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预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693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预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职业危害预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职业危害预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职业危害预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职业危害预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预防.docx

《职业危害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预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危害预防.docx

职业危害预防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编写:

审核:

批准: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四年一月二日

前言

为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公司员工的自我防护措施,减低建设行业职业岗位危害,特聘请医护专家共同编制本材料,以共同提高预防、救治能力。

 

二○○四年一月二日

 

职业危害分析

职业病的突出特点是不可逆性和可预防性。

据调查分析,由职业病造成经济损失与预防职业病的资金投入之间的比例为7∶4∶1,即如果企业发生职业病和职业性损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7,那么在发生这些损害之前就对生产中的职业性危害进行治理,所需投资只有4;如果企业在新建时就将预防职业危害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考虑,其投资仅为1。

因此,加强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审核管理是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

目前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主要有四项措施:

职业危害预评价:

在建设项目前期,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应用卫生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进行预测性评价。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因素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叫做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

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工业噪声的危害

噪声是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至难以忍受的声音。

通常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

生产环境中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又称工业噪声。

工业噪声由于产生的动力和方式不同,可分为:

⑴机械性噪声,是由机械的撞击、磨擦和转动而产生,如织布机、球磨机、电锯、锻锤等的噪声;⑵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压力发生突变引起气流的扰动而产生,如鼓风机、汽笛、喷射器等的噪声。

工业噪声可以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

生产性噪声由于发生源的性质、分布和数量及防护措施的有无和效果等因素的不同,在各种作业环境中其强度和频谱特性可有很大差异。

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影响其危害的有关因素,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声压)的大小、频率的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

一般认为强度大、频率高、接触时间长则危害大。

其他如噪声的特性(连续噪声或脉冲噪声)、接触的方式(连续或间断接触)和个体敏感性也有关,脉冲噪声比连续噪声、连续接触比间断接触危害大。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50dB(A)以上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特别是老年人和患病者对噪声更敏感。

70dB(A)以上干扰交谈,妨碍听清信号,造成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意外事故。

90dB(A)以上,长期接触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聋,甚至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听力损失在初期为高频段听力下降,3000—6000HZ处呈“V”型下陷,语音频段无影响,尚不妨碍日常会话和交谈;如连续接触高噪声,病程进一步发展,语言频段的听力开始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即影响听清谈话,当出现了语言聋的现象时,已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诊断噪声性聋的主要依据为:

⑴有确切的接触噪声职业史并除外其他原因的耳聋病史;⑵听力检查,具有高频(特别是3000—6000HZ的纯音)听力下降的特点;⑶除气导外骨导也减退,响度复聪现象阳性。

噪声性聋根据听力下降程度分为:

轻度(26—55dB),中度(56—70dB)和重度(71—90dB)。

有些作业如爆破、武器试验等,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可因爆炸所产生的强烈噪声和冲击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损伤而丧失听力,称为爆震性聋。

出现鼓膜破裂,中耳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内耳螺旋器破损,甚至出现脑震荡。

患者主诉耳鸣、耳痛、恶心、呕吐、眩晕。

检查可发现听力严重障碍甚至全聋。

如内耳未受严重损伤,听力可全部或部分恢复。

其他方面如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正好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等。

对噪声性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早期进行听力保护,加强预防措施,至为重要。

工业噪声的控制

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容许值为85dB(A)。

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dB(A)。

控制噪声应从声源、传声途径和人耳这三个环节采取技术措施。

(一)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是一项根本性措施。

通过工艺改革以无声或产生低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声设备。

如以焊代铆,以液压代替锻造,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加强机器维修或减掉不必要的部件,消除机器磨擦、碰撞等引起的噪声;机器碰撞处有弹性材料代替金属以缓冲撞击力,如球磨机内以橡胶衬板代替钢衬扳,机械撞击处加橡胶衬垫或加铜锰合金。

