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2525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docx

家长会经典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刚到南京我就感受到南京人特有的热情。

走到大街上,流溢的热情让人汗流浃背,久久难忘。

今天我在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题,谈一下我浅薄的观点。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不可否认,家长是孩子任职最长、影响最大的教师。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做家长的都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地给孩子上好每一节课。

可是许多家长只是给孩子带来物质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却忽略了对孩子应有的教育:

学习方法的教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许多家长在我面前说过不是不想教孩子,而是不会教孩子。

学习方法的教育欠缺一点还行,到学校老师可以教;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欠缺了,到学校老师还能教得这样得心应手吗?

正是因为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课没有上好、没有上透,孩子不知道怎么做人、不知道怎么做事。

结果你所关心的那点可怜巴巴的成绩、那点可怜巴巴的分数也是越来越令人不满意。

这都是孩子的错吗?

难道家长就不该负一定的责任吗?

时间早已经进入了21世纪,是市场经济了,早已经是信息时代了,可是还有一些家长的头脑却严重滞后于时代,思想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不懂的教育是有分工的,不懂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只知道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学校、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老师。

他们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的责任是什么,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又怎么能圆满地完成作为第一任教师、任职最长的教师和孩子的终身教师应该完成的职责?

又怎么能合格地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职最长的教师和孩子的终身教师?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如果家长不能理清孩子,让孩子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他们怎么能有正确的行为的?

又怎么能有良好的结果?

好多家长老是埋怨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怪孩子学习不努力、学习方法不正确,说老师教的方法有问题、说学校的校风、校纪有问题,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己,就是不从自身找原因。

这怎么能正确解决问题?

家长只有把孩子的思想理顺了,老师才能很顺畅地提高孩子的成绩。

也就是说家长负责孩子的思想教育,老师负责提孩子的成绩。

这两环是环环相扣的,哪个都不能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孩子的成绩,都会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尊敬的各位家长如果你以前做得很好,那一定要谢谢你,因为你为国家培养一个人才付出了你的努力,如果你做的做不到位,今后还要多努力哟。

第二谁给孩子未来,孩子就给谁希望。

这讲的还是家长的责任。

一个国家,国民是主体,没有人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国民一代接一代的繁衍生息,国家的命脉才得以延续。

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的文明程度,而这又有赖于新生代的成长,即孩子的未来。

为什么不是现实呢?

孩子的现实逃离不了国家的现实,总体而言是矛盾交错的,他们同其他人一样也在承受。

国家要发展,给孩子创造未来,就是给自己赢得希望,这决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社会以其复杂性而存在着,凶杀、贩毒、淫乱、贪腐、博彩,等等,无不显露其物欲横流的特征。

这便是我们的孩子生存的环境,有其极其污浊的一面,无论我们怎么抗拒,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

这种负面的影响是一种伤害,或者说是在涂毒,怎么办?

假如我们不去革新,孩子会重复这样的生活,并在其中沉沦下去,那他们还会有未来吗?

第三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和心理的八大课外因素

一个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在家长混沌中倒了下去。

1、“这个老师课讲得不好!

一个没有品格、没有心胸、没有爱心、没有智慧的老师可能会毁掉你的孩子。

当你的孩子表现出不愿听某某老师课,说讨厌某老师的时候,多半这个老师委屈了你的孩子!

作为家长的你要立刻警惕了!

也许,这个老师讲课的方式不适合你孩子的胃口。

但更有可能该老师不假思索地批评委屈了你的孩子。

你要诱导孩子把事情的原委讲完,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心理发泄。

听完之后,你应该征求孩子对这件事这个老师的看法应该怎样去处理,然后,并尽快做出明智但不伤害孩子的抉择,比如和老师套套近乎等等。

而不是一味地符合老师去批评孩子。

案例1、长沙某中学一位男老师丢了钢笔,怀疑是某男生拿走了,在全班点名批评了该男生。

这个男生感到被冤枉了,也未引起妈妈的重视。

从此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成绩迅速下降沉沦了!

高中没考上,漂流于社会。

案例2、山东一位优秀的高一学生因为年级主任没收了他的MP3,男生说正在听英语,未得到老师的谅解。

回家后告诉妈妈,但是妈妈附和老师的说法也批评孩子。

孩子得不到感情宣泄,学习成绩从200名迅速下降到400多名。

并且产生厌学情绪。

2、遭遇“霸凌”

霸凌,就是学生中的流氓无赖,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小混混儿。

专门欺负成绩好的同学。

当你的孩子向你诉说这种事情的时候,家长,尤其是爸爸,要认真倾听孩子讲述的这个这群小混混儿的种种劣迹,有没有欺负自己的孩子?

