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95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

《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专题六一 中国科技之光教案 人民版选修4.docx

高中历史专题六一中国科技之光教案人民版选修4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专题六)一中国科技之光(人民版选修4)

 

【教学内容】

了解李时珍、詹天佑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事迹。

2.知道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主要科学成就。

3.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4.认同科学发展过程中进行科学总结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科技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产物。

【教学过程】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一)从医之路

1、李时珍的地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所著的《本草纲目》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名扬海内外。

2、放弃科举,专心从医

(1)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交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

那时候,民间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李家经常受官绅的欺侮,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幼小的李时珍在家庭的影响下早已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还是放弃了科考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把行医当做自己的终生职业。

(2)李时珍饱读医书,注重临床实践并亲试草药,加上父亲的悉心指导,他的医术提高得很快,不久便成为当地的名医,先是被楚王任命为楚王府“奉神祠正”,后被推荐到京师太医院。

李时珍觉得在朝廷无法实现自己专心从事医药工作的理想,便毅然托病辞职,回故乡行医。

(二)编撰巨典

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李时珍深切地感到,作为一名医生,辨药、用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长期有医疗工作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李时珍获得不少医学资料,但他发现古代医书上存在着不少错误、重复或遗漏,于是决心重新编著一部新的完备的药书。

2、考察访问

对于药物,李时珍深知“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和儿子的陪伴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士,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不满足于走马观花似的调查,而是——采试,对着实验进行比较核对,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药物。

3、完成巨著

经过2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李时珍参考八百余种文献书籍,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发现与研究,于明万历六年(1578)终于完成了闻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此时的李时珍已经61岁了。

(三)巨著价值

《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多在万字,分为16部,62类,共载有药物1892种。

其中除了植物性药物外,还有动物性药物445种,矿物性药物276种。

另外,收中还收录了中国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的药方11096个,附有1160幅药物形态图,以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

2、医学遗产

《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的朝鲜,以后又陆续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一)第一批幼童留学生

1、詹天佑的地位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安微省婺源县(今属江西)人,幼居广东南海。

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905—1909年,他成功主持修建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这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2、善于探究的少年时代

清咸丰十一年(1861),詹天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茶商家庭。

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常和邻里的孩子一起,用泥土做各种机器模型,还曾经偷偷地把家里有自鸣钟拆开,摆弄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都无法解答的问题。

3、留学美国

1872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成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中的一员。

他17岁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士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通过四年的刻苦学习,詹天佑以名列第一的成绩毕业。

1881年,清政府将留美中国学生全部撤回国内。

在120名被迫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第一条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

1、留学海外归来

回国以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的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

但是,当时的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一味地依靠洋人修筑铁路,竟差遣学有专长的詹天佑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

后来,他被派到旗舰“扬威”号担任驾驶官,参加了中法战争中的马尾海战,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

之后,他几经周折,到1888年才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詹天佑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2、勇于承担重任

(1)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英、俄都想插手这条铁路的修建,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英俄的企图没能得逞。

英、俄使者便威胁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修建的一切问题都与英俄两国无关。

在这个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

(2)京张铁路全长虽然只有两百多公里,但却要穿越燕山山脉,沿途地形险要,施工之艰难极为罕见。

消息传出后,国内外舆论哗然,外国人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认为能修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

国内保守势力也称詹天佑“胆大妄为”“不自量力”。

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3、为修筑京张铁路做出的贡献

(1)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是选线问题。

他不辞辛劳地实地考察、科学测算,选定的路线比外国工程师所选的路线在隧道工程上减少了两千多米。

(2)发明了“詹天佑钩”。

从北京到张家口,火车要经过爬高和下坡,原来两节车厢之间的车钩链子既不牢固又不安全,必须使各节车厢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让火车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

詹天佑为此引进和改进了自动挂钩,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发明了双头列车。

八达岭山区地势险要,坡度大,詹天佑没有采取通常的螺旋式线路,而是从表龙桥起,依着山腰做“之”字形线路,列车行到这里,改用大马力机车从后面顶推列车前进,到“之”字的交叉点时,再加用一台机车在前面把列车往上拉,这样,列车就成了双头列车。

