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方言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691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宗方言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宗方言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宗方言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宗方言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宗方言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宗方言论文.docx

《广宗方言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宗方言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宗方言论文.docx

广宗方言论文

河北广宗方言名词研究

摘要河北广宗方言区属北方方言冀鲁官话的石邢片中的清河——馆陶小片。

广宗方言名词是广宗特有的方言词,本文对广宗方言名词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名词进行了分类研究,同时又从词形、词义两个方面探讨了广宗方言名词词汇的特征。

词汇方面主要是研究分析其构词特点和造词特点,构词特点是从广宗方言名词词汇的构词语素数量、语素选择和语素组合方式三个方面,造词特点依据其词汇的修辞格运用和基于事物的形象色彩特点。

其词义特点主要从名词兼类这一方面进行研究的。

关键字广宗方言名词词形造词词义构词特点

 

引言

广宗县是河北省邢台市的一个下辖县,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黑龙港流域,邢台市东部。

东面与威县相邻,南面与邯郸地区的邱县相接,西面与巨鹿、平乡两个县相连,北面与南宫市毗邻,今天的广宗县在东汉时为经县地,隋、唐时期为平乡县地,元代始析平乡县增置广宗县,即沿袭了其东部远的古广宗之名。

广宗方言区属北方方言冀鲁官话中的清河——馆陶小片,广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均有所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语音上,其次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

广宗方言与普通话的读音差别较大,广宗方言中的语法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别较小。

广宗方言名词是广宗特有词汇,广宗的称谓词北方的其他地区也这样使用,本文将对广宗方言名词进行意义分类进而分析广宗方言名词词汇特点。

一、广宗方言名词的意义分类

词类划分的的标准之一就是依据名词的意义进行划分,是名词分类的基础。

例如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我国最早的语法学专著,他对名词的分类体系就是以意义为标准的。

除了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早期的其他语法著作也大都是从意义的角度对名词进行分类的,例如杨伯竣、何乐士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将名词分为普通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和时地名词。

这种名词分类方式一直影响到现代的一些语法专著和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就是从概括意义方面,将名词分为表人、表物、表时间、表处所和表方位的五类。

毋庸置疑,从意义的角度易于对名词的分类进行操作,而且即使以其它的标准去分类,也还是不能够脱离词的意义。

广宗方言中的名词虽没有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那样数量繁多,但是以有关的现代汉语不同理论来研究方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由于融入到方言领域的名词,具有了方言色彩,因此不能完全的照搬某一语言学家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分类。

要根据方言的具体特色,综合运用现代汉语名词的分类的标准,找出更加客观准确的分类,以便更好地体现方言名词整体风貌,体现其生动性、丰富性和规律性。

当然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结果,会有一些重叠,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其它方面的因素,但是这并不影响名词的可分类性。

针对广宗名词独有的特点,在此我们主要是根据方言名词的意义、语法两个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能细致的描述广宗方言名词的面貌,虽难以穷尽和完备,但是可以大致反映出其分类的特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广宗方言名词的意义分类,实际是按照词的词汇意义进行的分类。

广宗方言名词数量可以说是很大的,所反映的词义范围广,从词汇意义上分出的名词小类是可以最直观突显出广宗当地方言口语特色的概貌。

对于广宗话中的名词进行词汇意义分类,主要是借鉴综合杨伯竣、何乐士先生及黄伯荣、廖序东等语言学者的分类标准,以便于从中找出最为合适的名词分类。

基于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首先将广宗方言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专有名词主要是地名词,普通名词再细化分为实体名词和抽象名词,而又可以将实体名词分为若干小类。

(一)广宗方言名词中的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是指特定的具体的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广宗方言中的专有名词中以地名词较为有特色,广宗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在这里繁殖生息,早在东汉时期就建立了县制。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先后发生过纣王筑沙丘苑台、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清末景廷宾“扫清灭洋”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

