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327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docx

万里县基础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

教育公平社会问题探究

------以千里市万里县基础教育发展为例

摘要:

教育公平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而教育不公平是则又无情地存在于客观现实中。

教育不公平的存在和持续拉大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问题。

分析万里义务教育不公平的成因,可以归结为教育投入不平衡;教育投入体制不完善;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原因等几个方面。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通过针对问题深入浅出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以下对策: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加强农村师资建设;建立激励型的民间资金投入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本文试图用以上对策指导万里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教育,并解决其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对策研究

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大意义上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故而重视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难以统筹发展,双方错位加大成了当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面临的一大难题。

万里做为国家级贫困县,这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义务的含义包括父母与家庭有使学龄儿童就学的义务,国家有设校兴学以使国民享受教育的义务,以及全社会有排除阻碍学龄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种种不良影响的义务。

(二)教育公平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

“合理性’’是指不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还要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政府要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政府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三是政府要使受教育者的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进一步要求,也是“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

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

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道德基础和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我们要理性来看待教育公平,这就需要我们对教育公平的理念要在创新中联系实际。

首先要认识到教育公平不等与教育平等以及平均主义,“公平”作为一个含有价值判断的“规范性概念”,比“平等”、“均等”更抽象、更具有道德意味、伦理性和历史性。

而“公正”包含了公平和正义,但核心价值是正义。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均等主义,不是人人都一样,用一个模型来塑造人才。

而是要为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但是内容不同的机会。

其次教育公平是实现我国社会公平的基础。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前提就是公平,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

同时,实现教育公平也是和谐社会思想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第三,要认识到教育公平是动态发展的公平,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概念,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

发达国家实现和扩大教育公平是从追求入学机会的平等逐渐发展为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所以,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内涵也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教育公平不仅是价值理念、发展目标,更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和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教育公平追求的是一种理想、公平、正义、高效、优质的教育。

同时,由于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作用,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体现。

因此,教育公平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

最后是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深入看待,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当前由于资源的稀缺教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需求的矛盾。

这样就演化出一系列的不公平现象。

当然对于教育不公平现象并不是我国独有的产物,教育公平问题乃至大范畴的公平问题是国际性的、全球性的问题。

同时,教育公平的过程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教育发展不公平现状

万里县义务教育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城到乡的风雨历程。

从总体上说,万里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成绩很大,无论是在教育体制建设、教育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方面,义务教育阶段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其间也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教育的社会不公平性和教育自身的不公平性。

(一)城乡教育的社会不公平性

由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教育结构,使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不同,投入的力度不同,城市各类学校有越来越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较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而在农村,学校绝对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许多学校硬件设施相当落后,办学经费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上占据很小的份额。

首先,教育经费投入城乡分配不平衡。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无论从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感受还是教育经费统计资料,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衡量教育财力资源分配有多项指标,但是最能体现资源占有多寡的是各项生均教育经费。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务输出量的加大,导致生源大量涌入县城,很多农村学校出现了人去楼空的现象,巨大的生源差别,导致了城乡学校公用经费的分配不均。

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在许多学校都是“一枝独秀”。

因为在许多人眼中,教师是最适合女性的职业之一:

工作稳定,受人尊重,又能相夫教子、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较差,待遇也较差,所以大部分男教师大多在农村呆不住,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工作,要么跳槽去行政单位,要么通过各种关系到城市务工,所以在中小学中,女教师占据了绝大多数。

2014年,中小学女教师占据教师总数的51.9%。

最后,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师资流失严重。

教师“单向上位流动”现象十分普遍。

所谓的“单向上位流动”是指教师从偏贫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学校流向城镇学校、从普通学校或“薄弱学校”流向重点学校的单一方向的流动。

这种自发性的教师流动是当前教师流动的主导模式之一,它给义务教育带来的冲击是:

义务教育领域的师资质量差异日益扩大,并以“雪球效应”向前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教育师资配置失衡现象。

这种后果虽然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目前城乡教师之间的额外收入、工作条件和发展前景的差距依然客观存在,教师“单向上位流动”的诱导因素仍然没有消除。

近期,国家对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实行了生活补贴,但生活补贴的数额与城区教师的额外收入相比,仍然不具诱惑性。

