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210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docx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

七年级生物(上)期中质量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2、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节目时,协调身体平衡动作的器官主要是(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4、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  )

 ①堵耳    ②张嘴    ③闭嘴    ④喊叫

 A、①②    B、①④    C、②或①③    D、②④

5、视觉形成的过程中,物像与视觉的最后形成分别在(  )

 A、视网膜和视觉中枢        B、视觉中枢和视网膜

 C、视网膜和视神经         D、视觉中枢和视觉中枢

6、某人失聪,经检查耳的结构是正常的,那么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D、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7、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     D、神经元

8、热气球从我们面前起飞后,在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在此过程中,我们眼球中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  )

 A、由大变小  B、由长变短  C、由小变大  D、由短变长

9、下列哪项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

 A、脊髓    B、脑干    C、脑神经    D、脊神经

10、人类的一个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

 A、吮奶 B、看到酸梅流唾液 C、吃肉流唾液 D、听相声哈哈大笑

11、下列活动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小儿打针就哭         B、小儿看到医院就哭  

 C、小儿听到打针就哭       D、以上都是

12、人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  )

 A、甲亢    B、侏儒症   C、巨人症   D、肢端肥大症

13、在某些山区、高原和内陆地区,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往往会使人患(  ) 

 A、高血压   B、地方性甲状腺仲  C、艾滋病   D、色盲

14、某人尿液中经常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  )

 A、胰腺分泌的胰液太少     B、胰岛素分泌不足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15、如果口服胰岛素,胰岛素被消化后生成氨基酸。

那么,胰岛素属于下列哪一类物质(  )

 A、淀粉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16、将含有某种激素的制剂饮料喂蝌蚪,结果蝌蚪很快地发育成小青蛙,这是由于这种制剂中含有(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胰岛素

17、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最方便有效的办法是(  )

 A、多吃海带   B、多吃食盐  C、多吃加碘食盐  D、多吃海鱼

18、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  )

 A、脑和脊髓 B、脑神经和脊神经 C、脑和脑神经 D、脊髓和脊神经

19、下列哪种现象是由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的反射(  )

 A、缩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

20.引起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分别是

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盐酸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氮气

21.臭氧层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辐射到地面,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A.太阳光B.X射线C.紫外线D.红外线

22.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1978年开始建设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

下列不属于“三北”范围的是

A.西北B.华北北部C.东北西部D.东北东部

23.大气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极大。

大气污染是指

A.大气中含有有害物质时B.大气中含有废气和烟尘时

C.大气中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程度时D.大气中有害物质达到造成生物死亡时

24.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比种植了橙、圆柏、法国梧桐等植物的绿化区里的多7倍以上。

这说明森林在保护环境中的一个作用是

A.过滤尘埃B.消除噪声C.杀灭细菌D.调节气候

25.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增高,形成“悬河”的主要破坏因素是

A.历史上曾发生严重的泥石流B.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C.黄河流域生物的食物链被破坏D.黄河下游环境被严重污染

26.海域发生“赤潮”会使大批鱼类及海产动物死亡,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受化学物质污染B.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C.原油泄漏污染了海水D.水土流失,大量红壤流失到海洋

27.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分别患

A.呆小症和巨人症B.侏儒症和巨人症

C.侏儒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A.看电影感动得流下眼泪B.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C.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D.强光射来,迅速眨眼

二、识图题:

1、右图为神经元模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的[1]是_________,[4]是神经元的_________。

(2)[2]是_________,它外面包着一层[5]_________,

由[2]以及套在外面的[5],叫做_________,[6]是_________。

(3)[3]_________,由[2]和[3]构成神经元的_________。

(4)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各个神经元的_________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_________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这个复杂的网络是人体内_________传递和处理的系统。

2.右图是眼球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填充各序号结构名称。

①        __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瞳孔、         和         ,并经过         等的折射,最终落在         上,形成一个物像。

物像信息通过         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3、右图是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外界声波经过[ ]

_________收集,再通过[ ]_________传到[ ]

_________。

(2)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结构的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3)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 ]_________内。

(4)小儿咽喉感染易比成人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是,图中[ ]_________比成人相对地短,宽而且倾斜度小。

(5)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 ]_________和[ ]_________损伤。

(6)由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是通过_________传到_________的相关区域。

四、实验分析题:

(每空1分,共13分)

1、甲、乙两同学在“测定谁的反应速度快”的探究实验中,右图为试验

图。

请你回答:

(1)甲同学说“测一次就能反映出谁的反应速度快”。

他说的对吧?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受测试的同学用手指夹尺子,是一种_________活动。

过程如下:

尺子松开→眼→_________神经→大脑中的视觉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_________神经→与手指活动相关的肌肉。

