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395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万亩甘草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2

第一节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报告编制依据2

第二节项目背景3

第三节项目概况6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8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11

第一节自然资源条件11

第二节、项目区概况13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13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4

第一节产品方案14

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14

第三节种植布局14

第四节种植方式14

第六章种植技术简介14

第一节主要种植品种的特性14

第二节种植技术16

第七章其他配套工程建设18

第一节水利工程18

第二节电力工程19

第三节道路工程19

第四节网围栏工程19

第五节土建工程19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9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19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0

第九章机构设置和劳动定员20

第一节机构设置20

第二节劳动定员21

第三节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21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2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3

第一节种苗基地建设投资估算23

第二节甘草大田移栽投资估算24

第三节设备购置投资估算24

第六节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4

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分析25

第一节经济效益分析25

第二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25

第十三章结论和建议26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报告编制依据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XX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亩中药材种植项目

建设单位:

XX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XX县境内。

第二节项目背景

甘草为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被历代名医曾为众药之王。

东汉《神农本草经》称甘草为“美草”、“蜜甘”,列为上品。

梁代《本草经集注》中说“此草为众草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有“十方九草”、“无草不成方”之说。

甘草具有通经脉、利血气、清热解毒、止血化痰、补脾合胃、调和诸药及养血之功;近年来又发现其有抗变态、抗溃疡、消炎、防治病毒性肝炎、高血脂症、抗癌、抗利尿、抗干扰素诱生剂及增强细胞免疫调节之功效。

1986年以来还发现甘草具有防治爱滋病(AIDS)的效果,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甘草提取物还大量应用于烟草及食品添加剂工业及化妆品行业,作甜味、矫味剂或润肤化妆品使用。

此外,提取甘草甜素后的残液,可开发为天然色素及其他重要药物。

甘草主要生长在中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原苏联中亚各国及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巴勒斯坦、阿富汗等国家。

主要出口国有:

中国、伊朗、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家。

主要消费国有:

日本、美国、欧洲、韩国和中国。

在中国,乌拉尔甘草是分布最广泛的品种,从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吉林、华北的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均有分布,主产区在宁夏、甘肃及新疆。

甘肃地处西部,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生长条件,资源优势十分突出。

根据初步评估测算,甘肃省有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资源1600种左右,有276种药材被列入全国重点品种。

甘肃省是我国中药材大省,但由于医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状态。

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提出“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加工基地”,“建设生物制药和中药材现代化加工基地,培植工业经济新优势”的发展目标,并将其作为“十一五”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XX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为丝绸之路要冲,位于乌鞘岭、毛毛山麓,东依景泰,南枕天祝,西北同凉州区接壤,北邻腾格里沙漠与内蒙古毗邻,是河西走廊东端门户。

XX县山川沙各占三分之一,辖9镇10乡,250个行政村,总人口39.32万人。

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万亩,正常年景播种80万亩左右,保灌面积42万亩。

XX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500米,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分带现象明显,从南到北依次为南部山区、中部绿洲、北部荒漠。

XX属祁连山高寒亚干旱区和河西冷温干旱区。

年平均气温5.57℃,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蒸发量在2200多毫米,无霜期142天,是全省18个干旱县和省列41个国扶县之一。

境内河流有XX河、大靖河2条主要河流和柳条河、花庄河2条附属河流及10条沿山小沟小河(均发源于祁连山区),水资源总量为1.2亿立方米。

景电二期引黄提灌工程,每年为XX调集黄河水109.8151亿立方米。

XX由于生态环境特殊,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光合作用强,没有环境污染,使得植物有效成分积累多,生物活性成分一般较其他地区同种植物高,因此所产的中药材质地优良、品位上乘、驰名中外。

是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想地带,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麻黄草、甘草、锁阳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以蛇果、荷兰豆、理想大根等为主的果蔬业,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来,提出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发展县域经济与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创造有利于人民生活、学习、工作和创业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XX地处交通要道,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和312国道、308省道均从境内通过,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为克服中药材提取加工产业化发展对天然中药材资源的依赖性,也为了保护和改良局部生态环境,XX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据国家、省、市、县有关退耕还林还草、绿化植被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政策,制定了万亩中药材种植项目,该项目采用公司加农户模式种植甘草药材,形成了天然资源与野生资源互为补充,环保与开发并重的格局,为中药材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又一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实施单位XX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XX县政府2008年通过招商引资从青海省引进的天然植物提取专业化企业,该公司实际控股股东致力于打造西部天然植物种植、加工产业链,已先后在青海、甘肃、新疆投资5000万元用于种植基地及加工企业的建设,取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

