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娜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docx
《雍娜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雍娜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雍娜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
摘要:
作为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决定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独特多样的。
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潜能。
立足实践,我尝试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创新,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音乐课程创新
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于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涌现。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
但是,什么是创新,怎样才能创新,音乐课程中该创新什么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门课题,我也一直在为寻求更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创新,积极努力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
我认为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
构建新型的音乐课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与评价创新五个方面。
一、构建新型的音乐课教学模式.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音乐教育,是机械的"师唱生模",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
其教育思想是重概念,轻感觉,违背了音乐是感觉音乐的原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因此,音乐教学必须建立一种"主导、主体"相统一,突出情感教育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过去的音乐课往往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老师跳一下,学生跟一下。
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喜欢玩,我们当老师的就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实践,玩中创造。
过去的音乐课动口多,今天音乐课动手多。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只要把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各种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那么会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是非常浓厚的。
综上所述:
这些丰富多彩的动手实践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并使全身动起来,小脑袋更灵活了,在实践中就能出真知,就能动情感,就能练毅力,就能导行动。
知、情、意、行均到了位,人的能力就强了,素质就高了。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了。
只有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以获得自信。
因此,只有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兴趣随之提高。
二、运用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中,新颖、巧妙、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学习的重要保证。
只有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从而使其能全面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1、自主探究式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去体验和学会学习,以提高其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不仅是一个结论,更是一种经历。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要给学生充裕的实践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动手、动脑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如: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小乐手》一课中使其打击乐,管乐,键盘、弦乐,乐器发出的音色及力度上的区别,我特意邀请了本校会这几种乐器的教师,和学生,特意在上课的头5分钟演绎一番,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同学们有了近距离接触乐器的机会,又拿出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让学生生亲身体验,并亲自演奏,在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乐器音响的探究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也变的更主动了。
虽然是一个个细小的环节,但在这些细小的环节中学生们逐步学会了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考问题也更加全面了。
学习也不再被动,因为学生驾驭了学习,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了学习的主人!
2、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时代的要求,学科教育功能的要求,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所谓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就是一堂课突出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学习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置疑的权利和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得到尊重,求知欲望得到不断的激发和强有力的保护,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和情感得到客观、公正、公平的全面评价。
教学实践中,我会适时的将学生们带到教室外去感受自然,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从而培养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3、合作互助式
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放弃教师的责任,更不是让学生“自由的”任意活动,而是力图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尽全力的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合理有效的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学习格局。
充分体现每一个学生在大集体中的个体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组长在整个团队中的组织、带头作用。
各个组员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都能为团体尽自己的力量。
充分的体验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才能展示式
在音乐课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上适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才能展示的平台,不仅能够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而且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我经常会给学生创设表演、展示的舞台空间。
比如请学生上台演唱、表演歌曲、戏剧表演等各种音乐活动。
同学们的胆子比较小,刚开始我总看到学生们上台经常是弯着腰,眼睛看地面,手不知道放在哪里等等这样或那样的情景。
可是后来我发现学生们在我的提醒下每一次上台表演都会比前一次要进步许多。
他们显得自信多了,站在舞台上像小歌星一样自由洒脱,眼睛敢于和观众交流了,双手时不时的还做出一两个动作来。
更值得庆幸的是学生们都学会做一个文明的观众了,当同学在舞台上表演完时,下面的同学会安静地听、认真的看,最后还会自发的给予鼓励的掌声了。
我想,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们的自信会与日俱增,他们的综合素养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尤其是刚从农村学校合并来的学生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
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
英国教育家洛克这样说: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把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开展游戏教学是培养学生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所以我采用了游戏法和师生互动法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游戏法:
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有序地领着学生走进音乐殿堂。
例1:
我唱“do”学生唱“re”我唱“mi”学生唱“fa”这样把上行、下行音的音阶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
然后又让学生用默唱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对音准(偏唱及对各音音高)的感受。
