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962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纲要求]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2)法家学说成为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4)秦国落后,客观上要求变法。

(5)秦孝公的支持。

2.措施

(1)经济: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2)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政治: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②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4)文化习俗:

①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②推行秦律及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

3.历史作用和局限

(1)历史作用: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①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③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社会矛盾:

①阶级矛盾:

北魏政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②民族矛盾:

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因经济、文化差异导致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②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

2.内容和意义

措施

内容

意义

均田制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整顿吏治

实行俸禄制,依据政绩决定官吏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

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了政权

三长制

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保障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迁都洛阳

493年,迁都洛阳

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更便于经略南方;经济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远离了北方强敌的骚扰,稳固了政权

汉化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

促进了北魏政权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评价

(1)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

(3)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安定。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社会危机:

①财政危机:

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对辽和西夏的“岁币”使北宋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②边防危机:

辽、西夏在边境侵扰,民族矛盾尖锐;③政治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3)强兵之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3.作用

(1)理财:

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

(2)军事: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3)教育:

培养、选拔人才;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4)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和推动了改革。

2.“二一九法令”

(1)农民无条件地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2)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

3.评价

(1)进步性:

①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2)局限性:

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五、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因素:

①政治上,天皇没有实权,实行幕藩体制,等级制度森严;②经济、外交上,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2)国际因素:

民族危机出现。

1853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

(3)倒幕运动:

中下级武士要求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1868年建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的新政府。

2.内容

(1)政治:

废除旧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

(2)经济:

发展新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3)文教生活:

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行西化。

(4)军事:

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评价

(1)积极作用:

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使日本变成工业国,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世界强国。

(2)局限性:

制约工业发展,形成带有封建专制色彩的天皇制,也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六、戊戌变法

1.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根源: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3)阶级根源: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根源:

19世纪70年代,以王韬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思潮出现,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内容

(1)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2)经济方面: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3)文化教育方面:

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4)军事方面:

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3.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缺乏群众基础,只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改革范围过大,树敌太多,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③封建顽固派等反动势力强大;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

(2)历史意义:

①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②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③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④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考向一 中国封建政府对官田的管理——《田律》有关官田的规定

知识视野

秦自商鞅变法,为人们提供了土地兼并的条件。

同时,秦对官府直接控制的官田,形成了一套经营管理的具体办法,这在秦简《田律》资料中可以看到。

1.农田管理:

各级地方官必须向上级报告本地庄稼播种与生长情况。

报告的内容包括已耕种、未耕种、受雨、抽穗及遭受水、旱、虫灾的顷亩数。

2.主管官吏:

不许壅隄水、不准损坏庄稼、不准农户卖酒以及令“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

这说明官府设专门官吏如“田啬夫”“部佐”等主管农田耕作之事。

3.“田牛”饲养:

“乘马服牛”,凭证明由官府廪给饲料。

服牛(即驾车、耕田之牛)属“大田”农官管辖,用以耕种官田。

“牛长”饲养的官牛,被称作“田牛”。

以“田牛”耕种土地称作“以其牛田”。

4.种子使用:

“种:

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菽亩半斗。

”这是关于官田使用种子数量的规定。

5.劳力口粮:

“隶臣田者,以二月月禀二石半石,到九月尽而止其半石”,这是官府男性奴隶从事耕作时的口粮标准。

6.收获管理:

“稻后禾熟,计稻后年。

已获上数,别粲、糯、黏稻。

”这是有关农田收获上缴官府时应如何记账以及如何区分品种等事。

[针对训练1] 材料 秦对官府直接控制的官田,有一套经营管理的具体办法。

秦简《田律》规定:

“雨为澍(同注),及秀粟,辄以书言澍稼、秀粟及垦田无稼者顷数。

……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书。

”《田律》中还有不许壅堤水、不准损坏庄稼、不准农户卖酒以及令“田啬夫、部佐谨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等规定。

关于“乘马服牛”,凭证明(“致”)由官府廪给饲料的规定。

秦简《厩苑律》中有称作“牛长”的官,这是主管饲养官牛的“皂者”。

“皂者”饲养的官牛,被称作“田牛”。

秦简中,现存《仓律》二十余条,也可以从中看到官府管理官田的一些规定。

如对于种子,条文有:

“种:

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菽亩半斗。

”再如条文中有:

“稻后禾熟,计稻后年。

已获上数,别粲、糯、黏稻。

”这讲的是,农田收获上缴官府时应如何记账以及如何区分品种等事。

——材料中秦律均来自于《睡虎地秦墓竹简》

(1)根据材料,概括秦政府管理官田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官田管理措施的作用。

答案 

(1)措施:

及时掌握田地受灾情况;指派官员保护农业生产;设专门官职管理耕牛;指导具体农业生产,如种子的使用和区分。

(2)作用:

规范了农业生产的行为;推动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扩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向精耕细作发展。

考向二 中国古代币制政策与改革——唐代的币制改革

知识视野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货币的使用及其演变

1.中国古代货币的主要形态是铜钱,但也出现过类似现代的纸币流通制度,古代纸币流通制度跨越了宋、金、元、明四个朝代。

南宋王朝的纸币流通规模保持在数百亿文,远超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人均持币量水平。

2.古代铜钱作为信用货币的原因有三:

其一,古代铜钱经常处于不足值状态,因而具备信用货币的属性;其二,古代小钱与大钱代表同等价值等价流通;其三,古代的货币立法,赋予铜钱作为信用货币流通的能力。

3.秦、汉初期以及明中、清末的法定货币是黄金和白银,因为是称量货币,所以各王朝不能随意调整黄金和白银的供应量,进而也就不能通过调整黄金和白银的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的目标。

4.古代王朝通过调整铜钱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具体措施有:

放民铸钱、货币回笼、打击毁钱、限制外流、铜钱减重等。

5.古代货币主要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很少发挥资金融通的职能。

由于中国古代货币和现代货币发挥的职能不同,导致古今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不同。

6.中国古代货币政策的目标比较狭隘,主要集中在稳定物价和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两个方面,手段主要是调整货币供应量,而非调整利率。

7.古代王朝通过对货币危机的治理,积累了三个宝贵经验值得现代人借鉴:

其一,通过控制货币流通量来稳定物价;其二,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有不同的货币政策取向;其三,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相同的货币政策会由于客观情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后果。

[针对训练2]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

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

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

币值混乱,影响流通。

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

“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

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

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答案 

(1)内容:

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2)意义:

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考向三 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晚清驻外使臣制度改革

知识视野

1.中国近代使节制度的起步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的大门。

从此之后,中国被迫与外国发生越来越多的接触和交往,逐渐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国际关系体系。

在西方列强的炮火的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下,昔日天朝上国传统的朝贡制度已趋瓦解。

也使清政府开始意识到他们已无力把自己传统的外交体制施诸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不得不重新选择一种新的外交制度。

清政府内部一部分有眼光的上层官僚也已经意识到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一大变局”,中国应该尝试与这些对手建立不同于往日的主权国家的关系,于是有关近代外交尤其是互派使节的制度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

然而,中国近代使节制度的起步却走过一段艰难而又苦涩的历程。

其间既有不平等条约形成的压力,也有外国侵华者的影响,还有洋务官僚们赞成遣使驻外的倾向。

2.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的认识

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艰难、痛苦的发展过程,它是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之下完成的,而清政府则经过了抗拒—适应—再抗拒—再适应的过程。

每前进一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且清政府当时所接受的并非是正统的西方外交制度,而是已经被西方列强曲解了的不平等的外交制度。

但是无论如何,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已经从传统的外交体制帷幕后走出来,中国的对外关系已经不再只局限在东亚,独立于世界外交体系之外的旧式外交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从此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外交制度参与近代国际社会的角逐,进入了弱肉强食的近代世界,并努力去适应西方社会的政治行为模式。

无疑,这是合乎近代外交制度的明智之举,也是一个古老民族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顺应时局的变革。

[针对训练3] 材料 驻外使臣制度初创之时,其选拔依据主要是晚清重臣的保荐。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外务部成立,是驻外使臣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外务部奏定《变通出使章程》,其中规定:

“嗣后简派各国二等公使定为二品实官,届时由臣部将历充外国参赞随员多年及通晓外国语言文字之合格人员开单请简。

三年一任,任满回国后,候旨简用。

如办理交涉得力,不妨接充联任,恳恩晋秩增俸,俾终身于外交一途,以尽其才。

……”章程中明确要求驻外使臣职业化,“俾终身于外交一途”。

这样,晚清驻外使臣从其隶属、官职到升迁之途,均开始与国际职业外交官制度接轨。

……职业化要求,已成为清政府使臣选拔的首要条件。

——摘自戴东阳《晚清驻外使臣与政治派系》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晚清驻外使臣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改革。

答案 

(1)内容:

由外务部选派成为定制;驻外使臣日益独立化、职业化;逐渐与国际职业外交官制度接轨;选自外务部和使馆人员;政策向专业化外交人员倾斜。

(2)评价:

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外交往与交流;便于列强通过外交途径控制清政府(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考向四 晚清重要税收制度的实施——厘金制度的变化

