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373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docx

鲁科教春编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26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汉代思想大一统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重庆模拟)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

太常的“常”同“尝”,乃祭祀时奉献食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

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  )

A.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B.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C.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

D.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太常的职业不仅要掌管祭祀,也要兼管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结合所学,家国一体是以伦理秩序为政治本体所构建而成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管理结构,故汉代太常延续家国一体的传统,故选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统治者的表现,题中太常只是掌管祭祀,故排除B;由材料可知太常位列九卿之首,结合所学,汉朝三公九卿制中,三公的级别大于九卿,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中央内部的关系,与地方无关,故排除D。

2.下表是汉代朝廷通过合议方式讨论国家政事时所引以裁决的理据。

汉代集议所引理据考

时期

议题

理据

内容

汉文帝

民政·议可以佐百姓之急

灾异

阴阳不调,日月薄蚀,年谷不登,大遭旱蝗饥馑之害,谪见天地,灾及万民

汉武帝

礼法·议尊宝鼎

祥瑞

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

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

汉光武帝

人事·议郡守不宜频更

灾异

六年有日食之异

据此可以判断汉代(  )

A.民间迷信思想的盛行

B.“天人感应”观念普遍流行

C.皇权政治的神秘色彩

D.政事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选C。

祥瑞、灾异往往被统治者赋予神秘色彩,认为它们是上天对人君施政的肯定或谴告,其主要政治功能在于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服务,故选C;材料是“汉代朝廷通过合议方式讨论国家政事时所引以裁决的理据”,反映不出民间迷信思想问题,排除A;灾异、祥瑞是“天人感应”的反映,但看不出“普遍”流行,排除B;自然现象被统治者赋予神秘色彩为皇权服务,不是政事受自然环境影响,排除D。

 【加固训练】

  董仲舒说: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

”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  )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解析】选A。

通过材料“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君主承天而立,受命于天,即“君权神授”,故A正确;材料中突出解释“王”的来源,没有直接解释“天人感应”,故B错误;材料从源头对君主进行神化,没有涉及劝君主行仁政,故C错误;材料通过对君主来源的神化来愚弄民众,神化君权,而不是教化民众,故D错误。

3.(2020·济南模拟)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

这种“礼制”(  )

A.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

【解析】选B。

题干表明从“天命有德”到“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变化,强调“德”,而不是“天命”,故A错误;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形成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通过确立基本的礼制模式,以道德教化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故B正确;为专制集权提供理论基础的是法家思想,故C错误;天命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故D错误。

4.汉武帝中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

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但董仲舒江都王相的相位被罢免。

这表明(  )

A.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

B.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

C.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

【解析】选C。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得以大兴,统治者并没有放弃儒家学说,故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之所以赦免董仲舒,是受到了“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并不是迷信思想日渐式微,故B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思想的内容是:

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分析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赦免董仲舒是受此学说的影响,故C正确。

材料不涉及皇权与相权冲突的相关内容,故D错误。

5.(2020·莱芜模拟)董仲舒认为:

君主统治百姓,让他们有欲望,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让他们朴实,但不能没有欲望。

有欲和无欲,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则君主之道就有了合适的尺度。

材料反映了(  )

A.天子应该关注百姓呼声、以德治民

B.为君之道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

C.百姓的“欲望”应当符合三纲五常

D.百姓适当的利益追求利于君主专制

【解析】选D。

结合材料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君主的统治之策在于把握百姓欲望的合适尺度,故D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控制百姓欲望的尺度而不是关注百姓欲望,A说法不准确,排除;“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朱熹的主张,故B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百姓服从三纲五常,只是限制欲望,故C错误。

6.(2020·开封模拟)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

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

【解析】选C。

“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实际揭示两者因依存而得功绩,再结合题干中的“片面强调”“忽视了”,可以得出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故选C;君权神授才是维护君权的合法性,排除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儒家思想注重道德建设,所以D错误。

7.(2020·抚州模拟)《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

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

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

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B.加强社会道德教化

C.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D.维护封建纲常秩序

【解析】选D。

根据材料“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可知,统治者大肆宣扬陈纪是为了宣传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秩序,故选D;以德治国偏向于以封建君主个人道德的范式来“感化”黎民百姓,材料体现的是君主用他人事例宣扬封建纲常,故排除A;加强道德教化、促进家庭和睦稳定是维护封建纲常秩序的表象,故排除B、C。