假如你的孩子生活在这种不安全的环境中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学习成绩。

作为爸爸不能仅仅是劝说孩子远离“霸凌”,而应果断终止这种欺负自己孩子的霸凌行径!

案例1、我的儿子在读初中时,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几个小霸凌找茬想揍我的儿子。

儿子回家跟我诉说了这个事情。

我告诉儿子:

他们如果再找茬时,你气壮如山地告诉他们,听说过本市***吗?

那是不好惹的人物,那是我爸爸的同学也是我的干爹,如果你们再挑衅,我会果断告诉干爹的,看看你皮肉是不是该松松了!

案例2、某学校男生,总是受到几个同班小混混儿的欺负。

爸爸妈妈找班主任多次未得到很好地处理打电话求救于我。

我告诉这个妈妈:

让孩子爸爸去找学校领导解决,如果还不成就找人解决这几个小混混儿。

为了给自己孩子创造安宁的学习环境,爸爸们就得出手!

案例3、某学校男生,学习优秀,但是几个学习成绩低下品质不好的小混混儿总想拉这个男生入伙。

如果不和他们一起玩儿就会遭到威胁。

在我的建议一下,孩子爸爸明确地告诉儿子:

咱不惹事,你不用害怕,有爸爸呢!

看哪个孩子敢动我的儿子?

这位爸爸悄悄滴找到那几个混混儿警告一番,后来风平浪静了。

3、明知不可为而让孩子去做的事情,不成功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当今社会,有很多为利益驱动而举办的各种竞赛。

家长不能清醒地去分析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而是一味地鼓励孩子参加去大胆滴试一试。

结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自己不如别人”的思想包袱,导致潜意识堕落,学习成绩慢慢滴下降。

家长们应该明白:

初高中生首要的任务是中考和高考。

脱离了这个目标孩子会失去方向的。

案例1、秦皇岛一位高中生,家长为了孩子外语成绩的提高,给孩子报了北京新东方。

儿子进入新东方后感觉别人都很优秀,都比自己强,从此该生心里有了暗示:

我不如别人。

从此孩子话语很少了,郁闷了,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案例2、山东一位优秀的高一学生,因为家长鼓励他参加美国留学托福成绩不理想,倍受打击,但并没有引起家长的警惕。

致使孩子长生厌学情绪。

4、沉迷网吧,但家长长时期不知道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心态浮躁、一改往日的作息规律的时候,多半是沉迷网络了!

家长们应引起高度的警惕。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但又不能被快速发现。

5、心仪异性,在幻想中或恋爱中迷失自己

那种认为恋爱可以相互促进学习仅仅是个例,而更多的是各自成绩迅速下降!

所以,中学生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降的原因多半是两种原因:

沉迷网吧和谈恋爱。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家长应该及时介入,讲解孩子应了解并注意的青春期事项,及早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摸索着走路。

对于青春期孩子,我一般是从生物进化和物种繁衍角度讲解的。

告诉孩子你身体已经成熟了。

并告诫儿子:

如果没有女孩喜欢你,证明你没有魅力;如果仅仅有一二个女孩喜欢你,说明你还不够优秀。

如果你不喜欢女孩,说明你还没有成熟;如果你仅仅喜欢一二个女孩说明你的眼光太狭窄,你会招来多数女孩嫉恨的;你应该打破班级年级学校的界限,去发现更优秀更漂亮的更温柔的女孩。

其实,当你的孩子喜欢更多的异性的时候,证明他不会去和一个特定的女孩男孩谈恋爱。

6、家长空洞说教,不善于帮助孩子分析学习的弱点

只是督促孩子要努力再努力,而家长却手懒心懒智慧更懒,或者根本不懂得怎样帮助孩子,导致孩子很迷茫或者产生抵触情绪。

案例1、家长应该记录孩子成长的每一次成绩。

分为每科得分/满分、概念丢分大题丢分、年级排名班级排名等。

并用笛卡尔坐标绘制每科的成绩曲线,分析孩子的未来趋势。

因为这些曲线不仅仅记录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反映出孩子在某个阶段的心理状态。

比如,当出现各科成绩谷底时,应该是孩子遇到了心理障碍,需要家长果断出手寻求方法去帮助解决。

案例2、善于总结并帮助孩子获得课本外的知识要点。

孩子时间紧张,不可能过多地获得课本外的知识要点。

家长应该手头有个小本子,随时记录重要事件的发生年代时间和影响,在吃饭时就可以简明扼要地讲给孩子听。

7、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有时是影响孩子成绩的关键因素,家长应该及早给孩子铺平道路

