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467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复习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一、起步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前)

这一阶段,主要是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同时,由于洋务运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

这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了一大步。

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它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

主要表现为: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则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的历史环境中艰难地进行。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关税主权”,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

但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影响了政治民主化的正常发展。

抗战期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庭官僚资本相结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中国近代化的内容

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包括:

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生活西方化。

一、政治民主化

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抗日战争。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简况;土地革命简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化大革命的民主和法制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

二、经济工业化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地位、影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三、思想科学化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四、生活西方化

服饰、饮食及习俗风尚的变化;交通运输业的变化;通讯技术的进步;报刊、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近代化的探索

1、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中国近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它包括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表现在:

①在生产力方面,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过程。

②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

③政治思想上,封建正统思想向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专政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

2、近代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的近代化

①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的工业形式。

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原因:

随着封建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企业一般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大部分集中于沿江沿海的通商口岸,尤其是上海、广州两地,形成畸形的工业布局。

③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短暂繁荣。

原因: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⑤日益萎缩: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再也没有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4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基本完成,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2)政治上近代化: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主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1949年召开一届政协,通过《共同纲领》,分别代行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职权;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颁布新时期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

(3)思想近代化: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其中之“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坚船利炮”。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开始冲破闭关自守的陈腐观念。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动辛亥革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⑤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等,提倡科学和民主,发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生活的近代化

服饰、饮食及习俗风尚的变化;交通运输业的变化;通讯技术的进步;报刊、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大众传媒的发展。

3、近代化的任务:

中国近代化是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背景下开始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摆在近代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如何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近代化,成为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

要解决上述两个基本问题,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民主、富强、文明的国家,首先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

4、近代化的特点:

①向西方学习;②认识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

从器物(技术)—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思想(资产阶级思想);③最终都失败。

5、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1)领导者: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内容: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事件: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方式:

封建统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改良、革命思想解放运动

一、近代前期的近代化探索

1.时间:

1840年鸦片战争—1915年新文化运动。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二十年)

2.时代背景(潮流):

①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国回应工业文明的挑战,一边思索“中国往何处去?

一边艰难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

3.中国探索实践(回应工业文明的挑战):

 

事件

时间

主要思想

简要过程

人物

影响

同期世界各国大事记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器物层面)

 

 

19世纪60-90年代

自强、求富

1、兴办军事工业,筹建了三支海军。

2、兴办______

(汉阳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

3、兴办_____(设立同文馆)。

李鸿章等(封建地主阶级)

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

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

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同时培养一批________________

人才,对以后的改革大有帮助。

日本进行________,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1894年中日______战争中打败中国。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制度层面)

 

1898年

政治上实行_____,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公车上书(序幕)

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______派)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__国、__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完毕。

 

1911年

“_______”

学说。

_________

(第一枪)

孙中山

(资产阶级_____派)

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_______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学习西方的文化思(观念层面)

 

1915年

民主、科学

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进步的知识分子)

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运动。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

第___次世界

大战。

二、近代后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1.时间:

1919年的_________—1949年__________。

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期。

(20世纪上半期)

2.时代背景:

①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遭遇挫折,世界出现剧烈震荡(____、_______、____),一些国家纷纷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改革,迎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美国,开创的先河。

中国通过革命,走上道路)。

②十月革命后,思想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把的普遍原理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本国实际问题,探索出著名的___________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3.中国的探索实践:

事件

时间、地点

纲领(或斗争目标)

影响

其他各国特色道路

五四运动

1919年

北京

 

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_____________的序幕。

①列宁领导的俄国_______,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国家,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道路。

②美国_________,改造了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开创了____________的先河。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大)

1921年

先在_____,后改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红色小船)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

1922年

上海

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完全独立;把中国统一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南昌起义

1927年

南昌(英雄城市、军旗升起的地方)

 

打响了武装反抗______________第一枪

井冈山道路

1927年

井冈山(革命摇篮)

 

开辟了一条_________________的独特的革命道路

长征

1934.10

1936.10

 

 

抗日战争

1937.7.7-1945.8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_______战争。

是世界__________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的建立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战争

1946.6-1949.4

 

 

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49.10.1

《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从此________,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即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也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的事件之一。

三、新中国前30年的风雨历程

1.时间: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________________前。

(二战结束后——70年代)

2.时代背景:

①两极格局冷战时期、美苏争霸

②中美关系由敌对到缓和

3.探索实践:

事件

时间

成就

意义

同期世界

巩固新生政权

1950.10—1953.7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和平外部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气概、巩固了中朝友谊

共同作用:

___

①国际格局及各国关系:

_____格局

冷战

_____争霸

中美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②第____次科技革命

西藏和平解放

1951

大陆领土全部解放

标志祖国大陆统一

1950年_

1952底

近3亿农民分到_______和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____________制度

1956

年底

农业改造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

手工业改造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途径—_______。

标志着我国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3-1957

A、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的恢复和扩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

B、交通: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此中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__________________迈进。

两弹一星

1964年

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

打破了超级大国的_______,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0年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

成为继苏联等国后第五个能______________的国家。

扩展资源利用空间。

外交

建国伊始

毛泽东的三原则:

“一边倒”

中国外交史的________由此揭开

1953年

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原则

 

70年代

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合法席位

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__________

两国20多年的从此结束,两国关系逐步走向。

③1979年______________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C是中国的一部分。

四、新中国走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

1.时间:

1978年十届三中全会——至今,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今)

2.背景:

①两极格局结束,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

②中国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

事件

时间

领域

决策(或成果)

影响

同期世界

十一届三中全会(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1978年以来

经济

恢复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________

a.对内改革:

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b.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大门向

世界打开”:

1980年我国在_____、珠海、汕头、厦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后来,开放区不断扩大,20年间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①经济________

②国际格局走向_______

③第____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

外交

_______________结盟

(2008年举办奥运会;2001年举办APEC会议、_______组织成立、加入______;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

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活跃、最有利的时期

统一大业

①_____、______回归.

是中国人民洗刷百年耻辱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②与______实现了直接三通

使两岸人民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

有利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5、感悟、认识

(1)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应该紧跟时代潮流。

(2)各国对现代化的探索都应该找到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各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不能盲目模仿照搬。

(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5)民族独立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和保。

国际地位取决于国家实力。

(6)国家关系取决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利益。

(7)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

专项练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现代化的崛起专题

1、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B.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C.改革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同文馆旧址

2、武汉城市精神“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中的“敢为人先”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关联性最大?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

3、2011年,我们即将迎来辛亥革命百年庆典。

作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它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

A.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导致社会面貌发生许多变化

B.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奋斗目标更加明确

4、红色资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下列主题,适合介绍“红色圣地”井冈山的是

A.红色小船——开天辟地的大事

B.英雄城市——人民军队的创建

C.革命摇篮——独特道路的开辟

5、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日烈士敬献花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设在宛平城的理由是

A.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全境

B.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日军占领南京,屠杀中国和平居民30多万人。

6、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持久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合作抗日

B.日本法西斯武器落后,后方供给不足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的大力援助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格局

B.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8、归纳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关于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与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C.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团结的国际环境

9、2010年10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0周年。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的基本态度是

①赴朝作战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赴朝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气概

③赴朝作战巩固了中朝友谊④赴朝作战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和平外部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

10、“这次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国家。

”“这次发射成功”是指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C.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11、1979年1月1日出版的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周刊说,邓小平获选为

1978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

让世界走向走近中国。

1978年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指的是

A.实行改革开放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C.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发展

12、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促进了全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为农民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的重大举措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为“深圳速度”“浦东巨变”现象的出现创造了政治环境的重大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B.帝国主义殖民时代彻底终结

C.“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

15、2010年4月,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一行在台湾受到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下列有关大陆与台湾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国两制”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②和平统一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③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有利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非选择题

1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往何处去”,在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摸索中,中国逐渐汇入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

(1)依据相关知识,完成填空。

序号

领导阶级(阶层)

历史事件

代表人物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李鸿章、左宗棠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

____A___

康有为、梁启超等

______B_____-

辛亥革命

孙中山等

A._______B._________

(2)以上事件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

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了怎样的基本趋势?

(3)结合洋务运动或辛亥革命的具体史实,说明“中国逐渐汇入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

(4)根据以上探究,你对国家发展与时代潮流的关系有了怎样的认识?

17、20世纪50~70年代,两极格局严重对峙,中国却从国际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中心地带。

阅读表格,填充空缺内容

时间

事件

影响

1953年

周恩来提出A原则

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B的合法席位

为中国承担更多国际事务、推动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C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日益改善

(1)ABC

(2)在以上知识整理过程中,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18、二战后,世界经济现代化出现第三次浪潮,开始席卷落后地区。

阅读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