8.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

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

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这反映了当时

(  )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

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解析】选D。

材料体现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德主刑辅”“先礼后刑”到曹操认为刑和礼共同扮演管理国家的重要角色,说明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故选D;汉武帝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以人为本和儒学哲学化,排除B、C。

 【加固训练】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并非独重法家,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错误;“重用张汤……治理长安”,长安并非封国,故C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D正确。

9.(2020·新余模拟)据记载,汉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成帝“壮好经书,博览古今”;光武帝“受《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

这说明

(  )

A.君主利用儒家思想提升治国能力

B.儒学复兴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儒学对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

D.儒家经典成为帝王治国依据

【解析】选A。

从几位皇帝所读的史书都是儒家经典,说明利用儒家思想提升治国的能力,故选A;题干并没有体现儒学对政治的影响,故B、C错误;题干也没有体现儒家经典是治国的依据,D错误。

10.西汉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景帝时,胡毋生、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为博士。

由此可以推知汉初(  )

A.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

B.品行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C.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D.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

【解析】选A。

据材料“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为博士”表明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故选A;据材料“《诗》”和“《公羊春秋》”说明是经学而不是品行,排除B;据所学可知,汉文帝、景帝时推行黄老之学,排除C;儒学取得了独尊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D。

 【加固训练】

  据《汉书·儒林传》,“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

A.汉政府的大力提倡

B.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

C.儒家学派重视教育

D.研习儒学的知识分子增多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可知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儒学的社会地位提高,故A正确;儒家学者对儒学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错误;儒家学派重视教育是通过政府的提倡和支持实现的,故C错误;研习儒学的知识分子增多是儒学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D错误。

11.(2020·泉州模拟)西汉前期,丞相多是功臣或功臣子弟。

西汉后期,丞相则以掾史文吏和经学之士为主,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任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约占总人数的52.38%。

这说明(  )

A.汉代统治者重文轻武

B.儒学政治影响日益增强

C.皇帝打击权贵以强化专制

D.齐鲁地区成为政治中心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西汉后期“以掾史文吏和经学之士为主”和丞相中以齐、鲁、东海人居多,说明当时儒学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故选B。

12.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

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

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

“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  )

A.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

B.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C.“重文轻武”成为传统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解析】选B。

“士”由春秋时期的两层含义到汉武帝后专指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说明汉武帝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儒学正统思想地位得以确立,故选B;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与史实不符,排除A;宋代“重文轻武”,从材料无法得出汉武帝“轻武或重武”,排除C;秦朝时国家已经统一,“士”概念的变化不能说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排除D。

 【拓展延伸】董仲舒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形势需要: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势力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

董仲舒适应时代变化和形势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太学以教于国。

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

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

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10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7分)

【解析】第

(1)题“主张”直接提取材料一信息概括作答,董仲舒主张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庠序来教化百姓行仁、义、礼等;“主要原因”则要结合当时形势,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自身主张和教化的功能等方面分析。

(2)题“措施”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如设置《五经》博士、征选儒家学者做官、提倡儒学等;“作用”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统治、发展教育和儒学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3)题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思考,归纳材料三可得出“巩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主要是儒学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答案:

(1)主张:

办学校;教化人民行仁、义、礼。

原因:

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

(8分)

(2)措施:

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

作用:

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10分)

(3)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②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③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

(7分)

14.(2020·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一妇女改嫁,有官员认为“夫死未葬,法无许嫁”,如果改嫁,非但有罪,最严重可判死刑;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这位妇女的行为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

材料二 “西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

……从容曰: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宣帝面有怒色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

请围绕“儒与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理国家时儒与法的运用确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可知法与儒的关系,以此提炼观点,结合材料的史实和儒家思想的发展来论证即可。

答案:

示例1: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现出外儒内法的特征。

(2分)

中国古代帝王宣扬儒家以德治国和仁政爱民的理念,但治国之时经常运用法家手段。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孝廉为标准选官,但武帝也善用法术势驾驭臣下,汉宣帝多用文法吏,以法家刑名之术驾驭臣属,并且严厉批评柔仁好儒的太子,以上都是外儒内法的表现。

