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2464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x

龙池西锦二期工程项目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

落地卸料平台搭设方案

1、工程概况

一、总体概述

1.工程名称:

统建农民拆迁安置小区龙池西锦二期工程。

2、建设地点:

双流九江街道。

3、建设单位:

成都天府新区三怡新农村投资有限公司。

4、施工总包单位: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

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二、建筑概况

1、工程各楼栋建筑层数、建筑面积、建筑高度汇总详见下表

各楼栋建筑层数、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一览表

各子项建筑

子项名称

建筑面积

建筑层数

层高

总高

A

地下室

约26126.68㎡

地下1层

3.9m

3.9m

1#住宅

约9173.96㎡

地上13层

3m

44.3m

2#住宅

约9173.96㎡

地上13层

3m

44.3m

3#住宅

约4586.98㎡

地上13层

3m

44.3m

4#住宅及裙楼

约9695.68㎡

地上13层

3m

45.05m

5#住宅及裙楼

约9695.68㎡

地上13层

3m

45.05m

6#住宅

约23446.62㎡

地上18层

3m

59.3m

7#住宅

约6336.58㎡

地上18层

3m

59.3m

8#住宅

约19009.74㎡

地上18层

3m

59.3m

9#社区用房

约2759.31㎡

地上3层

3.9m/3.6m

12.3m

B

地下室

约31611.21㎡

地上1层

3.9m

3.9m

1#住宅

约9173.96㎡

地上13层

3m

44.3m

2#住宅

约9173.96㎡

地上13层

3m

44.3m

3#住宅

约9173.96㎡

地上13层

3m

44.3m

4#住宅

约9173.96㎡

地上13层

3m

44.3m

5#住宅及裙楼

约9695.68㎡

地上13层

3m

45.05m

6#住宅及裙楼

约9695.68㎡

地上13层

3m

45.05m

7#住宅及裙楼

约9695.68㎡

地上13层

3m

45.05m

8#住宅及裙楼

约9695.68㎡

地上13层

3m

45.05m

9#住宅

约23446.62㎡

地上18层

3m

59.3m

10#住宅

约6336.58㎡

地上18层

3m

59.3m

11#住宅

约12673.16㎡

地上18层

3m

59.3m

12#社区用房

约2422.48㎡

地上3层

3.9m/3.6m

12.3m

2、建筑结构:

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车库为独立柱),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13(18)层,标准层层高3米。

A区1-8号楼为剪力墙结构,9号楼为框架结构;B区1-11号楼为剪力墙结构,12号楼为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为7°。

2、施工流程

2.1落地式脚手架接料平台

地基基础处理→立杆垫板铺设→立杆位置放线→竖立杆(随即立杆与扫地杆用直角扣件扣紧)→扫地小横杆→第一步大横杆→第一步小横杆→校正立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连墙件→防护栏杆→剪刀撑→铺设脚手板→接立杆→加设剪刀撑……以此类推。

3、施工方法(安装方法)

3.1接料平台的布置

3.1.1接料平台必须独立成体系,不得与外脚手架连接。

3.1.2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立面的情况、周边环境、现场实际情况,五层以下采用落地式接料平台,五层以上采用悬挑式接料平台。

3.2落地式接料平台的搭设

3.2.1脚手架钢管及扣件

脚手架钢管为Ø48×3.0的钢管,应符合GB/T700-2006中Q235级钢的规定,扣件GB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距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2.2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50mm厚木跳板,宽度300mm,长度根据现场需要定尺。

3.2.3脚手架搭设

立杆纵距1.5mm,立杆横距1.05mm,立杆步距1.8mm,立杆底座通长铺设10#槽钢,钢管立杆防滑采用Φ20螺纹钢,长度100mm,按照立杆间距和槽钢焊接。

3.2.4基础处理

接料平台基础采用混凝土硬化,若脚手架地基为回填土,应按规定分层夯实,达到密实度要求,并自地面以下1M深改作三七灰土。

接料平台基础混凝土厚度200mm,标号不得低于C25,四周宽出立杆位置300mm,并在四周设置排水沟。

4、资源计划

4.1劳动力安排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1

架工

10

5

塔吊司机

1

2

电焊工

4

6

专职安全员

1

3

普工

5

7

技术员

1

4

塔吊指挥

1

8

4.2施工机械安排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塔吊

QTZ-80

4

2

塔吊

QTZ-63

1

3

电焊机

BX3-500-2

1

5、特殊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5.1立杆

5.1.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10#槽钢的底座,里立杆距外墙300mm。

5.1.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1.3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5.2连墙件

5.2.1接料平台连墙件应每层设置,且不少于2个连墙点。

5.2.2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5.2.3钢管脚手架接料平台的连墙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5.2.4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②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5.2.5本方案的连墙点采用刚性连接,见下图。

连墙方式剖面图

注:

1、连墙钢管长度为400-500mm为宜

2、预埋深度为200-300mm

3、预埋件与脚手架连接采用2m钢管,且不少于和两根立杆连接

5.3横向水平杆

5.3.1在接料平台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横向水平杆外延长度应不大于300mm;

5.3.2接料平台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

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5.4脚手板

5.4.1接料平台脚手板应铺满、铺稳;

5.4.2脚手板应采用对接平铺,每块脚手板都应用直径10#的镀锌铁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6、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6.1电焊工、架子工必须具备特种工上岗证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上岗时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

