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955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docx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

这是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11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找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1——10数与物相应。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以不同颜色圆点卡片与数卡1——10.

  活动过程:

  

(一)认识1——10数字。

  1、教师将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

黑板上有什么?

他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

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3、教师:

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他们的数目。

  4、教师:

圆点是怎样排队的?

你能用你的数字卡片来找朋友吗?

  5、教师:

为什么这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

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6、教师:

那你们还知道3的前面是几?

3的后面是几?

  

(二)体验物体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10数字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我们身边有没有物体与我们的数字卡片一样?

  2、教师指着4的卡片,提问:

这个数字是几?

请找出物体与它相应。

  3、教师:

1个数字能找到不同物体的朋友?

是什么样的朋友?

  4、教师:

数字8有朋友么?

他的朋友是谁?

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5、教师引导幼儿总结:

知道数字能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

  (三)游戏:

找朋友。

  1、教师:

根据数字拍手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

  2、教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应德物体卡。

  3、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队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图片卡,然后交换玩。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大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

认识1——10的数字。

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

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

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

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

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

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

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

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2篇、大班科学活动找朋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找朋友”是大班的科学活动,托班是大班活动的初学阶段,本次活动使用托班幼儿,教学活动已经结束,因此,本活动着重加深巩固宝贝们的综合认识。

活动难点幼儿根据颜色和相应的图形进行正确配对。

解决方法:

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进行单一的图形配对:

如先根据颜色进行圆形配对。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

  2、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相应的匹配。

  3、了解简单的安全常识:

不能一个人单独出去玩,会有危险。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形状: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布置一个桌面“游乐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

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大家一起来看一看,都是谁来了?

  出示图形卡片:

三色大图形。

引导幼儿说出卡片的颜色和形状。

  师:

今天来我们教室里的是图形妈妈,他们最爱图形宝宝了,可是今天图形宝宝们都跑出去玩忘了回家,妈妈们急的都哭了,图形妈妈请我们来帮助他们找到图形宝宝们。

  二、过程:

  1、示范:

  师引导幼儿发现图形妈妈有不同的颜色。

  这是红色的圆形妈妈,她的宝宝应该是?

  类推,并加以示范。

  红色的圆形宝宝藏在小熊的后面呢,红色的圆形宝宝我把你送回家。

  2、分类操作:

  引导幼儿对不同颜色的圆形进行配对

  现在我们帮助那个图形妈妈找宝宝呢?

  找到图形宝宝后对图形宝宝说什么呢?

  原来图形宝宝们都躲在游乐场里玩呢,我们一起来把他们送回家。

  3、综合操作:

  师:

图形妈妈还是没有笑,为什么?

我来问问图形妈妈。

  了解还有图形宝宝没有回家,进行综合综合操作:

不同的颜色形状配对。

  活动延伸:

  师:

今天图形宝宝们跑去玩,没有告诉妈妈,结果妈妈急的怎么样了?

多亏了宝宝们帮助他们找到了图形宝宝,不然就危险了。

为什么呢?

因为外面有不认识的坏人,会把宝宝们领走,宝贝们可不要像图形宝宝一样不乖,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让爸爸妈妈领着出去,不认识的人能不能跟他们走呀?

在幼儿园里,出去玩的时候要跟着谁呢?

对了,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出去玩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

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

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大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

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除不应该有的干扰因素。

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欢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第3篇、大班科学活动鞋子找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

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

   

  难点:

寻找鞋底的秘密,特别是形状:

两头大中间向里凹,但两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一张白纸。

     

  2、欢快的音乐一段。

     

  3、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便于活动。

   

  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鞋子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

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

(幼儿猜测,引导幼儿发现两只鞋子的不同)     

  2、教师小结:

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的鞋子不是一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     

  1、师:

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脚上的鞋子,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鞋子的特别之处。

(着重从鞋子的外型、颜色、大小等特点来观察)      3、师:

我们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也一模一样。

除了这些秘密外,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4、教师提供白纸,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秘密(幼儿可脱下鞋子来看,也可在白纸上踩上一对脚印再观察):

如,两只鞋底(或鞋印)的花纹是一样的,鞋底(或鞋印)的形状是两头大中间向里边凹,但它的朝向是相反的。

     

  5、教师小结:

两只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一样,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们叫它一双鞋。

 

    

  (三)鞋子配对     

  1、(出示鞋架和随处乱放的鞋子),师:

娃娃家的宝宝经常把鞋子乱丢乱放,害得妈妈找也找不到,还常常把鞋子穿错。

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能够把鞋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好,他们家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整理一下,好吗?

可是怎样的两只鞋子才算一双呢?

    

  2、师:

我们脚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颜色和大小都是一样的,请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以及朝向等特点,把这些鞋子一双一双的配配好,再把它们摆放在座位前。

     

  3、幼儿分散收拾,将找到的两只鞋子摆放在身边,并自由说说为什么要将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

     

  4、师:

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呢?

(重点引导幼儿从鞋子的大小、颜色和款式来讲述)     

  5、师:

把两只长得一样的鞋子并在一起反过来朝上看看它鞋底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形状和花纹)     

  6、幼儿观察得出:

两只鞋底的花纹是一模一样的,形状也都是两头大中间向里凹,并且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

     

  7、教师小结:

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底的形状和花纹也一样,凹型所朝的方向不一样的两鞋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

      8、幼儿相互检查、验证,并把找对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四)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     

  1、师:

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双一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平时,我们回家换下来的鞋子也要一双一双的放整齐,下次穿的时候会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活动反思:

  我发现,虽然刚入园时孩子对家人的依赖较强,自理能力和常规知识懂得较少,但他们同时又是聪明的和善于学习的。

只要老师勤于指导、巧妙构思和设计一些教育环节,就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4篇、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找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的鞋子、袜子、手套,进场音乐和游戏音乐,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1、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以兔妈妈的口吻邀请小朋友去做客,随音乐进场。

  师:

兔妈妈家到了。

  2、初步尝试。

  师:

哎呀,兔宝宝真顽皮,把鞋子弄得乱七八糟,宝宝快来帮兔妈妈把鞋子收好,每个宝宝拿两只只鞋子,把鞋子放在你的椅子前面。

  1) 幼儿分散收拾。

  2) 讨论:

和你旁边的宝宝说说你拿的是怎样的鞋子?

  3) 师:

我的鞋子这只是白色的,另一只也是白色的,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你的两只鞋子有什么是一样的呀?

  4) 让幼儿说说两只鞋子的相同处。

  5) 纠正错误。

  6) 教师小结:

这两只鞋子的颜色一样、外形一样、花纹一样,我们就叫它们一双鞋,一双鞋要放在一起。

请宝宝把鞋子放到鞋柜里,一个盒子只能放一双鞋。

  3、再次探索。

  师:

我还洗了很多袜子,现在都和在一起了,怎么办呢?

  每人拿一双袜子,一双袜子是几只?

两只袜子要一模一样。

  幼儿分散找袜子。

  讨论:

说说两只袜子为什么能在一起?

  4、互动游戏《找朋友》

  1)宝宝们真能干,帮兔妈妈收好了鞋子,理好了袜子,谢谢宝宝!

  我还给宝宝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手套)

  是什么?

可是太少了,每个宝宝只能拿一只,拿几只?

(幼儿上来选手套)

  说说你拿的手套是什么样的?

