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522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态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态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态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态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学复习.docx

《生态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学复习.docx

生态学复习

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

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3.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分类

野外的

可获得大量全面、真实的资料。

过程复杂,条件不能控制。

实验的

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较可靠,重复性强,过程简单。

获得的资料可靠性有别于现实。

理论的

直观,过程易实施,可通过修改参数使研究逼近现实。

预测结果需通过现实来检验正确性。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生态因子:

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只有掌握了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才有利于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其作用特征有以下几点:

(1)综合作用:

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因此,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Eg:

山脉阳坡和阴坡的景观差异,是光照、湿度、温度和风速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主导因子作用:

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的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Eg:

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

(3)阶段性作用:

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

Eg:

低温在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Eg:

软体动物生长壳需要钙,环境中大量锶的存在可补偿钙不足对壳生长的限制作用。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直接作用于生物的,eg:

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氧等;间接作用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eg:

山脉的走向、坡度和高度通过对光照、温度、风速及土壤质地的影响,对生物发生作用。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

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其基本内容是: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定律成立条件:

生物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处于稳定状态。

注意:

生态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第二章能量环境

外温动物(ectotherm):

指依赖外部热源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内温动物(endotherm):

指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

异温动物(heterotherm):

指的是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

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acclimation),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acclimatization)。

内温动物的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体温。

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developmentalthresholdtemperature)或生物学零度(biologicalzero)。

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vernalization)。

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小而呈黄白色的现象,称为黄化现象。

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因此可用公式N·T=K表示,其中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K是总积温(常数)。

应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

在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以及某害虫的有效总积温进行预测预报。

温度三基点在农业上的应用

温度三基点是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

如果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

温度三基点是最基本的温度指标,它在确定温度的有效性、作物种植季节与分布区域,计算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光合潜力与产量潜力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

生物对极端高、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低温的形态适应:

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内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

在生理方面,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冰点,增强抗旱能力;内温动物主要增加体内产热,此外还采用逆流热交换、局部异温性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寒冷环境。

行为上的适应照顾要是迁徙和集群。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也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

生理上,植物主要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以及增加蒸腾作用以散热;动物则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储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再通过对流、传导、辐射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一些小的内温动物以夜行加穴居的方式,避开沙漠炎热干燥的气候,夏眠或者夏季滞育、迁徙,也是动物度过敢惹季节的一种适应。

论述哺乳动物物种分布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温度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动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温度也影响着动物的新陈代谢。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从而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同时也会随温度的下降而变缓,从而减慢生长发育的速度。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动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其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死亡

1低温的影响

长期低温对动物的损害很大,如果温度低于一定的限度,动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到伤害,如冻疮或冻死。

尤其对那些喜温动物而言,在低温条件下,ATP会减少,酶活性会大大降低。

酶系统紊乱导致动物各种生理功能降低,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机体死亡。

如果温度在冰点以下,会使动物体内形成冰晶,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使蛋白质失活与变性。

极端低温对动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体液的冰冻和结晶,使原生质受到机械损伤,蛋白质脱水变性。

2高温的影响

动物对高温的忍受能力依种类而异。

温度超过动物适宜温度的上限后就会对动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动物的伤害作用就越大。

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动物体内的酶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氧供应不足,排泄器官功能失调以及神经系统麻痹等。

物种分布与环境温度的关系(P32)温度带,低温,高温,与其他因子的联系

答:

地球上主要生物群系的分布成为主要温带的反映。

相似的,随着海拔高度的中增加,物种的变化也反映了温度变化。

一个物种的分布限与等温线之间有紧密的相互关系,年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都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重要因子。

低温能够成为致死温度,限制生物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分布,从而决定它们水平分布的北界和垂直分布的上限。

低温对哺乳动物分布的影响,常常是与低温影响它们食物资源的数量或食物质量有关。

温度变化也与其他环境因素或资源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Eg:

相对湿度和温度间的关系,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地球上生物群系分布的总格局。

第三章物质环境

1.概念与术语

湿生植物(hygrophyte):

通常是指一类生长于隐蔽潮湿环境中,抗旱能力弱的植物,这类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通气组织发达,以保证供氧。

中生植物(mesad)指一类具有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的植物,这类植物根系与疏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叶面有角质层。

旱生植物(siccocolous)是指一类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带,抗旱能力极强的植物,叶片极度退化为针刺状,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

腐殖质(humus)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

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texture)。

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soilstructure)。

盐碱土植物是指一类能够生长在盐土和碱土及各种盐化、碱化土上的植物。

论述陆生脊椎动物对水的适应。

陆生动物对水环境的适应:

(1)形态结构适应:

昆虫具有几丁质的体壁,防止水分的过量蒸发;两栖类动物体表分泌粘液以保持湿润;哺乳动物有皮质腺和毛,防止体内水分过多蒸发。

(2)行为的适应:

沙漠动物昼伏夜出:

沙漠地区夏季昼夜地表温度相差很大,因此地面和地下的相对湿度和蒸发力相差很大。

迁徙:

在水分和食物不足时,迁移到别处。

(3)生理适应:

储水的胃;储藏丰富的脂肪,在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分;血液中具有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易脱水。

第四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体的集合,该定义表示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占有一定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系统。

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着得;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2.论述标记重捕法

定义:

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想等的假定,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的动物总数。

条件:

1,标记不影响正常生活2,标记不脱落3,不影响重获率4,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随机相混5,标记个体与非标记个体捕获率相等6,被调查期间,死亡率相同7,调查中没有发生迁移。

种群的空间结构: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或简称分布,一般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

3.生命表的编制步骤:

在生态学中,指死亡表和寿命表,用于简单而直观地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统计表。

(1)、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确定生命表的类型(对于世代重叠、寿命较长和年龄结构较为稳定的生物,一般都采用特定时间生命表(即静态生命表),而对于具有离散世代、寿命较短和数量波动较大的生物,一般都采用特定年龄生命表(即动态生命表或同龄群生命表)。

(2)、合理划分x的时间间隔(一般采用年、月、日、小时等);

(3)、实验与田间调查相结合。

4、逻辑斯蒂方程(Logisticequation):

一个在有限资源空间中的简单种群的增长,该方程预测种群的增长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S”型,其模型为:

dN/dt=rN(1-N/K),dN/dt是种群增长率(单位时间个体数量的改变),r是比增长率或内禀增长率,N是种群的大小(个体的数量),K是可能出现的最大种群数(上渐近线)或承载力。

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

(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

(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第五章生物中极其变异与进化

哈代-温伯格定律(Hardy-WeinbergLaw):

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1、物种的形成过程和方式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这就是说,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物种形成(speciation)是新物种从旧物种中分化出来的过程,即从一个种内产生出另一个新种的过程。

包括三个环节:

突变以及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料;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导因素;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隔离是把一个种群分成许多小种群的最常见的方式,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两种。

过程:

(1)、地理隔离,由于地理屏障将两个种群隔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使种群间基因流受阻。

(2)、独立进化,两个彼此隔离的种群适应于格子的特定环境而分别独立进化

(3)、繁殖隔离机制的建立,即两种群内个体有机会再次相遇,彼此间也不再发生基因流,因为形成两个钟。

方式:

(1)、异域性物种形成,与原来种由于地理隔离而进化形成新种。

(2)、领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布区相邻,仅有部分地理隔离的种群

(3)、同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化种群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

2、物种进化动力有哪三个?

答;

(1)、变异:

变异处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心脏地位,因为变异即使进化的产物,又是进化的根据。

(2)、自然选择:

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3)、遗传漂变:

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种群中更明显。

这种变化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频率会呈现无方向性变化,增加、减少或上下波动。

3、表型的自然选择模型。

答:

(1)稳定选择;

(2)、定向选择;(3)、分裂选择;(4)、配子选择;(5)、亲属选择;(6)、群体选择;(7)、性选择

六、生活史对策

1、r选择和k选择相关特征的比较P111——112

答:

MacArthur(1962)提出的r-K选择的生活史策略。

是生态学中关于“种群繁殖”的一种研究理论,是表示生物对它所处生存条件的不同适应方式。

1.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

r-选择的物种称为r-策略(或:

对策)者(r-strategistis)。

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点:

快速发育,小型个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时代周期。

 

2.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

k-选择的物种称为k-策略者(K-strategistis)。

k-策略者是稳定环境的维护者,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保守主义者,当生存环境发生灾变时,很难迅速恢复,如果再有竞争者抑制,就可能趋向灭绝。

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点:

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时代周期。

  生物种群的繁殖策略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七、种内与种间关系

1、密度效益的两个法则

种群的密度效应就是由矛盾的两相互作用决定的,即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

凡影响某物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各种生物、理化因子都对此物种密度起作用,而这些不同作用的集合就为密度效应。

生物种群对密度效应反映不一,有的随密度增加而死亡率增加,有的则死亡率不变,有的甚至死亡率出现下降。

就是同一个物种,在不同条件下也可能出现这几种情况的。

这个很好理解。

关于植物的物种内的密度效应,目前有两个基本规律:

(1)、最后产量恒值法:

即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可用下式表示Y=W*d=KiW——植物个体平均质量d——密度Y——单位面积产量Ki——一常数。

出现此规律原因在于高密度下物种间的竞争空间、食物资源更加激烈,物种个体变小了。

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个体重量的减小为代价,从而维持着这种自然的平衡。

(2)、-3/2自疏法则:

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

这一过程叫做自疏,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体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

该法则可用下式表示,

,两边取对数得

,式中W——植物个体平均质量d——密度C——一常数。

明白讲,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增加,这不仅影响到植物个体大小,重量,也关系到植物的存活率,所以就有植物自疏现象的发生。

2、关于领域性有哪三条定律。

答:

(1)、领域面积随其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领域大小必须以能保证供应足够的食物资源为前提,动物越大,需要资源越多,领域面积也就越多。

