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137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docx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问题

《纲要》语录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根据历年来我国流动儿童研究文献数量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关于流动儿童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94~2000起步阶段

在目前所检索到的有关研究文献中,最早言及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是华耀龙1994年发表在《天津教育》上的论文,他就天津市如何解决随迁流动儿童的入学就学问题介绍了一系列经验[4]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是1995年刊于中国教育报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自此,这一问题开始引起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理论界的关注

1996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处与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部门开展了六省市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就学状况的调研这一调研为1998年教育部与公安部等联合颁发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供了现实依据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动儿童问题成因的探讨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调研和对就学儿童现状的描述等,1994~2000年期间关于流

动儿童的研究文献绝对数量很低,平均水平每年仅为9篇因此,可以认为1994~2000年为流动儿

童研究的起步阶段当然,到这一阶段末时,流动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2.2001~2005发展阶段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两为主政策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了两为主政策此后,流动儿童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的热点研究问题,从边缘走向了中心2004年9月开始,全国取消了针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借读费与此相应的,2001~2005年,流动儿童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长,较前一阶段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发表文献数量在2005年首次达到了200篇以上,流动儿童研究进入发展阶段

3.2006~2009繁荣阶段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提出2006年6月,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标志着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将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两为主政策正式提升为法律规范1998年的办法也于2007年4月30日废止流动儿童政策在2006年之后进入巩固与优化阶段与此同时,2006~2008年流动儿童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并在2008年达到峰值630篇,2009年稍有回落,但就整体而言这一时期流动儿童研究仍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一方面是由于2003年两为主政策的后续效应,以及有关政策的进一步发

展要求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相关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另一方面在于相对前一阶段而言,这一时期学者更多关注流动儿童教育之外的其他研究议题,研究内容更加细化和深入,研究角度也更加多样。

引自《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周皓,荣珊

 

1、儿童健康{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分为体质健康状况与计划免疫情况两类}生活

 

2、教育{分为教育政策与学业成就两类}

吕绍青、张守礼(2001)对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入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入学率较低,失学现象普遍。

郑桂珍(2002)、段成荣(2004)、邹泓(2005)和余昌海(2007)的调查结果同样表明入学困难及失学严重仍是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以上体现为上不了学。

由于流动儿童所在的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整体低下,对子女教育支付能力有限,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流动儿童与城市户籍适龄儿童难以享受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城市公办学校在招收流动儿童时都要收取较高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杜越、汪利兵(2004)指出城市流动人口严峻的家庭经济情况制约着学龄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尤其是各种教育费用更是流动儿童进入公立中小学学习的一道“门槛”。

吕绍青张守礼2001赵娟2002杜鹃、叶文振2003沈小革、周国强(2006)的研究同样表明:

家庭经济负担不起,直接导致流动儿童上不起学。

以上为上不起学。

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于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民工子弟学校。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7月,该市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上学的,22.8

万人,占62.3%。

而在获准民工子弟学校上学的有4.3万人占11.7%在未获准民工子弟学校上学的有9.5万人,占26%也就是说,有近37.7%约13.8万流动人口子女在已获准或未获准的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四川省、福建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数据统计表明,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

黄亚民(2001)指出,对于大部分农民工来讲,他们的子女只能进入收费低廉的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以上表现为上不了好学校。

就流动儿童而言,相对于在流入地“上学”难来说“升学”似乎更难。

尤其是在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这两个阶段,更是难上加难。

目前我国的升学制度有关,我国高考政策也明确规定,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

但流入地与流出地使用的教材往往不一样,就算这些流动儿童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考取大学,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沈小革、周国强(2006)对广州、深圳两市的3407名流动儿童及相同数量城市儿童初中毕业升高中的情况调查表明2004年3407名流动儿童初中毕业升入普通高中的只有366人,仅,10.74%而同样总数的城市儿童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却有1405人,占41.24%。

366名流动儿童初中毕业后,升入重点高中的只有,33人,仅占,0.97%;而1405名城市儿童初中毕业后,升入重点高中的却有人541,占15.88。

孙红玲(2001)、邹泓(2005)和吴晓燕吴瑞君(2009)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流动儿童升入高一级学校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问题的原因:

当前已有研究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社会制度的变革滞后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根源;现有义务教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制度却不匹配,义务教育户籍管学籍,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