境内现有沙丘平台遗址、明代官署正堂、明代吏部尚书崔恭墓、景延宾故居等古迹。

广宗还是民间艺术之乡,著名的梅花拳、太平道乐均发源于此。

在广宗县很多村名的由来都与秦始皇巡游有关。

例如:

1.司马庄村:

在广宗县的北端有一个村庄叫司(饲)马庄,就是因为秦始皇巡游的车队在这里喂过马,并把有病的马寄养在该村而得名。

御队来到司马庄,刚支上灶,喂上马,跟随秦始皇出游的丞相李斯从土著那里得知,此地是孔子墓内,孔子预测秦始皇要亡在“沙丘”的属地后,便急命御队收起灶,牵上马匆匆启程上路了。

这村尚留有一尊上马石,马嘴里衔着一棵灵芝,用来纪念本村喂过御马和秦始皇东巡求仙药。

2.柏成:

为了尽快的远离“沙丘”地界,马夫将御车赶飞快,秦始皇急切地从车里探出头来,他目睹马车把路旁的一个小女孩碾压在车下时,随口痛惜道“哎呦,我的儿啊”之后,庶民为攀龙附凤,借皇帝的金口玉言,以此女为皇帝之女,将埋葬女孩的墓叫做“公主坟”,遗址在司马庄村北。

压死小孩自然是不祥之兆,再加上孔子墓内那挥之不去的预言,秦始皇心烦意乱,更想急于离开“沙丘”,总觉得御车跑得慢,问李斯:

“走了多少城了?

”李斯深知皇帝的的烦恼和急切的心情,便安慰他说:

“一百城了。

”事后,乡民们就将皇帝问路程的地方叫做百城,就是现在的柏城。

3.张未村:

在柏城村南十多米里有一个村庄叫张未,据当地百姓讲,这里在秦代是座皇家离宫,因秦始皇帝在这里歇宿。

后人建造的玉皇阁,分上下两层,顶脊金砖琉璃瓦,像皇宫样式。

张未村名原为“张威”,取秦始皇帝东巡“张扬威德”之意。

4.端饭庄、大平台、前平台和后平台:

秦始皇在广宗县北三里庄因病重,停止了用膳,这里便留下古名“断饭庄”;秦始皇驾崩后,在曾停灵的地方高筑土丘,平台一带的村因此得名“大平台”、“前平台”、“后平台”等。

5.在广宗城南20华里有两个村庄以“孝路”命名,即“南孝路”和“北孝路”。

据说李斯等原来商议密不发丧,原因是考虑六国贵族虎视眈眈,俟机夺回失去的江山。

但是,走到这里后不知是什么原因改变了主意,公开发丧。

从此处开始一路哭到咸阳,故称“孝路”

可见,广宗的部分地名词的蕴含了特殊的地域文化特征,体现出广宗历史文化对其村名的影响。

(二)广宗方言名词中的普通名词

普通名词表示某类个体的名称,是对某类个体共同特征的概括,因此,可以根据普通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其他方方面面的特征加以再分类。

普通名词又可以分为实体名词和抽象名词,我们主要对于广宗实体名词进行详细的划分。

实体名词,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感官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名词,在词义上具有普遍性,词义较为清晰和宽泛。