一系列难题都詹天佑一一解决了。

(4)詹天佑对铁路修建工程提出了“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

经过筑路工人们的共同奋斗,1909年8月,京张铁路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年全线通车,节省了28万两银子,工程费用仅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

(5)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力量修建的铁路,它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藐视中国的列强以猛烈的回击,詹天佑也因此名扬中外。

主干知识归结

(三)“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几乎和当时中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他终身从事工程建设,鞠躬尽瘁,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19年,詹天佑在汉口逝世,享年59岁。

周恩来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三、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一)海外留学,报效祖国

1、1904年,李四光(1889—1971),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和教育,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者之一。

他提出的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努力学习,蔚为国用”

(1)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秀被选派到日本留学。

在日本,他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成为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孙中山送给他八个字:

“努力学习,蔚为国用。

(2)回国后不久,李四光又去英国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20年他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任系主任。

(3)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先后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二)为祖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1、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李四光是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他在青年时期,发现了中国第四冰川的痕迹,有力地反驳了中华文明由西方传入的论调;中年以后,主持绘制石油、铀矿分布蓝图,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晚年更为地震学呕心沥血。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华大地百废兴,国家建设急需矿产资源,但当时中国的地质事业非常薄弱。

李四光作为地质部门主要负责人之一,组织实施了新中国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使新中国地质事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

2、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李四光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讨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做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他分析了中国东部的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

毛泽东、周恩来根据他的建议,指示有关部门,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大规模的石油勘探。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有利地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保证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3、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方向

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李四光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

直到晚年,李四光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地震研究。

他经常分析大量的观察资料,拖着病体,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考察,认真研究工作人员绘制的应力值变化曲线,听取震区工作同志的汇报,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直到去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

“只要再给我半个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重难点分析】

1、李时珍为什么能编撰出《本草纲目》?

前人奠定的基础

明朝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善于学习经验,注重实践研究,勇于开拓创新

有利的客观条件(兴趣志向、仕途受挫)

2、《本草纲目》的历史地位如何?

①总结了我国16C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是中国医药宝库中集大成之作,

②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

③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④其科学性、文学性、实用性,在我国及世界广泛流传。

3、李时珍是怎样编撰《本草纲目》?

你从他身上能学到哪些高贵品质?

①十年阅读读万卷书,并对其鉴别和考证

②亲自采药,并行万里路进行实地考察;

③深入民间请教;

④亲自栽培药物,并炮制药物,摸清药物药性

救死扶伤的医德;不盲从古训;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佗罗的不怕危险的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27年坚韧毅力。

4、如何评价李时珍?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开创药物分类新体系,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其伟大的医学成就,成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李时珍所体现的矢志不渝、执著坚定的信念,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也将永远绽放光芒。

5、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是“中国人的光荣”?

他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答:

詹天佑赴美留学,怀着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目的,发奋读书,成绩优异;不留恋外国优裕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要一所学报国;不为艰难与压力,不顾讥讽与嘲笑,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并不畏艰难险阻地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他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功在国家,名昭中外。

这些体现了詹天佑的科学报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

6、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

不畏艰难,深入实践

严谨细致,开拓创新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标检测】

1、材料一: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

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

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

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是指什么?

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在主持这项艰巨任务时,詹天佑有什么杰出的设计?

有什么意义?

(3)我们如何评价他,他在哪方面成就最大?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4)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样的精神?

答案

(1)指担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因为中国当时科技落后,又没有自行修筑铁路的经验,而且京张铁路的施工难度非常大,外国工程师都很难完成,再加上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所以外国人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任务。

(2)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缓解坡度。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它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挣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3)杰出的工程师,铁路工程方面,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小结:

1.李时珍的贡献: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他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它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2.詹天佑的贡献: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19世纪末在关东铁路的修建中,采用中西方技术结合的方式解决难题,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1909年詹天佑设计和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在帝国主义大肆掠夺路矿权,遭受屈辱的时代,其意义不言而喻。

此后,詹天佑为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配餐作业:

完成辅导练习

课后反思: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