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338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docx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doc教程文件

 

2013年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表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领域):

______旅游管理____________

申报单位名称:

______西南林业大学_______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2013年12月31日填

 

一、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内容要求:

参照《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从人才需求和招生计划、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质量保障条件以及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等方面就增列本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同时还须就与行(企)业合作的状况做出说明。

论证报告限5000字以内。

申请增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asterofTourismAdministration,简称MTA)。

MTA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并在未来愿意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精神、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特申请设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一、人才需求和招生计划

(一)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寻求一个较理想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

旅游业属第三产业,具有服务属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强调知识的有用性,旅游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除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具备实践的能力和经验,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将建立起以培养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校内模拟实验室为基础、产学研合作办学为重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社会现实的需求

旅游管理的学习需要较多的社会人生体验为基础,旅游管理本科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中理论较强,学生毕业后往往不能适应复杂工作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既懂旅游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及从业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012-2013学年全国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为119人,占授予专业学位总人数的0.1%,。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申请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

为进一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旅游行业的基本管理知识、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岗位需要

全国数十万较大规模的旅游酒店和旅游企业,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人员约有三十多万人,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却较低。

各县级旅游局的管理人员也普遍学历水平不高,因此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既是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强烈要求,也是提升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源的职业范围广泛,有旅游管理行政人员、旅游企业科技人员、旅游景区专业技术型人员、酒店高管以及高校教师,还有在旅游企业从事产品销售推广、售后服务的其他技术人员。

现在云南大量从事乡村旅游管理者多为当地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兼任,专业知识较弱,不具备旅游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急需进行专业化高层次的培养,才能为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四)招生计划

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年龄较轻,服务区域一般为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所以需要通过有效学习来提升自身能力,从而胜任更高要求的工作。

因此,大多数人选择进行在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计划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每年为各管理部门和企业培养专业硕士30—50人。

二、培养目标定位

(一)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地方旅游业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旅游理念和素质,熟悉现代旅游经营管理和手段,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旅游企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管理、服务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业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与科学硕士在培养方式、知识与能力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旅游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突出旅游管理实践导向,在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的培养,特别注重乡村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

(二)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各部门培养人才。

具体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掌握旅游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旅游管理职业要求的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旅游管理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4.较熟练地掌握1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三、培养方案和方式

在我国绝大部分大专院校中,旅游管理类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培养的学生都是“通才”,脱离了企业的需要。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分层次、多形式培养大量实用的旅游管理人才。

为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熟练从事有关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立足于让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基本知识,拥有旅游营销学、旅游(饭店)英语、旅游文化、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具有实验、测试以及管理系统的分析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除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应用能力,特别是实践酒店服务技能、导游讲解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和旅游企业软件使用能力。

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以培养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校内模拟实验室为基础、产学研合作办学为重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特色专业技能提高人才的市场竞争,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

四、质量保障条件

(一)师资条件

学院现有在职教师3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拥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21人。

师资队伍年富力强,形成了以博士为主、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队伍。

旅游管理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旅游管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依托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授权点培养乡村旅游管理和与瑞尔(rare)合作培养保护地和乡村社区经营管理的人才,已储备了大量的专业教师。

(二)教学条件

我校配置良好的教学和实践软硬件设施,除学校公共图书馆专业馆藏资料外,人文学院还设有以法律为主的人文社科图书资料室,并不断丰富和更新专业藏书,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便利的资料检索条件。

近年来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委托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著有专著20余部。

有两人次被聘为国家级生态旅游项目专家、5人次在全国性学会中担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三人次被省级政府聘为科技顾问和专家。

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保护国际(CI)、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瑞尔(rare)、香港探险学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日本立教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云南省内各大专院校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云南省各级旅游、林业、保护区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有密切的业务往来,构筑了较好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平台。

(三)实践基地

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行业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三方可紧密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目前生态旅游学院已经签订协议的教学基地有安宁市旅游局、昆明世纪金源大酒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西双版纳野象谷、石林等,各个实习基地旅游服务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理念先进,为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基本技能、专业操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院重视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把资格证书考试引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技能比赛。

与旅游局合作,在学校设置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考点,每年在校内与旅游局合作共同举办两次导游资格考试及考前培训,鼓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早拿证、多拿证,早上岗、早就业,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演讲比赛、模特大赛、导游员大赛、歌舞比赛等,促进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提高职业能力。