根据学生对各音音高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
我给学生六个音,它们分别是:
“567123”让学生根据各音的音高次序及各自的身高分别组成六人一组排成一条队伍,接着最矮的同学唱“我是5”,其次“我是6”……再按下行音从最高的一位同学开始唱。
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例2:
学生学唱歌曲之后,进行巩固练习时,我会拿出自制的简易小话筒,随意指向任意一组或一人,类似接龙进行传唱。
或将话筒交给学生,由他们自由传唱。
学生很喜欢这一活动,当话筒传到自己手里时,就像一个小明星一般投入。
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但增加了学生的演唱兴趣,而且容易检验学生学唱歌曲的熟练程度。
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而使发言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
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
例3:
教师邀请一位同学做游戏的主角,把他的眼睛蒙上,让他从教室的最后走到最前面的黑板处,然后找到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获胜的“笑脸”。
活动的过程中,用学生会唱的歌曲作为“路标”,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始终是正确地演唱,而当他摸索走路的方向不对时,其他小组则故意把音唱得过高或过低,待他回到正确方向后,大家又都正确演唱。
在歌曲唱完前,他如果能够在黑板上画出笑脸,则为获胜。
反之,则为失败。
这一活动可在课前5分钟,上课20分钟左右或临下课5分钟时进行,能够起到调动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4:
这一活动适合于歌曲学会之后的考核检测过程。
即以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作为一个整体,上台演唱歌曲。
小组上台演唱时,台下的同学全部成为评委。
演唱结束后以8分、9分、10分作为投票标准,每位评委只能举一次手投票。
哪一个分段举手人数最多者,视为最终得分,并将该得分记入小组内每位同学的平时成绩之中。
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每个小组一学期内必须有一次这样的展示机会。
这种活动一方面让部分胆小谨慎的同学能有个陪伴,使其上台时减少了恐惧感,增强了成就感。
另一方面;那些擅长音乐的同学必然要帮助本组的后进生,才能取得整体的好成绩。
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参与了对各音的音高及音准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师生互动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完成的过程。
教师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针对学生胆小,有表现欲的特点我特意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完成活动如:
每次在进行创编表演的教学活动时,我常常走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需要什么,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创编,执教《黄河对口曲》一课中,学生完全唱会歌曲后,要求学生聆听教师用歌声提出的问题,根据曲调填词进行回答,同时学生也可以模仿着提出问题,教师来回答。
如:
生:
“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呀?
什么圆圆在水间?
”师:
“太阳圆圆在呀在半天呀,荷叶圆圆在水间。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里,关注的是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教师的喜怒哀乐有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热爱程度,教师更多地走入学生中去,不仅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也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
四、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
(1)导入创新
有创新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可以说,有创新的导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时期,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才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
(2)情景创新:
在八年级教学歌曲《为了谁》、这一课时,让同学们看到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的真挚的情感,学生们渐渐进入情境,这时,老师弹起了歌曲《为了谁》的旋律,并轻轻哼唱歌曲,在舒缓、柔和的意境中,随着老师深情的演唱,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一起随着琴声轻声唱起了歌曲。
通过教师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教师角色的变换,通过教师视频给出的画面,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人间的真爱。
(3)节奏教法创新: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
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是从其它农村学校合并来的,所以音乐知识是良莠不齐,因此,节奏学习成了一个重点的学习。
要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节奏,必须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视觉和听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
那么节奏这么重要怎样才能更好的训练学生拍准呢。
1、手拍(用手拍的方法表现拍号的强弱规律。
)2、心拍,学生在唱时,表现出的“抢拍子”是因为对音乐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反应不敏捷造成的,此训练就显得极为重要了,那心拍就是(在心里将每小节的节奏按口头念出来)3、形象拍(在心里模仿打击乐器打节奏。
)如:
在教授二拍子时,就可以利用双响筒打出强弱拍。
4、数拍(在标有数字的地方拍击掌,标有记号的地方用心数。
)
例如;我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等。
这些概念对于同学们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就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出发,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与声音的长短联系起来,让学生说出自己听到过的声音并分辨声音长短:
如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心脏跳动声短;猫叫声长、狗叫声短等等。
其次,通过打鼾声、猫叫声和心脏跳动声、狗叫声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
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
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自己去创编简单的节奏,小部分同学编创如下:
打鼾声:
2/4 ×-|×-||
呼 呼
心 脏声:
2/4 × × |× ×||
咚 咚 咚 咚
猫 叫 声:
2/4 ×-|×-||
喵 喵
狗 叫 声:
2/4 × × |× ×||
旺 旺 旺 旺
这些声音都是农村的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所以创编时,节奏拿捏得很准,学生热情也高涨。
在这个听、说、做得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附文章
(4)利用教学设备创新:
1、多媒体
以前只有城里有多媒体,虽然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但在2007年就配备了多媒体教学,我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通过图象、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联想,使其充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它超越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
如讲名曲览胜《兰花花的故事》一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及动听的歌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我运用了多媒体演示,整个过程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地领悟歌曲中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善用、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2、电子琴
电子琴作为一新型乐器已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
形象多变的音乐,强而有力的节奏使学生一听就有情不自禁的动起来,针对现象,如果老师投其所好穿插结合简而易学的舞蹈,那效果尤为突出,学生会因为形式新颖、气氛活泼、简单易学、寓教于“舞”会爱上音乐课。
(5)、创新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慎重,运用“激励性”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为评价的一种好方法。
若评价的方法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音乐学习的愿望与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音乐家,其宗旨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
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就显的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探索了一种评价方式与大家共享。
如:
在教完一首新歌时,我常常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熟悉和巩固歌曲,小组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歌曲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竞赛前,我要求学生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演唱,并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担任评委相互评议。
然后引导他们从歌曲的情感、音准、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还评出一位最佳评论员。
这样,学生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知道了自己的优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
所以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按教材内容选用唱、奏、跳等方式来进行表演,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成评委,分组进行比赛,在分组比赛后进行个人才艺表演。
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在考核过程中同学十分投入,课堂既轻松活泼又井然有序,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编排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教学势在必行。
音乐创新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音乐本体,强化审美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音乐,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整个创新课的过程中。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而强化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是充分运用音乐本体(如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配器等)的力量去教育感染学生,才是学习音乐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都远远超越了歌词和曲名的本身,从更深更广的层面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创新课题教学中除了对作品进行简洁的语言描述之外,应着重通过对音乐本体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激活创新思维,体现成功愉悦。
音乐学科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中的歌曲表现、欣赏理解、器乐演奏、舞蹈律动都属于音乐的二度创作。
如何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创设一个探求学习的良好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创新课教学的根本,必须牢牢把握。
在具体的音乐创新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重点和层次,做到科学合理,既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并在成功和赏识中获得创造音乐带来的愉悦。
3、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和谐关系。
在创新课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善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具有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之间的桥梁。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应注意建立民主、和谐、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并采用多样的组织形式,创设充满美感的人际关系和课堂环境,使音乐的美在创新课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研究的成果:
实践成果:
1.学生方面:
课题研究者由于提升的理论水平,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有了很大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变化。
(1)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音乐创新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看、听、唱、想、动、奏、演等感知活动,如课堂教学中的创编表演活动:
创编节奏、声势参与、创编旋律等创造性表现活动,通过切身体会与感受让学生兴趣增强,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并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实践的创新。
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思维能力、创新素质及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
(2)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得到了改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吸取学生的意见,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境,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行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气氛不断活跃。
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2.教师方面:
(1)研究者新课程理念增强
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转变了角色。
三年的研究和实践,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自我转变。
能对自身工作和任务重新认识与定位,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到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师生关系有了重新认识,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研究者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认真研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实践和创新,我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了以下风格。
第一,引导学生进入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第二,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第三,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课题研究者提高了科研能力
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捷径。
在课题研究之前,我对“科研”充满了神秘、神圣感,觉得遥不可及,可亲密接触之后,才发现科研就在我们身边,科研是为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才知道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拓宽和加深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做调查研究,去获取与课题相关的种种信息。
总之课题研究让自己正逐步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教育教学经验,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其中论文《音乐课中知识与教学技能谈》获得全区论文比赛二等奖,《音乐课的魅力》获得全区论文三等奖。
教学反思《教鞭变道具》获全市二等奖;《音乐学科学业成绩评价方案音乐学科》获全市二等奖;案例《你好朋友》、《卖报歌》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案例《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我多次在灵武市、银川市级承担公开课、观摩课,以及国家级观摩课级。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小小的积累,希望能给各位同行带来新的思想和方法,当然音乐创新课是在主体性教育论和创新教育论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旧教学方式而出现的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新教学模式,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创新发展的教改思路,已经引起音乐教育界的普通关注和重视。
但由于创新课形式尚处在探索阶段,人们对其理论上的建构和实践性操作的认识还不全面。
为此写出此文,谈谈对音乐创新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思考,以期引起各位同行的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创新教育的谈话》(阎立钦中央教科所)
2、《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央教育部制订
3、《音乐教育论》(郭声健著)
在研究期间获奖情况:
1、2007年九月12日在全市中小学第八届文化体育音乐节节目汇演中被评为优秀编导。
2、2007年在全国案例评选活动中撰写《你好朋友》案例获全国二等奖。
3、2007年被我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4、2008年5月31日在全市富兴达杯庆“六一”文艺汇演中,被评为优秀编导。
5、2008年4月28日在全市中小学“迎奥运唱响时代主旋律”歌咏比赛中,被评为优秀编导。
6、11月6日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音乐教育研究中心设计的《卖报歌》教学案例荣获全国二等奖。
7、2009年1月4日代表灵武市音乐教师参加北京音乐课程研讨会。
8、2009年8月21日在全市“活力灵武激情创业”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9、2009年4月28日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10、在全市“关爱母亲感恩母爱”演讲比赛中荣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