广宗实体名词可以细分为自然类、社会类、人物类三类。

1.自然类

(1)天文和地理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流星

贼星

冰雹

冷子

阴凉

凉凉儿

太阳

影儿影儿

月亮

月亮地儿

打雷

唿隆

细雨

圪挤

冻冰

冰凌

地面

走地

贫瘠地

盐碱地

(2)动物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长虫

壁虎

蝎虎子

头牯

蝙蝠

哑面虎

蜻蜓

蚂螂

螳螂

刀螂

蜗牛

牛牛

麻雀

老赵

蚂蚁

米蛘

蝴蝶

明蛾

地留儿

母猪

海膛

公猪

牙猪

公驴

叫驴

母驴

草驴

公狗

牙狗

公猫

二猫蛋子

母鸡

草鸡

蜈蚣

蚰蜒

蝌蚪

蛤蟆可滴

青蛙

三条筋

燕子

燕儿

乌鸦

黑老鸹

猫头鹰

夜猫子

苍蝇

蝇子或者绿豆蝇

臭虫

臭梆梆

(3)植物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玉米

棒子

向日葵

葵花

枸杞

红溜溜

芭蕉叶

扇子

牵牛花

喇叭花

花生

落生

倭瓜

南瓜

红薯

山药

棉花

柳絮

柳毛

洋葱

葱头

洋白菜

圆白菜

玉米

玉黍

大米

稻子

红薯苗

山药秧儿

香菜

芫萎

(4)方位词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角落

旮旯角

中间

当间儿

上边

顶坂

右边

右坂个儿

左边

左坂个儿

这里

着儿

(5)时令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凌晨

五更(jing)

中午

晌乎

下午

天夕

晚上

乎上

去年

年时何

从前

原先何

现在

明天

赶明

中秋节

八月十五

2.社会类

(1)服装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耳环

耳坠子

手镯

镯子

棉鞋

瓮鞋

单鞋

假鞋

涎布

围嘴儿

尿布

褯子

(2)饮食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油条

果子

烧饼

火烧

玉米粥

糊嘟

饼(用铁具直接烧制的饼)

燕儿

小米粥

米汤

早饭

早起饭

午饭

晌午饭

晚饭

黑家饭

面粉

白面

猪油

腥油

馒头

馍馍

大米饭

干饭

泔水

刷锅水

(3)器具(主要是指生活用具和农业用具)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蒸包子馒头用的炊具

篦子

切萝卜丝儿用的工具

擦子

马车

排子车

铜板

制钱

肥皂

胰子

鞭炮

炮声

手电筒

电棒子

铁锹

铁锨

火柴

洋火

自行车

洋车子

凳子

杌子

糨糊

桨胡或者桨子

毛巾

手巾

抹布

擦桌子布

抽屉

抽抽

磁石

吸铁石

(4)居住(指人居住活动的场所、或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或是附属等)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正房

北屋

厢房

配房儿屋

胡同

夹道儿

饭店

饭馆子

门坎儿

门弦子

厕所

茅子

(5)习俗文化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丧事

老人了

吊唁

吊孝

婚事

红事

头胎

头生儿

灵堂

相亲

见面儿

下彩礼

送细果子

送嫁妆

陪送

再嫁

走主儿

3.人物类

(1)生理类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脑袋瓜子

额头

门拉盖子

脖子

脖楞梗

后背

脊梁背

手指

手拇指头

食指

二拇指头

牙龈

牙花子

眼珠

眼珠子

鼻孔

鼻眼子

眼睫毛

眼眨毛

鼻涕

鼻子

黑脸痧

脚踝

脚脖子

雀斑

黑蝇子屎

豁嘴

豁嘴

左撇子

左不拉子

膝盖

圪拉盖

指甲

指甲盖子

驼背

罗锅子

(2)称谓类

包括亲属称谓、职业称谓、道德品行称谓、具有某种身份或是经历的称谓等几类。

a.亲属称谓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伯父

大爷

伯母

大娘

婶子

婶儿婶儿

岳父

老丈人

岳母

老丈母娘

舅妈

妗儿妗儿

连襟

挑担子

男孩儿

小小

女孩儿

小妮妮

外祖父

姥爷

外祖母

姥娘

女婿

姑爷

丈夫

汉子或者爷们儿

妻子

媳妇

弟弟

兄弟

堂弟

叔伯兄弟

b.职业称谓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农民

种地的

邮递员

送信的

理发师

剃头的

乞丐

要饭的

窑匠

烧窑的

医生

看病的

厨师

伙夫

注:

广宗方言里,通常习惯于在某人从事谋生的手段或者是职业之后加上“的”而不是用专有名词,有些职业是在较为落后地区或是时代的称呼,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说或是消失了。

c.道德品行称谓

固执的人

犟死鬼

无能的人

吃干饭的

内向的人

肉柿子

冒失鬼

二愣子

注:

广宗方言中有一部分词,人们喜欢根据自己的感情称谓一些在品德上有问题的人,大都含贬义。

d.对有过某些经历的人的称谓

普通话

广宗方言名词

囚犯

做过监狱的

没儿没女的

绝户头

随母亲改嫁过来的孩子

拖油瓶

注:

在刚总方言中,对于那些有过不好的经历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附带某些感情色彩的新词,普通话中没有相对应的词。

二、广宗方言名词的词汇特点

(一)构词特点

语言中的词一般都可以从构词的角度进行内部结构分析,而词的内部结构分析是从构词的材料和方式来表现出来的。

我们可以发现通过构词语素的选择角度的不同,对词的形态以及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从构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广宗方言名词和普通话之间的不同。

从构词的角度看,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可以表现为语素数量的不同、语素选择的不同和语素组合方式的不同等。

1.构词语素的数量

广宗方言中的名词和普通话对应时有着数量上的差异,根据构词语素数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普通话一个语素,广宗方言名词两个语素。

例如:

普通话

广宗方言

长虫

疤拉

头牯

(2)普通话两个语素,广宗方言中有时是一个,有时是三个,有时是四个,对应时具有多变性。

例如:

普通话

广宗方言

灵堂

壁虎

蝎虎子

衣服

衣裳

睫毛

眼眨毛

胡同

夹道儿

厢房

配房儿屋

食指

二拇指头

指甲

指甲盖儿

嘴唇

嘴片子

事实上,广宗方言名词的构成语素的数量与普通话大都是不对应的,没有特别多的规律性可循。

对于广宗方言来说,实用性、灵活性、形象性是人们选择语素的出发点,人们在使用或者是创造这些词的时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反映了广宗方言名词的构词语素与普通话的不同。

2.构词语素的选择

汉语词汇的数量之所以那么繁多,可以产生很多的新词,是因为汉语有着丰富的构词语素,可以选择不同的语素来对其进行组合,进而能形成不同的词语。

语素的丰富性和多变性,为方言造词提供了很多的选择,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1)构词语素与普通话名词完全不同。

例如:

普通话

广宗方言

冰雹

冷子

驴|牛

头牯

厕所

茅子

枸杞

红溜溜

水泥

洋灰

角落

旮旯

厕所

茅子

肥皂

胰子

糨糊

桨子

(2)只有部分语素和普通话相同,但意义却完全一致。

例如:

普通话

广宗方言

流星

贼星

床单

护单

明年

过了年

壁虎

蝎虎子

衣服

衣裳

蝙蝠

哑面虎

睫毛

眼眨毛

毛巾

手巾

脚踝

脚脖子

手指甲

指甲盖儿

膝盖

圪拉盖

烟炊

烟筒

门坎儿

门弦子

跳骚

虼骚

这类词在方言中也不少,造成差异的原因还是造词角度的不同造成的。

如“床单”这个词在广宗方言中是“护单”,普通话是铺在床上的单子所以叫“床单”而广宗方言是护着床的单子所以叫“护单”,虽然都是从事物的用途进行说明,但角度不同。

3.语素的组合方式

语素的组合方式有两种形式:

一是词根与词根之间的组合,通常我们根据词根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分成主谓式、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等几种形式。

二是“词根+词缀”的附加式组合,主要有前缀式以及后缀式。

在这里主要是描写第二种组合方式。

汉语中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附加法。

从构词角度来看,广宗方言与普通话的最大差别就是附加式构词法。

同样的词缀在方言中又赋予了新的意义。

广宗方言名词的附加法构词,有特色的名词词缀主要是前缀“圪”,后缀“拉”“的”“子”等这些语素。

(1)广宗方言中的名词词缀——“圪”

在广宗方言中,前缀“圪”构词能力相当强。

这个音在广宗方言中不仅可以构成名词,也可以构成动词。

以“圪”字为词缀的词在山西地区也存在,究其原因是,东汉时期,内地比较安定,河北南北部分属冀州和幽州,人民交流增多,易于方言混同,导致方言分区合并。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战争频繁,人口流动比较大,也造成方言混同。