明清时期,理学是官方意识形态,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儒家经义为内容,但是明清两代多有严刑峻法,例如诛族、凌迟,又以特务机构监视臣下,运用各种手段打击臣属,强化专制权力,这也都是外儒内法的体现。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维护统治是历代帝王的根本目的,各派思想皆是手段,外儒内法适应了帝制社会的统治需求。

(10分)

示例2: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现出内儒外法的特征。

(2分)

中国皇权统治下的律令繁杂而严苛,但多数王朝都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和准则。

从政府行政看,汉武帝时期有着繁多详细的律令,但是司法审判并未完全按照律令执行,体现儒家义理的《春秋》成为超越法律的判决标准,当律令和儒家义理矛盾时,最终以儒家义理为依据,从民间教化看,儒学垄断教育,联系选官,不论何人成为王朝执法者,都是熟读儒学义理的儒生。

士大夫更加强调伦理道德而非严刑峻法,对百姓的教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非刑法。

刑法虽然是维护王朝统治的重要手段,但是道德教化是先于刑罚的,内儒外法更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安定。

(10分)

 

高中物理第一章 单元高考过关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17年清明小长假,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祭扫、踏青、赏花、观光……全国大江南北掀起了节日旅游热,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此完成1、2题。

1.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中的特点的(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2.下列内容中,发展国内旅游业可以完成的是(  )

A.发展教育B.发展农业

C.回笼货币D.提高科技力量

答案 1.C 2.C

解析 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中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国内旅游业,可回笼货币。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据此完成3、4题。

3.完成去桂林旅游的基本条件是(  )

A.交通B.食宿

C.游览D.娱乐

4.退休老爷爷旅游为了满足的需求是(  )

A.补偿性B.娱乐性

C.发展性D.游览性

答案 3.A 4.B

解析 在旅游六要素中,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现代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性、消遣性。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全力打造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其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湖北、重庆、湖南、贵州等省市。

这也是中国首次对一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进行国家级规划。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各组省市中,均与三峡大坝所在省级行政区直接相邻的是(  )

A.黔、渝、陇B.川、鄂、秦

C.湘、桂、赣D.渝、皖、豫

6.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抑制经济的发展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5.D 6.D

解析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境内,与湖北省相邻的省区是渝、皖、豫、赣、湘、陕;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2016年5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旅游日”。

全国各地围绕“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利民惠民的系列活动,调动社会和企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共邀广大公民共享各地旅游建设成果,深入体会全域旅游新内涵,提升旅游休闲意识,携手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

据此完成7、8题。

7.文化韵味浓厚、文化元素丰富的旅游项目,备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下列关于旅游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B.淡化了民族认同感

C.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D.推进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

8.关于旅游业对社会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对外开放,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

B.旅游业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C.旅游业会使旅游地的基础设施负担过重,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D.旅游业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7.B 8.C

解析 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旅游活动促进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科技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会得以改进,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方便旅游者的设施也会有所增加,故合理的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016年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

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倡导“绿色旅游”。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对旅游促进环境改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西漓江地区的环境治理,最大的动力是旅游业的发展

B.环境污染罚款是旅游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

C.旅游设施建设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D.旅游规划开发中,必须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10.下列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是(  )

①携带自己的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自驾车旅游,不乘坐旅游大巴

③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④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9.A 10.C

解析 漓江属著名旅游胜地,旅游业发达,可促进环境治理;旅游业收入是旅游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旅游设施建设不属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且若与环境关系处理不好,会使环境恶化;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规划开发应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

自驾车旅游更易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的浪费,不属于绿色旅游。

二、综合题(共50分)

11.读下面报载旅游广告,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旅行社出现于________旅游时期。

(2)这家旅行社从经营业务上看应属于________(填“国际”或“国内”)旅行社;按产业类型划分应属于第________产业。

(3)红色旅游体现现代旅游业特点的是(  )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B.旅游主题的大众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内容的多样化

(4)20世纪50年代,现代旅游迅速发展。

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近代 

(2)国内 三 (3)C

(4)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以及现代旅游业的特点。

1841年,英国首先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

从此,旅游活动的数量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

20世纪50年代,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这一切都促使现代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