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167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docx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复习资料

管理:

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管理学:

是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

它是一项公共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促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相关服务的总和。

包括卫生行政、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以及为卫生事业提供人力、物质、技术、信息等支持的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医疗器材、药品生产等组织机构。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应用学科。

管理的职能:

1.计划工作2.组织工作3.人员配备4.指导与领导工作5.控制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1.系统原理2.整分合原理3.反馈原理4.封闭与开放原理5.弹性原理6.能及原理7.主观能动原理8.动力原理9.竞争原理10.效益原理

卫生事业的特点:

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4卫生服务有垄断性。

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

公共政策主体:

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周期中进行能动活动的组织和人员,这些人包括参加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公共政策客体:

指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政策环境:

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政策评价:

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由具备专业资质的评价者作为主体,运用公认的科学研究方法,排除政策执行过程中环境等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对政策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确定政策去向的依据。

公共政策特征:

1.政治性2.价值选择性3.层次性4.阶段性5功能多样性6.合法性7.权威性8.普遍性(公共性)9.稳定性

公共政策的功能:

1.公共政策的指导功能2.公共政策的协调功能3.公共政策的控制功能4.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个指导方针的核心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政策方案可行性论证的阶段和步骤:

分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

在准备阶段,需要确定论证对象、制定论证计划和筹集与配置论证资源;在实施阶段,需要进行可行与否判断,确认可行方案并进行可行方案的择优;在结束阶段,撰写可行性论证报告,并进行优选方案的抉择。

政策问题根源分析的基本任务:

1如何运用卫生系统运作规律,定性推论特定政策问题的影响因素2运用卫生系统运作规律中这些因素的关系,总结、推论和归类问题的根源、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3总结在根源的作用下和影响因素的促发下,特定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潜在危害,即问题的形成机制4如何定量模拟和论证政策问题的形成机制。

组织工作:

产生组织的过程便是组织工作。

组织变迁:

组织目标一旦改变,或是组织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组织形态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组织结构的三种基本形态:

直线型组织、直线参谋型组织、矩阵形组织。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的命令与报告关系,命令、报告和参谋是组织内三种基本角色,不同的组织结构是这三种基本角色的不同组合。

单线关系是直线型结构,双线关系则形成矩阵型结构。

直线参谋型组织仍然是单线关系,其中参谋不直接给予指令,但参与决策。

中国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能:

1.卫生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整2.公共卫生3.卫生监督4.其他工作:

例如卫生部的主要职能还包括协调中西医共同发展、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发展的规划与组织、中央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等。

地方卫生局的职能还包括当地血液管理。

卫生服务组织的类型:

专职向民众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称作卫生服务组织。

在中国,卫生服务机构有四类: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妇幼保健院提供妇幼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层提供初级卫生服务。

卫生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1.法制化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合理原则4.职、责、权一致的原则5.管理宽度与层次优化原则6.协调一致的原则7.服务性的原则8.民主化的原则

卫生计划:

指以卫生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为手段、以保护和发展人民健康为目的而制订的一系列行动方案。

常见的卫生计划包括卫生项目计划、卫生机构计划和卫生发展计划。

区域卫生规划:

指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疾病负担、主要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卫生服务过程。

计划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1.领先性和主导性2.普遍性3.计划的效率;意义:

1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弥补不确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3有利于更经济的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

制订计划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2.分类指导原则3.前瞻性原则4.科学化原则5.滚动调节原则6.可持续发展原则

制订计划的基本程序:

形势分析,确定目标和指标,制定策略和方案,确定实施具体措施,监督和评价,编制活动预算,确定活动日程表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1)供需平衡原则

(2)可及性、布局和结构合理原则(3)根据服务人口及服务面积设置机构配置资源。

影响评价:

两层含义:

一是项目某项干预实施后在项目实施地区内对卫生与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二是项目实施后,产生预期结果的可持续性。

进度评价:

在项目计划实施后到总结评价之前进行,对计划的实施进度与过程进行监控与控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检查项目计划干预措施的实施与落实情况,对覆盖率及其质量进行测量。

评价的目的:

1.判断计划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2.计划实施结果的比较;3.完善管理过程。

效果评价和效益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效果评价指由于计划的实施对某一卫生问题或改善卫生状况所取得的卫生结果。