不可否认,如果老师对你的孩子多一点关注和赏识,也许你的孩子会更优秀;如果你的孩子多一二个优秀同学为伴,你的孩子会更积极向上。

第四1、关于分数。

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就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所以,我考试对分数没什么压力,所以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经验就是:

像考试一样做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

初中了,妈妈重新告诉我:

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

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

在我们家,分数引起的反应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反响。

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

在我们家,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

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爸爸妈妈的经济能承受的,就会给我买,与成绩没关系。

爸爸妈妈认为,那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

我身上不缺零用钱,钱包里有一张银行卡备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妈妈也常放了几百元零钱备用。

爸爸妈妈的理念是,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们觉得,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

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我说:

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

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交朋友、看电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适当上网玩游戏放松、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生命之火激情燃烧。

妈妈说,她从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觉到了我对爱的理解。

3、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

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

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著。

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

你阅读名著时,感受到愉悦了吗?

我说,感受到了!

那一刻,妈妈很欣慰。

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4、音乐的熏陶

阅读、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其终极意义都是让人在某一阶段感到愉悦,让灵魂舒展,轻盈。

孩子们时间很紧张,妈妈平时在接送我,或开车一起外出的时候,会根据情况适时的挑选一些高雅的音乐在车里放。

我在放松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词写得很好的歌曲,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时在车上听到的那些音乐为题材写的。

5、润物细无声。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阅读,听音乐这些事情,我妈妈做得很随意,不露痕迹,根据我的情绪来,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时候,她会尊重我的意见,不强行摊派。

6、训练孩子的独立性,有主见。

从小,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我的独立性。

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

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

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比如:

我五岁的时候,天气很热,从幼儿园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

妈妈给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

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妈妈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

一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

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

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我,也不评价我。

小学时,放学下雨了,妈妈也不会主动送伞。

她知道,我总会想办法的,比如,和同学共,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业,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顺便逛一逛超市。

因为,我曾对妈妈说过,你女儿没你想象的那么蠢,总会想到办法。

再比如:

现在我买衣服,妈妈只负责出钱。

上次,和同学一起去买地摊货,25元买了一件衬衣,穿到学校来了,妈妈说也还漂亮,但建议我把那些线头剪一下,别让人一眼就看出地摊货。

第二次,我又去买了一件,拿回来就觉得小了。

妈妈也没评价我,建议我送给一个比我矮一点的朋友了。

这都是我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尊重我。

不作负面评价。

就是这样,我一路思考,爸爸妈妈一路尊重,我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7、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们家的观点。

从五年级起,妈妈就告诉我:

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

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个观点,妈妈五年级开始和我交流,我也渐渐认同。

所以,我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8、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

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

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长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妈妈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滩上。

9、赏识孩子,扶持孩子的自信,呵护孩子的自尊

中华民族是个谦逊的民族。

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

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我做得对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及时肯定我,表扬我。

妈妈平时在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她会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

我们偶尔听到,表面会装得不在意,实际上,我们很在意,得到肯定的这些优点,我们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

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

不哆嗦,不翻旧账。

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

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

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

家长们,请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当然,是人就会有缺点,我也有一些缺点,就不在这里说了,呵呵。

10、必然性与偶然性。

开始,我说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当爸爸妈妈用心地把孩子呵护好了,这种偶然,就是必然!

孩子具备了努力、坚强、细心、有爱心等等这些品质,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几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各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重点

   一、学龄前

  千万不要忽略学龄前这个阶段,虽然这个时候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但恰恰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最重要阶段。

在这里我不想多说,只想通过一篇小故事让大家自己来发现其中的奥妙。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

“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

“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

“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

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

“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二、小学阶段

  孩子刚刚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对学习是抱着很美好的一个想法的,作为家长应该也注意到了,学校所布置的作业,孩子总是不用家长提醒就自己按时完成,每天去上学的时候也总是很积极,因为学校在孩子的眼里还是很新奇的一个地方,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去了,是因为学校变了吗?

