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首古诗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066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0首古诗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40首古诗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40首古诗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40首古诗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40首古诗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0首古诗要点.docx

《40首古诗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首古诗要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0首古诗要点.docx

40首古诗要点

(一)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作品注释

巴山:

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共剪西窗烛:

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却话:

重头谈起。

2、作品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3、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抒情。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或友人)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妻子(或友人)的复信。

虽然归期难以约定,但诗人想象中的他日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定会给“问归期”的友人或妻子以慰藉。

4、作者简介

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人。

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二)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2、作品注释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卢纶所做的塞下曲共六首,这是第二首,通过描写将军夜巡射虎,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

①塞下曲是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⑧将军——指的是西汉的飞将军李广

3、作品鉴赏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语多赞美之意。

此为第二首,描写将军夜里巡逻时景况。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

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

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

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

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4、作者简介

卢纶:

唐代诗人。

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写过一些气势刚健的边塞诗和描写自然风光的景物诗,这些在中唐都是比较突出的。

有《卢户部诗集》。

《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卷。

(三)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作品注释

芙蓉楼:

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

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

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

满江。

吴:

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平明:

天亮的时候。

客:

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

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

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

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2、作品译文

来到镇江,正是一个满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别好友,更显得楚山影孤形单。

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说我心地纯洁,像玉壶中的冰一样。

3、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描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州,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构思精巧,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5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

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

有《王昌龄集》。

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词语注释

少府:

官名之:

到、往蜀州:

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

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

护卫。

三秦:

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君:

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宦(huàn)游:

出外做官。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天涯:

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

并邻,近邻。

无为:

无须、不必。

歧(qí)路:

岔路。

沾巾:

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2、白话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3、作品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4、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阁序》。

初唐四杰之一。

有“神童”之称,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五)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词语注解

天门: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

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

劈开,断开。

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

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

指博望山和梁山。

出:

突出,出现

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诗歌译文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3、作品鉴赏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首七言绝句。

为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4、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前集》传世,诗作中多在

(六)《四时田园杂兴》

名段1: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四时:

四季。

耘田:

锄地。

【译文】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

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简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

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名段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简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名段3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钏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简析】

这首诗写农民全年的辛苦收成,被官府巧榨豪夺得几乎一干二净,只能给孩子吃点粗糠来填饱肚子了。

诗人满腔悲悯地画出这幅农民的血泪图。

名段4

高田二麦接山青[1],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2]。

吉日初开种稻包[3],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4]。

鸡飞过篱犬吠窦[5],知有行商来买茶。

三旬蚕忌闭门中[6],邻曲都无步往踨[7]。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8]。

昼出耘田夜绩麻[9],村庄儿女各当家[10]。

儿童未解供耕织[11],也傍桑阴学种瓜。

垂成穑事苦艰难[12],忌雨嫌风更怯寒[13]。

笺诉天公休掠剩[14],半偿私债半输官。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15]。

黄纸蠲租白纸催[16],皂衣旁午下乡来[17]。

“长官头脑冬烘甚[18],乞汝青铜买酒回[19]。

村巷冬年见俗情[20],邻翁讲礼拜柴荆。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21]。

注释:

[1]二麦:

大麦、小麦。

[2]椎鼓:

打鼓。

椎:

捶击的工具。

这里用作动词。

[3]种稻包:

农家用来储存稻种的稻草包。

[4]日长:

即“长日”,整天的意思。

一说长时间。

[5]窦:

墙洞。

[6]蚕忌:

农家风俗,养蚕季节忌风忌尘忌陌生人进门等。

[7]邻曲:

邻里。

步往踨(zōng):

来往的踪迹。

[8]蛱(jiá)蝶:

蝴蝶的一种。

[9]耘田:

除草。

绩麻:

把麻析纺成线,供织麻布用。

[10]各当家:

各自承担一定的活计。

[11]未解:

不懂得。

供:

从事。

[12]穑(sè):

收获庄稼。

[13]怯:

害怕。

[14]笺诉天公:

写信向天公诉说。

笺:

这里指书信。

掠剩:

掠去剩余的粮食。

[15]连枷(jiā):

一种打谷的农具。

[16]蠲(juān):

免除。

[17]皂衣:

衙门差役。

因其穿黑色衣服,故称“皂衣”,又称“皂隶”。

旁午:

纷繁,交错不断。

[18]冬烘甚:

“糊涂得很”的意思。

[19]青铜:

指青铜钱。

[20]俗情:

乡土风俗。

[21]云:

说,称。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内容极为丰富,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四时农事,农家的生活遭遇等尽现其中,形成生动的乡村社会长卷。

所选第一首描写清明节的自然景色;第二首写播种前的乡村景象;第三首写农家春日生活画面;第四首说养蚕;第五首写初夏江南农村景色;第六首以老农口气写农家的劳动情景;第七首写农家负担的沉重;第八首写农家打场;第九首写租税的苛重、官吏的无耻可恶;第十首写纯朴的乡情。

所选十诗可窥见《四时田园杂兴》的风貌。

《四时田园杂兴》无论叙事、写景、言情,无不机巧自然又含蕴丰富,耐人回味,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5、作者简介

范成大 (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

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

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

有《四时田园杂兴》、《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鹭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七)《望洞庭》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作品注释

洞庭:

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

湖面的波光。

两:

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

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

指湖面。

白银:

一作“白云”

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

一作“山翠色”,一作“山水色”。

山:

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2、作品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3、作品鉴赏

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4、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

世称刘宾客。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八)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诗词注释

⑴示儿:

给儿子看。

⑵元:

通原,本来。

⑶万事空:

什么也没有了。

⑷但:

只是。

⑸九州:

这里代指中国。

⑹同:

统一。

⑺王师:

宋军。

⑻北定:

将北方平定。

⑼中原:

金兵占领的地区。

⑽家祭:

家中的祭典。

⑾无忘:

不要忘记。

⑿乃:

你的。

⒀翁:

父亲。

2、诗词译文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什么都可无牵无挂。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3、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4、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九)作品原文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词语注释

①题:

写。

临安:

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

府邸,官邸,旅店,客栈。

这里指旅店。

②休:

暂停、停止、罢休。

③暖风:

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熏:

(烟、气等)接触物体,使变颜色或沾上气味。

游人:

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贵族。

④直:

简直。

汴州:

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2、作品译文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妓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

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开封。

3、诗句鉴赏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

冷言冷语,暗含刻薄的讽刺,写悲愤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反衬得淋漓尽致;虽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

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5作者简介

林升,生卒年均不详,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浙江温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年~1170年)期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其代表作品为《题临安邸》,《长相思》,《洞仙歌》。

(十)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作品注释

①踏歌:

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

不如。

⑤汪伦:

李白的朋友。

2、作品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3、作品鉴赏

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

坦率,直露,绝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4、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十一)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作品注释

⑴都:

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

指姑娘的脸。

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

一作“秖今”。

⑷笑:

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2、作品译文

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3、作品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

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

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

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

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5、作者简介

崔护,唐代诗人。

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

公元796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

官终岭南节度使。

《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十二)咏田家

唐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tiao)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wan)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qi)筵,(yan)只照逃亡屋。

1、作品译文

二月里蚕儿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

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

只顾医治眼下的毒疮,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

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

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

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2、作品鉴赏

《咏田家》是唐代诗人聂夷中的作品。

全诗八句四十字,诗中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唐末农民遭受的严重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

《咏田家》是聂夷中的代表作,也是晚唐诗歌创作中的艺术佳品。

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唐末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

此诗问世后,深受唐末统治者重视。

据《资治通鉴》卷载,宰相冯道向后唐皇帝李嗣源述说农民痛苦之时,就在朝堂上诵读了这首诗。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颇质朴通俗,感情也很真诚感人,充分显示了聂夷中驾驭语言、节制感情的功力。

4、作者简介

聂夷中(837—约884)唐代诗人。

字坦之,出身贫寒。

公元871年(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

久滞长安,后授华阴县尉,仕途颇不得意。

不知所终。

其诗多为五言,尤工乐府,内容充实,多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淫奢,语言质朴无华,深切动人。

《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十余首。

(十三)《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注解

折戟:

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

销蚀。

将:

拿起。

磨洗:

磨光洗净。

认前朝:

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具体指东汉朝代。

东风:

指火烧赤壁事件中的诸葛亮所借来的风。

周郎:

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铜雀:

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

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2、译文

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

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3、作品鉴赏

这首咏史吊古,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

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4、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

(十四)《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词句注释

⑴秦淮:

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⑵烟:

烟雾。

⑶泊:

停泊。

⑷商女:

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

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2、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犹自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3、作品鉴赏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