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651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沼气池中产生甲烷B.煤和石油形成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

2.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A.C+O2

CO2B.Mg+2HCl===MgCl2+H2↑

C.CaO+H2O===Ca(OH)2D.CO2+C

2CO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4.为防止面粉加工厂发生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

5.据报道: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

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是助燃剂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混合物D.煤油是混合物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有是()

A.纸张不可燃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

C.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

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

是否泄漏

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

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8.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

A.拨打119火警电话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9.认识燃烧原理可利用和控制

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10.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11.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

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Zn+H2

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

C+H2O(气)

H2+CO

C.太阳光分解水:

2H2O

2H2↑+O2↑

D.电解水:

2H2O

2H2↑+O2↑

12.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

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

“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13.2016年5月,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14.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池。

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

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15.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只有氢气B.可能是纯净物

C.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不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二、填空题(共38分)

16.(5分)有下列六种物质:

氧气、酒精、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

(1)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的是___。

(2)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单质是____。

(3)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得到的绿色燃料是___。

(4)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是____。

(5)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

17.(3分)(2016·兰州)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煤、____和天然气。

(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

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___。

②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壤

18.(6分)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

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__。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

都是可燃物,但在

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__。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

___。

19.(6分)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海底

埋藏着大量的“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

(2)在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____灭火,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

(3)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

20.(10分)据统计,目前我国私家车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汽车排入的尾气(CO、NO与烟尘等物质)将会加重空气污染。

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我国在燃料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图中甲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2)图乙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

压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点燃该气体前,应先__。

(3)图丙是氢动力汽车,氢气是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从环保角度看,它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___(答一点即可)。

21.(8分)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氧化

物,I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写出A、F的化学式:

A____,F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

(4)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_。

(5)反应②能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8分)

22.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

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

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

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

(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____。

四、计算题

(9分

2

3.乙

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

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3C2H5OH+8O2

xCO2+2CO+9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x=____;

(2)计算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C)

A.沼气池中产生甲烷B.煤和石油形成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

2.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D)

A.C+O2

CO2B.Mg+2HCl===MgCl2+H2↑

C.CaO+H2O===Ca(OH)2D.CO2+C

2CO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

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4.为防止面粉加工厂发生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B)

5.据报道: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

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液氧是助燃剂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混合物D.煤油是混合物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有是(B)

A.纸张不可燃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

C.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

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

是否泄漏

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

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8.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B)

A.拨打119火警电话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9.认识燃烧原理可利用和控制

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10.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11.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

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C)

A.Zn+H2

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

C+H2O(气)

H2+CO

C.太阳光分解水:

2H2O

2H2↑+O2↑

D.电解水:

2H2O

2H2↑+O2↑

12.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乙醇汽油中添加

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

“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13.2016年5月,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14.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池。

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B)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

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15.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D)

A.不可能只有氢气B.可能是纯净物

C.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不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二、填空题(共38分)

16.(5分)有下列六种物质:

氧气、酒精、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

(1)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的是__H2、CH4、CO__。

(2)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单质是__H2__。

(3)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得到的绿色燃料是__C2H5OH__。

(4)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是__CO__。

(5)最清洁的燃料是__H2__。

17.(3分)(2016·兰州)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煤、__石油__和天然气。

(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

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__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

②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AC__(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壤

18.(6分)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

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_使燃烧物与空气(氧气)隔绝__。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

都是可燃物,但在

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__温度没有达到灭火毡的着火点__。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

__用水灭火(合理答案均可)__。

19.(6分)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海底

埋藏着大量的“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_CH4__。

(2)在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__湿抹布__灭火,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C2H5OH+3O2

2CO2+3H2O__。

(3)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乒乓球碎片__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

20.(10分)据统计,目前我国私家车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汽车排入的尾气(CO、NO与烟尘等物质)将会加重空气污染。

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我国在燃料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图中甲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2CO+2NO

N2+2CO2__。

(2)图乙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

压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CH4+2O2

2H2O+CO2__;点燃该气体前,应先__验纯__。

(3)图丙是氢动力汽车,氢气是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

2H2O__。

从环保角度看,它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__,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__氢气在贮存、运输等方面还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合理即可)__(答一点即可)。

21.(8分)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氧化

物,I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写出A、F的化学式:

A__CH4__,F__CaO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2

C+O2

2CO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Ca(OH)2+CO2===CaCO3↓+H2O__。

(4)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化合反应

__。

(5)反应②能__放出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8分)

22.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

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

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_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

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AB__;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C__。

(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__B__。

四、计算题

(9分

2

3.乙

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

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3C2H5OH+8O2

xCO2+2CO+9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x=__4__;

(2)计算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解:

设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3C2H5OH+8O2

4CO2+2CO+

9H2O

 138          56

 207gx

  x=84g

答:

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8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