效果可以用来评价项目计划中干预措施实施后,对目标卫生问题解决程度或达到计划预期目标的实际程度。

效益是指实施卫生计划所获得的结果以货币的形式表达。

效益评价是指为实施项目计划所投入的成本与所产生的卫生效果或将卫生效果转换成货币量度之间比较分析,前者为成本效果分析,后者为成本效益分析,效益是卫生效果的基础上测得的。

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全面与系统性2.一致性3.结构层次性4.指导性5确定评价指标必须与干预措施相联系,即指标必须反映干预措施实施后可引起的健康或卫生问题变化。

卫生服务:

是卫生部门为了一定的目的,使用卫生资源(卫生人力、卫生经费、卫生设备、卫生技术和卫生信息等),向居民提供卫生服务(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和康复服务)的过程(管理过程)。

卫生资源;指社会投入到卫生服务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统称。

卫生费用:

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卫生适宜度:

是卫生服务利用量和卫生服务需求量之间的比值,反映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满足程度越高,适宜度就越高;反之,适宜度就越差。

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1.评价人群医疗需要2.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3.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4.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5.卫生服务提供6.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7.卫生服务效果评价8.社区参与

影响卫生服务需要的因素:

人口因素、人口组成、医疗质量、预防保健工作、文化教育、气候地理条件、居住地点和条件、婚姻和行为心理因素。

卫生服务需要、需要和利用的关系:

在卫生服务研究中,医疗需要是指在调查的近两周内存在下面任何一项的都作为一个需要计算,1、自觉身体不适,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治疗2、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但采取了自服药物或一些辅助疗法3、觉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也没采取任何自服药物或辅助治疗法,但因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及以上者,上述三种有其一者为一个需要;卫生服务需要则是上述的1和2,利用只有1。

卫生服务需求:

人们对卫生服务实际发生的有支付能力的卫生保健接触。

卫生服务利用:

是卫生服务需要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

卫生需求和利用的特点1.盲目性2.被动性3.不确定性4.差异性

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1.卫生服务需要2.性别和年龄3.经济收入4.文化程度5.医疗保障6.文化传统

人力资源:

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卫生人力资源:

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全面的国家卫生规划所需要的多种资源中的一种资源,他们是受过不同卫生职业培训,能够根据人民的需要提供卫生服务贡献自己才能和智慧的人。

卫生技术人员:

指受过高等或中等医药卫生教育或培训,掌握医药卫生知识,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合格,从事医疗、预防、药剂、护理或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

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

对卫生系统的宏观行政管理。

进入、执业、流出阶段。

卫生人力规划:

卫生人力规划是和国家、区域的卫生规划目的和所承担的义务相适应,通过培训卫生人力来满足不同的卫生需要的规划,对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供给量,供给关系以及卫生人力的数量、知识和技能类型进行预算,制定卫生人力计划的过程。

卫生人力资源的分类:

1.医疗人员2.公共卫生人员3.药剂人员4.护理人员5.其他技术人员6.卫生技术管理干部

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1、对于人力资源进行投入,其收益是递增的,因此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已经上升到人力资本的运作的高度。

2、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3、人力资源具有私有性。

卫生人力规划的步骤:

1、现有人力形式分析2、未来人力需求量预测3、未来人力供给量预测4、需求量和供给量匹配和问题分析5、策略选择和详细规划6、执行、监督、评价

卫生人力供给量预测方法:

卫生人力供给量预测方法都是从计算现在卫生人力供给量开始,加上期望所增加的量,再减去预期损失的量。

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以下四种:

1、寿命表法:

该方法计算卫生人力损耗是使用工作寿命表来完成的。

2、队列(定群)研究法:

该方法通过对过去毕业生群组的纵向追踪,计算损耗率。

这种方法计算损失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3、计算每年的损失率:

规划者根据逐年累计的资料,推算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每年损失率。

4、根据变动率预测卫生人力供给量。

卫生人力的供给量受流入和流出两方面的影响,根据历年流入、流出规律,计算变动率,然后预计将来流入、流出将会有什么变化,对变动率进行调整,得出规划年期间的可能变动率。

信息:

是经过分析处理的,并且对于使用者来讲具有使用价值的消息、数据、文件、情报和资料的总称。

信息系统:

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休息,为管理过程服务的各种系统。

卫生统计信息:

反映卫生及其有关领域的各种活动产生、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和抽象。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和知识都是信息系统的产品。

数据是按照既定的标准、既定的渠道、既定的人员来收集的,并存放在既定的位置、如果没有特定的使用目的和使用者,数据没有任何意义的。

信息是为了日常管理的目的,通过对数据的加工而产生的,这个加工过程可能包括合并、解释、组织、构架等。

因为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具有明确目的性,因此信息产品使用者是特定的,信息内涵也是有意义的。

知识主要是为了组织的战略计划和决策的目的,通过对内部和外部信息的进一步整合和分析而产生的。

在知识中明确了各种信息源的关系,并力图推导出新的结论。

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

1.卫生信息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2.卫生信息是监督、评价卫生规划和项目实施进展的依据;3.卫生信息是从事常规管理活动的必备条件;4.医学科技信息是医学科技发展潜能的源泉。

卫生信息系统的构架:

中国卫生信息系统主要由卫生统计信息系统与医学科技信息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在中央一级的管理主要由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负责;医学科技信息系统最高的管理机构则主要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另外,有关疾病监测、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信息与预防医学科技信息由中国预防学院科学院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管。

故在中央一级,形成了一个由卫生部领导和指导的包括上述三个单位组成的中国卫生信息系统的管理核心,中央一级三个卫生信息管理机构在省级及以下行政区内各有其管辖或联系的单位,形成了三个子系统,即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医学科技信息系统以及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与预防医学科技信息子系统。

医学科技信息管理的作用:

1促进医学科学研究2知识管理,为制定规划,政策提供依据3直接服务于医疗工作,提高临床工作水平4为医学教学与培养人才服务。

价格管理:

指公共部门或社会组织对私人订立的市场价格进行干预。

主要包括:

公共定价、限价、指导价、协商定价。

公共价格:

指政府价格部门直接给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这些商品和服务只能按照给定的价格进行交易。

准入制度:

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职业)工作,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就业上岗的制度。

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

1.医生拥有信息优势;2.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偏低;3.一旦出错后果严重;4.个性化服务.

医疗管理的任务和政府承担的责任:

1.激励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适宜的服务;2.降低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3.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4.合理安排政府责任

西方发达国家医疗质量监管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在医疗质量监管上相通之处在于,一线监管并非由政府承担,而是利用医疗专业组织对医生实施监管。

基本的管理模式是法律赋予医学专业组织管理医生行医资格及处理公众投诉的权力,该组织一方面参与医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并负责医生行医执照的颁发,另一方面,处理公众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投诉,调查纠纷,对违规的医生采取暂停执业,限制执业甚至吊销行医执照的处理,如果公众对专业组织的处理不满,可以向司法机关上诉。

另外,如果投诉的情节严重,超出专业组织的处置范围,专业组织也会将投诉移交司法机关。

公共卫生:

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公共卫生管理:

指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公共卫生工作实行有效合法的行政监督管理的过程。

现代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

1.公共卫生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居民健康,特别是延长期望寿命;2.以人群为主要研究重点和工作对象;3.公共卫生的实质是公共政策,必须得到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4.公共卫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仅仅是技术问题,公共卫生的实施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应加强医防结合和多部门参与,强调社区的广泛参与;5.应有接受过良好教育和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队伍作为支撑。

公共卫生的主要功能:

1.健康监测与分析2.对疾病爆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3.建立并管理或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项目;4.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5.制定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公共卫生执法;6.增强社区的公共卫生意识;7.建立和维持各级政府间、部门间和卫生部门内部的合作;8.发展和维持一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队伍;9.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创新性研究。

公共卫生管理的内容:

1.疾病控制管理。

疾病控制的职责在于通过对疾病及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卫生监督管理。

卫生监督是公共卫生管理中专门负责卫生行政执法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卫生行政许可工作的具体核准以及卫生标准的具体督查工作,负责健康相关产品和健康相关职业领域的卫生监督管理,同时承担卫生监督信息的监测、收集和整理。

3.妇幼卫生管理。

妇幼卫生管理以妇女和儿童群体为服务对象,以科学技术为服务手段,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基本准则,以增进妇女儿童健康为根本目的,依法对妇幼卫生工作进行行政和业务的全面管理。