严禁穿带钉、易滑鞋上岗作业。

严禁酒后及五级以上大风、雷雨天进行作业。

6.2接料平台搭设完后最大接料重量要挂牌明示,限重牌设在平台入口的两侧。

落地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30m,立杆的横距为1.05m,立杆的步距为1.80m;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5.3m,立杆采用单立管;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m;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3;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0.8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两跨,竖向间距3.60m,水平间距2.60m,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活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均布参数(kN/m2):

3.000;脚手架用途:

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

2;

3.风荷载参数

四川省成都地区,基本风压为0.35,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0.8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1.06;考虑风荷载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数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kN/m2):

0.1190;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5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2):

0.14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

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

5;

脚手板类别:

木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

栏杆木;

5.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

混凝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m2):

500.00;

基础底面扩展面积(m2):

0.07;基础降低系数:

1.00。

二、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3+1)=0.09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3+1)=0.788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3+1.2×0.092=0.150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788=1.103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0.150×1.3002+0.10×1.103×1.3002=0.207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0.10×0.150×1.3002-0.117×1.103×1.3002=-0.243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207×106,0.243×106)/4490.0=54.120N/mm2;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

σ=54.120N/mm2小于[f]=205.0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

q1=P1+P2=0.033+0.092=0.125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Q=0.788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125×1300.04/(100×2.06×105×107800.0)+0.990×0.788

×1300.04/(100×2.06×105×107800.0)=1.112mm;

脚手板,纵向、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为l/150与10mm请参考规范表5.1.8。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300.0/150mm或者10mm,满足要求!

三、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1.300=0.043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1.300/(3+1)=0.119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1.300/(3+1)=1.024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43+0.119)+1.4×1.024=1.629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1.2×0.033×1.0502/8=0.006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1.629×1.050/2=0.855kN.m;

最大弯矩M=Mqmax+Mpmax=0.860kN.m;

σ=M/W=0.860×106/4490.000=191.644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0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3×1050.04/(384×2.060×105×107800.000)=0.024mm;

P2=p1+p2+Q=0.043+0.119+1.024=1.186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pmax=19×1186.478×1050.0003/(384×2.060×105

×107800.000)=3.060mm;

最大挠度和V=Vqmax+Vpmax=0.024+3.060=3.084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00/150)=7.00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1.050=0.035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1.300/2=0.239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1.300/2=2.048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35+0.239)+1.4×2.048=3.195kN;

R<6.4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190

NG1=0.119×15.300=1.821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0.350×5×1.300×(1.050+0.3)/2=1.536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木,标准值为0.14

NG3=0.140×5×1.300/2=0.455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0.005×1.300×15.300=0.099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NG4=3.911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3.000×1.050×1.300×2/2=4.095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o--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Wo=0.350kN/m2;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Uz=0.84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Us=1.06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0.7×0.350×0.840×1.060=0.218kN/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1.2×3.911+1.4×4.095=10.426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0.85×1.4NQ=1.2×3.911+0.85×1.4×4.095=9.566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85×1.4WkLah2/10=0.850×1.4×0.218×1.300×

1.8002/10=0.109kN.m;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10.426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9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U=1.500

计算长度,由公式lo=kuh确定:

lo=3.119m;

Lo/i=196.0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φ=0.188;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24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4.49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

σ=10426.000/(0.188×424.000)=130.795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30.795小于[f]=205.000N/mm2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9.566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9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U=1.500

计算长度,由公式lo=kuh确定:

lo=3.119m;

Lo/i=196.0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φ=0.188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24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4.49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

σ=9565.980/(0.188×424.000)+109341.886/4490.000=144.359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44.359小于[f]=205.000N/mm2满足要求!

七、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2.090kN;

活荷载标准值:

NQ=4.095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0.119kN/m;

Hs=[0.188×4.240×10-4×205.000×103-(1.2×2.090

+1.4×4.095)]/(1.2×0.119)=56.722m;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56.722/(1+0.001×56.722)=53.677m;

[H]=53.677和50比较取较小值。

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0m。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2.090kN;

活荷载标准值:

NQ=4.095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0.119kN/m;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wk=Mw/(1.4×0.85)=0.109/(1.4×0.85)=0.092kN.m;

Hs=(0.188×4.240×10-4×205.000×10-3-(1.2×2.090+0.85×1.4×(4.095+

0.188×4.240×0.092/4.490)))/(1.2×0.119)=49.150m;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49.150/(1+0.001×49.150)=46.848m;

[H]=46.848和50比较取较小值。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46.848m。

八、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Nlw+No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k=0.218kN/m2;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9.360m2;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o=5.000k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Lw=1.4×Wk×Aw=2.859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NL=NLw+No=7.859kN;

其中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l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

由长细比l/i=300.000/15.900的结果查表得到0.949;

A=4.24cm2;[f]=205.00N/mm2;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f=φ×A×[f]=0.949×4.240×10-4×205.000×103=82.487kN;

Nl=7.859

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

经过计算得到Nl=7.859小于双扣件的抗滑力16.0kN,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

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fgk×Kc=500.000kN/m2;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500.000kN/m2;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1.000;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136.657kN/m2;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9.566kN;

基础底面面积(m2):

A=0.070m2。

p=136.657≤fg=500.000kN/m2。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