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923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

初三化学第2讲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

初三课时数:

2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化学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专题检测】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放出热量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3、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A、氮气B、木炭C、红磷D、铁

4、采集空气样品时,如果没有专业仪器,我们可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到采样地点倒掉,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

叫做________;实验室制氧气时,也可用这种方法收集,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制备氧气装置内空气配

排尽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5、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右图。

然后给装有

红磷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

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

停止加热后,

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一种)  。

 

答案

1、C

2、A

3、A

4、排水法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

5、

(1)  10  mL。

                   

(2) 是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4P+5O2==2P2O5。

(3)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考点梳理】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

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

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

气密性良好

c、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

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

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考点一】空气的组成

【例1】用右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可用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同时水进入广口瓶,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步骤是:

①、先用夹子夹紧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内的固体物质;③、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

并塞紧橡皮塞;④、燃烧完毕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结果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21%。

问:

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答案】

(1)红磷 

(2)广口瓶内产生大量白烟1/5(或21%)

(3)①红磷用少了,瓶内氧气没有反应完;②装置漏气,瓶外的空气进入瓶内;③瓶内未冷却到室温使压强变大。

教法学法:

 

【练习1】下图是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红磷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该固体极易溶于水,

而木炭与氧气反应后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该气体在水中溶解性不大。

下图为两个同学设计的测定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图Ⅰ图Ⅱ

(1)、图Ⅰ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2)、图Ⅰ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3)、图Ⅱ装置燃烧匙中放点燃的木炭,可以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吗?

为什么?

【答案】

(1)红磷过量,才能把氧气消耗完全。

(2)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溶于水。

(3)不可以;因为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一氧化碳,气体体积没有减少,无法判断氧气的量。

【考点二】空气污染及环境问题

【例2】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②④B、①②⑤C、⑧⑤D、①③④

【答案】B

【教法学法】

 

【练习2】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城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A

【练习3】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

其中造成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

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臭氧D、一氧化碳

【答案】B

1、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

注意:

区分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关键是要搞清楚这种物质是的成分是一种或者多种,千万不要被物质的名称所混淆!

例如:

澄清的石灰水、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

【考点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例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矿泉水C、铁水D、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C

【教法学法】

 

【练习4】你的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物质,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洗衣粉B、蒸馏水C、酸奶D、精制碘盐

【答案】B

【练习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气体C、洁净的空气D、氯酸钾

【答案】C

3、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

特有的性质:

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大量白烟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

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MnO22KCl+3O2↑

⑷、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a、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思考1:

发生装置的选取要考虑那些因素?

(1、是否需要加热;2、反应物的状态)

b、收集装置: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思考2:

收集装置的选取要考虑考虑那些因素?

(1、气体的水溶性;2、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比较)

注意:

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只需伸入瓶口即可,而用排空气法收集必须要伸入集气瓶底部以便排走空气。

⑸、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

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

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⑹、氧气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4、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5、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

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

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6、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

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7、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

燃烧

缓慢氧化:

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

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热

【考点四】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例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答案】B

 

【例5】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来炼钢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答案】B

【教法学法】

 

【练习6】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B、在任何情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答案】D

 

【练习7】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五氧化二磷D、四氧化三铁

【答案】C

 

【练习8】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它所起的作用是()

A、作燃料B、供给呼吸C、促使燃料迅速燃烧D、携带方便

【答案】C

【练习9】现有A、B、C、D四种物质。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答案】氧气硫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考点五】制取氧气

【例6】某学生在实验室设计了五种制取氧气时使用药品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氯酸钾加热③、将高锰酸钾加热

④、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⑤、将二氧化锰加热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思路解析】氯酸钾直接加热,很难分解;二氧化锰加热不分解,无法产生氧气。

故②⑤不可能。

【答案】C

【例7】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改正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酒精灯 ②试管 ③铁架台 ④集气瓶

(2)①应该使得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 ②导气管应拽出一部分 ③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④铁夹应该夹在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⑤导气管应该插入到集气瓶瓶底