王芳(2001)认为目前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究其具体原因最主要的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

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县、乡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

以上源自论文{《近十年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述评》冯帮}

 

以下引自《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周皓,荣珊

第二,并认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的过程,目前在制度性安排资源配置以及自我认同层面上存在的社会排斥的同时,可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来予以缓解[8~11]第三,以义务教育公平为基本切入点,就具体制度与政策层面分析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与弊端,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大多数文献认为,包括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教育经费拨款制度就近入学与分级管理制度等的制度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部分学者的理论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问题。

3、法律保护安全

以下摘自《关于我国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

白文飞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01)

(--)流动儿童的法学研究。

从法律层面看,流动儿童权利的保护存在着严

重的缺位。

一是受教育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从法律上

讲,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和教育法规都将受教

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固定下来。

如《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

国家、社会、学

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

权利。

第5条规定: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

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明确规定:

适龄儿童在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

可是,

流动儿童由于受户籍的限制,没有流入地的户口,因

此也就无法享受到与流入地儿童平等的入学机会,

这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虽然

他们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

件,但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量的赞助费或

借读费的基础上的,一般每年需要交纳1000元至

2000元。

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承受

能力有限或家庭经济情况不好而导致失学或辍学。

[9](Pn)再者,部分流动儿童进入到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但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队伍

不稳定,还存在一定的校舍、消防、食堂卫生等安全

隐患,且大多没有经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这

些流动儿童在这样的学校“受教育”,其实根本达不

到“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目的。

[10】(P2)还有一些

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干脆就失学在家。

总之这些进

城的孩子无法享受到法律所赋予的公民受教育权,

也无法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对他们的未来发

展极为不利。

这种受教育权缺失的后果是流动农民

工子女受教育程度低下。

[11】(P102)如果不采取措施改

变这种状况,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在许多城市里,将

会出现一支数量庞大、文化素质不高的劳动力大军,

形成严重的社会隐患,若解决不好,将“后患无穷”。

二是人身权容易受到伤害。

一方面表现为受到

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

[12](P19)近几年,流动儿

童的身体、精神受到伤害的案件屡屡发生,从公安部

获得的信息显示,目前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工作所呈

现出的总体数据中可知,被拐卖儿童群体中居第一

位的是流动儿童,居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

[13](p42)另一方面,具体来讲,流动人口来到大城市打工时,一

般都居住在出租屋、工棚或其他临时住所,其子女也

跟随居住于此。

受这种不良的家居环境影响,孩子

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深圳公安部门资料显示:

青少

年犯罪总数的60%以上都居住于外来打工人员集

中的出租屋、工棚或临时住所里。

[14】(P22)

因此,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流动

儿童的合法权益。

各级政府要把《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

干意见的决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规条例细则落到实处,切

实保障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

还应大力宣传这些法

规与纲要,以改变家长的育子观,提高他们的文化水

平,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4、

 

四、社会融合{分为社会化、心理状况和社会融合三类}(纲要中是环境)

以下引自《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述评》陈新刘杨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表明,14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已达1834万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儿童在当地儿童中的比率已近1/3。

这些数字表明,流动儿童已成为城市中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将对城市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故此,对他们开展研究,帮助他们顺利的融入城市是实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伟大目标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仅有一位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论述,该研究者认为,缺乏框架理论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领域研究零散,研究结果缺乏比较性的重要原因,如要深化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必须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理论。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研究。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是城市适应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我国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而国外移民适应的研究结果指出,移民感知的经历差异对移民的适应有着重要影响:

移出地与移入地经历差距越大,移民的适应越差,差距越小,适应越好而我国研究却未对这一属于流动儿童群体的独特因素的作用进行考察流动儿童究竟经历。

 

关于流动儿童社会支持问题的研究综述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李晚莲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内容

流动儿童是此类研究的对象,而社会支持则是研究的内容。

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必然会导致研究内容的迥异。

从目前的文献看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

有的学者从人口学的视角出发,抓住流动儿童“流动”的人口迁移特点,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子女”(余凌,2003),一般指15周岁以下的适龄儿童,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程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黎敏,2006;张亿全,2007;钟涛,2007),因此认为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首要是关注社会支持的延续与替代,包括教育的延续支持、生活适应的社会支持替代等。

