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408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docx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

化学反应后废液成分探究题

1.同学们在做NaOH溶液与CuCl2溶液反应、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实验结束时,将废液都倒入一空烧杯中,最终烧杯中物质呈蓝色浑浊。

同学们决定对烧杯中的物质进行探究,于是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发现滤渣为蓝色,滤液为无色。

回答:

 

(1)滤液为无色,说明上述四种物质中_____全部参加反应了; 

(2)取适量滤液,向滤液中加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_____ 

(3) 综合分析,他们认为滤液中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 

(4)同学们认为蓝色固体中除氢氧化铜外还有硫酸钡,可选用_____溶液确定是否含有硫酸钡.  

2.将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______ 

(2)取少量滤液与稀硫酸混合,现象只有气泡产生,由此判断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 

(3)综合分析判断,该滤液中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3. 请回答鉴别NaOH溶液、稀H2SO4、Ba(OH)2溶液的相关问题:

 

(1)Cu、CuO、Cu(OH)2三种物质中,无法将待测溶液分为酸和碱两组的是__________ 

(2)用三支试管取待鉴别的溶液各少量,分别滴加CuSO4溶液后可将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将产生的废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结合有关物质之间的反应和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废液中呈蓝色的阳离子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   

4.将稀硫酸、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______ 

(2)探究滤液中是否含有BaCl2,取少量滤液B滴加的K2SO4溶液,始终没有看到白色沉淀。

由此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 

(3) 探究滤液中是否含有Na2SO4,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没有沉淀出现。

由此得出结论:

不含有Na2SO4,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中也不含有________ 

(4)综合分析可知:

 滤液B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  

5.将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又将②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增多。

 请你回答反应后①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化学课外活动中,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K2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体生成。

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3)小强从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

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KCl外,还可能含有K2CO3,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滤液中含有K2CO3

金属活动性顺序

1.为防止水体污染并回收某些金属,某工厂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得滤渣,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稀盐酸后滤渣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水质污染,某工厂在废水排放前对废水中的某种金属进行回收,该工厂的废水中含有AgNO3和Fe(NO3)2两种溶质,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

3.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为。

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水体污染并节约、爱护金属资源,某工厂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含KNO3、Fe(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某溶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装在三个试管A、B、C中,现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根据以下信息填空,要求填空写化学式。

(1)若向A试管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A试管中的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试管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B试管中的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C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则c试管中的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7.盛有镁粉及少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里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之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而此后向此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测得滤液的PH﹥7,则滤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电镀厂的某种电镀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向该电镀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

请回答:

(1)若向B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

(2)若向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9.把锌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向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

(1)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物质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是________,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

10.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

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就会产生热量。

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将小袋内物质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11.向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出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入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产生不溶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1.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B现象为;

C现象为。

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现象为.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中和反应探究

1.在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完成分组实验: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面是来自不同小组的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助他们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与探究】

(1)欢欢同学先按下图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请你指出欢欢同学操作中的错误:

(2)迎迎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又倾倒了一些稀盐酸之后,她想起还没有加入指示剂,于是又补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仍呈无色,于是她认为此时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迎迎同学得出的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

(3)妮妮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但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妮妮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她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即可)。

【反思与评价】

①请你帮迎迎想一想,要想证明她得出的“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是否正确,应选择的试剂是。

②根据以上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思考一下,为了保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拓展与应用]请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小江同学的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mL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伟同学的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mL.

小明同学的判断:

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实验并判断: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稀硫酸,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A.仅是反应物B.相当于指示剂C.作催化剂.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方案一:

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

如果实验现象是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