鉴于XX县地理环境、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甘草的种植,公司已经确立了在XX县大力培育发展甘草种植的投资战略,计划在县境内组织实施《万亩甘草人工种植项目》的建设,以基地加农户的形式大面积推广甘草人工种植,致力于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为当地生态环境做出贡献,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第三节项目概况

XX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亩甘草基地项目安排甘草育苗基地面积1000亩,移栽大田面积10000亩,实现年产甘草550万公斤;

项目总投资为206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68.1万元,流动资金1200万元(企业垫付,从种植产品销售中扣回),项目建成投产并达到设计能力后,仅育苗一项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当年收回育苗款)当年种植甘草受益1731.6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项目建设投产后,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甘草又是根系发达的固沙植物,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功能,生态效益良好。

所以说,该项目是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特色经济的好项目。

该项目中种苗工程是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性示范工程,为农户的种植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作用。

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的运作,严格按照GAP生产质量规范操作,建成GAP基地,提高中药材质量,它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措施,是加入WTO,迎接挑战的必备条件。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施该项目符合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加工基地”,“建设生物制药和中药材现代化加工基地,培植工业经济新优势”的发展目标。

甘肃省是我国中药材大省,但中药材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呈现“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

制约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的因素。

首先,在中药材选种、栽培、生产加工等方面,技术原始落后,管理简单粗放,经营低水平重复。

中药材加工率、产品科技含量及科技附加值较低;中药材种植栽培存在质量不稳定、单产量低、病虫害、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问题;部分宝贵药材资源处于濒危状态。

其次,中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甘肃拥有较高水平的医药科技人才,但由于医药企业的研究开发力量弱,科研院所重研究轻转化、力量分散等原因,全省新药开发明显滞后,缺乏“拳头”产品,科技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甘肃中药制药企业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和成长起来的,企业生产能力很强,市场营销能力较弱,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第四,中药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我国加入WTO后,甘肃中药企业将参与国际竞争,中药受到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天然药物的多方冲击。

同时,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药企业也凭借其资金、技术、市场的优势,对甘肃中药企业造成威胁。

为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发挥中药材产业链条长,增值潜力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规范化生产和加工体系的建设,促进我省中药材产业优势,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为此,甘肃将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作为“十一五”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二、实施该项目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有利于石羊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也可作为XX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XX县是甘肃甘草资源种植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之一,县委、政府已将甘草种植加工产业列入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实施甘草产业计划,建设甘草种植基地是发展甘草产业的首要要务。

同时,对于遏制区域内内天然植物资源的滥采滥挖现象,保护和局部改良生态,达到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该项目有利于带动公司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推动公司中药材加工业项目的建设,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由于甘草种植不是当年收益,需1—2年才见效益,投入高,收益时间较长,要想稳定持续发展,切实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种植必须和生产结合起来,形成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

种植为工厂提供原料,工厂生产各种产品,以收入赢利来弥补种植,互相调配,才能挤身于市场之林。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该项目拟种植的甘草在项目区和周边地区都有野生资源分布,其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适宜栽培,开发品种的生长和繁衍。

中药材的质量是由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结合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光能资源、土壤理化条件和气候条件是最为重要的外部条件。

甘草等是项目区野生药材中的优势植物,其有效成份高于其他地区所产的植株。

所以该项目建设有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特别是具备生产和种植优质甘草种苗和移栽的环境条件,可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区的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是确保栽培的中藏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可靠保证。

二、项目建设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范围是国内正在推广应用的实用的先进技术,成熟可靠。

甘草等沙生中药材已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省区人工种植成功。

本项目拟在总结项目区已有种植面积种植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育苗、大田移栽配套技术实施本项目种植计划。

本项目种植技术指导由公司聘请专业甘草种植技术专家团队全权指挥,以保障种植的成功率。

三、本项目建成后,年产出甘草10000吨全部供应青海湖药业公司,不存在积压问题,可保障种植收益。

制约中药材种植项目实施效果的最大问题是产出药材的销售问题。

某些药材由于未能在工业化生产中大规模应用,再加上工业产品的市场变化,往往使药材种植企业或个人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有些甚至导致当地社会矛盾。

但是甘草的种植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支撑,而且,本基地种植甘草具有品种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点,因而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

具体分析如下:

(1)本基地种植甘草将优先解决产出甘草的质量问题,为甘草的应用和销售奠定基础。

随着中药材现代化的加快和对中药材质量的要求,今后生产出的中药材能不能销售出去,首先不是取决于产销关系而是首先取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