有的从制度主义范式出发,抓住流动儿童的制度身份,认为流动儿童是指其居住地与其户籍地不一致的儿童,具体指户籍不在城市但在城市已经居住了相当长时间的儿童(聂洪辉,7.007)。

有些则笼统地指出流动儿童的外延,认为是指农民工流动的子女(陈黎,2007)或外来人口的子女。

后两种注重制度创新与身份特色,因此主要关注流动儿童的支持制度创新,例如制度身份的变更和公共政策等。

 

1.从社会化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支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流动儿童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社会化问题。

(张翼、风笑天。

2003)与非流动儿童相比,有一些不利因素伴随着他们的社会化过程。

流动儿童面临两种不同的社会化环境和内容,深受双重社会化目标的影响,因此流动儿童的成长存在许多问题。

张翼、风笑天着重从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因素分析了流动儿童所面临的畸形社会化。

陈黎利用库利的“镜中我”以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分析了在社会化过程中流动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中的利弊,他认为社会舆论的标签化、生活场域的局限性对流动儿童的早期社会化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他也分析了不利环境对流动儿童形成良好品质具有的强化作用。

史小浩、王毅杰指出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后果,如社会角色混乱、责任感缺失、能力弱化以及失范行为增多等,并在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基础上,从学校、家庭、城乡社区等方面探讨产生流动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原因,指出流动儿童所处城市生活空间通过相互叠加的作用将对他们的伤害合法化了。

因此,应从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因素出发,从影响流动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中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舆论、生活场域等改善出发,提供相应支持,完成流动儿童的理想社会化。

(王回澜,2005;张翼、风笑天,2006;陈黎,2007;史小浩、王毅杰,2007)

2.从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融人支持。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包含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作为流入地一方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接纳程度,另一方面是作为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程度(张立忠,2007)。

因为目前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面临消费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的排斥(任云霞,2006;范丹,2004),同时于政府最关心的是经济稳定发展、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因此在解决流动儿童问题时,往往控制多于支持,尤其在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中更是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控制理念。

(周序,2007)在户籍、教育、保障、医疗等制度上,通过控制和斥(张立忠,2007)使得流动儿童在城市融入中出现了问题,

甚至成为了。

制度的孤儿”。

因此在解决流动儿童问题时,应减少社会控制,尤其是在户籍、教育、保障、医疗等制度上的社会控制。

(周序,2007;张立忠,2007)谢志强认为制度与政策漏洞问题是流动儿童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是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

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干预措施,改善流动儿童的人际关系。

(孟令熙、肖强,2007;郭志巧,2007)

3.从社会分层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提高流动儿童社会地位的社会支持。

社会地位涉及到流动儿童在社会网络中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总和。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经济条件低下,他们在社会资本的拥有量方面处于劣势(宋雁慧,2004)由于居无定所、安全无保障、同事缺乏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因此他们是游走在城市夹缝中的群体(谢志强,2008),是被城市边缘了的弱势群体。

社会普遍对儿童贴上。

招人同情”的标签,他们与自己的参照群体——城市儿童进行对比时,会产生强烈的反差。

(陈黎,2007)因此,社会应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社区援助以增加流动儿童的经济资源。

4.从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流动儿童的制度政策支持。

谢志强认为,制度与政策漏洞同题时流动儿童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是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

冯帮认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要设计出教育财政政策的合理框架。

陈保刚认为社会结构产生了流动儿童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流动儿童将找到自己发展所需的人生机会。

李永动道等人认为流动儿童教育会的均等,首先涉及到的是教育制度的根本性质问题,他认为目前户籍制度影响了入学制度,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评价制度都影响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

因此,制度和政策变革与创新是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重中之重。

流动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述评姜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一、流动儿童的定义

综合国内学者的观点,农民工进城务工,把子女带出户籍所在地到自己务工所在的城市与自己一起生活居住,这部分跟随父母从农村到其务工所在城市的特殊儿童群体,被称为城市流动儿童。

近年来,流动儿童作为社会上处境不利人群之一,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其研究涉及了诸多方面。

其中有关流动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研究,对如何改善制度、观念以及法规,从而促进流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意义重大。

 