构成的名词主要有:

圪针(植物枝梗上的刺儿:

枣树圪针);圪巴(糊状的东西结痂:

这孩子身上净是圪巴;也指锅巴);圪档儿(或圪档挺儿、圪档子:

高梁杆儿或玉米杆儿的最上面的一节,做锅盖儿或筐子用等用具。

);圪咧味儿(一种特殊的味道儿:

芫荽有一股圪咧味儿,他不吃。

);圪肘窝儿(腋下);圪拉盖(或圪拉拜:

膝盖)。

构成的动词主要有:

a.“圪蹬”——指单脚蹦来蹦去。

例如:

他从那儿到这儿是圪蹬着过来的。

b.“圪挤”——指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例如:

她得了眼疾,整天圪挤眼。

c.“圪肘”——指搔痒例如:

她怕圪肘,一圪肘就笑个不停。

(2)广宗方言中的名词词缀——“拉”

“拉”这个词在普通话中一般用作为动词,在广宗方言中则可以用作名词词缀,构成名词。

例如:

疤拉——指疤痕。

圪拉——指土块儿。

“拉”作为名词词缀,在广宗方言中的构词能力并不是很强,只是一个有音无义的词缀,主要起着凑足音节的作用。

(3)广宗方言中的名词词缀——“的”有两种用法。

第一种是加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

第二种是在某人从事谋生的手段或者是职业之后加上“的”而不是用专有名词,有些职业是在较为落后地区或是时代的称呼,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说或是消失了。

a.在广宗方言中“的”置于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将其名词化。

例如:

啤的——啤酒

白的——白酒

稀的——汤或者粥类

喝的——泛指饮料

b.在某人从事谋生的手段加“的”而不是用专有名词,表示对从事这一行业的称呼。

例如:

做饭的(厨师)

烧窑的(即对以烧窑为职业的人的称呼)

要饭的(乞丐)

(4)广宗方言中的名词词缀——“子”

在普通话中“子”字词缀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名词性语素加“子”字词缀:

桌子、凳子、帽子;第二种用法是形容词或者动词语素后加“子”字词缀,构成名词:

盖子、胖子等。

广宗方言中有“子”词缀的名词比普通话多,普通话中带有“子”字词缀的名词,广宗话中大部分也可以加此词缀,普通话中不带此词缀的,广宗方言中也加上了此词缀。

主要有以下几种:

a.名词性语素加“子”词缀的词可以表示物品也可以表示人体的器官。

例如:

表示物品:

牙缸子、裤衩子、鞋帮子

表人体器官:

眼珠子、指甲盖子、腮帮子、门拉盖子、鼻眼子、脚脖子、脑袋瓜子

b.形容词性语素加“子”字词缀主要指身体有缺陷的人。

例如:

秃子、聋子、傻子、蛮子、麻子、罗锅子

c.在广宗方言名词中部分词加“子”字尾的名词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词很少。

例如:

饼——由面粉做成的饼

饼子——专指玉米面、高粱面、红薯由面粗粮做成的饼

(二)造词特点

广宗方言是一种很接近普通话的一种方言,和普通通话相比在许多方面的差别不是特别明显,进几十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这种外部社会条件下,广宗方言逐渐向普通话靠拢,其中也有一部分词语已经逐渐消失,被普通话所代替,但是大部分的方言词语依旧保存下来,它们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造词的方式的不同。

1.广宗方言名词的修辞格的运用。

多采用比喻、拟人手法造词,这种造词方式使词语表达得更加形象、生动,广宗人喜欢运用形象思维给日常事物或新鲜事物取一个另一个名称。

例如:

七星瓢虫——花大姐

流星——贼星

肉——指性格特别固执的人。

二百五——指那些为人处世特别鲁莽的人。

青蛙——三条筋(青蛙背上的花纹像筋)

