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357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docx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

主讲:

常凯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壹、《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1.经济全球化下劳资关系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

全球市场化和资本全球化

劳资力量对比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劳工运动重组

劳工标准和国际经济贸易挂钩及反倾销

中国的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

如何通过合理、妥善的劳工政策来协调劳资关系,已经成为壹个全球性的社会和法律问题

2.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和趋向

劳动关系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但调整机制尚不完善

劳资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劳动关系正于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发展。

社会劳资关系已经进入到壹个新的阶段

劳动关系和谐度的形象标志

用手投票:

机制协调

用脚投票:

消极抗争

集体行动:

积极抗争

3.劳动合同实施情况

社会背景:

劳动关系原子化:

工人尚未形成集体力量

劳动法制的不完善:

立法、执法、司法

劳动合同的实施情况及问题

无合同——随意用工

合同短期化——降低人工成本

合同不规范——劳工权利不明确

劳工标准不落实——劳工权益受侵害

4.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壹)

5.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

(二)

中国劳动争议的特点

——趋势劳动争议呈现不断增长的

——争议的性质主要是权利争议

——集体争议占到争议人数的三分之二之上

——集体行动开始具有规模化和同盟化的趋向

——将集体劳动争议分解为个别劳动争议

——以应急措施将集体行动作为“突发事件”来处理

二、《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立法趋向及其评价

1.劳动合同的立法基点和趋向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基点:

国家和民主的竞争力;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立法重心:

劳工权益保护

立法原则:

劳资力量平衡

立法要求:

劳动合同长期

立法目标:

劳资关系安定

2.劳动合同的立法原则

合同基本原则:

劳动者权利保护

合同签订原则:

平等自愿、协商壹致

合同内容原则:

依据国家劳动标准和集体合同(且非完全契约自由)

合同履行原则:

亲自履行(防止中间盘剥,对转包的限制)

合同解除原则:

解雇限制

3.《劳动合同法》主要特点和评价

特点:

1.于总体思路上,体现了《劳动法》的立法原则,通过对劳动者保护调整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

2.于总体内容上,符合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需要调整的现状,特别是当前劳动关系中存于的突出问题诸如短期雇佣,劳动派遣等问题;

3.于具体规定上,借鉴了国际上劳动合同立法的壹般性经验和做法,且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比较适合目前中国的劳动法制需要。

4。

法律规定具体、法律责任比较明晰,具有可操作性

评价:

是壹个适应中国劳动关系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的法律,

但仍有壹些规定不够严密,条文比较粗糙需要。

需要通过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予以完善。

4.《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出台的背景(壹)

《劳动合同法》认识上的争论和分歧

1.关于劳动者保护是否过度

2.劳动标准是否过高

3.企业成本是否过大

4.是否过于限制企业权力

5.是否影响经济发展

6.国家干预是否过多

5.《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出台的背景

(二)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

1.法律的应对和规避

2.关于法律规定的误读

3.关于法律实施中的利益博弈

4.关于法律规定的不足和缺陷

政府的基本态度:

“《劳动合同法》不是修改的问题,而是执行的问题。

6.《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特点

1.条例坚持了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

2.条例将法律规定具体化

3.条例使得法律更具有可操作性

4.条例有利于法律的贯彻实施

5.条例的解读必须依据法律

6.条例有待于进壹步完善

7.《劳动合同法》及其《条例》实施的意义和影响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中国劳动关系法制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有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企业运营和企业发展将会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转型。

建立于劳动法制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转型的壹个重要选择。

8.《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影响

企业现行的运营理念受到挑战:

是企业发展仍是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发展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适应:

是将劳动者当成管理对象仍是竞争和合作伙伴

企业竞争模式面临调整:

靠低劳动成本仍是靠创新能力竞争

结论:

中国企业面临历史性的转型

四、《劳动合同法》及其《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解析

1.关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基本理论指导:

统壹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和人事管理要且轨

实施难点:

身份转变和管理转变,要以新的规定制定管理办法

条例规定:

关于会所、律所基金会的规定(条例3条)

2.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

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条款(第四条)

规章制度的性质及其法律依据

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制定程序、公示

关于管理权限和劳工参和

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新

法律解析:

该条的意义、地位和运用

3.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

基本要求:

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期限壹个月。

(10条)如不订立,支付俩倍工资(82条)

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订立是劳动者的权利(14条)

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

连续工作十年、连续俩次订立固定期限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规自应当订立之日起支付俩倍工资

《条例》规定

双方不订合同的具体处置(条例6.7条)

工作年限计算方法(条例9.10条)

不适用公益性岗位(条例12条)

关于注册地和履行地不壹致的规定(条例14条)

4.关于试用期

试用期限:

19条不满壹年:

壹个月不满三年:

俩个月

三年之上和无固定期限:

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壹个单位和壹个劳动者只能壹次

工资待遇:

(20条)工资不得低于同档最低工资或劳动合同工80%

解雇限制:

解除合同的条件:

39条、40条1、2款

条例规定:

80%的解释(条例15条)

5.关于服务期和竞业限制

6.劳动合同的解除

7.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解析

8.关于集体裁员

9.关于经济补偿

10.关于劳务派遣

11.《条例》其他规定

其他规定

1.劳动合同于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时终止(条例21条,修正法律44条2款)

2.支付赔偿金后不再支付补偿金(条例25条)

3.终止工伤职工合同需支付壹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劳动者过错被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违约金的五种情形(条例26条)

5.经济补偿月工资的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条例27条)

五、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发展趋势

1.劳动关系由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的发展

关于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特点

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劳动合同法》关于集体调整的规定

工会、集体合同、集体参和于《劳动合同法》中的地位。

2.关于劳动者意识

3.关于工会的作用

4.关于集体合同

5.劳动争议的发生和处理

六、《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

1.劳动关系法制化的市场背景

市场供求:

劳动关系市场化的基础

劳资博弈和工会谈判:

劳动关系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政府介入和干预:

劳动关系市场化的主要特点

2.劳动关系的法制化调整(壹)

3.劳动关系的法制化调整

(二)

4.关于雇主意识和雇主策略

雇主策略的提出

雇主策略的含义

相对应的劳工策略或工会策略

性质:

法律框架下的劳资博弈

劳资博弈案例分析:

——薪酬设计和工资谈判

——绩效管理和劳工标准

——沃尔玛事件的启示

——富士康事件

5.协调劳动关系已经成为HR的重要任务

6.HR的劳动关系战略构想和策略选择

7.HR的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调整

8.美国人力资源职位薪酬变化

9.2004年美国中级人力资源职位的薪酬

10.关于员工招聘和解聘

企业于招聘员工时,必须将企业情况以及被聘人员的关联权利义务如实告知,同时应严格被聘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能力的审查、测试和甄选,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订立程序订立劳动合同。

于解聘员工时需要遵照关联规定谨慎实施。

以防止于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中出现企业方面的疏漏而造成损失。

11.关于企业的薪酬管理

企业于薪酬管理中,需要进壹步测算且制定合理的薪酬计划,这壹薪酬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到法律的关联规定以及工会或员工的影响和作用,如工资集体协商的规定等,且严格执行薪酬确定和实施的关联程序。

12.关于企业绩效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必须要考虑到绩效评价的多种方法和多方介入,要将企业发展和员工权利结合起来,处理好效益和公平的关系,营造壹种和谐的劳动关系氛围。

13.关于员工培训

要将员工培训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需要由单纯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转变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通过加强培训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便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

面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法制化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壹个重要的转型,即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以劳动法制为基础,逐步从形式的、技术的管理方法转变为注重实质内容和宏观系统的管理方式,且将劳动关系管理贯彻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