治校的理念和推进依法治校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依法治校的一般理论与学校工作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依法治校的理念与先进的管理手段相结合。

  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经验相结合。

  四、推进依法治校的方法有哪些?

  

(一)要建立法制工作机构--法制办。

  

(二)要制定学校章程,修订、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三)要制定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项目标准和管理路径示意图;学校重要决策的形成及执行标准、程序;重要岗位的履职标准、路径和相关要求;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标准;维护教师学生权利的路径和程序。

  (四)要建立和完善依法治校档案。

  (五)要营造依法治校的氛围。

要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部署依法治校工作;要组织依法治校的论坛或讨论;要设立依法治校的永久性标语和适当的公示牌、展板;学校环境和秩序。

  五、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的法律有哪几部?

  有九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属于教育相关法律。

【3】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载自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注:

学生权利的核心是受教育权。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注:

教师权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权。

【4】【高校校长、党委书记谈"依法治校"】

  

  扎实开展依法治校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

清华大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学术研究等优势,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高校是传承弘扬人类先进文明的重要场所,是捍卫法治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强阵地。

我们将在全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在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教职工学习的同时,举办学生辅导员专题学习班和报告讲座、党团组织生活、课堂教学,引导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根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校园氛围,增强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

  全面实施学校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会提出,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按照章程进行大学治理,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

我们将以教育部核准公布的《清华大学章程》为契机,根据法律法规和章程全面开展规章制度的梳理和立改废工作,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夯实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学的制度基础,自觉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形成依法治校、照章治理长效机制,使依法治校工作迈上新台阶。

  用法治思维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我们将增强法治思维,自觉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

推进校务公开,依法做好招生、财务等信息公开工作,完善社会参与、社会监督、公开透明的学校治理模式,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使清华大学不仅在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而且成为依法办学治校的模范单位。

  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为依法治国提供人才保证和理论支持。

高校是高层次法治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研究的重镇。

我们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法学学科建设,深化法学教育改革,深入开展法学研究,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执法、司法等工作;推动法学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参与信息、环境、气候、海洋、安全等方面国内立法和国际法研究制定工作,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坚持依法从严治党,提高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学校党组织规章制度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融入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形成永葆学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长效机制。

  (作者为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依法治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针对高等教育的法治化发展,近些年,我国施行了许多重大举措,并已有32所高校完成大学章程的制定,为推动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支撑。

  关于"章程时代"的大学如何实现依法治校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想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大学章程是大学依法治校的法律基础和重要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大学治理中的具体体现。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制定大学章程的高校之一,1896年建校之初就颁布了《南洋公学纲领》,1898年又制定了《南洋公学章程》,一度成为我国近现代高等学校章程制定的典范。

2006年,基于规范办学的需要,学校制定并颁布实施的《上海交通大学章程》(试行),作为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教育部第31号令,按照法治原则、改革原则、自主原则,凝聚了全校的智慧和力量,修订完善了《上海交通大学章程》,2014年5月,经教育部核准通过,颁布实施,是C9高校中最先通过核准的大学。

  新修订的上海交通大学章程凝练了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品格和大学使命;优化了治理结构,划分了举办者和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界定了校院两级管理体系下学校与学院的关系,加强了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体系建设,为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完成章程的制定只是依法治校的第一步,大学章程实施的核心是法治思维的养成。

大学章程只有得到认真遵循和真正落实,才不会流为一纸文件。

因此,需要整个社会、政府和大学全体师生自身认真地对待大学章程,需要营造尊重章程的信念和意识,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章程的理念、精神和价值,明确章程的"宪章"地位,以获得广泛的认同、接受、尊崇和信奉。

同时,更根本的是养成法治理念和法律规则意识,做到心中有法、办合法事、合法办事、权之以法。

具体到学校的事务处理上,重点要考虑是否坚持了几个判断标准:

