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978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九年级语文教案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_九年级语文教案

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的第103一107页。

作者与蒋经国先生系世交、旧友。

通过书信,作者一方面叙旧,另外也从各个方面进行推心置腹的恳谈,劝蒋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抛弃成见,作出努力。

在信里,作者饱含深情,言辞肯切,让人为之动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分析作者的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要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深情。

 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爱国主义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理解书信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

 的升华。

   3.领会书信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

 论。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可放映一些关于台湾历史与现状的历史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

 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关于台湾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历史片的录影带。

   2.第二课时课前搜集一些以“和平统一、民族感情”为内容的文章,与本文在风格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饱含深情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第二课时前摘抄一些反映和平统一或其他关于民族感情的文章,认真体会。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的内容入手,结合 1.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思考相关问

 本文的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题,进入新课。

2.进行朗诵教学。

                          2.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

书信的意境和情感。

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3.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书信的内涵。

4.分组讨论关于台湾最近的局势的一些       4.讨论,体会作者如何通过铺垫表达情

 热点问题。

                                 感,并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叙述自己对

 台湾的历史与现状的认识与感受。

 (教师作适当指导)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会赋予爱国

 主义不同的内容,结合一些人对爱国

 主义的理解,导人新课。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集中反映作者感

 情的片段,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

 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课

 文。

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或对台湾的

 现状的认识,吸收教师的知识点。

2.感受自己摘抄的描写民族感情或爱国

 主义的句子,感受这些感情的朴素与宝

  贵,激发自己的情感。

3.在听读的过程中,纠正字音。

划出停顿

 和重音,初步体会这些句子所蕴涵的感

 情。

4.在心中默读,体会课文大意。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所表达

 出文中作者对蒋经国及台湾的何种

 情感。

(教师及时补充和纠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深入分析

 这些句子表达的情感,重点讲解作者

 对各种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的驳斥等句子,体会作者的良苦用

 心。

3.分析:

一些词语从本身来说并无特殊

 之处,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会起到非

 常好的效果。

比如“瞬”表达作者的

 对时间流逝的追忆,很形象。

提问:

 “期期”有什么用法?

4.进行.总结,分析作者对于细节处理的

 妙处。

1.回答教师的问题:

表达出了作者对蒋深

 切的关怀与慰问,及对台湾问题的痛

 心。

2.根据教师的讲解,体会作者为了让对方

 能正确认清楚形势,摈弃各种不利于祖

 .国和平统一思想的错误影响,为和平统

 一清除各种障碍,这也是符合对方的长

 远利益的。

3.讨论回答:

“期期”二字把作者真挚恳切

 的感情具体化了,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站

 在对方的立场上的所思所想,而且这样

 的词很能从细微处打动对方。

4.通过教师的.总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

 路,体会作者细节处理的妙处所在,把

 握通过细节处理来升华文章主旨的写

 作技巧。

三、组织活动。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约   分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辨析常见文言虚词、实词

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语感

3.让学生认识我国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辨析重点字词句意;在朗读中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观点

教学方法

1.读议结合法

2.分层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学用具

幻灯机、录音机

教学步骤

课前活动

生进行课前活动

师有针对性简析

一、导入

有一个成语,它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叫做——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

——《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文章。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体会排比句的好处

(鼓励:

男女生曾经都胜过1班的)

生读后教师简评

三、讨论质疑与解疑归纳补充

(一)、讨论

学生形成4人讨论组讨论,时间8分钟.幻灯机提示可讨论的内容.教师巡视,适当解疑,提醒少言寡语者,提示讨论的时间,要求各讨论组A层次负责人注意把握进度。

(二)、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学生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班上讨论。

1、虚词

之:

三里之成,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指城郭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

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2、古今义

然而不胜者,……:

这样却

亲戚畔之:

内外亲属

3、实词

委而去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域:

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

通”叛”.

4、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5、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⑴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

提出论点

第二段:

分析论点

第三四段:

.总结论点

⑵治理国家主要靠高压政策还是事实仁政?

通过我们对字词的理解,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孟子很重视人和,不可否认,天时和地利都具与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视实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

四、朗读训练

1、听录音

2、熟读成诵,要求BC层次的同学也要能背

作业

1.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

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理解常见虚词.

2.找出疑难语句.

3.判断中心论点.:

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如何划分段落?

5.理解孟子的思想:

治理国家,主要靠实施高压政策,还是实施仁政?

6.读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5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导入:

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

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主义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

(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注: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

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

最后一句。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过渡句——承上启下)

3、提出问题。

(补充在后边,此略。

三、局部品味:

1、论“整体感知”中的问题“2”来引入对词的学习。

既然祖国的江河山水如此的美丽娇艳。

那么,词中是如何来描绘这幅美丽如画的江河山水呢?

