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拨叉零件的专用夹具设计.docx
《车床拨叉零件的专用夹具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床拨叉零件的专用夹具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床拨叉零件的专用夹具设计
设计题目:
车床拨叉零件的专用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11机制2班
地点
A1303
起止时间
2014年5月12号――2014年5月23日
设计内容及要求
(1)夹具装配图 1张
夹具零件图 1套
(2)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设计参数
车床拨叉零件(附图3)设计加工
的专用车床夹具
生产纲领:
大批量生产
进度要求
序号
内容
基本要求
时间
备注
1
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
⑴分析零件图和相应工序的加工要求
⑵了解典型夹具的结构
1天
2
定位、对刀装置设计
⑴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⑵确定刀具对刀或引导方式,选择对刀元件或导向元件
2天
3
夹紧装置设
确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装置
2天
4
夹具体设计
⑴确定夹具其他部分结构,如分度装置等
⑵确定夹具体的形式和夹具的总体结构
2天
4
手绘图纸
绘制夹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天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
1天
小计
10天
参考资料
教材和课程设计指导书、夹具设计手册。
其它
零件图附后,如自选零件请事先申请,经老师审批后开始任务。
说明
1.本表应在每次实施前一周由负责教师填写二份,教研室审批后交学院院备案,一份由负责教师留用。
2.若填写内容较多可另纸附后。
3.一题多名学生共用的,在设计内容、参数、要求等方面应有所区别。
教研室主任:
指导教师:
姜全新
2014年5月5日
一.零件分析
(一)零件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类型
(二)确定毛坯尺寸
三、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制定工艺路线
四、夹具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三)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四)定位误差分析
一.零件分析
(一)零件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某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的φ14孔与操纵机构相连,φ4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ZG45,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作条件。
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
为实现换档、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48~58HRC;为保证拨叉换档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14
的垂直度要求为0.05mm,其自身的平面度为0.08mm。
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和叉轴孔φ14
,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二、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类型
由于该拨叉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拨叉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锻件。
该拨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锻件精度,宜采用模锻方法制造毛坯。
毛坯的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尺寸
查《加工余量等级和数值》表
序号
基本尺寸mm
加工余量等级
加工余量mm
毛坯尺寸mm
1
拨叉头上端面
H
单侧余量
31.6±0.35mm
2
拨叉头下端面
H
单侧余量
31.6±0.35mm
3
拨叉脚上下表面
H
双侧余量
11.4±0.5mm
4
叉轴孔Φ14mm
J
双侧余量
12±0.7mm
5
拨叉脚孔Φ40mm
J
双侧余量
37.2±1.8mm
注:
毛坯尺寸,其余未标尺寸与设计尺寸相同
毛坯图
三、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
按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现以零件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
应选择φ25的外轮廓以及下端面为粗基准,利用一个固定长v形块和滑动短v形块,以及下端面限制6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φ40的孔以及端面作为定位精基准。
(二)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依据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和工厂具体条件,先选定该表面加工工序加工方法,然后再考虑各粗、精加工阶段的加工方法。
决定各表面加工方法时还应对照每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
根据拨叉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查表确定加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案,如表7所示。
表7拨叉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案
加工表面
尺寸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Ra(μm)
加工方案
备注
拨叉头上端面
IT13
12.5
粗铣
拨叉头下端面
IT13
12.5
粗铣
拨叉脚内表面(ф40mm孔)
IT7
1.6
粗车—精车
拨叉脚两端面
IT9
6.3
粗铣—精铣
ф14mm孔
IT9
3.2
粗扩—精扩—铰
2.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拨叉脚两端面和热处理后,应安排校直工序;在半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和中间检验工序;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清洗和终检工序。
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将工序定为: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工艺装备
1
铸
精密铸造,两件合铸
2
热处理
退火
3
划线
划各端面线及三个孔的线
4
车
以外形及下端面定位,按线找正,车R20
mm(φ40mm)孔至图样尺寸,并车孔的两侧面。
保证尺寸10
mm
C620
专用工装
5
铣
以R20
mm内孔及上端面定位,装夹工件,铣φ25下端面,保证尺寸16
mm
Z52K
组合夹具
6
铣
以R20
mm内孔及下端面定位,装夹工件,铣φ25mm另一端面,保证尺寸28mm
Z52K
组合夹具
7
钻
以R20
mm内孔及上端面定位,装夹工件,钻、扩、铰φ14
mm孔,孔口倒角1×45°
Z5132A
组合夹具
8
划线
划R20
mm孔中心线及切开线
9
铣
以R20
mm内孔及上端面定位,装夹工件,切工件成单件,切口2mm
X62W
组合夹具
10
铣
以R20
mm孔及上端面定位,φ14
mm定向,装夹工件,精铣R20
mm端面,距中心2mm偏移
X62W
组合夹具
11
钻
以φ14
mm内孔及下端面定位,倒端孔口1×45°角
Z5132A
组合夹具
12
检验
按图样要求检查各部尺寸及精度
13
入库
入库
四、夹具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来车Φ40孔,该孔与其他面没有任何关系。
在本工序加工时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其位置尺寸为自由公差,精度不是主要问题。
(二)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确定定位方案,设计定位装置
根据工序简图规定的定位基准,从基准的重合原则和定位的稳定性、可靠性出发,选择拨叉脚两端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面。
因为是粗加工,利用一个固定长v形块和滑动短v形块,以及下端面限制6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2)确定夹紧机构
采用双头螺柱与螺母配合夹紧
(3)确定导向装置
采用固定长v形块,有定心功能
(三)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切削力的计算
Fc=2493apf0.25
Kp
Fb=2383
Kp
Ff=3326ap
Kp
Vc=100r/minf=0.3min/rap=1.5mm对于车内孔Kp=1,将数值代入上式得,
Fc=1793NFb=1511NFf=2193N
F=
=3354N
因在计算切削力时,须把安全系数考虑在内。
安全系数K=
其中:
为基本安全系数1.5
为加工性质系数1.1
为刀具钝化系数1.1
为断续切削系数1.1
所以
2、夹紧力的计算
选用夹紧螺钉夹紧机由
其中f为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取
N=F/(f1+f2)=6708N
夹紧螺钉:
公称直径d=15mm,材料ZG45钢性能级数为6.8级
螺钉疲劳极限:
极限应力幅:
许用应力幅:
螺钉的强度校核:
螺钉的许用切应力为
[s]=3.5~4取[s]=4
得
满足要求
经校核:
满足强度要求,夹具安全可靠,
(四)、定位误差分析
利用一个固定长v形块和滑动短v形块定位,工件始终靠近块的一面。
但是,由于此道工序后还有精加工,因此本道工序要求不高,故应当能满足定位要求。
该夹具定位误差主要来自于固定长v形块与毛坯件的配合误差。
定位误差Td=
=
=0.25mm
总结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课程设计之前,我充分分析了车床拔叉零件图。
通过分析零件的材料,加工要求,设计出初步加工工序,并对其加工工序进行分析,证明此加工过程的可行性。
这样,才确定了加工工艺过程。
设计开始后,认真分析每一道加工工序,查找资料,查找出加工余量,切削速度,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选择加工余量,加工设备,加工所使用的刀具,检验设备。
通过以上的数据的确定,就可以确定出零件毛坯的尺寸。
最后,设计出加工所需的夹具,其中包括夹紧力、切削力的计算,及夹具体的设计过程。
这段时间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碰到了种种困难。
现在终于完成,极大的鼓舞了我们,锻炼了我们。
通过这次机械装备课程设计,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知道了怎么设计一个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其特定工序的组合夹具设计。
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4]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