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修养.docx
《加强道德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道德修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道德修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涵义
提问:
什么是道德?
1.古代的含义
“道德”最初是分开使用的。
道:
道路(原义)。
如《诗经·小雅·大东》中讲: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学说等。
孔子在《论语》中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又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里讲的“道”是指做人治国的根本原则。
德:
在甲骨卜辞中字体是象形结构,初始含义是“目不斜视”,指人人都要把心放端正,不许胡思乱想。
后引申为端正的思想和品行,是事物原本具有的(不加修饰)的属性。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
“德,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意思是把善念存于心中,能使自己身心得到好处;以善德施于他人,也能使别人得到好处。
将此用在人伦关系上,就是指人的本性、品德。
道:
道路——原则、规范、学说、规律——做人治国的根本原则。
德:
端正,不偏斜——端正的思想和品行——人的本性和品德
道德:
做人治国应坚守的规范、品质和应达到的精神境界。
2.当代的理解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二、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二)道德的本质
第一,道德是一种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体系。
其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规范,它与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制度化的规范不同;其二,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规范,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来贯彻,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其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规范,必须内化为良心才能够真正发挥社会作用。
三、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1.认识功能:
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其他有政治和法律等)。
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2.调节功能:
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由于利益的不同,难免会有一些纠纷和矛盾,涉及到政治、法律的由政治、法律加以强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纠纷和矛盾需要化解,靠什么?
靠道德来调节。
调节的主要形式是道德评价,方式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强调自我节制和自我牺牲,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转化。
如,“投桃报李”、六尺巷的故事等。
3、教育功能:
例如:
任长霞、牛玉儒高尚的道德追求、敬业精神成为时代的榜样。
4、判断功能:
例如:
依据社会普遍道德原则评价个人和社会活动行为。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道德还具有导向、激励、辩护、沟通等功能,这些是道德的认识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上述功能的基础上。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对待道德既不能夸大它的作用,又不能贬低它的作用。
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意识形态,但又不是高于一切、位于第一位的。
夸大它的作用,容易陷入“道德万能论”的错误之中。
如中国封建时代就夸大了道德的作用,非常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把道德视为人性的体现,而且把它看得比生命更可贵,族长甚至可以因为人们没有遵守道德规范而直接将人处死。
古人一贯追求圣贤人格境界,就连才德关系上,也是如此。
司马光的“德才论”:
“才德全尽”的圣人;“德胜才”的君子;“才胜德”的小人;“才德兼亡”的愚人(“德”始终是高于“才”的)。
但是宋明之后,程朱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使得个人的需求与道德发生了根本冲突,就导致道德由崇高走向了道德的虚伪,出现了不少“说的是仁义道德,行的是男盗女娼”的不良社会现象。
道德最后反倒在许多领域失去了它应有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相反,忽略道德的作用,就容易陷入“道德无用论”,也是不行和不幸的。
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不道德的一百年。
两次世界大战将几十亿人口卷入战争,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伤亡,也造成战后人们精神的空虚和颓废,性解放、性自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喊出来的。
性解放、性自由又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
美国未婚少女妈妈10多年来已经达到1000多万,构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
四、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的一种活动。
道德评价是抑恶扬善的精神力量,是形成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道德活动。
道德评价标准:
以行为的善恶为标准。
判断行为的善恶要充分考虑到行为的动机与效果。
一般情况下,好的动机会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会产生坏的效果。
但也有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时候,这时就需要考察动机和效果间的具体行为过程了。
道德评价手段:
主要有三种。
第一,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的手段主要有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文艺、网络等宣传工具,也包括人们所在集体的评价和周围人们的议论。
社会舆论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影响极大。
人们的行为背离了社会舆论,就会感觉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就会遭到舆论的谴责。
这实质上就是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力量。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并非出于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于对社会舆论的顾忌。
第二,传统习惯。
传统习惯指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俗。
依据人们的行为符不符合习惯、符不符合常规,来判断其是道德还是不道德。
因此,比起一般的社会舆论来,它比较稳定,而且简洁明了,易于掌握,在道德评价中往往先声夺人,使人们感到它是一种生活常规,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把人们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生活轨道。
如,小节与大节的关系
第三,内心信念。
内心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一经反省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会受到良心的责备,感到内疚和不安;反之,如果做了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就会觉得问心无愧,内心感到安慰,体验到自己人格的尊严。
如,小偷的贼眉鼠眼,贪官的早病、早衰及早亡。
五、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道德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果离开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就难以更好地推进。
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人总是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之中成长的。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资料:
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体系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儒道墨法四维一体
•目标追求:
民族统一、社会和谐
•价值导向:
提倡人伦、道德责任
•修养方法:
践履笃行、克己慎独
•评价标准:
知行合一、慎独克己、内圣外王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以儒家道德为核心,儒、道、墨、法四维一体结构。
呈现出和、柔、忍、刚四种风格,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三觉圆融”、“耕战事功”四种道德境界,四维一体,汇成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洪流。
从社会角度看,儒家认为道德是社会协调,道家认为道德即回归自然,释家认为道德是一种超越,法家认为道德是社会秩序。
儒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追求道德与政治的双向融合,既追求道德服务于政治,又坚持政治的道德化追求,追求的是政清、人和的双重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智、勇”为三德)
道家追求的是“道法自然”的道德境界。
对于个体,追求个性的自然纯朴;对于社会,追求清静无扰,追求的是人性和环境的双向和谐目标。
墨家注重品性的完善,认为有四种品行是君子必须具备的:
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认为君子必须意志坚定,言而有信,言行如一,表里一致,敢于捍卫真理,善于明辨是非,并要经常审视自己。
墨子跟其他学派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不但注重言传,还注重身教,身体力行。
墨家子弟全部葛衣短衫,亲自劳作,主张把个人的小生命融入到社会和人民的大生命中去。
法家追求的是“耕战事功”的道德境界。
以法治意识为道德建设基础,以权威的确立为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以强化综合国力为目标,致力于人的道德向国家实力的转化,是个人道德、社会秩序、国家实力的三维道德目标的统一。
另外,释家的思想在唐代以后影响也比较大。
释家追求的是我、他、社会的“三觉圆融”的道德境界。
不仅有道德自觉目标、道德觉他责任,更有对极乐净土的追求,是人、我、社会以及过去、现在、将来的三维融合的道德目标。
这几个方面互为补充,互为依托,共同构成中华传统道德理论基本体系。
该道德体系在目标上追求民族统一和社会和谐;在价值导向上,提倡人伦、道德责任;在德育方法上,倡导践履笃行、克己慎独的德育方法;在效果评价标准上,讲究知行合一、慎独克己、内圣外王的标准。
1.传统道德的主要特点
(1)注重“公”,讲究“责”;
(2)推崇“仁”,追求“和”;
(3)讲求“礼”,克制“骄”;
(4)言行“一”,守“诚信”;
(5)尚“贤德”,养“精神”;
(6)重“践履”,炼“修养”。
2.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
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