不是,是因为家长的要求变了。

  小学阶段本来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但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刚学习1、2、3的时候就开始想着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

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父母双方都上班,没有时间管孩子,给孩子报个班好有人看管着;但更多的则是坚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一定要都有”这样一些信条,父母的这种攀比心理,导致最后受苦的是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适当的选择一些课外辅导课程,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的确是有好处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凡事“过犹不及”,有没有想过,孩子面对着没完没了的课外辅导,心里是多么痛苦和无奈,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孩子厌学,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我想这不是家长们想要看到的结局吧。

我认为小学阶段一定要报辅导班的话还是应该以突出智力开发、能力训练为主,因为小学阶段一个人的智力完成了一生的80%。

  三、初中阶段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一般意义上讲都是属于中学阶段,我在这里分开来说,是因为初高中的孩子在年龄上、心理上实际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阶段不仅是他们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长身体的最佳年龄阶段。

  从小学升入初中,很多学生都要有很长的一段适应期。

因为小学的时候,毕竟知识的难度不是很大,学习的科目相对也是比较少,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更是无微不至,甚至生活起居都要顾及到,而且因为小学阶段,自己所面对的学生范围比较小,所以,孩子们总是感觉到自己是很优秀的,这个时候的心理也是比较自信的,但是升入初中后就不同了。

  首先,所学科目增多了,难度也加大了,比如说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对学生来说,好像一下子增加了好多学科似的,感觉有点应接不暇。

  其次,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上不再是小时候那种“保姆”式的方法,而是逐渐开始锻炼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

这个时候,孩子因为刚从小学阶段过来,所以不适应,觉得老师好像不关心自己了。

  第三,小学的时候,老师留的作业都是具体的,比如说第一题,第二题等等这样很明确的题目,但是中学则不然,老师经常会留一些“熟读这篇课文”“预习下一课生字词”等这样软性的作业,这在一些学生眼里,就好像不是作业似的。

其实不然,这些软性的作业恰恰是课前的一个必须的准备阶段,如果准备比较充分,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顺畅,如果准备不是很充分,则上课的时候就会留下一个一个的小绊脚石,久而久之,不懂的地方越来越多,就会导致以后越来越听不懂,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成绩当然也就一落千丈了。

  第四,学生自信心的变化。

升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程度有了差距,在小学阶段可能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来,但是到了中学阶段,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每个人对知识的认可、接受程度不一样,成绩自然也就分出了一个层次,再加上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学生的青春期,还要面对中考的压力,所以孩子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

 

  四、高中阶段

  高中相比较初中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延伸,不管是在学科数量上、难度上,还是在学习的要求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这个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所遇到的青春期问题也越来越多。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明显的已经从心理上更加成熟,处事上也更加理智。

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绝对不能再发挥以前的“一言堂”,而是应该放平姿态,与孩子平等交往,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基本有了自立能力及是非判断能力。

也许这个时候的家长还有些不适应,觉得孩子还是不成熟,还是不肯放手,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吃喝拉撒都看顾着,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自理能力并引起逆反。

高考对所有的高中生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个有责任感的高中生在高考面前往往都会承担着过重的压力,所以家长能够做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减轻负担而不是增加压力,但我发现很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大都把自己的焦虑变成更大的压力转嫁给自己的孩子,好多孩子因为难以承受过重压力而影响到学习效率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我们在面对孩子变化的同时,也应该从方法、态度、期望值等各方面及时调整自己,而且还要克制自己的攀比心理。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不及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上的健康更重要。

一个成功的人首先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健康的人首先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指导孩子学会学习,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父母最为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最为重视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最为伤神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上不去。

择校、上培优班、请家教、买辅导资料,甚至实行多陪:

陪做作业、陪读、陪考等,初中生所学的功课,有些家长已经辅导不了,在帮助孩子学习方面迷茫、犹豫,不知如何是好。

应学校邀请,和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指导孩子学会学习的问题。

一、走好第一步,步步从容、有效

1、重视两个“过渡”。

一是要引导孩子努力于学习环境的过渡,小学与初中比较,变化很多,但最显著的是“三多一少”,即:

书多、课多、老师多、班主任盯得少,其特点是学科学习分化,学生往往凭兴趣出发偏科,从经验出发偏科,甚至对某些学科放弃,对难的学科也不愿用精力去战胜。

对班主任盯得少误认为是管得松,于是开始违反纪律。

这就要求家长指导子女,帮助分析安排所学学科的重要意义,说明分科上课的好处是为了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初中与小学主要是依靠自觉,要孩子们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二是要教育孩子实现正确的学习动机的过渡,正确的学习动机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它是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产生的。

升入初中,年龄在增,知识在增长,认识水平在提高,学习动机也在提高,他们不再是“戴红花”“得红旗”等低水平的,而是向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的高度发展。

他们想着将来做什么,现在要怎样做,开始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结合,并用成为学习的意志力和推动力,作为家长,现在就必须灌输,将来想做什么、现在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