(二)教育自身的不公平性

1.教育的起点存在不公平

教育起点的不公平,表现在:

一是农村幼儿园、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而城市幼儿园、中小学集中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城乡学生一入学享受的教育就存在不公平。

二是农民工子女均等入学机会、小升初择校等方面与城乡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依然对校际均衡产生持续负面效应。

一些地方以学校升学成绩为自己的政绩,资金投入向重点学校倾斜,导致学校之间硬件和师资、社会资源等软件差距扩大,加剧了教育起点机会的不公平。

四是外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经济弱势、家长弱势、教材不适应等也造成了新的隐形不均衡。

五是偏远地区、经济困难、父母素质偏低的孩子,对他们而言,可以说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2.教育的过程存在不公平

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材、课程设置、师资、教育导向等方面。

首先,中小学校选用的教材是按照城市适龄儿童的接受能力编写的,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仍以升学为目标,统一编订教材,统一考试。

许多农村实用的知识、技能在教材上没有显现,使得农村毕业生回乡之后,所学与所用严重脱节,使人觉得读书无用。

农村学校因学科师资缺乏,有的课程停开或降低标准开办。

如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很多农村小学只讲授语文和数学课程。

近年来,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对其重视程度仍然远远不够。

由于农村英语、体音美教师普遍短缺,许多学校出现一个老师带多门学科的情况。

农村教育导向出现偏差,教师过分强调升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觉得升学才能出人头地,才有未来,这也成了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双方都无意识地忽视了教育的基本功能,忽视了通过接受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

3.教育的结果存在不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并得到均衡发展机会。

根据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间的逻辑关系我们不难推出,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前提与基础,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笔者调查了万里县白云寺镇一中、二中、三中,龙塘中学,花园中学,城关镇一中、二中,县一初等中学,结果发现,城乡中学辍学率参差不齐,差异性较大,总的来说城镇中校的辍学率非常低,偏远乡镇的学校辍学率较高;被调查学校初一到初三的人数均呈“金字塔”分布,很多乡村中学都是初一时三个班,初二时两个班,初三时一个班,辍学程度可见一斑,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

此外,同样的学习成绩却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教育结果不同。

家庭有门路的学生成绩不理想,可以凭关系上重点高中;成绩再差些,家里富裕的可以多交钱上普通高中;还可以通过户口迁移把学生送到人口较少、高考分数较低的省份学习,做高考移民;有的家庭富裕的干脆把孩子送出国读高中。

同样是学习成绩不太好,家庭困难、没有门路的学生,就只有读中专、复读或辍学了,这意味着贫困家庭中的孩子只有付出更大的努力才有可能赶上别人。

城乡的教育不公平致使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无路,就业无门,致富无术”。

三、教育不公平的危害

(一)城乡差距、区域差异的加大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目前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任由教育不公平问题发展,那么只会导致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距不断扩大,从而使城乡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

由于教育不公平,优质资源更多地向优势地区投入,教育制度和政策向优势地区倾斜,这样只可能加剧区域之间原本存在的巨大差距,而教育上的差距同样会影响到区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长此以往,最终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隐患。

(二)社会失去活力,丧失国民的积极性

现代社会,各社会阶层之间流动日益频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日益成为低阶层向高阶层升迁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高等教育制度存在不公平,倾向高阶层或权力阶层,剥夺了低阶层发展的权利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社会阶层之间不可能实现良性的社会互动,贫穷的社会成员看不到希望,甚至永远处于社会的底层,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失去活力。

当然,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公平,很多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上已经出现众多分化。

总之,教育的不公平会使阶层缺乏流动,社会失去活力,很多人相信天命,丧失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三)阻碍社会公平的实现。

从国家制度上来说,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公平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的权利得到切实的尊重,保障实实在在的权利平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与懂得并享受的政治民主权力是有一定正比关系的。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

同时,教育应该通过其机制、结构、评价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分流等因素所具有的筛选功能,将不同人才输送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增强人的社会能力,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和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存状态;通过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教育被视为“是人类追求自由和维持社会正义最珍贵的工具”。

然而,教育不公平的问题的出现以及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严重化就会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社会公平的实现以及我国社会政治民主建设。

