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337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

来苏中学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

 

实施方案

 

重庆市永川区来苏中学课题组

二0一二年十月十五日

国学校园建设策略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意义

1、是党和政府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2007年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文明办发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口号,继而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学热,一时间国学校园建设百花齐放,但多数流于形式,甚至是昙花一现。

“国学校园建设”究竟应该如何推进?

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策略给我们导航,因此,提出这个论题并对它进行研究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2、是我校将国学特色学校发扬光大的迫切要求

我校从2007年就开始了国学特色学校的建设,至今已有五年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首肯。

本课题的提出既是对前一个阶段工作的总结,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必然结果;又是对后一个阶段工作的指导,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

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课题的的进行必将使我校的国学特色更加发扬光大。

3、是学生内涵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发展的内涵是指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学校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各种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本课题正是从这个目的出发,意在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中国国学网”的创办,为国学经典的传播和交流搭建了宽阔的平台和空间;敦煌研究院李正辛研究员、兰州大学文学院林家英教授进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讲座,为国学经典进校园,为教师宣传讲授国学精神开启了大门。

各地学校的国学建设异彩纷呈,其中成就比较显著的有山东省实验中学,该校成立了各类文艺社团,同时开设各种文化活动,学校自编教材,设置了国学、陶艺、剪纸等八门选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

考虑到社团活动覆盖面的不足,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传统文化教育中受益,从2002年起,在全校推广太极拳,校园里人人会打太极拳,课间全校合练,已成为实验中学的一道风景。

近年来,渝北区新牌坊小学以创建书法特色教育学校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目前,学校的书法教育已实现全面课程化。

这些都是做得很好的例子。

(三)研究基础

1、为实现建“国学校园”的教育目的,来苏中学领导班子提出了长远的设想,组织了强大的团队,构建了一系列具体的思路,明确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目的。

现已取得了一些成绩。

2、学校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多次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多次发表论文、案例等。

负责的重要课题有《国学特色学校建设研究》荣获重庆市一等奖,《数字校园》《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得到了永川区教科所的大力表扬;来苏中学自从开展国学校园建设以来,真正的做到了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师生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

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关心同学的高尚品德,同时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3、来苏中学有着厚重的国学内涵,彭万国书记、赵厚庆校长在赋文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著名的训诂学专家水绍韩的《训诂疑难新探》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

来苏中学也被永川教委评为首批特色学校。

4、我们的生源学校来苏小学的“悦读经典”搞得有声有色,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受到了国学氛围的熏陶。

二、课题界定

(一)国学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本指国家一级的学校。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云:

“乐师掌国学之政。

”近代意义的国学概念,是在清末明初形成的。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广义的国学是指一种学问,它研究肇始于先秦诸子,以儒、道、释为主流发展流布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思想、思想文化和历史。

狭义的国学是指以研究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思想的学问。

(二)国学校园

校园就是指学校教学用地或生活用地的范围。

凡对学校师生进行国学的熏陶、教育的学校就可以叫做国学校园。

(三)国学校园建设

国学校园建设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以国学为载体,加强教学管理,通过国学文化的教学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行为规范水平,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努力使学校特色教育鲜明化和特色化。

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上。

(三)国学校园建设策略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国学校园建设策略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学校园建设这个目标结合学校现阶段发展实际而制定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案。

三、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营造高雅的教学环境,营造浓厚的国学校园教育氛围,培养学生文雅的气质

2、通过研究,打造一支儒雅的教师队伍

3、通过研究,构建国学校园建设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4、通过研究,构建国学校园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

5、通过研究,完善国学校园建设的课程文化体系

(二)研究内容

1、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让经典育人“润物无声”。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学校进行精心设计,拟建设能体现国学教育特色的处室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

2、拟开展“国学杯”教师读经典征文大赛,学校给老师提供国学经典书籍,特别是跟教育有关的儒学经典,让老师在学习交流中提升自身的素质。

3、构建国学校园建设的活动体系,采取分年级推进,课内外相结合的办法,开展“课前三分钟读经典、课间经典朗诵比赛、全校太极拳展示、学生象棋比赛、书法展示”等活动。

4、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估总结,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5、开展校本教材的研究,整理国学活动开展中的各种资料,编辑成册,形成我校的国学教育校本教材

(三)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

所有的理论都是幻想,要想证明它的合理,一定要在实践当中才能得到检验

2、创新性原则: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要有大胆创新的想法,这样学校方能走出真正的国学校园特色之路

3、发展性原则:

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活动方案的推进中,一定要本着让教师、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原则,否则本次研究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对师生学习国学进行调查,如抽查学生经典诵读情况,考查老师组织学生实施情况,家访学生学习国学后在家庭的具体表现

(2)文献法:

参考教委下发的《读点经典》丛书,学习公需科目中《国学与经典》相关资料,借阅图书室里诗词文赋的相关书籍

(3)行动研究法:

针对国学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4)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

(五)研究对象、周期与步骤

1.研究对象

来苏中学所有教师以及七到九年级的学生

2.研究周期

本课题研究周期三年(2012年4月——2015年6月)

3.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8月)

主要工作重点:

确定课题,文献检索,课题论证,申报立项,组建课题组,队伍培训,撰写实施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2)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5年8月)