又是哪些“英雄竞折腰”呢?

讨论回答这两个问题板书如下:

实———————虚

总———————分秦皇汉武…略输

北国风光长城、黄河(静)|

冰封…雪飘|(惜)

望|看……娇—引:

唐宗宋祖…稍逊———往…今…|

山舞、原驰(动)|成吉思汗…只识

描写———————抒情

注意: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并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2)、从表达方式上看:

上阙和下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请学生说出导语中的问题。

(4)、按以上的板书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这首词。

2、讨论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因没上课而无法补充,)

四、布置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沁()分()外妖娆()逊()数()风流人物

2、阅读课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A、写出采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

———————————。

B、写出词中过渡性的句子:

——————————————————————。

C、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

—————————————————。

D、词中押韵的字:

———————————————————;韵脚是:

————。

E、“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词的————————;“雪”是词的——————。

F、说说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答:

—————————————————————————————————————。

G、简要的说说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答:

—————————————————————————————————————。

J:

我们还学过一首写“雪”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歌是——代的———写的《》,这首诗歌中名句是: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5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将相和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二)能力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中到启示和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民族文化的语言美和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

  

(二)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采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从检查预习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内在的联系。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知道文章写的是哪三个故事,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检查练习

  1.齐读课题:

课下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谁知道“将、相”分别指谁?

  板书:

蔺相如廉颇

  2.这篇文章写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什么事呢?

  (写了他们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事)

  3.那么这件事是分几个小故事来写的?

  (三个。

板书: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哪些自然段是写完璧归赵的?

(1一10自然段)

  哪些自然段是写渑池之会的?

(11一15自然段)

  哪些自然段是写负荆请罪的?

(16-18自然段)

  4.分别朗读每一部分,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教师相机纠正其中的错误。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二)了解时代背景

  1.齐读第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2.教师介绍时代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

赵国的东面是比较富强的齐国,西面是最大的秦国。

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

今天我们要学的“将相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三)你在预习中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的直接解决,一些重点的问题归纳后留作以后讨论。

  (四)学习课文,交流体会

默读课文,思考: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喜欢?

并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第二课时

  (-)小结上节课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

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2.喜欢廉颇。

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

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

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蔺相如不仅愿意铤而走险,而且还分析了两种可能,想出两种对策。

目的就是造成秦国理屈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国化被动为主动。

可见蔺相如不仅勇敢,而且是个深谋远虑,才智过人的人)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善于察颜观色,能洞察对方的心理,随机应变,果断地想出了对策。

这又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理解“理直气壮”从中体会蔺相如的勇敢。

  “撞”可以看出蔺相如的勇敢。

为什么?

  (撞的力量是很大的。

这说明蔺相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突出蔺相如的勇敢。

  那么你们想一想,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

(不是的)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蔺相如答应赵王,如果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来。

  那蔺相如为什么这样说?

(他在威胁秦王,吓唬秦王。

他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

  从哪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这块璧?

(当秦王还没有看到璧的时候,就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无价之宝,当他亲手拿到这块璧时又是那样的爱不释手。

这些都足以说明秦王非常喜欢这块璧。

因此,他是肯定不会叫他去撞的。

  (蔺相如就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才这样说,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才智过人)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的机智的精神读出来。

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壁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

由此看出蔺相如非常的机智。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

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蔺相如非常聪明,先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

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参加授璧典礼的人就知道秦国不讲信誉,在这种场合,秦王根本不敢杀他,就把他送回赵国)

  师:

其实,蔺相如说这话是在保护自己,使秦国处于被动局面,可见他非常聪明。

  2.理解最后一句话: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客客气气”是非常客气有礼貌吗?

  这句话写出了秦王什么心理?

(生气,无可奈何)

  教师小结:

秦王本想杀了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

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

突出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

(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

  师:

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

我们看看蔺相如在几年之后的渑池之会上有什么表现?

  4.学习渑池之会。

  (l)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什么表现?

具体谈一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通过读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表现的机智勇敢)

  ①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

“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去吧,怕有危险,”有什么危险?

秦王借渑池之会报上一次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一箭之仇,其实渑池之会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政治斗争,在赵王和大臣们左右为难时,他审时度势,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因此赵王才决定动身并让蔺相如随行)

  ②当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时。

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

“请您为赵王击缶。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机智,因为蔺相如很快就想出对付秦王的办法。

让秦王为赵王击缶,也让人记下来。

)这叫什么办法?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时由这句话也能看出蔺相如勇敢。

因为蔺相如只不过是赵国的一位大臣,但他一点都不害怕,敢走到秦王的面前,面对面地和他进行斗争。

  ③“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这句话中的“拼”字就把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临危不惧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