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039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案.docx

8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

课题

8、我们受特殊保护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2、懂得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会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知道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便有效的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4、分别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三部法律的大概内容,懂得这三部法律制定的重要意义。

5、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保护自己,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别了解《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三部法律的大概内容,懂得这三部法律制定的重要意义。

2、教育同学们学会保护自己,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三部法律的有关条文内容等等。

预习要求

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三部法律的有关条文内容。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今年上六年级了,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多大了?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

2、大家都是十二三岁的年龄,你们知道吗?

这个年龄在法律上都会受到特殊的保护。

我们会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够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法律。

3、板书课题:

8、我们受特殊保护

二、我们是未成年人

1、教师引导:

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根据2016年我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1/5。

在家长的心目中,我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来听一听家长们的心声。

2、出示课本72页“活动园”,学生读一读,了解家长对我们这些未成年人的看法。

预设:

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

未成年人生活经验少,做事容易冲动。

未成年人自制力差,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未成年人精力旺盛,适应性很强。

3、同学们,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你们认同家长的这些看法吗?

说一说,与成年人相比,我们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殊之处?

预设:

我们未成年人好奇心强,学什么东西都很快。

我们未成年人容易相处,适应性很强。

我们未成年人心思单纯,不会有害人之心。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18周岁为法定成年年龄,其实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是不一样的。

出示课本72页“知识窗”,学生读一读《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了解世界各国的法定成年年龄。

5、教师引导:

同学们,为什么法律要明确规定法定成年年龄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因为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法律要明确规定法定成年年龄。

6、出示课本73页的“知识窗”《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学生自己读一读,了解我国公民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知道不同年龄在我国法律上的意义。

师生一起学习,了解我国公民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特别引导学生了解12周岁以及14周岁这个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规定,12周岁这个年龄是允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年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14周岁是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罚处罚的最低年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5条规定,14周岁是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法处罚的最低年龄。

7、教师引导: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12周岁左右,那么12周岁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王阿姨的儿子的事例。

8、学生读一读课本73页“活动园”的文字,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想一想,王阿姨的做法对不对?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在家里做家务吗?

你是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的?

预设:

王阿姨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按照刘律师的说法,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该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刷碗、擦桌子等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三、专门法律来保护

1、教师引导:

我们大家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对于外界的影响和威胁、反抗能力都比较小,对自己的保护能力不足,因此国家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的法律,以便更有效的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我国专门制定了哪些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呢?

预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讨论交流,说一说,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制定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预设:

未成年人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未来。

社会上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把侵害对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

因为未成年人能力较小,对生活中遇到的危险和威胁反抗能力较小。

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制定法律不仅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同样,也是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

《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时间及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

《义务教育法》的特点:

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大概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实践题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75页的“活动园”里的题目要求,想一想,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说法是否准确,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前三条的说法是对的,最后一题是错误的,因为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法,就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能够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当然,这也是我们大家必须履行的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教师出示1-2例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案例中,未成年人受到了什么侵害。

案例:

2000年4月12日夜11时,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43岁的农民骆淑平,因对8岁的儿子王闯多次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说谎之事不满,遂持木把笤帚对王闯进行殴打。

王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去反抗,也不躲避,任母亲毒打,造成双臂及下肢大面积创伤,并引发肾功能衰竭,法医鉴定为重伤。

检察院对其母提起了公诉,房山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审理此案,她涉嫌的罪名是故意伤害。

(2)教师引导:

同学们,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在拷问社会道德的同时,也暴露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3)出示课本76页的“知识窗”,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资料。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究竟有哪些内容呢?

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预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同学们,你们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预设:

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不够,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得太好。

学校应该开设未成年人保护的课程,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6)教师小结:

同学们,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出示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未成年人触犯的是什么法律?

给别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案例:

张某,16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

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

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

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

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

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4月28日,阿城市打掉一个盗窃犯罪团伙。

案破了,按说民警应该兴高采烈,可是他们反而忧心忡忡。

因为他们抓获的“飞檐走壁大盗”竟是4个未成年的毛孩子!

最大的才12岁,最小的只有8岁。

连续5次作案,盗窃钱物价值6000余元。

(1)教师引导:

其实,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特点。

出示课本77页活动园的饼状分析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说明,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和特点。

预设:

未成年人犯罪主要以抢劫罪和盗窃罪为主。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和形式多样。

未成年人犯罪也有很多恶性案件,所以不要低估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

(2)教师引导:

正是因为如此,为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这部法律的大概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共分8章57条,包括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八个章节的内容,法条中明确了各级教育、司法部门、机关和社会组织及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