主要工作重点:

做好测查工作,完成测查报告;落实各项工作,开展行动研究;收集整理资料,搞好阶段总结,提炼阶段成果。

(3)总结阶段(2015年3月——2015年8月)

主要工作重点:

收集整理资料,形成物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策略

1.专人负责,对每一个板块都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负责推进。

2.领导重视、关心、督促。

3.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定期讨论总结。

4.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所取得的成果,及时收集、整理、归档。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相关经验总结及论文

2、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3、校本教材

五、组织机构与分工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刘文刚

副组长:

林光荣王敏杨必义

成员:

王资强唐兵卢传中李奎王太强

孔令坤彭元华代作桂周贤坤欧小静徐开春

(二)专家指导组

水绍韩:

中国训诂学专家

赵厚庆:

中学高级研究员

(三)研究小组

组长:

刘文刚

副组长:

王太强

成员:

谢远琴周贤坤康中兴陶甫玲赵海英王资强

陈平孔令坤李奎唐兵卢传中彭元华

代作桂周贤坤欧小静徐开春

来苏中学全体班主任来苏中学全体语文教师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一是明确各年级国学教学的具体内容。

初一年级诵读《三字经》,初二年级诵读《弟子规》,初三年级诵读《大学》《少年中国说》。

二是立足课堂,抓住学校各种集会进行国学教育。

每天上午大课间,学生除了做体操、跳绳外,还要打太极;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分小组进行“2+2”艺体活动:

经典诵读、象棋、篮球、书法、绘画、唱歌等形式;晚上辅导课前十分钟,全校学生练字;语文课前背国学经典篇目或片段;学校周一升旗集会时学生高呼口号“为国为民,壮志凌云”,“我们的魂,爱祖国;我们的情,爱家乡;我们的志,爱奋斗;我们的心,爱奉献”,以及分年级分班轮流诵读《大学》《弟子规》《少年中国说》等国学经典篇目或片段。

三是在校园内塑孔子、苏轼雕像,建东坡亭,并伴以国画意韵的假山,在长长的人行道旁刻有《赤壁赋》《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章,让学生在闲暇漫步时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经典。

四是校园绿化别具诗意。

桂树、青竹、梅花、杏树、柳树、桃树、香樟树、黄桷树、石榴树等一系列能体现国人精气神的植物,生机勃勃,让来苏中学校园尽显中华传统意象美。

五是学校创办了《龙山教研园地》《龙山》文学刊物,刊登师生佳作,刊载《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著作,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来苏中学的文化底蕴,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提高师生写作技能,熏陶学生情操,让刊物成为“国学校园”不可缺少的一个构建成分,让刊物成为学校、老师、学生、社会交流的渠道。

具体安排如下表:

序号

工作项目

任务目标及效果

责任人

协助人员

1

课题申报

课题界定及《申报书》

刘文刚

王太强

拟定实施方案

谢远琴

周贤坤

2

国学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设计与建设,富有国学文化氛围

卢传中

王资强

校园制度文化具有实用价值和国学文化气息

周贤坤

孔令坤

3

国学校本

集体诵读经典篇目明确,形成校本

谢远琴

丁仁莲

太极拳普及全校师生,列入大课间

谢光恒

王资强

书画作为艺术特长在师生中开展,书法老师要指导1-5名学生制作书画作品用以展览

王资强

陈敏

乐器---二胡入门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每届培养10-20个有一定二胡基础的学生

张文友

路玉新

象棋入门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每届培养一批具有实战基础的学生

侯必强

伍松竹

4

档案整理

撰写阶段性报告

赵海英

谢远琴

撰写结题报告

康中兴陶甫玲刘金梅

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存档

王太强

王资强

六、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势必对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都将有不容忽视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2.务实的研究团队:

课题研究核心小组成员中,我校德育主任(课题提出者和主持人)亲自担任组长,校级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教务处、后勤处数名资深教师积极参与并且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具体工作和子课题的研究主持工作。

在这个集体中具有高级和中级多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

从学术背景来看,他们在国学、太极、中外传统文化等的研究上极富有经验,且各具专长。

3.坚实的研究后盾:

为了保证课题的质量,我们聘请了研究员,老校长赵厚庆,享誉中外的训诂学专家水绍韩老师为顾问,聘请高校的教授来指导工作,我们课题组成员走出永川,走出重庆去学习考察,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

4.充实的保障条件:

(1)我们课题组已收到多份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将为研究中提供宝贵的参考。

(2)我校是农村直属中学,图书馆有相当数量的图书资料,教师的素质相对来说优于其他兄弟学校。

经费的投入大大优于同类学校,每年投入适量的资金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设备物资、外出考察的物质条件。

六、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国学入门》朱维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老子与百姓生活》姚淦铭,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出版

3.《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郭川,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4.《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分社2005年出版

5.《国史十六讲》樊树志,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

6.《九十年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述评》,丰子义;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7.《注重学生两种精神的和谐发展》杨喜军,刘彦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10年

8.《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初国梅,成才之路2010年03期

9.《以主旋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王新华,人民日报;2011年

10.《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刚,黑河教育;

2010年01期

11.《浅谈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桂雅丽,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年08期

 

执笔人:

谢远琴周贤坤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