(2)、领域面积受食物品质的影响,食肉动物的领域面积较同样体重的食草动物大,且体重越大,这种差别也越大。

原因是食肉动物获取食物更困难,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包括追击和捕杀。

(3)、领域面积和行为往往随生活史,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化。

例如,鸟类一般在营巢期中领域行为表现最强烈,面积也大。

3、竞争,捕食模型(假设,含义)

答:

竞争:

Lotka—Volterra模型,该模型是逻辑斯蒂模型的延伸,设N1和N2分别为两物种的种群数量,K1、K2、r1和r2分别为这两物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和种群增长率,按逻辑斯蒂模型,dN1/dt=r1N1(1—N1/K1)如前所述,(1—N/K)项理解为尚未利用的“剩余空间”项,而N/K是“以利用空间项”当两物种竞争或共同利用空间时,已利用空间项除N1外还要加上N2,即dN1/dt=r1N1(1—N1/K1—

N2/K2)①其中,

为竞争系数,它表示每个N2个体所占空间相当于a个N1个体,同样对于物种2;dN2/dt=r2N2(1—N2/K2—

N2/K2)②,

为物种1对物种2的竞争系数。

方程①②即为Lotka—Volterra模型。

两物种竞争结局从理论上讲可以有三种:

种1胜而种2被排除;与前相反;两者共存,Lotka—Volterra模型种间竞争模型的行为可说明获得各种竞争结局的条件。

捕食:

P-139

条件:

相互关系中仅有一种捕食者和一种猎物。

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群落的基本特征

答: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4)具有一定的机构(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7)具有边界特征(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答:

(1)生物因素,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竞争与捕食;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竞争引起种间的生态位的分化,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增加。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泛化种:

捕食压力的加强,将有竞争能力的物种吃掉,使物种多样性增加捕食压力过高时,因为需吃一些不适口的物种,物种多样性降低。

特化种:

喜食的是群落的优势种,则捕食可以提高物种多样性,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则捕食会降低物种多样性特化的捕食者,容易控制被食者物种。

(2)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指平静的终端,对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不同程度的干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群落在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3)空间异质性,群落的环境捕食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物,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

3、岛屿模型P174

答:

整个种群分为若干局域种群,在每个局域种群内部随机交配,在整个种群内即局域种群之间有一定比例的迁移发生

岛屿效应

岛屿的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

岛屿由于与大陆隔离,生物种迁入和迁出的强度低于周围连续的大陆。

许多研究证实,岛屿中的物种数目与岛屿的面积有密切关系。

岛屿面积越大,岛屿上的物种数越多,岛屿面积与岛屿上物种数的关系可以用简单方程描述为:

      S=cAz 

或用对数表示:

lgS=lgc+z(lgA)

式中:

S——种数; A——面积;z、c——两个常数。

MacArthur的平衡说

岛屿上的物种数虽决定于岛屿的面积,但它是物种迁入、迁出和灭亡平衡的结果,这是一种动态平衡,不断地有物种灭亡,也不断地由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而补偿灭亡的物种。

岛屿上物种的平衡关系可用图3—2说明,以迁入率曲线为例,当岛上无留居种时,任何迁入个体都是新的,因而迁入率高。

随着留居种数加大,种的迁入率就下降。

当种源库(大陆上的种)所有的种在岛上都有时,迁入率为零。

灭亡率则相反,留居种数越多,灭亡率越高。

迁入率取决于岛屿与大陆距离的远近和岛屿的大小,离大陆较近且面积大的岛,其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

同样,灭亡率也受岛的大小影响。

4.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群落物种的平均生态位宽度和平均生态位重叠时一定值时,资源利用范围越大,群落将含有更多的种数。

当资源利用范围一定时,群落物种的平均生态位宽度越小(表示种在资源上越分化,生态位越窄),群落有更高的物种数。

当资源利用范围一定时,群落物种平均生态位重叠越大(物种间利用资源中重叠较多),群落将含有更多的种数。

当资源利用范围一定时,群落中利用资源越充分,含有更多的物种数;若群落种有一部分资源未被利用,所含种数就越少。

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

对于形成群落结构的一般理论,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

平衡学说认为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种群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其中心思想是:

①共同生活的物种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而互相牵制;②生物群落具有全局稳定性特点,种间相互作用导致群落的稳定特性,在稳定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各种群落数量都变化不大;③群落实际上出现的变化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即所谓的干扰所造成的,并且干扰是逐渐衰亡的。

因此,平衡学说把生物群落视为存在于不断变化着的物理环境中的稳定实体。

非平衡学说的主要依据就是中度干扰理论。

该学说认为,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群落不能达到平衡状态,自然界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性,有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恢复性(群落在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比较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除对干扰的作用强调不同以外,一个基本的区别是:

平衡学说的注意焦点是系统处于平衡点的性质,而对于时间和变异性注意不足;而非平衡学说则把注意的焦点是系统在平衡点周围的行为变化过程,特别强调时间和变异性。

两个学说另一重要区别是把群落视为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

九、群落的动态

1、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

答:

(1)、促进模型,相当于经典演替观,物种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