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255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docx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肖擎版1

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

地理1

主题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

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

2、天体系统的含义: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1)总星系是最高级别天体系统;

(2)地月系是最低级别天体系统;(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4)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5)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3、天体系统的结构(图1-1):

 

图1-1图1-2

4、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图1-2):

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A小行星带的位置B画出公转的方向C行星的分类

考点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1、地球的普通性(图1-2):

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特征。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考点3: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成为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4个氢原子核聚变为1个氦原子核。

(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

(2)为生物繁衍、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3)为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形成和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提供了能量。

考点4: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

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4)对地球天气、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世界许多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与光球层的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主题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1: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1恒星日

,1太阳日

 

考点2: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有:

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

1、昼夜交替(图1-3)(注意:

昼夜更替与昼夜现象的区别)

(1)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2)昼夜交替的成因:

地球自转。

(3)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

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

(4)昼夜交替周期:

24小时(一个太阳日)。

(5)晨昏线: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

为晨线;自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6)昼半球:

太阳高度角>0°;夜半球:

太阳高度角<0°;晨昏线上:

太阳高度角=0°。

(7)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点。

2、产生时差(图1-4)

(1)地方时: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图1-4

(2)区时:

地球上以经度每15。

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这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时差为1小时,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即加1小时);向西则相反。

东12区和西12区各为7.5°合为一个时区。

东12区比西12区多24个小时,即1天。

(3)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l小时×时区差。

(东+西—,同—异+)

解题步骤:

第一步:

求时区差(关于时区差,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求时区差用减法,若两地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求时区差用加法);

第二步:

求区时,东加西减。

(3)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120ºE的地方时,我国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的时间=116º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

(4)国际日期变更线(图1-5):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

图1-5

考点3: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注:

考试说明中虽没有,但实为要掌握内容)

(1)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图1-7):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自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大。

(2)判断方法(图1-6):

左右手定则,如图所示。

运用时,掌心向外,左右手确定依据“面向物体远去的方向”。

图1-7

 

图1-6

(3)实例:

①气旋、反气旋的形成;②三圈环流的形成;③季风环流的形成;④洋流的形成;⑤河流两岸侵蚀现象(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

);⑥导弹发射。

 

主题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1:

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2: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概念: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①与公转的黄道平面②之间的夹角,目前是23°26′。

(图1-8)

(2)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纬23°26′之间作有规律回归运动。

(图1-9)

图1-8

(3)直射机会:

①一年两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

②一年一次:

南北回归线

③一年零次:

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图1-9

(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1-10)

 

图1-10a

(5)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划分: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变角的度数。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大。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

若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不再做南北回归运动,只在赤道上自东向西运动。

图1-10b夏至(6.22)

考点3: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纬度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纬度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图1-12)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①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②出现在地方时12时。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为90°。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

同一时刻,由太阳直射点分别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同一地点,直射点离当地越近,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越高。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表

节气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

南半球

北半球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在地轴两侧来回摆动所致。

(2)判断:

①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②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

(3)规律:

①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②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最大(南半球相反)。

冬半年情况与夏半年情况相反。

(图1-11)

 

夏半年

11

 

冬半年

 

图1-11

3、四季的更替

(1)原因:

一年中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2)纬度差异

①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②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③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两者同时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

(3)气候四季:

3、4、5月春季,依次类推

4、五带的划分

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图1-12

主题四: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考点1: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内部圈层

地壳

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岩石组成的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2、人类活动地理环境:

四大圈层=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圈层的岩石圈

3、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图1-13)

(1)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地震波的特点: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地震波的划分依据: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下平均33km处,叫莫霍界面,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另一个在地下2900km处,叫古登堡界面,这里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图1-13

 

考点2: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

分 类

形成过程

典型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喷出岩

(图1-14b)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玄武岩

沉积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文字”。

石灰岩、页岩、

砂岩、砾岩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

考点3:

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地壳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

(图1-14)

 

图1-14a

2、地壳物质循环(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的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环境。

 