该反射弧中,感受器在_________中,效应器是_________,神经中枢是_________。

2、据报道,我国西南某地区是一个仅有5万多人的地方,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人数高达1200人,占全区人数的2.3%。

科学工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到:

1965年前,该地区很少出现过甲状腺肿,当时该地区森林茂密,覆盖率在40%以上,自然条件十分好。

后来,由于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下降到9.4%,伴随着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

请据以上叙述回答:

⑴毁林开荒与甲状腺肿的联系是。

⑵要防止甲状腺肿病的出现,可多吃,最普遍有效的方法是。

⑶这一现象说明,人对自然界的任何行为,必须遵循。

我国政府号召人们必须食用含碘食盐,目的是为了()

A.预防佝偻病B.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C.预防甲状腺机能亢进D.预防大脖子病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在纽约动物园的大型草地上,每年10月份的最后一天都竖起一排墓碑。

“濒于灭绝物种公墓”中的每块石碑都是为灭绝的一种物种而立的,每年都有新的墓碑出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原来的自然进化过程中消亡的速度。

在刚刚开始的世纪里,物种灭绝可能会增加10倍。

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有机生物将会消失。

在过去的100年,地球上湿地减少了一半,因此众多的动物和植物便失去了生存空间。

大约20%的淡水鱼类、9%的树种消亡和面临消亡的危险。

在海洋里,被捕捞的鱼类超过了自然繁殖的数量,在被捕捞的鱼中,70%的鱼成了食品。

地球上几乎一半的陆地被人为地改变,沼泽地和水潭干涸,森林和草地变成了农田、城市和道路。

另外,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也是生物消亡的最好证明。

(1)进入20世纪后,造成生物消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有效阻止生物消亡的进一步恶化,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镇雄县某地炼制硫磺,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等的废气,以致常降酸雨,庄稼被毁,居民外流。

材料二: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

材料三: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气体。

人类目前由于过度使用煤和石油,以及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形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消除温室效应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共20分)

26.(15分)李云做了对狗分别进行摘除胰腺、喂食动物胰腺和注射胰腺制剂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分析以下实验现象和原因。

(1)摘除狗的胰腺后,对尿液成分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食物消化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摘除胰腺的狗,每天注射动物胰腺制剂,对尿液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食物的消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摘除胰腺的狗,每天喂食适量的胰腺后,对尿液的成分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食物的消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请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体从外界获得信息,最主要是来源于_________觉,其次是_________觉。

2、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叫_________。

长期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听觉会受到影响,并容易患_________、_________等疾病。

3、人的大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表面是_________,约有_________个神经细胞。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_________的反射和_________的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5、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的影响。

 

第1章第1节《藻类植物》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

3、常见的淡水藻类有(衣藻)、(水绵)、蓝藻、刚毛藻等。

衣藻的身体呈(椭圆)形,全身只有(一个)细胞,身体前面有(鞭毛),叶绿体呈(杯状)。

4、水绵的身体呈(绿)色(丝)状,有黏滑的感觉。

它是(多)细胞的,叶绿体呈(带状)。

5、常见的海洋藻类有(海带)、(紫菜)、(马尾藻)、石花菜等。

6、海带是褐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少,藻黄素多)。

将海带放在清水中加热发生的变化是(海带变为绿色)。

7、藻类植物的特征是:

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藻类植物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不),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用(孢子)进行繁殖的。

8、藻类植物的作用:

(1)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可做鱼类(饵料);(3)可供(食用);(4)可供(药用)。

第1章第2节《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苔藓植物生活在(陆地阴湿)处。

在形态结构上有了(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只起到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同时也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能从土壤中获取水分,这就导致了苔藓植物一般都比较(矮小)。

2、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组成,(二氧化硫)等气体可以从面的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导致植物死亡,因此,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和(地钱)。

苔藓是用(孢子)进行繁殖的。

3、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同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也是不结种子的植物,是靠(孢子)繁殖的。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是从叶片上的(孢子囊)中产生的。

而(种子)是一种生殖器官。

从蕨类植物开始有了真正的(根)、(茎)和(叶),同时也有了(输导组织)。

所以更适应陆地生活。

4、蕨类植物地上的部分一般是(叶),(茎)和(根)一般在地下。

现在使用的(煤)也是由蕨类植物变成的。

常见的蕨类植物主要有(肾蕨)、(满江红)、(卷柏)、(贯众)、(中华水韭)和(江南星蕨)等。

 

第1章第3节

(1)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农民种下去的是种子,收获的粮食也主要是(果实)和(种子)。

2、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发育成植物体,这样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3、种子的大小和形状是千差万别的,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种子外面是(种皮),里面是(胚)。

(胚)才是真的生命体,它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胚乳)不属于胚的一部分。

4、种子中有2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有1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

5、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是(子叶),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是(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子叶的作用是(转运营养物质)。