五、开展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与特色

西南林业大学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学校地处云南昆明这样一个旅游名城,旅游业发展基础雄厚,旅游人才需求量大,急需为旅游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于2011年成功申报2012年开始招生的旅游地产本科专业也为我院旅游管理发展拓宽了研究领域,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学院依托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授权点,从2007年开始乡村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目前已毕业300余名,在读200余名,与瑞尔(rare)合作,已培养3批50余名保护地和乡村社区经营管理的人才,已积累了丰富的培养专业硕士的经验。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现已形成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环境监测和生态文明建设3大研究重点,在生态旅游、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生态文化等方面都形成了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现已有云南生态旅游本土化与创新研究创新团队和云南省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研究平台,设有信息与规划系、地理科学系、旅游管理系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学院与多个科研院所和大学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目前已主持30余项国际、国家或省部级项目,横向课题60余项,科研经费已达1300余万元。

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将利用我院优势与旅游相关部门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用人单位输送人才到高校培养,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学员大力支持,用人单位而言,利用高校的优良师资和科研条件,既提高了员工的学历和素质,也在生产实践方面得到了高校的指导;对高校而言,用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员工到高校深造,保障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源数量上稳定和质量上提高,同时保证了高校与社会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因此,合作办学或合作培养对高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都是极为有利的。

六、与行(企)业合作的基本情况

毕业生将是掌握了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旅游企业活动、培养职业能力,保证学生能够有大段的时间在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充分地适应旅游企业工作环境,提高职业能力。

二、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

内容要求:

请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本单位办学特色制定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类别中分设领域的,需按申报领域分别制定)。

培养方案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及规格、专业领域、学制和培养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课程设置及学分、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就业去向等内容。

结合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还须说明培养方案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主要特色和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特色和创新

1.人才培养的高级性

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掌握旅游业现代发展的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旅游企业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即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培训类或其他非研究生教育。

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是为旅游企业培养高、中级的管理者,它要根据旅游企业的岗位群、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来设置教学内容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是由旅游企业的职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确定的。

3.人才类型的应用性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的人才是旅游企业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的毕业生不仅掌握旅游企业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现代旅游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手段,能够在现实的工作中,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4.就业方向的基层性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旅游企业的第一线,就业岗位群是旅游企业。

因此,毕业生就业方向带有明显的基层性。

5.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手段的多样性是由旅游业发展状况和自身的办学特征决定的。

旅游产业的多样性,校企合作教育就必然要形成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旅游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有理论基础的学习,还要有大量的实习、实训;既有学校的专职教师,又有企业的兼职教师和合作培养单位的指导教师,培养手段突显多样化。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旅游管理学科曾是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现已升为管理学类的一级学科。

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

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景区从事旅游事业管理与现代景区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对基层旅游管理者能力的培养,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培养拥护党的思想路线,掌握现代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能够胜任旅游相关行业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三)专业领域

培养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产业、民族旅游、乡村旅游等方向的优秀毕业生。

主要有研究方向有:

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乡村旅游管理、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休闲与文化产业管理、会展旅游与管理,旅游地产开发与管理等。

(四)学制和培养方式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MTA学员可以选择脱产或者在职进行学习。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本学科总学分基本要求为30学分,包括课程学习25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形势与政策1学分、学术报告2学分)。

其中学位课学分基本要求为15学分,选修课可从全校同层次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课程学习应在入学后第一学年内完成。

硕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不及格的课程(含加修本科课程),则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和正常毕业。

具体设置如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春季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32

1

秋季

考试

[3]

专业英语

144

6

秋季

考试

专业学位课

[4]

管理学研究前沿

32

2

秋季

考试

[5]

旅游产业经济分析

32

2

秋季

考试

[6]

旅游规划与管理

32

2

秋季

考试

选修课

[7]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

32

2

秋季

考试

[8]

会展旅游管理

48

3

秋季

考试

[9]

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

32

2

春季

考查

[10]

酒店管理

32

2

秋季

考试

[11]

休闲学

32

2

春季

考查

[1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32

2

秋季

考试

[13]

乡村旅游管理

32

2

秋季

考试

[14]

社区调查与规划

32

2

春季

考查

[15]

旅游地产策划与营销

32

2

春季

考查

必修环节

[16]

教学实践

2

[17]

形势与政策

1

[18]

学术报告

2

说明:

选修课是按不同岗位的专业特点而设置的,同学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与自己就业岗位相对应的课程。