  2)给手套找朋友。

  3)和朋友手拉手,我们去外面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孩子的积极性都很高,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多动脑筋,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带动气氛让幼儿开心的随着老师的引导能正确的区分谁和谁是好朋友。

第5篇、大班音乐游戏小老鼠找朋友教案反思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

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是将音乐活动内容渗透到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动作、积极游戏。

结合此次主题内容《好朋友》,设计了本次活动,教师从故事引出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示范、幼幼、师幼互动、个别示范、迁移创编等组织形式充分感受了教师在音乐游戏教学中的智慧和与孩子们之间良好的互动。

教师特别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了音乐游戏教学中,让孩子积极感受到了音乐的诙谐、幽默,激发了孩子自主参与游戏、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能跟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2、掌握游戏中找朋友的节奏和动作,能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谁来了》引出歌曲中的小老鼠角色。

  师:

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一会儿吧,听,谁来了?

(最后一个角色引出小老鼠)

  (评析:

作为音乐游戏的导入环节,教师用小动物角色、音乐作为辅助手段,引导幼儿积极尝试跟着教师走的方法进入场地中间,有效地激发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学习《小老鼠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1、师:

你们玩得开心吗?

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呀,它一点都不开心,为什么呢?

原来呀,这只小老鼠住在一楼,空空的屋子里,只有它一个人,它觉得很孤单,也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知道孤单时什么意思吗?

(一个人)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耸耸肩、无聊的样子)

  (评析:

通过重点介绍孤单是什么意思?

学一学孤单的样子。

为音乐游戏诙谐、幽默奠定基础。

  2、教师示范邀请朋友的方法,幼儿观察学习

  教师:

那我们一起来做小老鼠,我们现在住在一楼,我们很孤单,待会儿我请到谁?

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3、依次上二楼、三楼

  教师:

二楼的小老鼠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

请你仔细的看一看。

(依次是三楼的小老鼠找朋友)

  4、指导语:

四楼,住着一只大花猫,(猫在哪里呢?

不知道,也不告诉你们,待会儿它会叫的,一叫,它就会来抓你们这些小老鼠了,你们听到猫的叫声后马上要躲藏起来,可不能让大花猫抓住啊)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

喵——————

  (提醒小老鼠在听见猫叫声后,立刻躲藏起来,不让猫抓住)

  (评析:

通过2、3、4环节教师的示范,让幼儿初步观察游戏的一个基本程序,了解游戏的规则)

  5、讨论一下:

  提问:

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

(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评析:

通过上一阶段的观察、讨论,让幼儿进一步明白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邀请好朋友的?

在最后老猫出现的时候在哪里要赶快的逃跑,不被老猫抓住的?

从而为后面自主游戏打好基础。

  三,请两位幼儿尝试找朋友

  教师:

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

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

现在有哪两只老鼠也想上来找朋友?

    

  1、幼儿学习随乐找朋友,教师指导。

    

  2、幼儿随乐完整玩找朋友的游戏。

  3、提问:

它找得怎么样?

  (评析:

由于大班幼儿的表现力比较薄弱,在此环节中,教师让两个小朋友来做小老鼠,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突破,为了使两只小老鼠可以相互参照,更正确的掌握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完整游戏。

    

  1、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

    

  师:

圆圈里的小老鼠们在找朋友,那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

怎么玩?

    

  2、幼儿尝试创编动作随乐完整游戏。

    

  3、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以及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评析:

教师在指导孤单的小老鼠找朋友的时候,没有忘记,还有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它们除了一起唱歌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五、结束活动(请搭班老师做猫)

  教师:

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

待会儿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要做出来哦!

(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老鼠们听到老猫叫往教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小老鼠找朋友》这是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

不仅仅来自于它的曲调幽默诙谐,还有它那有趣的歌词。

歌词的大意是:

一楼住着小老鼠,它真的很孤单,想要去找朋友,来、来、来,好朋友,依次是二楼、三楼,到四楼的时候,住着一只老猫想要吃掉老鼠。

如何再现这只“小老鼠”的形象、如何展现“老猫”在最后关头的机灵,可以抓到老鼠,正是我们孩子渴望表演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抓住这些细节。

