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全啊全面复习内秘资料.docx
《历史中考全啊全面复习内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中考全啊全面复习内秘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中考全啊全面复习内秘资料
历史中考全啊全面复习内秘资料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下)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考纲要求:
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1、为了巩固统治(目的),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主要内容)。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影响)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考纲要求: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
1、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东方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目的),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制度);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三公制度);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
4、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历代王朝基本上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
5、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
6、
(1)政治上: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7、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货币用圆形方孔钱,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8、(3)文化上:
统一文字。
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9、(4)思想上:
焚书坑儒。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目的),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籍,其他的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内容)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统一,但手段过于野蛮,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影响)。
10、(5)边疆:
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南征越族,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开凿灵渠。
11、秦朝的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至长城一带。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考纲要求: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魏晋以来,官员们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寒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诞生的过程:
隋文帝时候,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他命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中国科举制度的诞生)
3、科举制的作用: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4、科举制完善的过程:
唐朝科举制的常设科目很多,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朝几代帝王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扩大校舍,增加学员;武则天:
开殿试、设武举;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5、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第16课:
中外交往和冲突(考纲要求: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条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明朝的国威(目的);①明成祖朱棣的支持;②明朝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根本原因);③造船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客观条件);④合适的航海人选郑和。
(条件)。
2、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从刘家港出发)
规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规模大。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②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③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5、郑和下西洋给我们的启示:
①中国一定要走对外开放之路,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开放的精神、开阔的胸襟融入变革中的世界;②中国从来都是和平地走向世界,中国只给世界带来过文明与友谊,而从来没有像历史上的海上列强那样,给其他民族的人民带来战争和掠夺,中国走的是和平开放之路。
③国力强盛,才能在外交中占据主动权。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考纲要求: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1、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或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制、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②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③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3、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自出海贸易。
②只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③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4、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5、闭关锁国政策给我们的教训:
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说明封建专制统治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而势必要被推翻;②闭关导致落后,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开放的精神、开阔的胸襟融入变革中的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八年级上、下)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考纲要求:
了解邓世昌和“马关条约”)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19世纪末,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远东,中国和朝鲜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
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日本为了掠夺市场和原料,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3、时间:
1894年7月--1985年
4、主要战役:
①平壤战役:
中日在朝鲜平壤交战,结果日本胜。
②黄海海战:
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壮烈牺牲,结果日本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
③辽东之战:
1894年9--11月,日本进攻辽东的大连和旅顺,攻陷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将近两万人。
④威海卫战役。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占领北洋水师的海军基地威海卫,这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5、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7、马关条约的影响和影响的表现: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影响)。
①割辽东半岛直接威胁着京津地区的安全,日军占领台湾不仅掠夺了宝岛的资源,而且将台湾变成了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②二亿两白银的赔款,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充作军费后使日本国力迅速增强;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的输出,掠夺廉价劳动力和原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开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的财富,使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列强大量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影响的表现)
8、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清政府腐败无能,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清政府战前不作充分准备,一味妥协退让,战争中消极抵抗,李鸿章奉行“避战自保”政策贻误战机。
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9、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②弱国无外交;③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④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⑤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与决心。
第6课:
洋务运动(考纲要求: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特别关注: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理性化。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1、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洋务运动的主张(或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洋务派的代表:
(1)中央代表:
恭亲王奕訢。
(2)地方代表: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洋务派的主要内容:
5、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口号:
“自强”。
②主要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安徽安庆)、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福建福州)等。
6、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①口号:
“求富”。
②主要企业: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上海)、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湖北武汉)等。
7、(3)筹划海防:
筹建三支海军,即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原因:
19世纪中期,美日侵略台湾,海防出现危机,清朝统治阶级认识到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8、(4)举办学堂:
1862年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9、洋务运动的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0、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的道路。
第7课:
戊戌变法(考纲要求:
分析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了民族危机,爱国救亡的维新变法因此兴起。
2、标志:
1895年春的公车上书。
它是爱国知识分子的一次请愿运动,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3、其他的宣传活动:
①创办报刊,如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后改为《中外纪闻》最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②组建学会。
如北京的强学会。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4、百日维新时间:
1898年6月至9月
5、主要内容:
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政治);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经济);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文化);⑤训练新式军队(军事)。
6、失败: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下令捕杀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7、影响:
戊戌变法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性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8、戊戌变法的教训:
改革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必须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制度,才能拯救中国。
9、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给我们的启示: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可以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可以救中国;③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
10、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历程充满曲折的原因:
①近代中国是在与世隔绝、国家贫弱、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②西方列强始终想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他们不断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考纲要求: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1、五四运动兴起的原因(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时间、地点:
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
3、运动的先锋:
青年学生
4、主要领导者:
李大钊、陈独秀
5、要求内容: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6、运动特点:
前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青年学生;后一阶段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
7、结果:
五四运动初步取得胜利。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卖国贼的职位;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8、五四运动胜利的原因:
①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②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领导作用;③工人阶级的声援和领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9、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0、五四精神:
“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爱国主义精神”。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纲要求: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了解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
①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进一步侵略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主要原因)。
③蒋介石拒不接受中共的主张,坚持“剿共”,张杨苦谏无效(直接原因)。
2、时间和目的:
1936年12月12日、逼蒋抗日。
3、经过:
张学良劝谏不成,实行兵谏,然后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结果:
中共中央派出周恩来等进行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5、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6、1937年7月7日发动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又叫“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从此爆发。
国民党爱国将领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的抗战。
7、1937年12月12日,日本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日军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在占领南京六周后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
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8、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的教训:
①日军屠杀大量无辜的平民,集中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野蛮和残暴;②日本的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我们一定要牢记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反对战争,争取和平;③作为中学生必须努力学习,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9、1937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日军,歼敌1000多人,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10、1938年春,日本从山东南下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敌一万多人,史称“台儿庄战役”,这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1、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振奋抗日精神(目的),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目标)历史上称为“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意义)。
12、二战的欧洲战场,苏军和英美联军东西夹击德国,德国败局已定,于1945年5月8日投降,二战欧洲战场结束,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3、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4、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5、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中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16、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
①落后就要挨打;②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帝国主义始终没有灭亡中国;③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有效抵抗各种侵略。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新式教育的开端(考纲要求:
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1、新式教育开端的原因:
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2、新式教育改革的历程:
(1)洋务运动时期:
开始创办新式学堂;
(2)戊戌变法时期:
创办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3)废除科举制度:
清朝末年,因为科举制度仍然存在,使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
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举办学校。
(废除的原因)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了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考纲要求: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的历史背景:
①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水平;②但是,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2、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的面貌,发展国民经济。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当时国内基本没有重工业,要使国家繁荣富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而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基础,只有先发展重工业,才能使国家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4、时间:
1953年——1957年。
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项目内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钢铁业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厂
制造业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1956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到“世界屋脊”西藏;新建宝成、鹰夏铁路等三十多条铁路线。
密切了祖国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意义)
工业基地
①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②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③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历史影响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的基础。
6、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7、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功的原有:
①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②党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资金之多、力量之大是空前的。
8、一五计划成功给我们的历史经验:
①建设社会主义,政府要高度重视,措施要得力;②要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③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经济建设环境。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考纲要求: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种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
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在“文革”结束后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人们的不满。
(“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2、实质:
要不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斗争。
3、意义: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1978年底,北京。
5、主要内容:
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6、历史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9课:
改革开放(考纲要求: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
2、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
在国家给予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3、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
4、对外开放的过程:
①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②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③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④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⑤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5、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或影响:
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②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③带动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造,培养了大批技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