加工轧制件落地,可落入水池等。

(二)合理进行厂区规划和厂房设计。

即在产生强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及居民区间应有一定的距离或设防护带,噪声车间的窗户应与非噪声车间及居民区呈90设计,噪声车间内应尽可能将噪声源集中并采取隔声措施,室内装设吸声材料,墙壁表面装设或涂抹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的反射声。

(三)对局部噪声源采取防噪声措施,采用消声装置以隔离和封闭噪声源;采用隔振装置以防止噪声通过固体向外传播;采用环氧树脂充填电机的转子槽和定子之间的空隙,降低电磁性噪声。

(四)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1吸声:

作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装饰在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空间,或制成吸声屏;2消声:

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如各种风机、空压机、内燃机等进、排气噪声。

根据噪声的频谱特点设计的消声器有三类:

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3隔声:

用一定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起来,如隔声墙、隔声室、隔声罩、隔声门窗地板等。

4阻尼、隔振—阻尼是用沥清、涂料等涂沫在风管的管壁上,减少管壁的振动,隔振是在噪声源安装的基础、地面及墙壁等处装设减振装置和防振结构。

如在锻锤地座上安装防振橡胶垫,在立柱的管内充填沙子等。

(五)个体防护:

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岗位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职工,多采用个人佩戴的耳塞、耳罩或头盔来保护听力。

耳塞、耳罩由软塑料、软橡胶或纤维棉制成。

佩戴合适型号的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20—40dB(A)。

(六)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听力及全身的健康检查,如发现高频段听力持久性下降并超过了正常波动范围(15—20dB),应及早调离噪声作业岗位。

新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有感音性耳聋及明显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噪声作业。

(七)建立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如实现工间休息或隔声室休息,尽量缩短在高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

定期对车间噪声进行监测,并对产生严重噪声危害的厂矿、车间进行卫生监督,促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以符合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

防暑降温措施

防暑降温措施的原则主要是减少热负荷与保护机体在高温作业时的正常生理状态。

前者指消除和降低环境对机体的辐射热和对流热,减轻劳动强度,以减少机体的获热和产热,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机体热负荷;后者指缓解热环境引起的机体热反应及提高机体的耐热能力。

新建企业要严格按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按规定的高温车间气象条件卫生标准的要求做到“三同时”。

改革生产技术和改进生产设备以达到既能消除高温、热辐射的产生和影响,又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例如:

将热加工改为冷加工工艺,提高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等。

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应尽可能将各种热源布置于车间主导风向下风侧;或将热源集中于排气天窗下面。

对不需要经常操纵或观察的散热设备,应尽可能疏散至车间外的主导风向下风侧。

隔热降温:

对接近操作工人的各种热源的散热表面,应尽量采取隔热降温。

隔热降温是利用导热性差的材料或空气层降低热源的表面温度,以减少热源的辐射热和对流散热。

用屋顶通风、屋顶喷淋水进行屋顶隔热,窗户遮阳减少太阳辐射。

用石棉、矿渣棉、玻璃棉、硅藻土等导热差的材料包敷发热体以减少热量向外散发。

用流动水幕、遮热扳做热屏障,设置在发热体与操作工之间。

通风降温措施:

全面自然通风是高温车间通风降温的基本措施,凡是工艺上对温、湿度和风速无严格要求的车间,均可采用。

机械通风降温设备主要有风扇、喷雾风扇、集中式全面或局部冷却送风系统等。

特殊高温工作地点,如高温天车驾驶室、轧钢机的操纵室、推焦机的驾驶室等采用空调机送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的热压或风压作为动力,使室内外空气进行大量交换。

为了保证和提高自然通风效果要注意车间进风面一般应与夏季主导风向成60度角,并且热源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进气窗最好有上、下两排,下排进气窗作为夏季进风用,窗下沿高度可取0.6—0.8m。