图1-14b

主题五: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考点1: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

内、外力作用比较表

 

 

考点2:

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1、褶皱:

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

(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

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和向斜比较表

构造

类型

判断方法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实践意义

岩层弯曲方向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如图1-15甲)

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如图1-15甲)

①背斜隆起成山岭(内力);②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层容易被侵蚀而谷地(外力)。

(如图1-15乙)

①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②拱形,适合建隧道,易排水;③采石场。

向斜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如图1-15甲)

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如图1-15甲)

①向斜凹陷而成谷地或盆地(内力);②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外力)。

(如图1-15乙)

 

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

 

甲图1-15乙

2、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图1-16)

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上升

一侧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庐山、华山等),下降一

侧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

层线常发育成河谷,有时有泉、湖泊。

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

图1-16

考点3: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常见的外力作用地貌比较表

分布区

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一般河流上中游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沟谷、瀑布、峡谷,

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洪积扇、冲积扇(山麓)

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河口三角洲(入海口)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峡湾(欧洲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

冰碛丘陵

结合景观图,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主题六: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考点1: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17或图1-18表示。

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

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图1-18看图方法:

先左边,后右边,然后中间。

 

图1-17

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

(1)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图1-18

(2)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最根本来源。

(3)地面辐射是大气能量最主要直接的来源(对流层大气中的C0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辐射)。

考点2: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降得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案例: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大气逆辐射弱)

初春的早晨,为什么农民在田埂上放烟雾驱赶昨夜的寒气?

(增强大气逆辐射)

考点3: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热力环流及其实际运用

 

图1-19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如图所示,近地面空气受热引起气流上升运动,近地面空气冷却引起气流下沉运动。

空气上升使高空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空气下沉使高空气压降低,等压面向下凹陷。

高空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导致近地面气流上升处气压下降,等压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气流下沉处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

近地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图1-19、图1-20)

 

图1-20

特别指出的是:

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较的(高压气压值高,低压气压值低);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状况相反。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如图所示。

(1)海陆风: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如图1-21)

(2)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山风。

(如图1-22)

(3)城市风:

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如图1-23)

2、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高空风向和等压线是平行的。

在近地面风向和等压线斜交的。

主题七:

全球气压带、风带与季风环流

考点1: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大气环流。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1-23所示。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移动原因),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其移动规律如上图1-24所示。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图1-25、图1-26)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

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图1-23

(1)降水多的气压带、风带: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西风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2)降水少的气压带、风带: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②信风带;③极地东风带。

5、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类型(图1-27)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形成的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2)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或者说“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如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

 

图1-25

 

图1-24

图1-26

 

图1-27

考点2: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表现:

北半球断裂成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如①亚洲(蒙古)高压;②阿留申低压;③亚洲(印度)低压;④夏威夷高压;南半球30°S以南地区基本呈带状。

2、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1-28a、b和下表所示。

 

图1-28a图1-28b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等比较表

比较

季节

源地

风向

性质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

东亚季风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

寒冷干燥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夏季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

高温多雨

南亚季风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

低温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东南信风北越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夏季

赤道附近

印度洋

西南

炎热多雨

主题八: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考点1:

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气候特点。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1-29

 

 

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其分布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 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南北纬20°之间

受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冬季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夏季风

全年高温,夏季降水充沛,冬季降水较少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冬、夏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副热带高压与冬季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0°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冬、夏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终年干旱少雨,夏热冬寒年,温差很大

考点2:

学会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气温最基本的因素;

(2)下垫面的性质——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①海陆因素:

如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差异

②地形因素:

如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高大山地地形阻挡气流等。

③地面的物质组成: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影响气温高低。

④植被覆盖状况:

同纬度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比裸地气温变化要和缓。

⑤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3)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

(4)人类活动——在生产、生活中对气候产生影响。

 

2、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用“缩小范围法”判断,依次判断:

该地所处半球→热量带、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气候类型,具体可分以下四步:

(1)根据平均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在半球;

(2)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热量带;

(3)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

(4)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