知识视野

1.实行

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饷,在水陆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实行一种额外征商的税收制度。

1853年开始实行。

起初定厘金为两种:

其一活厘,是抽行商的货物通过税;其二板厘,是抽坐商的交易税。

原定税率值百抽一。

百分之一为一厘,所以称厘金或厘捐。

以后各省相继仿行,推行全国,不仅名目繁多,税率亦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成为反动政府残酷剥削人民的主要手段之一。

1931年裁撤厘金,但名亡实存,开征统税及营业税。

2.作用

厘金制度不但可以代替当时因太平天国起义而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的职能,而且还使厘金局卡有随战区的变化“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

但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土货在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助长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

3.弊端

第一:

厘金制度是对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中小商人残酷的经济勒索,增加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第二,厘金制度的实行严重阻碍了商品的流通,抑制了生产的发展;加速了全国出现各地区间的经济分割,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第三,厘金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

一方面,厘金的征收大大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国内由于厘金制度的商税都是对中国商人征收的,外国商人进口的商品享有各种特权,不用负担繁琐的厘金税。

有利于洋货向中国的倾销,并占领中国市场。

这对于艰难起步的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则是严重的摧残。

[针对训练4] 材料 清朝中期以前,全国财权高度统一于中央政府手中。

但咸丰初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费用,清政府允许地方开征厘金。

1853年夏,厘金制度初兴时,施行区域仅限于扬州附近,征收货物仅限于米。

1855年以后,各省相继仿行、推行全国。

厘金名目繁多,分百货厘、盐厘、土药厘、洋药厘。

农产品、日用百货都要课税,重复课税十分普遍。

税率亦不一致,一般为4%~12%,私加的勒索敲榨常数倍于此。

1853~1864年,全国厘金收入共计1亿两,而如此大的款项,其收支权却不在中央而在地方。

对于急欲扩大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来说,厘金制度成了他们倾销洋货、搜括土货的最大障碍。

于是,在英国政府干预、逼迫下,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商可在缴纳厘金和子口税之间自由选择,将后者做为前者的“抵代税”。

——摘编自戴一峰《论晚清的子口税与厘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厘金制度施行过程中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

答案 

(1)变化:

施行地域不断扩大,从地方税种变为全国税种;从临时性捐款助饷到正式税种;税率不断提高;征收货物种类不断增加;洋货逐渐获得特权。

(2)影响:

增加清王朝收入,暂时缓解财政危机;加重人民经济负担,助长官员贪腐;妨碍商品流通,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和工商业发展;为地方督抚擅专打下基础,冲击中央集权体制;削弱土货对洋货的竞争力,便于洋货倾销。

考向五 新中国人口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实施——现代户籍制度改革

知识视野

1.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

(1)自由迁移阶段:

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人口迁移管制较为宽松,允许人口的自由迁徙。

(2)严格控制阶段:

1958~1977年,国家以城乡户籍制度为基础,建立了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结构,人口迁移受到严格控制。

(3)调整松动阶段:

1978~1994年为户籍制度的调整松动阶段。

(4)全面推进户籍改革阶段:

1995~2001年,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5)逐步推行城乡户口一体化阶段:

进入21世纪,城乡户口一体化成为户籍改革的主导。

2.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框架

一个目标:

以人为本,自由迁徙,公平待遇。

三大机制:

统筹协调机制,成本分担机制,法制保障机制。

三项改革:

户籍登记迁移制度改革,城市福利和保障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1)户籍登记迁移制度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制度内容。

改革的重点就是要逐步建立以居民常住地为户籍登记标准,进一步放宽各级城镇的户籍准入条件,使城镇非户籍常住人口完成居住地市民化身份的转变。

(2)城市福利和保障制度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制度内容。

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将户籍与附加利益进行有效剥离,推进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自身改革,形成不以户籍为管理依据的社会管理体制。

(3)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明确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转移人口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要紧紧围绕三大改革,构建户籍制度改革的三大工作推进机制,即构建户籍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机制、成本分担机制和法制保障机制,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法制保障。

[针对训练5] (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考试)

材料 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

根据此方案,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主要规定:

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

户籍制度进一步松动。

——据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案 

(1)特点:

受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户籍制度逐渐松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体现关注民生;逐渐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任意3点即可)

(2)意义:

使户籍制度趋向合理;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城乡经济交流;推动城市化进程;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其他国家的户籍管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任意4点即可)

1.(2018·全国课标文综Ⅰ卷,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

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

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

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

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

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2.(2018·全国课标文综Ⅱ卷,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

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

在《关于召开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