上排气窗作为冬季进气用,窗下沿不宜低于4m;为了保证排风稳定,避免风自天窗倒灌,可采用避风天窗。

对高温作业工人,尤其是临时工,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

就业前体检凡发现有心血管和肺的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患、肾脏病、内分泌疾病(如甲亢)、肥胖病、贫血、皮肤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工作需及时补充水份和食盐。

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升,盐20克左右。

含盐、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的强化保健饮料最佳,但也可用含盐0.1—0.2%的开水、茶、或其他清凉饮料。

此外也可供应蕃茄汤、绿豆汤、豆浆、酸酶汤等。

饮料的配制、冷却、运输及供应都必须依食品卫生法加强卫生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污染。

饮料温度以不超过12℃为宜。

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能量消耗和蛋白质消耗均增高,应从膳食中予以补充,蛋白质以占总热量的14—15%为宜,维生系A、B、C和钙也应适当补充。

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服,应采用质地结实,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能良好,阻燃并能反射热辐射的织物。

高温工作服要求宽大、轻便及不妨碍操作。

此外,应按不同作业的需要,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手套、鞋盖、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

特殊高温作业,如热修炉衬、清理钢水包等,须佩戴隔热面罩和特殊隔热服装,如镀铝隔热冷风衣等。

夏季露天作业者可配备宽边草帽、遮阳隔热帽或通风冷却帽等以防日晒。

炎热季节可根据各地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时数,尽可能缩短劳动持续时间,增加工间休息次数。

延长午休时间等。

工间休息室应有座位,供水设备及半身沐浴装置等,休息室气温应在30℃下。

有条件时,可安装空调。

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在夏季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对预防中暑具有重要意义。

气温应在30以下。

有条件时,可安装空调。

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在夏季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对预防中暑具有重要意义。

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气温和高气湿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

一般将散热量大于8·37×104J/(m3·h)的车间称为高温车间。

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型。

高温强辐射作业,如:

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等的锅炉车间等。

这类生产场所具有各种不同的热源,如:

冶炼炉、加热炉、窑炉、锅炉、被加热的物体(铁水、钢水钢锭)。

这些热源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使周围物体和空气温度升高,周围物体被加热后,又可成为二次热辐射源,且由于热辐射面扩大,使气温更加升高。

这类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即对流热(被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热源及二次热源)。

对流热只作用于体表,但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

辐射热除作用于体表外,尚作用于深部组织,因而加热作用更快更强。

这类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多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人在此环境下劳动时,大量出汗,尚易于蒸发散热。

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于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热和过热。

高温高湿作业,其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均高,而热辐射强度不大。

气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

例如:

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人在此环境下劳动,即使气温尚不很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故虽大量出汗而不能发挥有效的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可发生中暑。

夏季露天作业:

农业劳动、建筑、搬运等劳动的高温和热辐射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按海拔高度、季节、有无云雾及一日中的时间不同而有变动。

夏季露天劳动时还受地表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

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车间为低,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头颅常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

此外,夏季在田间劳动时,因高大密植的农作物遮挡了气流,常因无风而感到闷热不适,如不采取防暑措施,也易发生中暑。

高温可使作业工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

2、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射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3、循环系统:

心律脉博加快,皮肤血菅扩张及血菅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增高。

4、消化系统:

消化道贫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减低,淀粉活性下降,胃蠕动减慢,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道疾病增加。

5、高温条件下若水盐供应不足可使尿浓缩,增加肾脏负担,有时可见到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菅型等。

6、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等。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生产中由生产工具、设备等产生的振动称生产性振动。

在生产中接触的振动源有:

⑴铆钉机、凿岩机、风产等风动工具;⑵电钻、电锯、林业用油锯、砂轮机、抛光机、研磨机、养路捣固机等电动工具;⑶内燃机车、船舶、摩托车等运输工具;⑷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

振动对机体全身各系统均可产生影响,按其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是局部振动。

局部振动亦谓手传振动,是通过手、腕、前臂等作用于机体的振动。

表现出对组织的交替压缩与拉仲,并向四周传播。

振动在组织中传导性大小的顺序是:

骨、结缔组织、软骨、肌肉、腺体和脑组织。

振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表现在:

⑴引起脑电图改变,条件反射潜伏期改变,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血压不稳、心律不稳等,皮肤感觉功能降低,如触觉、温热觉、疼觉、尤其是振动觉最早出现迟纯。

⑵40—300HZ的振动能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

表现为未梢血管痉孪、脑血流图异常。

心脏方面可出现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房内、室内、房室间传导阻滞以及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⑶握力下降,肌电图异常肌纤维颤动,肌萎缩和疼痛等。

⑷40HZ以下的大振幅振动易引起骨和关节的改变,骨的X线片上可见样变、骨岛形成、骨质疏松、骨关节变形和坏死等。

⑸振动引起的听力变化以125—250HZ频断的听力下降为特点。

但在早期仍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而后才出现低频音听力下降,振动和噪声有联合作用。

⑹长期使用振动工具严重时可产生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是以未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亦可累计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发病部位一般多在上肢未端,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简称白指)。

我国1957年就已将局部振动病定为职业病。

影响振动作用的因素是振动频率、加速度和振幅。

寒冷是发病的主要外部条件之一。

人体只对1—1000HZ的振动产生振动感觉。

频率在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30—300ZH作用最明显主要引起未稍血管痉挛发生白指。

频率相同的振动,加速度愈大,其危害亦愈大。

如50HZ振动,1M/S2时可感不适,4M/S2时则不可耐受,可引起手麻、白指,指端皮温下降和冷水试验阳性率升高。

振幅大,频率低的振动主要作用于前庭器官,并可使内脏产生移位。

频率一定时,振幅越大,对机体影响越大,发病时间越短。

寒冷是振动病发病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寒冷可导致血流量减少,使血液循环发生改变,导致局部供血不足,促进振动病发生。

接振时间越长,振动病发病率越高。

工间休息对预防振动病有积极意义。

人对振动的敏感程度与身体所处位置有关。

人体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敏感,卧位时对水平振动敏感。

有的作业要采取强制体位,甚至胸腹部或下肢紧贴振动物体,振动的危害作用更大。

加工部件硬度大时,工人所受危害亦大,冲击力大的振动易使骨、关节发生病变。

振动危害的控制:

改革工艺,从根本上取消和减少手持风动工具的作业,用液压、焊接、粘接代替铆接;改进风动工具,采用有效减振措施,改革工具排气口的位置,采用自动、半自动操纵装置,以减少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

手持振动工具者,应戴双层衬垫无指手套或衬垫泡沫塑料无指手套,并注意保暖防寒。

对新工人应作就业前体检,有血管痉挛和肢端血管失调及神经炎患者,禁止从事振动作业。

对接触振动作业工人应定期体检,间隔时间为2—3年,对振动病患者应给予必要的治疗,对反复发作者应调离振动作业岗位。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的卫生防护因照射方式不同应采用的措施亦不同。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的途径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使用封闭源的职业接触属外照射,从事开放源作业的危害主要是内照射。

一、外照射的防护

企业作业中接触封闭源的机会见于射线的机械探伤、自动对位、射线自动测厚、测密度等。

即利用X或射线的穿透性能和测试器接受的射线强度来进行检查、判断从而进行自动控制。

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射线防护的专业培训和就业前体检,取得上岗合格证。

根据射线的强度与接触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接触时间成正比的关系,采取以下基本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

即尽量减少在电离辐射场中逗留的时间,如电动操作发生故障时,进行手摇安全轮复位而靠近辐射源;或抢修设备而接近辐射源工作时,应限制个人操作时间,将可能受到的照射剂量控制在拟定的限值之下。

2、距离防护:

尽可能增加作业人员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操作者采用远距离电视监视摇控操作。

在发生事故,如辐射源脱落,应在屏蔽条件下用远距离器械钳取,不得直接用手取源装配。

3、屏蔽防护:

操作人员与辐射源之间应有可靠的防护屏障,屏蔽材料应根据辐射源的性质(X、、射线或中子)来选择。

一般选原子序数比较高,密度比较大的材料。

4、控制辐射源强度:

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辐射源。

二、内照射的防护

从事开放源作业时,放射性核素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的途径进入体内,对机体进行持续性照射。

为了保障从事开放源作业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根据接触到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放射性活度的不同,将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及工作场所进行分类和分级。

根据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的放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分为三类;根据放射性核素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分为三级。

对不同类、级开放性放射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均有严格的要求。

从事开放源作业的工种见于含防射性物质的矿石的开采、选炼、荧光涂料的制造和使用,医院的同位素室等作业。

开放性作业有环境污染的问题,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工艺过程,如忽视防护均可将放射性尖粒带到生活区。

因而对开放性作业场所应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和进入体内的问题。

首先在厂址选址上要把好关,要选择地势高、地下水源低的下风向,尽量在水源的下游,在工作建筑区内不能修民位区。

要采用三区区分的建筑设计(活性区、过渡区、清洁区),在过渡区和清洁区之间有卫生工作室,可洗澡、更衣。

不准把活性区的东西带到清洁区,以放射性粘污的监测结果作为是否放行的标准。

要有废水的专用下水道及处理设施,空气净化的捕尘和固体废物的存放和处理设施。

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和职业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防护工作薄弱环节,改善防护条件,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人安全健康。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射线总称为电离辐射,常见的有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中子、质子等。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

电离辐射的来源,分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是由宇宙射线和地球射线组成的。

宇宙射线主要来自银河系和太阳系。

地球射线是地球形成时就存在的铀、钍、镭系放射性核素。

人工辐射是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核工业体系的污染释放。

对人类来说放射性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不值得闻“放射性而色变”。

核能的发现和利用是能源科学发展的第三次突破,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使用,将把社会生产力推到更高的阶段,也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体现。

在工业、农业、科研部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种类甚多。

主要有:

放射性矿石的勘探、开采、选矿及冶炼;制造和使用荧光涂料;从事原子反应堆、粒子加速器的工作;利用核动力的发电和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工作;制作和使用放射源的工作;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利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作,例如金属探伤、放射测井、食品消毒、选种育种、农作物贮藏、保鲜、消灭农作物害虫;放射性仪器仪表在自动测厚、测密度、测水份含量;考查中地质年代分析,X光谱分析、电子探针、中子活化分析等;以及应用示踪原子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等。

在医疗方面、X射线、射线用于透视、照相诊断及治疗,也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综合实验、诊断及治疗。

电离辐射以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即体外照射与体内照射。

贯穿辐射(X射线、射线及中子)是以体外照射方式照射人体;高能量和射线也能以体外照射方式作用于人体。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则发生体内照射,它在体内放出或粒子,有的也同时放出射线。

体内照射剂量的降低,只能依靠放射性物质自体内排出和蜕变。

因此外照射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只有内照射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在电离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一次或数次照射,可发生急性放射病。

在从事放射性工作中,如防护不当,机体长期受到超容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有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则可引起慢性放射病。

慢性放射病也可能是急性放射病转化的结果。

电离辐射主要作用于局部时,可引起急性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作用于眼部时,可引起放射性白内障。

电离辐射尚具有远期效应,可致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此外,尚有致癌作用,对生育、遗传及后代也有不良影响。

射频辐射的危害

高频电磁场与微波统称射频辐射。

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的波。

波长1m至1mm的电磁波是微波,波长1m—3000m的电磁波是高频电磁场。

任何射频辐射发射源周围均可区分为两个作用场,即感应场和辐射场,两者以波长的1/6为界。

在高频及大部分超高频波段,工人操作岗位主要处在感应场中,应分别以电场强度(V/m)和磁场强度(A/m)来表示其辐射强度。

对波长较短的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因为波长较短,故作业人员都处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