以游戏“谁来了”导入活动,让孩子的积极性很快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上老师巧妙运用讲故事—唱故事—玩故事,让幼儿“玩”得自然、“玩”得快乐、“玩”成目标,减轻了孩子们枯燥学习的负担,更显趣味性。

在活动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从歌曲、游戏到表演,创造、表现、体验始终贯穿整个活动。

第6篇、大班语言活动《小鸭找朋友》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故事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有的动物不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

重复性的动物对话,适合大班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

学说拒绝别人的礼貌用语来理解故事,我觉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学的局限圈,是将语言与社会领域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在故事中发展语言,又可以在活动享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模仿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培养幼儿完整的语言表述能力。

  2、亲近小动物,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3、能大胆运用有礼貌的语言拒绝别人。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1、在活动中出现的小动物有的会游泳,有的不会游泳,这也是每一个小动物的特有习性,让孩子知道不会游泳的是不能下水的,否则要淹死的。

                                                                                       

  2、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活动准备

  1、小鸭、小兔、小鸟、乌龟等动物头饰若干

  2、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出示一只在哭的小鸭子,问:

小鸭子怎么了?

他为什么哭呀?

(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小结:

小鸭子一个人玩,真没劲,它想找好朋友和它一起玩。

  问:

它会找谁和它一起玩呢?

(幼儿猜测)

  二、完整欣赏

  老师带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小鸭找朋友》,并提问:

  师:

小鸭子找谁和它一起玩了?

  幼:

小鸟和小兔。

  师:

小动物和它一起玩吗?

  幼:

没有。

  师:

为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

原来,小鸟和小兔子不会游泳,所以不能到水里和鸭子一起玩,小乌龟会游泳能到水里和小鸭子一起玩。

  三、分段欣赏故事并交流故事内容。

  四、表演“小鸭找朋友”

  老师扮演小鸭,请几位幼儿扮演小鸟、小兔子、小乌龟,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五、自由交流:

  师:

“小鸭子找到了小乌龟陪它游泳,心里真高兴。

那么,除了小乌龟可以陪小鸭子游泳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可以陪小鸭子游泳呀?

  师:

你和谁是好朋友?

(幼儿自由发言)  

  师:

家里的朋友多还是幼儿园的朋友多?

  小结:

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这个大朋友,只有来幼儿园,才能和许多朋友一起玩,高兴的快乐的玩呢。

让我们天天上幼儿园,天天和好朋友玩,好吗?

  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不能答应别人的时候,也要有礼貌的话告诉他,这样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六、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在《找朋友》的背景音乐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手拉手…

  活动反思

  3至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强烈,表现欲很强。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故事表演对大班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大班幼儿的特点是喜欢不厌其烦地听同一个故事,变换幼儿担任角色,表演故事,其他幼儿听故事,跟着教师一起附诵,幼儿兴趣不减。

在本节课中,我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幼儿兴趣很高。

虽然声音比较小,还要在老师的提醒下,但是都愿意进行表演。

我想以后这种形式应该多应用,来培养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能根据讲述活动的基本步骤进行设计。

小鸭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

通过小鸭从找不到朋友伤心的哭了,到后来找到朋友高兴的剧情,让幼儿感受到有朋友的快乐。

虽然大班的孩子年龄小,自身的自控力差,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

但色彩鲜艳、可爱动人的小鸭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他们边听边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的回答是简单的,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是需要、喜欢同伴的。

当他们与自己的好朋友拉手、拥抱时,孩子的情绪达到高潮,他们友好的抱在一起,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整个活动的气氛十分活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虽然幼儿基本都达到了目标,但活动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教师不能拘泥于自己的思考和习惯,要放开些。

我提问时总时想请小朋友举手回答,常常边提问边举手暗示,实际上大班孩子喜欢集体讲,大家都争着讲,活动开始时我有些放不开,怕引起秩序的混乱,后来才及时调整。

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大胆的放开,不要有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