(六)实习实践

旅游管理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旅游管理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重视吸收来自旅游管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每年定期参与本科生认知实习与实践操作实习环节。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须与旅游管理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旅游管理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旅游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类型可以是专题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政策研究或项目设计研究等。

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或旅游行业的自主创业、任聘于乡村旅游企业等。

 

三、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简况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由申报单位组织填写。

2.确保填报内容真实可靠,有据可查。

表格各项填写不下时可自行增加附页。

填写内容应不涉及国家秘密。

无相关信息时,请在表格中填写“无”。

3.本表中所涉及到的专业人才需求、支撑学科专业、师资条件、专业实践成果、教学条件、实践基地、招生情况等方面,如无特别说明,都是指与所申报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直接相关的内容。

专业学位类别中分设领域的,需按申报领域分别填写。

4.表格中关于近五年以来的数据是指2009年1月1日以来的数据。

5.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页码依次顺序编排。

封面及填表说明不编页码。

6.本表请左侧装订。

Ⅰ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

(近三年相关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申报学位点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将为全国城市旅游和云南重点发展的乡村旅游及民俗旅游等相关企业和部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云南昆明这样一个旅游名城,旅游业发展基础雄厚,旅游人才需求量大,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为旅游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将克服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模式单一的弊端,首创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与大学联合培养完成正规专业化研究生教学培养的新模式,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以及与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等单位培养高水平人才。

近三年相关专业就业情况:

旅游管理:

毕业研究生14人,就业率100%;生态学(生态旅游)毕业研究生12人,就业率100%。

人文地理:

毕业研究生28人,就业率100%;在职培养农业推广专业硕士(乡村旅游)研究生300余人。

三年拟招生人数

申报学位点未来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15人

20人

30人

保障优秀生源与招生规模的措施

扩大招生区域。

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更广的区域,扩大宣传,服务周边省区及全国的旅游发展,进一步向南亚、东南亚辐射。

合作办学。

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高校等的大力支持。

用人单位输送人才到高校培养,提高员工的学历和素质,也在生产实践方面得到了高校的指导;对高校而言,用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员工到高校深造,保障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源数量上稳定和质量上提高,同时保证了高校与社会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保证教育质量。

维护良好信誉教育质量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持续发展。

用好实验条件、创新教学方法,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保障生源充足。

说明:

相关学科专业包括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以下同。

Ⅱ支撑学科专业

相关学科专业基本情况

相关学科专业名称

招生时间

获得学位授权时间

旅游管理(学术硕士)

2004

2003

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术硕士)

2001

2000

地理科学(学术硕士)

2013

2012

农业推广(乡村旅游)(专业硕士)

2007

2006

旅游管理(本科)

2001

2000

地理科学(本科)

2013

20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

2013

2012

旅游管理(旅游地产)(本科)

2012

201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2009

2008

Ⅲ师资条件

1.教师团队整体情况

教师

类别

职称

30岁以

下人数

31至45岁人数

46至60岁人数

60岁以上人数

具有博士

学位人数

具有硕士

学位人数

正高

1

9

9

1

副高

8

1

4

4

中级

0

3

3

3

合计

0

12

10

0

16

8

正高

1

4

5

副高

6

中级

合计

0

1

10

0

5

6

总计

0

1

10

0

5

6

2.主要专职教师简况(研究生处建议整合全校资源,需要列20人左右的导师和参与教学的老师)

姓名

年龄

职称

学历/

学位

专业

拟承担

培养任务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名称及获得时间

主要专业实践经历

叶文

55

教授

博士

旅游学、地理学

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博导。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云南省优秀教师。

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国际合作、横向课题70余项,省部级奖4项。

主持规划设计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

李兆元

50

教授

博士

生态学

导师

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教授,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

先后发表论文20篇、参与撰写专著2部,获省部级奖2项、国际奖1项。

指导学术型硕士12人。

杨晓军

51

教授

博士

生态学

导师

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参编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省厅级各类奖励4项。

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

龙勤

48

教授

博士研究生

管理学

导师

承担运筹学、管理学、企业管理等课程教学。

承担的项目:

中骏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林业高级人才成本研究、自然保护区协同与持续管理研究

刘德钦

47

教授

硕士

企业管理

导师

森林资产评估咨询师,2009

教学任务:

战略管理、森林资产评估

巩合德

35

副教授

博士

生态学

导师

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4篇,SCI论文1篇,以主要编写人员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