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不仅仅是生殖过程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完好状态下完成生殖过程,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不适。

孕产妇死亡监测:

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其监测对象是在监测区内有正式户口的孕产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不论计划内外生育者,不论妊娠各期和部位,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造成的死亡均属监测对象。

出生缺陷监测:

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医院或人群,对围产儿进行长期、持续的动态观察,将监测期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事先设置的标准(基线率)进行比较、评估,及时获得某些出生缺陷的突然增加或发生新型出生缺陷的信息,分析其消长的原因,以利于尽快发现和消除致畸因素,促进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不同时期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的突出特点是以保健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幼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以推广新法接生和妇科病普查普治为主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后期,妇幼保健机构逐步恢复和建立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完善,80年代,形成了“以预防保健为中心,指导基层为重点,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90年代,妇幼卫生工作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将保健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妇幼卫生工作的意义:

1.妇幼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妇幼卫生工作是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3.妇女儿童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性;4.妇幼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对外的重要窗口;5.妇幼卫生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

妇幼卫生工作的工作方针和基本内容:

方针:

以保健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基本内容:

生殖健康服务、婚前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

《母婴保健法》的意义:

1、体现我国对基本人权的法律保护。

2、是与国际有关立法的成功接轨。

3、是实现我国对国际社会庄严承诺的法律保障。

社区:

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卫生服务:

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

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患者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4.传染病防治5.儿童保健6.孕产妇保健7.老年人保健8.慢性病管理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10.健康管理11.社区医疗12.社区康复1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1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15.提供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和相关服务。

机构的准入与管理: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提出了指导意见,在大中型城市、政府原则上按照3万——10万居民或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1、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2、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3、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

1、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2、创建健康社区。

3、保证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益性,注重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

3、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

4、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

5、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设置的基本原则: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医院病床需求量=人口数×实际住院率×平均住院天数

(实际利用量)平均每张医院病床年开放日数

配置参考标准:

实际需要量+潜在需求+人口流动因素

潜在因素:

城市医院病床潜在需求为实际利用量的20%,农村为10%

人口流动:

大城市增加10%,中等城市增加5%,小城市增加3%

例:

已知某大城市人口数(P)=100000,居民需要住院人数(AN)=6.99%,居民实际住院人数(AD)=4.9%,平均住院天数(d)=20天,病床年工作日(b)=300天。

求该城市医院病床需要量和实际利用量。

每十万人口医院病床需要量=(100000×6.9%×20)÷300=466张

每十万人口医院病床利用(需求)量=(100000×4.9%×20)÷300=327张

配置参考标准:

实际需求量+潜在需求+人口流动因素

327+(327×20%)+(327×10%)=425

即每千人口为4.25张

医生需求量=门诊医生需求量+住院医生需求量

门诊医生需求量=

人口数×两周患病率×两周平均就诊次数×26×实际就诊比例×(1+非日常医生比)

每个全时门诊医生平均处理门诊人次数

住院医生需求量=

人口数×实际住院率×平均住院日×(1+非日常医生比)×K

每个住院医生年均负责病床日(K调整系数)

配置标准考虑潜在需求和流动人口因素

潜在因素:

城市为实际利用量的30%,农村为15%;

人口流动:

大城市增加5%,中等城市为4%、小城市为3%;

例:

已知某大城市人口数(P)=100000,两周患病率(IN)=20.1%,两周平均门诊就诊次数(N)=1.8次/患者,需要就诊患者占患者总数的比例(RN)=92%,实际就诊患者占患者总数的比例(RD)=60%,平均每个门诊医生年门诊量(S)=3750人次,从事非日常临床医疗工作的门诊医生比例(TS)=13%,求该城市医院门诊医生需要量和实际利用量(配置需考虑潜在需求和流动人口因素)。

每十万人口门诊医生需要量=﹝100000×20.1%×1.8×26×92%×(1+13%)﹞÷3750=261

每十万人口门诊医生需求量=﹝100000×20.1%×1.8×26×60%×(1+13%)﹞÷3750=170

配置标准考虑潜在需求和流动人口因素:

实际需求量+潜在需求+人口流动因素170+(170×30%)+(170×5%)=230

即每千人口医院门诊医生数为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