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235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docx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

接转站运行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规范坪北油田接转站(集中拉油站)管理的各项操作,提高接转站(集中拉油站)管理水平,确保接转站的安全生产,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坪北经理部接转站的管理。

3职责

3.1队生产干部负责接转站日常生产情况的上传下达工作,并做好记录。

3.2队值班干部负责接转站日常工作的安排。

3.3岗位工人负责本站的日常管理工作,设备操作、保养,流程切换及资料录取。

4管理内容

4.1生产运行管理

4.1.1生产调度系统

1)接转站的生产运行以经理部调度系统为核心,实行统一管理。

2)接转站实行队值班干部24h值班管理,完成生产集输任务,实现安全、平衡、经济运行。

3)队值班干部应全面熟悉生产和接转站工艺流程,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和备用设备情况,详细做好值班记录。

4)队值班干部应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生产运行实现以经理部调度令为主要形式的垂直领导。

5)采油队应设一名专职或兼职干部主管接转站日常工作。

应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6)未经队值班干部或专(兼)职主管干部同意,任何人不可随意进行工艺流程切换、设备启停和工艺参数调整。

4.1.2值班或专(兼)职干部职责

1)指挥生产工艺流程切换、启停设备和调整工艺参数,处理日常生产有关事宜。

2)做好运行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组织优化运行。

3)做好储罐、管线、设备和计量器具等的检修、标定和试验的协调工作。

4)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并按干部规定(或应急预按)程序及时处理、报告。

需要紧急停电、停输时,还应按生产程序立即通知经理部生产调度。

5)在事故状态下,组织好生产运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抢修,事故处理后组织恢复生产。

4.2工艺运行管理

4.2.1工艺运行参数选定

1)进、出站原油压力

①产出液进站压力,应满足进罐所需压力,且不大于站内管网设计允许最高工作压力;

②产出液出站压力,应不大于出站管网设计允许最高工作压力。

2)进、出站温度

①进站油温应高于原油凝固点3℃;

②出站油温应低于油品初馏点5℃,并在输油管线防腐材料允许温度范围内。

3)油罐储油高度

①油罐储油高度应控制在该罐上、下限安全油位范围内,严禁超过极限油位;

②油罐的极限、安全油位见下表。

油罐的极限、安全油位

油位

储罐类型

极限油位上限

安全油位

上限

下限

固定顶油罐

泡沫发生器接口最低位置以下30

低于极限油位100

高于油罐进出口管线最高点100

4)油罐储油温度

①金属油罐最高储油温度应低于原油初馏点5℃,并在油罐防腐和保温材料允许温度范围内;

②金属油罐最低储油温度应高于原油凝固点3℃。

5)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下,不能执行本规定,应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

4.2.2流程切换和设备操作

1)工艺流程切换

①站内流程切换时,应保持整个系统相对稳定。

②流程的切换必须遵守“先开后关”原则,确认新流程倒通后,方可切断原流程。

③具有高低压衔接部位的流程,必须先倒通低压部位,后倒通高压部位。

切断时先切断高压部位,后切断低压部位。

2)输油泵机组操作

①输油泵机组的操作应执行输油泵机组操作规程。

②输油泵的切换应遵守“先启后停”的原则。

3)油罐操作

①油罐的操作应执行油罐操作规程。

②油罐运行应密切监视油罐液位,防止溢罐或输油泵抽空。

③罐内原油必须保持规定的温度。

如出现凝油,应先将凝油化开后再逐渐升温。

4)阀门操作

①阀门操作应执行阀门操作规程。

②流程切换开关阀门时,应“缓开慢关”,避免水击现象发生。

③液压阀和平板阀只许在开全状态下运行。

5)加热炉操作

①加热炉操作应执行加热炉操作规程。

②加热炉运行中不得超温、超压,严禁频繁地突然升温和降温。

③加热炉正常停炉时,要按照“先降温后停炉”的顺序进行。

燃油炉停炉过程中要保持燃料油温和压力稳定。

④加热炉切换时,应使启用炉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启用炉点燃运行正常后,方可按停炉程序停掉待停炉。

⑤加热炉运行中出现炉管破裂、突然停输、燃料系统故障时,应紧急停炉。

⑥炉管破裂时,应立即切断燃料油(气)源,先倒通原油旁通流程,然后关闭加热炉原油进、出口阀门,打开放空阀,及时通知值班干部。

⑦燃料系统发生故障时,不得立即关闭原油进、出口阀门。

突然停电或故障停输时,应立即切断燃料系统,及时通知值班干部。

4.2.3油罐管理

1)油罐的维护保养应按油罐维护保养规程进行。

油罐的维护保养分:

年保养、季保养和月保养。

2)罐体应清洁,罐顶无积水、油污和杂物。

油罐保温层保持完好,防护层无破损。

3)油罐附件必须保持完好,定期检查、保养,并做好记录。

①人孔每月检查一次;量油孔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使用完盖好。

②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每月检查一次,冬季每周检查一次。

呼吸阀灵活好用。

液压阀的油位符合要求,油质合格。

阻火器防火网完好。

③防雷、防静电装置每年春秋各检测一次,且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④储罐内原油加热系统应保持完好。