2.广宗方言名词中的形象色彩。

形象色彩性,指的是广宗方言名词中运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凭借事物的颜色形状起名,引起听者的直接感触。

这一点在广宗方言词的动植物名称的起名上尤其明显。

a.描写动物的颜色

绿豆蝇:

绿色的苍蝇

黑老鸹(乌鸦):

基于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这一特征起名。

红溜溜(枸杞);依据枸杞的颜色命名。

b.描写动植物的形状

长虫(蛇):

依据蛇的体型较长而起的名。

夜猫子(猫头鹰):

因猫头鹰的脸部长相类似猫起名为夜猫子。

圆白菜(洋白菜):

洋白菜外形是圆的,因此起名圆白菜。

柳毛(柳絮):

外形毛绒绒的柳絮成为起名字的依据。

喇叭花(牵牛花):

外形特征像喇叭。

(三)广宗方言名词的词义特点

词义特点是方言词汇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词义反映了人们的精神、思想,与复杂的客观世界联系极为密切,而且变化最大。

语音、构词、语法是一个封闭系统,而词义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比起语音、构词、语法,词义是最复杂的。

现代汉语的词义包括三部分即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在广宗方言名词词义的语法意义比较明显在此主要分析其语法意义的特点。

名词兼类

在现代汉语中,有少部分的名词除了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之外,还有动词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广宗方言名词也不例外。

例如:

油名词炒菜的时候多放点油。

动词把凳子油一下(刷一下油漆)。

形容词妈妈炒菜总是很油。

尖名词笔尖坏掉了。

形容词他尖死了,以分钱都不给他儿子(指抠门的人)。

糊名词面糊糊很好吃。

(一种食物)。

形容词菜都被炒糊了。

肉名词我很爱吃肉。

形容词你这个人很肉(指性格固执的人)。

草名词地里的草该清除一下了

形容词你写的字太草了(指字迹不干净)

耙名词用一下你们家的耙。

(碎图块用的农具)

动词明天耙地。

小结

本文对广宗方言名词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名词进行了分类研究,同时又从词形、词义两个方面探讨了广宗方言名词词汇的特征。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就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一样,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但随着普通话逐渐地推广和普及,现代汉语共同语中的词汇也逐渐传播和渗入到方言地区。

就本文所涉及的广宗地区而言,广宗方言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逐渐融合,差异在逐渐减少,以致造成了词语使用上的复杂局面。

同时,由于使用者的社会属性不同,其中包括年龄、文化程度、长期从事的职业、家庭语言环境的差异,导致广宗方言区的人在语言使用上也有新老派之别。

如年老的广宗人通常大量的保留了一些旧时的方言使用特征,这些人大都文化水平比较低,长期居住在农村等经济落后的地区从事着体力劳动,语言使用习惯和使用环境造成了他们在语言使用上的保守性。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受过教育的人群和外出务工人员他们在语言使用上较多的融合了方言和共同语两方面的特征,而共同语的特征在他们身上更明显。

表现在词汇上使用了大量的词汇,发音更接近于共同语。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

语文出版社出版

3.汪如东《汉语言修辞》,上海:

学林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4.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刘润之、李树通《普通话与河北方言》,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郝世宁、张兰英《邢台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研究》,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7.高光新《先唐河北方言概况》,《唐山师范学院报》,2012年7月第34卷第四期。

8.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文选》,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王晖、唐健雄《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郝世宁《邢台方言附加式构词及其表义作用》,《河北大学报》,2007年32卷第136期。

11.刘华卿《邢台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2年3月17卷第1期。

12.李云豪《广宗与秦始皇有关的逸闻地名诗赋——兼论口头文化遗产价值》,《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会议论文》,2009年10月。

13.李行健《河北省方言词汇编》,《天津师院报》,1980年4月。

14.王剑钊《秦始皇死于广宗沙丘的传说》,《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2007年8月。

15.杨伯竣、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

16.马建忠《马氏通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17.刘淑学《中古入声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田甜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

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田甜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