四、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因素分析

(一)教育不公平现象

既然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那么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在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以及作者本人的体会上,再此将其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城乡教育发展是不均衡,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投入差距。

近几年,虽然政府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万里县2014年为例,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1.5:

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4:

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3:

1。

笔者调查了万里县333所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在300人以上的仅有18所,200-300人46所,100-200人129所,50-100人80所,10-50人56所,10人以下4所,100人以下学校占全县小学的41%,100-200人的小学占全县小学的39%。

平均班额10人以下的学校60所;农村初级中学45所,在校生500人以上的仅有11所。

而县城小学都在2000人以上,最多的达到5000人;县城初中均在3000人以上。

人数的差距导致生均公用经费的分配差距。

第二,办学条件差距。

目前,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

城乡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第三,教师水平差距。

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待遇比较低下等原因,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县镇集中,农村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和县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例如,有些教学点派不进足够数量的公办教师,有些地方只能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

在师生比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

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2.区域教育不公平

“教育资源的区域不公平,分配不公平,是对宪法的侮辱!

是对社会正义的歧视!

更是对人权的”,这是人民网上网民对区域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留言。

这种看法虽然有点极端,但是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

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高考录取上的地区差异,高考作为选拔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方式,被喻为“国考”。

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录取学生采取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各省市区的录取定额并不是按照考生数目平均分布的,导致了地区间录取分数线严重倾斜,且录取比例分配失调,存在严重的地区保护主义。

主要表现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低分数线、高录取率”,欠发达地区“高分数线、低录取率”。

其次是区域中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水平差距大,其实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无论是在财政经费、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师资水平、师生比例方面都远远低于城市水平。

再次是一些学校制度带来的不公平,例如一些“重点学校制度”“示范学校制度”等等,这些重点学校与示范学校占据着绝大部分资源,从而使得与一些普通学校的教育质量存在巨大的差别。

最后值得注意的就是农民公子女教育的边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亿农民工走出农村,他们为城市建设默默地辛勤工作,为我国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长期以来,农民工成了城市的边缘人物,他们的子女教育也处于真空地带,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深深的困扰着他们。

3.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

教育的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资源配置的均等,但是由于现实,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极其不均等,这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以及区域差异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城乡差异直接受到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存在着三个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财政教育经费的整体投入不足,同时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过低;第二是教育资源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配置的结构失衡与比例失调;第三城乡、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比例失调。

4.高收费、乱收费现象严重

高收费与乱收费现象的直接反应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腐败问题。

教育腐败侵犯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它使权力、金钱、人情大行其道,弄虚作假、行贿受贿、巧立名目、乱收费用屡禁不止,从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镇之间、贫者与富者之间、有背景者与无背景者之间在教育方面的竞争更加失去公平。

教育乱收费是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的一种教育不公平,也是现在各种教育不公平现象中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

学校的高收费、乱收费人为地加剧了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教育收费过高,在农村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成为一个门槛,大批农村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就辍学外出打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隐忧。

在大多数的家庭支出中,父母在子女身上的花费处于家庭支出的第一位,而其中对子女的教育费用超过了饮食营养费用,在孩子的总经济成本中占据第一位。

(二)教育不公平现象成因分析

义务教育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有精英教育理念引起的“重高轻基”,有价值观念、学生自身的问题等诸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公共职能缺失,教育财政投入的不足与不公。

1.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2005年义务教育投入主体改革后,我国义务教育的投人体制采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模式。

也就是说,义务教育资金的支付和统筹责任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初步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转变为“人民教育政府办”,减轻了群众负担,缓解了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

但因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社会溢出效应,人才“东南飞”现象使得培养地并不能使用本地人才,所以大家都认为办好义务教育是中央政府的职责,经费应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为全体国民免费享用。

经费实行县级统筹,直接导致了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相互推诿。

而且不同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均衡,而以县投入为主的经费管理模式使得全国义务教育的投入差距很大。

总之,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省市县政府严重缺位,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2.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很不完善

2006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不受学费、杂费。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承担。