(二)流动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的分析水平11宏观层面)))社会学与政策研究总体上讲,近些年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以宏观层面为主导,多为政策性、描述性研究。

这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的研究。

总的来说,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流动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远高于正常儿童。

在2002年普查中,流动儿童不能适龄入学表现尤为突出,46%的6周岁儿童没有入学接受教育[1]。

由于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一般要交纳一定的借读费或赞助费,大多数儿童只能进入了简易的民工子弟小学,这些学校师资、设施以及整体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足,使流动儿童的教育成为社会问题。

第二,从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待处境不利儿童。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流动儿童社会化程度,社会支持的来源,歧视与见,社会融合情况,社会排斥、社会比较以及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等。

这些研究借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关注流动儿童社会化程度以及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容纳程度。

大部分研究表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差异不大,但在社会交往和自我认知能力上前者表现出明显的不足[1]。

在社会融合方面导致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以及融合困难的因素有两种,即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结构、政治权利、就业政策、薪酬水平、子女就学等制度性因素与观念、文化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2]。

在社会适应方面,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由于户籍制度所造成的人为差别,使他们有强烈的不公平感,因此有比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更强烈的社会排斥体验和受歧视感[3]。

第三,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和法规的法学及政策学研究。

这方面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进程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政策

执行困境及其成因和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改善和执行意见。

 

21中观层面)))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研究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区和生活环境是流动儿童教育与心理中观层面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部分研究主要讨论了流动儿童所处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

影响,将视角缩小至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等较小的单位,使诸多因素可操作化。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学习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部分。

对于流动儿童学校教育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育资源差异,影响流动儿童入学因素以及打工子弟学校教育资源和存在合理性问题等整体性研究。

同时,还有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流动儿童学校生活的适应性问题,如学习适应,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2)家庭教育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教育观念仍较淡薄,家庭经济地位一般较低,缺少家庭课业监督和辅导,亲子关系与家庭教养方式有问题等方面。

(3)社区与社会文化教育

目前,对于流动儿童的社区和生活环境的研究备受关注,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民工聚集区中儿童的生活状态及其学习、适应情况的调查发现,居住环境大多较差,有的只能租住房屋,人均住房面积小,住房拥挤,而且家庭流动性大,生活不稳定[12]。

第二,关于流动儿童经常流动这一现象对其生活影响的研究表明,高流动性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缓慢呈正相

关[4]

第三,城市社会环境对于流动儿童发展利弊的研究表明,流动性降低了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和社会融合度,但是在父母身边、对大城市的向往、更多的社会信息资源让他们更喜欢城市生活环境。

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仅以描述和理论探讨为主,真正的量化研究和实证发现并不多。

31微观层面)))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

(2)流动儿童人格与心理健康在流动儿童人格发展方面,大量研究关心的重点是流动儿童的自尊与各种心理健康因素,如孤独感、自卑、抑郁等方面。

在流动儿童的自尊研究中,申继亮等人发现,城市儿童的自尊水平高于长期流动儿童、中期流动儿童、短期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后四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流动与否、流动时间长短对儿童的总体自尊水平都没有显著作用[11]。

在流动儿童的社会比较与自尊的关系研究中,武岳、申继亮等人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比较与城市儿童不同,他们通过增多内群体比较、降低社会比较中处于劣势的维度的重要性等策略,来减缓不良社会刺激对自我的冲击,维护自尊[14]。

同时,申继亮等人在家庭情况与流动儿童自尊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流动家庭外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家庭经济资本(收入)、人力资本(父母文化水平)是决定流动儿童自尊的重要影响因素[15]。

在其他有关流动儿童人格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表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相对孤僻,与人交往合作能力差[16],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17]。

在一项访谈分析中发现,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忙于挣钱,早出晚归,加之他们在当地少有亲戚,导致流动儿童普遍感到孤独[18]。

一项教师问卷调查表明,有超过一半的老师认为,与当地学生相比,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素质比本地学生要差一些,他们在性格上更拘谨小心(28.77%),更敏感(28.77%),更忧郁(21.23%),更琢磨不透(21.23%),而开朗热情的只占11.23%[19]

同时,高文斌等人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为具有焦虑和抑郁倾向,在校容易发生人际冲突,自尊水平较低,有偏离主流价值观倾向等[20]。

然而,在众多学者认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不佳的同时,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