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主张克己奉公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凤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可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
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一再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
宋明理学家提倡的“理欲之辩”,剔除其为封建国家服务这一消极内容外,还体现了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的公利而放弃个人私欲的合理因素。
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名言正是这种思想的先驱代表。
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北宋爱国诗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一个新境界。
这种以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最终演变为家喻户晓的口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千百年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象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心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
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以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就是与人相处时,与一切人友善,主张尊人而卑己,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我利益之上,以爱人、利人作为处理人我关系的第一准则;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
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的头上,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达成的事情,也要允许和帮助别人能够达成。
孔子孙子的学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孟子还强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仁爱精神出发,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事的道德要求。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
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
孔子说:
“不学礼,无以立。
”《左传》上也说:
“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
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实际上讲的是不居功自傲,不自以为是。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诚信由“诚”和“信”两个道德范畴组成。
诚,指真心实意,真诚不欺;信,指恪守信用,兑现诺言。
因而,从一般意义上说,诚信就是诚实无欺,恪守信用,就是讲真话,干实事,重承诺,就是言为心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
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是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诚信不仅是立世为人的道德品格,也是人际交往的道德准则和执政理国的基准法则。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道德需要,是对自己所信仰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他人、社会作贡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
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戒圣”、“成贤”的目的。
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应当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看作人生的最大快乐。
道家更崇尚精神境界,把成为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
墨子“尚贤”,推崇“圣王”、“贤人”,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最值得的追求。
古人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的精神在今天对我们青年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养心修身、变化气质,以达到最高的理想人格的目的。
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立定志向,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就不会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孔子说: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他特别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他说: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认为“仁”这一最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
人们应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
荀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墨家也非常强调“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
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此外,还有诸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
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文化复古主义思潮:
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
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此即为“返本开新”(盲目排外)。
中国传统道德对于推进中国文明进程,延续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促进多民族融合、国家的统一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且,中国传统道德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腾飞起了很大的道德规范作用。
所以,一些国家,新加坡,上个世纪60年代,他们从世界各地请了8位儒学专家去帮助他们设计教材、课程,在小学三、四年级开设《儒学教程》课程,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儒家伦理的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良好的物质观。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通过教育,可以纠正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青少年过分西化的偏差。
”
新加坡的做法确实具有示范作用。
新加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人的文明程度也同步提高,并没有出现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发达与道德堕落的矛盾,没有产生所谓的“精神危机”。
于是,西方一些国家对此十分关注,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则是根治西方精神危机的良药。
比如,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程中英曾经说过:
“中国传统道德坚持高度的目标原则,讲理想;坚持高度的责任原则,讲德行;坚持公利原则,不讲私利;坚持权利原则,注重修养。
”于是,他认为,“21世纪要生存,必须到2500年前的中国孔子那里去寻找依据。
”
西方国家在精神重建的过程中,希望借鉴中国的传统道德,实现中西合璧,从而拯救他们的社会,这是正确的。
但受西方的影响,片面夸大了传统道德的功能,主张全盘复古和无批判地继承,于是,有的人甚至提出“不三(三民主义)不四(四项基本原则),孔孟之道统一中国”也是断然不行的。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全盘西化)。
最初是“左”的思想的影响,即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采取了只强调批判,不注意继承的错误态度。
从反右派斗争到批判“剥削阶级道德继承论”,再到“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和批判刘少奇的“黑修养”,再到“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运动,形成了一种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左”的思潮。
这种思潮对传统伦理道德,尤其是对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儒家的道德思想,几乎是不加分析地做了全面的否定。
甚至在给儒家思想戴上了反动、保守、妄图复辟旧制度和开历史倒车的政治帽子之后,把孔丘、孟轲、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古代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统统视为反动阶级复辟、为反革命制造舆论的辩护士。
之后,大约从1980年以来,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对一些人的影响和腐蚀,在一段时期内,又出现了一股全盘西化的右的思潮。
在一些人看来,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而西方化就必须全面、配套、彻底地把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全面地移植到中国来,这也就是所谓的“整体西化论”。
这种整体西化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用西方的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来反对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整体西化论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理论。
整体西化论者把中国传统文化看作是一个不能区分精华和糟粕得到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打破就要整体的打破,以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来达到全面否定中国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传统的目的。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倒洗澡水把小孩子也给倒掉了”。
整体西化论者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在经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以后,同样是抵御西方个人主义伦理道德观的一种重要力量,因而把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否定中国传统道德作为他们宣扬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伦理道德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上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虚无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