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承担。

”。

然而调查的一些农村中小学表明,很多农村中小学为了增加学校收入,强制学生买统一的作业本和教辅书,学生不交钱就不给学生发教材,而学生交的钱远远高于自己直接去书店商店买的价格,学校通过这种手段变相的收取学杂费。

3.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

精英教育论认为国家财力有限,教育不可能全面提高,只能突出高等教育,确保重点院校,主张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于少数精英人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教育模仿苏联模式走上了“精英教育”的道路。

国家教育投资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高等教育免收学费,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重理轻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正是这一时期全民对教育的偏颇认识。

精英教育的实行为我国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化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精英教育发展的重心在高等教育,体现的是国家对效率的追求,强调教育的直接功利价值。

为保证高等教育生源,义务教育也跟着办重点学校,使得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带来义务教育不公平,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义务教育差距加大,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权利受到损害,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长期被边缘化。

我国教育政策应该从教育的社会公共产品性质出发,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更加重视教育资源在地区间的均衡配置,加强义务教育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4.受价值观念和经济条件双重影晌,学生辍学严重。

受价值观念影响辍学打工。

跳出农门、进入城市工作,是农村学生上学的初衷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而接受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化的最好途径。

因此,农村家长无论生活多艰难,都心甘情愿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期望他们能考上大学。

目前农村家长、学生的升学价值观有所转变:

第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让更多的农民开始考虑教育的投资与回报。

以2010年7月河南省教育厅公示的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为例,文科生收费标准是3400元/生/年,理工类是3700/生/年,医学类是4500/生/年,艺术类是5700/生/年①,再加上住宿费,教材费,生活费等费用,每年每生的花销也要在一万元以上。

农村家庭独生子女特别少,有的农村家庭中就有好几个大学生,这让他们不得不考虑很现实的经济问题,还不如趁早让孩子打工去挣钱。

即使农村学生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在很长时间里也不能收回教育投资;第二,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义务教育方面享受的资源有很大的差距,导致他们在“公平”的高考面前更多地成为失败者。

另外,同一时期打工热潮波及农村校园。

打工挣钱是农村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许多农民选择的脱贫增收方法。

一些中学生看到打工回来的同龄人西装革履,便认为外面世界很精彩,纷纷辍学打工,致使学业荒废。

就业难的影响。

高中和大学学费昂贵,学生毕业了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不好找,却又不得不干一些粗、累的工作,使许多农村学生及家长认为“不读书也能打工,读了书还是打工”,这一观念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家庭的原因。

一方面是家庭的结构不利于学生完成学业。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缺乏劳动力,或者家中有需要照顾的老人、病人或幼儿,或者家庭中父母离异或常年外出打工等造成辍学。

另一方面是家长法律意识淡薄,放任子女辍学。

经访谈许多家长把孩子上学读书看成自己家的私事,或放任孩子,不关心他们的学习,随意迫使他们辍学。

五、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加教育投入

作为农业县,贫困县,万里义务教育相应地比其它地区落后,根据义务教育的完全社会公共产品属性,为全国培养输送大量人才,中央、省市政府应承担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主体责任,从而尽可能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稳定,尽可能减弱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程度。

原先由县级承担的教育经费可以减少一些,余下部分用作教师培训,改善农村教师福利、优化农村教学环境等,省市级财政重点调节教育经费的不平衡部分,尤其是城乡、区域、校际间的不平衡,使义务教育在省内基本保持公平。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首先应当确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比例。

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具体说:

(1)中央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人员工资等经费;

(2)省级财政、市级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新建校舍、校舍维修改造和设备购置(如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专项经费等;(3)县级政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宣传和教育管理,提高教师福利,改善办学环境等。

这样,中央和省级政府才算承担了相应的主体责任,平衡了公共财政负担,实现教育投入均衡,保障义务教育的公平快速发展。

(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这种以分散管理为主的投资分配模式,属于典型的低重心投资管理模式,中央政府在整个义务教育资金的筹措与分配中一般仅占有较低的比重或份额,并且只能发挥十分有限的协调和保证作用;而县级政府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由于投资主体层次较低,难以保证义务教育事业的均衡稳定发展。

因此,必须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1.义务教育投资重心上移。

根据利益获得原则,国家是义务教育利益的获得者。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