第一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运用是否合法;第二是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精神;第三是在行政和学术决策时是否体现了民主参与、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审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学校行政和学术权力执行的时候是否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体现了平等的规则。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自立",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和实践。

制定出一部好用的大学章程很不易,而形成遵循章程精神的可实施、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则更为不易。

大学章程要真正成为大学治理的根本大法,必须要落实到大学治理实践,需要以制度激励为核心,创造性地进行制度体系建设。

  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和学术共同体,以创新为其核心价值追求,是一个高智商、多元化、长时序的复杂系统。

从本质上讲,大学要形成持续激发师生创新活力的环境和文化,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人类美好生活的愿望;大学要有系统的制度设计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自律。

制度激励就是让制度实现对组织成员的方向引导、行为动机激发与行为强化,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种内生动力机制。

基于制度激励的大学治理是中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然的道路选择。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深入推进以制度激励为主线的系列改革措施,初步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又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大学治理之路。

引起了海内外不少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的兴趣,近期《Nature》杂志也专门约稿,发文介绍交大制度激励的发展理念和改革实践。

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例。

对于我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来说,最具挑战的是如何在大规模引进世界一流师资的同时,实现现有师资队伍的转型。

针对这个难题,上海交大采用制度激励的理念,设计了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需求的体系化制度,使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实现"并轨发展",建立了基于制度激励的大学治理体系,循序渐进地推动了一系列深入并带有根本意义的改革,目前改革成效已经逐步显现,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正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有着自身独特的学术价值追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因此,通过大学章程的全面推进和施行,形成有序的管理体制,保障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是现阶段依法治校的重要使命,更是大学章程的价值目标。

大学章程的实施应主要依靠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遵循,而师生员工的自觉遵循还依赖于他们对大学章程价值的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源于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对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追求。

  科学精神的要义,正如交通大学唐文治老校长所言:

"学问之道宜分三层,其始也,当勇往而精进;其继也,当优游而涵泳;其终也,当贞固而不懈。

"科学追求的卓越之路不仅要心存梦想,更需要纯粹朴实,勇往而精进;不仅要有出众的学习能力,更需要从容求索,优游而涵泳;不仅需要责任与担当,更需要精研专攻,贞固而不懈。

  人文情怀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它不仅为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不竭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为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人文情怀的内涵在于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价值追求中的理性回归和对信仰的坚守与执着。

科学精神是大学实现其知识创新、积累和传播功能的巨大动力,但唯有人文情怀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藩篱,否则,其求真的冲动也会为功利所摆布,也很难出现影响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大成果。

  因此,大学章程要在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同时,秉承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将大学章程的价值目标紧密结合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以大学章程的施行促进依法治校的全面推进,形成法治氛围下的学术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才能在依法治校的进程中实现创建一流大学的愿景。

  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国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将坚持道路自信,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工作中勇于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并实践"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制度激励为核心,以价值追求为目标"的中国大学治理改革道路,为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更大贡献。

  

依法治校有大学问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川生)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绘制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法治国家建设路线图。

具体到高校,就是要依法治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依法治校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但相对于目前的依法治国总体布局,高校依法治校模式和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还亟须提高。

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者更需要增强法治思维,提高依法治校能力。

  在我看来,依法治校有大学问。

  树立法律至上的思想观念是依法治校的前提。

一些高校管理者习惯于"个人说了算",以言代法,既违背法治精神,又破坏法治秩序。

依法治校就是要求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

大学章程则是法的治理模式、法的精神和法律条规在大学的延伸和具体化。

要实现依法治校,必须树立章程至上的思想观念。

很多人认为大学章程无非是"墙上挂挂、华而不实",实际上大学章程之于大学如同宪法之于国家。

大学章程规范和指导着高校整体制度体系建设,明确了学校权力配置、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及程序,厘清了学校与院系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了师生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义务责任,为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提供全面法律依据。

章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高校管理者脑中要时刻紧绷一根红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牢记职权法定,严格遵循章程,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从而保障大学章程真正发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