6、种皮的作用是使(胚)得到保护,因此种子的生命力比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产生的孢子要强得多,寿命比孢子长。

(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而(种子)在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

所以(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

7、种子在(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寿命可以延长,在(高温)和(潮湿)的条件下,寿命会缩短。

 

第1章第3节

(2)

1、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变蓝色)。

2、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昆虫的等不利因素的危害。

由果皮包被的植物是(被子植物),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由于果实的存在,使得(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3、被子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种子)。

4、测定种子成分:

(1)将小麦种子加入干燥加热:

现象是(试管内壁上出现水珠),说明(种子中含有水分)。

(2)将种子燃烧后:

现象是(产生灰白色的灰烬),说明(种子内含有无机盐)。

(3)将面粉在清水中揉挤后:

现象是(清水变乳白色,滴加碘液后,乳白色液体变为蓝色),说明(种子内含有淀粉)。

(4)揉挤后纱布内的物质是(面筋),滴加双缩脲试剂后:

现象是(面筋变为红褐色),说明(种子内含有蛋白质),(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5)将花生种子种皮去掉后,在白纸上挤压:

现象是(挤压处出现油迹),说明(种子内含有脂肪)。

5、蛋白质的特性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变红褐色)。

第2章第1节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合的条件,环境条件有: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产空气)。

自身的条件有(种子的是活的)、(胚是完整的)、(不在休眠期)。

(光)与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在做种子萌发实验时,选择(粒大饱满的)、(生命力强的)种子。

而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不能)(能/不能)选择这样的种子,因为要避免(主观)因素,而且(误差)大,结果不准确。

在实验中,2号瓶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4、抽样检测和抽样调查: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

如果用调查,则叫做(抽样调查)。

发芽率的公式是: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检测种子数)X100%。

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温度),其次也有(保持水分)的作用。

5、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作用是(使种皮变软,有利于胚根突破种皮)、(使子叶或子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

发育的过程是: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然后,(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最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2章第2节

(1)

1、根尖的四个区分别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其中(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分裂细胞的能力,(根冠)负责对其进行保护。

2、在进行根生长的实验时,应该选择(生长迅速)的幼根。

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3、在伸长区下部的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

这是因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分生区)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个体较小,越往上由于(细胞的生长)细胞逐渐变大,长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4、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使细胞体积增大。

5、芽中的分生组织是(生长点)。

芽在发育时,(生长点)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新的枝条是由细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中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6、一个芽的结构是(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7、芽的类型有(花芽)【发育成花】、(叶芽)【发育成茎】和(混合芽)【发育成花和茎】。

第2章第2节

(2)

1、小麦、竹子等植物的幼茎上,幼叶着生部分的上方存在一些细胞,这些细胞从茎的顶端分化之后,到一定时期又恢复(分裂活动),细胞数目不断增多,从而使茎(急剧长高),我们把这些细胞称作(居间分生组织),把这种生长现象叫做(居间生长)。

2、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依次是:

(树皮)【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里面有(筛管);表层是它的(表皮)】、(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木质部)【内部有导管】和(髓)【储存营养物质】。

3、(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茎才能逐年加粗。

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区别是:

(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茎不能逐年加粗。

4、同一年形成的木材颜色是(逐渐变深)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这就是年轮。

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木本植物茎年轮之间界限相当明显。

5、植物需要不断补充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二者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由(光合作用)制造】。

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但不能过多使用化肥,过多使用会使土壤(板结)。

另外,化肥被雨水冲到湖泊或池塘中后,会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会水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虾等(缺氧)死亡。

建议使用(农家肥),辅助(化肥)。

要合理施肥,合理灌溉。

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无机盐

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缺乏时的表现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植物特别叶片呈现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发黄,并逐渐枯萎

第2章第3节

(1)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

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花的结构包括:

(花柄)、(花托)、(花瓣)、(萼片)和(花蕊)。

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

其中,雄蕊包括(花药)【内部有(花粉)】和(花丝)。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内总有(胚珠)】。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雄蕊)和(雌蕊)是最重要的。

3、子房和胚珠:

子房的表面叫做(子房壁),围成的空间包住了里面的(胚珠)。

胚珠的表面叫做(珠被),围成的空间包住了里面的(极核)【数量为2个】和(卵细胞)【靠近珠孔,数量1个】。

4、传粉是指: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第2章第3节

(2)

5、虫媒花的特征是(颜色鲜艳,有芳香气味,有香甜花蜜),风媒花的特征是(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有黏液)。

6、受精是指: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过程是:

花粉落在柱头上后,在(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此时,花粉管中的(精子)【一粒花粉中包含2个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然后,1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1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叫做双受精现象。

7、受精完成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其它部分都纷纷凋落。

(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8、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