4)油罐清罐时,要对罐内防腐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

油罐大修按5921-9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大修理技术规程》执行。

4.2.4罐区管理

1)罐区内应清洁,防火堤内不准有杂草、油污、明火和易燃物。

消防公路与防火堤之间不准种植树木和其他植物。

2)罐区内的防火堤不可随意开口。

因施工等特殊情况必须开口时,应有安全措施,完工后应立即将缺口修复。

3)油罐排水不许排到罐区内。

4)防火堤内的雨水、积水应及时排放,排放后及时关闭阀门。

4.2.5管网管理

1)油站内的各类管线要达到不渗不漏,管沟内、管线上不准有油污和积水。

2)油站内管网的防腐保温要保持完好,不准在保温层上践踏。

裸管按规定定期刷漆。

3)油站区管网不经批准不得任意开孔。

如需开孔作业,必须执行有关规定,施工完成后应按原设计进行防腐、保温处理。

4)管网上的阀件和管件要定期维护,保持完好,做到不渗不漏。

管墩和管线支托应定期检查,防止管线掉落。

5)对长期或一段时间内不运行的管线,应扫线或定期活动管线。

带有伴热封闭的管段,应有卸压措施。

4.3经济运行管理

4.3.1经济运行系指在原油性质和输油量一定的情况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输送方式、运行参数的优选和输油设备的优化组合。

4.3.2实行经济运行之前,应对机动设备的特性、原油物性、系统能量平衡等基础数据进行测定。

4.3.3在取得上述资料后,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不同输量下的运行方法,确定以最低运营成本为目标的优化运行方案。

4.3.4实行经济运行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节能设备。

4.3.5机、泵、炉的优化组合应以水力系统、热力系统、电力系统综合效益最高为原则。

4.3.6经济运行方案实施后,由生产技术、科研和财务等部门按有关标准进行效益评价。

4.3.7优化运行方案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4.3.8经济运行应在队专(兼)职主管干部或值班干部的指导下进行。

所有投入生产的优化运行方案,应编制相应的工艺操作规程。

4.4设备管理

4.4.1日常管理

1)运行设备(输油泵机组、储罐、压风机、压缩机、热水泵、加热炉和锅炉等)应定人、定机、定岗管理。

2)所有的设备应制定操作、使用、维护和检修规程,设备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存档。

3)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

对系统实施自动监视和检测的无人值守的设备,要定时对设备进行监视和检测。

4)操作人员要了解设备性能、原理、结构和用途,按操作规程启、停设备。

5)需要更新改造的设备,必须预先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

要以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维修和操作为原则。

4.4.2维护和检修

1)设备和修保必须根据其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进行。

日常保养要做到:

“调整、紧固、清洁、润滑和防腐”。

2)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仪器对设备进行定期监测,适情修理。

3)设备修理保养应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同时搞好旧件修复,降低成本。

4)设备检修后,应按标准检验,质量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填写记录并存档。

4.5管网的日常管理

4.5.1管网应由经理部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4.5.2工艺管网的更新、改造、大修必须有正式设计方可施工。

完工后,必须有竣工资料,做好记录。

4.5.3保持管网的防腐保温层完好,不准在防腐保温层上践踏。

4.5.4管网中的各种地面管线应定期刷油漆。

一般调合漆2-3年刷一次,环氧树脂系列等优质油漆可3-5年刷一次,特殊情况酌情处理。

必须把握管网防腐完整的原则。

4.5.5管网中的各种不同类别的地面管线,应按下表的规定涂刷相应颜色的油漆或涂料,不得随意更改。

4.5.6各种主要管线,应在显要处,用文字和箭头注明管线的名称、用途和流体流向。

埋地管线应设置标志桩,并注明该管线的名称、规格、走向等内容。

管线名称

颜色

管线名称

颜色

原油管线

灰色

污水管线

黑色

天然气管线

黄色

蒸汽(热水)管线

银白色

供水管线

绿色

含油污水管线

蓝色

消防水管线

绿色加红色色环或红色

安全放空管线

红色

4.5.7管网应按系统或区(段)划分,指定专人负责巡检和维修管理,有详细记录。

1)每年在入冬前和开春后,对管网的支墩、支架进行一次彻底检修,保持支墩不下沉,支架不歪斜。

2)每月对管沟、管线进行检查,管沟内、管线上应保持清洁,无油污和积水。

3)管网、阀门和管件应不渗、不漏。

4.5.8绝缘法兰应保持良好的绝缘性。

4.6管网的运行管理

4.6.1原油管网

1)原油管网输油的最高温度应控制在防腐层材质设计要求的最高温度10℃以下,最低油温应高于原油凝固点2℃-3℃。

2)无伴热的输油管线,停输超过规定时间时,应采取定期活动管线、水扫、压缩机扫等防凝措施。

3)管网中各种管线均不得超压运行,必须超压时,应报请经理部生产调度批准。

4.6.2消防管网

1)消防管网上的阀门必须开、关灵活,专用工具保养良好,随手可拿。

2)寒冷地区的地面消防管线在冬季每用一次后,必须扫线或放尽管网中的积水。

3)消防栓配件应齐全、完好,寒冷地区,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

4.6.3污水(油)管网

1)间断运行的污水(油)管线若无伴热,每运行一次后应及时扫线。

2)每年对污水(油)管网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次,根据管线和腐蚀情况进行修补或更换,做好记录。

4.7管网中阀门的操作和管理

4.7.1阀门的操作

1)切换流程时,必须按“先开后关”的原则进行操作。

2)具有高低压衔接部位的流程切换,必须先导通低压部位;切断流程时,应先切断高压部位。

3)液压球阀和平板阀不应半开或半关。

手动阀门开到最大开启度后,应回转1-2圈。

4)切换工艺流程由值班或专(兼)干部同意后方可执行。

5)遇紧急情况时,可先切换流程,后汇报。

4.7.2阀门的管理

1)管网上的主要阀门,应按流程顺序编号、挂牌,标明其工作状况。

2)阀门的丝杠、宜涂上润滑脂的保护。

3)每半年对管网上的阀门、管件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保养

 

坪北经理部工程所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