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二开头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答:
1.如果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如果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
产生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产生的偶然性:
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核心是实事求是。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科学性);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彻底的革命性)。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答: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意义
答:
1.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首先,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其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最后,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2.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活动的最重要形式,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最根本方式。
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体现: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
答: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
8、三大规律、五大范畴
答: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大范畴:
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形式、必然性和偶然燃性、现实性和可能性。
9、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答: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10、认识的本质
答:
认识的本质:
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
1.从实践到认识。
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2.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二次飞跃的必要性:
一是理论只有回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实践中去,才能得到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二次飞跃是有条件的: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第一,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某一具体认识过程,经过多次反复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然而,对于人类的整个认识过程来说,认识永远不会完结,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1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
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意义:
1.避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2.注重调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
13、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基本条件
答: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2.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
14、真理的检验标准
答: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其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
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15、真理的概念及特性
答:
概念: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最后,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性、无限性。
从真理的客观性看: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从真理的可知性看:
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从真理性认识的广度看: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从真理性认识的深度看:
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16、价值的概念及特性
答:
概念: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关系。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特性:
1.价值具有客观性。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2.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价值具有多维性。
任何一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17、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答: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8、价值观
答:
1.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念体系。
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
2.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3.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
1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答: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4.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2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意义
答:
1.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反作用:
适应→推动;不适应→阻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发展运动过程
相对稳定→新旧更替→相对稳定……
3.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2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及意义
答: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发展的过程
3.现实意义:
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2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②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人类,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增强了人了破坏自然的能力;
3)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24、人民群众的范畴
答: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5、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
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26、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答:
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1)历史人物:
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2)杰出人物:
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英雄人物)
3)反面人物:
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规律性或必然性
27、商品的价值含义
答: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28、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答: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关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2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0、价值规律
答: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31、马克思剩余价值论
答: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2、资本积累
答:
资本积累的定义:
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积累,扩大再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3、绝对剩余价值
答: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4、相对剩余价值
答: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超额剩余价值
答: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36、资本循环
答: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进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37、资本周转
答:
资本是在运动中繁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周转。
38、利润率
答:
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1.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引起不同生产部门竞争
2.不同部门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3.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100%
39、工资
答: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40、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1、如何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货币可以是资本,但货币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流通的第一阶段。
货币的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够创造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
由此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