 

【例8】如图所示:

(1)、写出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室制取氧气,应将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_和收集装置____________(只填排空气法)

连接(填字母代号)。

【答案】

(1)①锥形瓶 ②长颈漏斗 

(2)A D

【教法学法】

【练习10】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连接;

或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连接(填装置编号)。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则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

【答案】

(1)酒精灯试管

(2)ACDBCD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

水+氧气D瓶口处

 

【专题过关】

一、填空题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氧气具有性,是一种常见的剂。

2、在一空瓶中放入燃着的木条后盖严,木条火焰逐渐熄灭。

说明。

燃烧后,在冷却的瓶中放下一只小虫,再盖严,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3、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

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其表面生成一层白膜

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生锈的不同点是;

相同点是。

5、填表比较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反应类型

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几种

生成的物质是几种

举例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约为21%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7、在校运动会上,10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B、五氧化二磷C、水蒸气D、二氧化碳

8、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一组气体是

A、氮气、稀有气体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B、硫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D、硫粉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10、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蒸发B、冰雪融化C、动植物腐败D、灯泡通电发光

11、下列关于氧气的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供给人类和动物呼吸B、氧气能够支持许多可燃物质的燃烧

C、氧气可以用于炼钢D、氧气能够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12、下列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溶解性B、可燃性C、挥发性D、熔点、沸点

13、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

A、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B、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氧气不溶解于水

15、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所述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空气D、石灰水

17、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使集气瓶内的压强明显降低的是

A、硫B、木炭C、红磷D、铁丝

18、收集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A、排水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B、向上排空气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C、向下排空气法,导管在集气瓶口部D、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在集气瓶口部

1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C、空气D、高锰酸钾

2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硫+氧气

二氧化硫

C、氢气+氧气

水D、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21、当天空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该反应可表示为氧气

臭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物理变化B、该反应是化学变化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2、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为1.25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是75.4%

C、稀有气体能发出有色光,所以在电光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D、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23、很多城市都禁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声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

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D、只有②③④

四、推断题

24、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空气、氮气、木炭、硫、氧气、二氧化碳、红磷、铁丝等几种物质中

的一种,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

A是B是C是D是

25、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

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

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

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

ABCD

EF

五、实验题

26、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

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并说明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

(1)错误:

后果:

(2)错误:

后果:

(3)错误:

后果:

27、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和(写出装置代号)。

(3)装置B是实验室用和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六、简答题

28、为测定某专用实验室内氧气的含量,需对室内空气取样检验。

请设计一简单方法,取出室内空气样品,

可供选用的实验用品有:

烧杯、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胶皮管、玻璃片、水。

 

29、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

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

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2)苯的化学性质有。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

一、1.比较活泼氧化氧化

2.氮气不支持燃烧小虫死亡氮气不供给呼吸

3.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4.前者是剧烈氧化,后者是缓慢氧化都是放热的氧化反应

5.(略)

二、6.A7.B8.D9.D10.C11.D12.B13.D14.C15.C

三、16.AB17.C18.B19.C20.D21.B22.C23.A

四、24.A.氧气B.木炭C.二氧化碳D.氮气

25.A.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C.氧气D.铁E.高锰酸钾F.四氧化三铁

五、26.

(1)试管口的棉花距药品加热处太近加热时引燃棉花而引起装置爆炸

(2)试管口向上倾斜产生的水冷凝后回流到试管底部,会使热的试管炸裂

(3)加热前导管口不应放入集气瓶内会使收集的气体因混有空气而不纯

27.

(1)①试管②酒精灯

(2)ACD

(3)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六、28.取一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拿进实验室后,将瓶中的水倒掉,再盖好玻璃片,拿出室外。

29.

(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

(3)苯+氧气

二氧化碳+水

【考题过关】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3、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

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面团中加入少量碱面是为了除去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

B.将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C.阴雨天储盐罐湿漉漉的是因为食盐中的氯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铜质水龙头上的绿色锈渍是因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的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

5、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